学科分类
/ 6
1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数学这一学科在教育知识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新课标对教师和学生都有不同的要求,如何将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设计到位,文章基于教学中的实际经验,就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设计提供一些建议。

  • 标签: 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 图形与几何 教学策略
  • 简介:摘要:高压电力电缆敷设工程的建设是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介绍了高压电力电缆敷设工程的控制要点和典型问题分析。本文首先对于高压电力电缆敷设施工的控制要点进行分析,其次对于高压电力电缆敷设施工的典型问题分析,最后,提出了几条相对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 标签: 高压电力电缆 敷设 控制要点 典型问题 解决方案
  • 简介: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教育部对高中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知识水平,还要加强道德素质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理想观念。新时代的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应当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社会输出更多人才,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图书馆在高中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接下来本文将会结合实际情况,重点分析当前我国高中学校素质教育发展现状,并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希望能给相关人士带来一些帮助。

  • 标签: 学校图书馆 素质教育 作用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高中学校综合水平的提高,学生、教师对于图书馆的需求在逐渐变高,当前的图书管管理模式已经不再能够满足学生与教师的需求,并且在管理上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对图书馆的正常运行造成了影响。因此,对高中学校图书馆管理方法进行探索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对高中学校图书馆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一些图书馆管理方法的意见,帮助高中学校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为学生与教师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

  • 标签: 高中学校 图书馆 管理方法
  • 简介:摘要:建筑工程是民生发展中的重要支撑,而发生地震灾害时,地震能、地震波容易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一旦建筑结构被破坏,容易给内部居住的人群及周围生活的群众带来安全威胁,且避免不了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分析了建筑结构设计中应用隔震减震技术的基本要求,明确了常用的隔震技术及减震技术及其实际应用的重要性,总结了相关的技术要点,意在提升建筑结构的减震及抗震设计水平。

  • 标签: 隔震控制技术 减震控制技术 建筑结构设计
  • 简介:摘要: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开展的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为了更好地维护企业正常秩序,带来相对安稳平稳的发展态势,本文就如何抓好纪检监察工作展开研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特种设备检测行业与其他设备检测行业不同,其中存在的影响因素较多,加上特种设备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需要对其展开全面细致的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是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本文从绩效考核的角度出发,对特种设备检测行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展开分析,首先确定全面预算管理特点,其次,剖析绩效考核与全面预算管理之间的关系,最后,制定针对性的管理策略,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水平,为今后特种设备检测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条件。

  • 标签: 绩效考核 特种设备检测 全面预算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BC"三线定位穿支方法在游离小腿前外侧穿支皮瓣设计、切取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自2021年3月至2021年11月,苏州瑞华骨科医院手外科对42例62处手、足创面,采用"ABC"三线定位穿支方法术前指导穿支定位及来源预判,术中指导皮瓣设计及切取,进行创面修复。其中,单指24例,2指7例,3指4例,4指1例,虎口1例,腕部1例,趾2例,第2趾1例,足背1例。软组织缺损面积1.5 cm×2.0 cm~3.0 cm×14.0 cm,皮瓣切取面积2.0 cm×2.5 cm~3.5 cm×15.0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随访采用英国医学研究会(BMRC)感觉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皮瓣感觉功能,采用皮瓣综合评价量表评定供、受区恢复情况。术后门诊定期随访。结果术前共定位162条穿支。术中共探及穿支95条,其中5例患者较术前定位各多探及1条,与术前定位相符76条,定位符合率为84.4%(76/90);与术前来源判断相符64条,准确率为84.2%(64/76)。术后62块皮瓣均成活,未出现血管危象。术后随访6~10个月,平均7.1个月,皮瓣颜色、质地优良,薄且耐磨,BMRC感觉功能评定为S1~S3,皮瓣综合评价量表评定优38例,良4例。结论"ABC"三线定位穿支方法在游离小腿前外侧穿支皮瓣中的应用,将解剖知识、临床经验与CDU定位巧妙结合,精准指导术前穿支定位及来源预判,是临床工作中可行、理想的辅助方法。

  • 标签: 小腿前外侧穿支皮瓣 "ABC"三线定位穿支方法 修复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旋股外侧动脉横支为蒂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采用旋股外侧动脉横支为蒂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创面的患者临床资料。术前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股前外侧区穿支,术中按照传统方法制备股前外侧皮瓣时,发现穿支偏细,口径不能满足血管吻合需求,继续向上延长切口,于大腿中上段寻找合适穿支,并调整皮瓣设计,切取以旋股外侧动脉横支为蒂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区创面。股前外侧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定期随访,记录供区愈合与受区皮瓣存活情况,根据综合评价量表评分标准评估皮瓣修复效果,分为优(90~100分)、良(75~89分)、可(60~74分)、差(<60分)。结果共纳入13例四肢创伤患者,男9例,女4例,年龄20~65岁,其中手及前臂创面4例,足踝部创面9例,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7 cm×4 cm ~ 31 cm×8 cm。13例皮瓣术中可见横支发出18条皮穿支,其中肌间隙皮穿支10条,直接皮穿支8条。切取皮瓣面积为8 cm×6 cm~32 cm×10 cm,1例皮瓣发生动脉危象,行血栓取出术、剪除损伤段血管重新吻合后危象解除,皮瓣成活;其余皮瓣均完全成活。13例术后随访6~20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观较好,供区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综合评价量表评定结果:优4例,良7例,可2例。结论以旋股外侧动脉横支为蒂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且术中穿支解剖简单,供区相对隐蔽,可作为传统股前外侧皮瓣的有益补充。

  • 标签: 外科皮瓣 穿支皮瓣 股前外侧皮瓣 横支 旋股外侧动脉 四肢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倾向评分匹配方法,比较晚期扁桃体鳞状细胞癌(鳞癌)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经病理证实、无远处转移的324例晚期扁桃体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01例,女23例,年龄28~76(58.5±11.4)岁。324例患者中,采用非手术治疗患者102例,手术治疗患者222例。采用Kaplan-Meier、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和倾向评分匹配方法进行生存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疾病特异性生存率(disease-specific survival,DSS)、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结果Cox多因素分析显示非手术治疗组较手术治疗组患者存在预后优势,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S:校正风险比(adjusted Hazard Ratio,aHR)为0.92,95% 置信区间(CI)为0.60~1.42;DSS:aHR为0.71,95%CI为0.43~1.20;DFS:aHR为0.82,95%CI为0.53~1.28]。经倾向评分匹配后,非手术治疗组与手术治疗组各有102例,2组间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S:aHR为0.85,95%CI为0.51~1.40;DSS:aHR为0.62,95%CI为0.35~1.11;DFS:aHR为0.80,95%CI为0.49~1.33)。结论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对于晚期扁桃体鳞癌患者预后无明显差异,而非手术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扁桃体肿瘤 癌,鳞状细胞 外科手术 放射疗法 化学疗法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级命名法在旋股外侧动脉(LCFA)主要分支命名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解剖37具69侧成人防腐下肢标本,观察LCFA的起源以及其主要分支数目、口径、长度、走行分布等情况。使用三级命名法对主要分支进行命名并分析主要分支间关系。结果69侧LCFA起源于股深动脉64侧(92.8%)、股动脉5侧(7.2%)。按照三级法对69侧下肢标本的LCFA各主要分支进行命名:65侧(94.2%)出现斜向上走行的升支共65支,其起始处外径(1.17 ± 0.42)mm,自发出位置至入肌长度(3.21 ± 0.91)cm;65侧(94.2%)出现近乎水平走行的横支共65支,其起始处外径(1.00 ± 0.51)mm,自发出位置至入肌长度(2.9 ± 1.1)cm;66侧(95.7%)出现斜向下走行的斜支共78支,其中12侧(17.4%)为双斜支,其起始处外径(0.94 ± 0.48)mm,自发出位置至入肌长度(4.6 ± 2.4)cm;69侧(100.0%)出现近乎垂直走行的降支共72支,其中4侧(5.8%)为双降支,其起始处外径(1.40 ± 0.68)mm,自发出位置入肌长度(11.1 ± 4.6)cm。69侧中,采用一级命名法命名者44侧(63.8%)、二级命名17侧(24.6%)、三级命名8侧(11.6%)。结论LCFA主要分支发出位置及形态学变化较大,首次采用三级法可以准确命名各主要分支,可行性高,对股前外侧皮瓣血供解剖研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旋股外侧动脉 三级命名法 解剖学 外科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鸡颈总动脉血管吻合模型的设计建立及对显微外科初学者血管吻合练习的训练效果。方法采用市场购买的50个长约10 cm的新鲜完整鸡颈,镜下分离皮下组织,充分暴露颈总动脉,同时测量血管长度与口径,剪断颈总动脉后对断端行端-端吻合,共计500支。每100个吻合口记为一组,分A、B、C、D、E共5组,记录单个血管断端吻合所用时间,统计每一组所用时间平均值,通过管腔内注射甲紫溶液检查血管吻合口通畅性。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本组实验中测量左、右侧颈总动脉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侧动脉长度为(9.57±0.28) cm,右侧动脉长度为(9.61±0.27) cm,t=0.779,P>0.05];左、右侧头端动脉口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侧头端动脉口径为(1.12±0.08) mm,右侧头端动脉口径为(1.13±0.07) mm,t=0.265,P>0.05];左、右侧尾端动脉口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侧尾端动脉口径为(0.71±0.08) mm,右侧尾端动脉口径为(0.70±0.06) mm,t=0.063,P>0.05]。A~E组单个吻合用时分别为(14.36±0.60)、(12.57±0.71)、(10.07±0.65)、(8.44±0.52)、(6.27±0.74) mi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3.978,P<0.05);A、B组,B、C组,C、D组,D、E组分别比较(t=6.053、8.209、6.178、7.543,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鸡颈总动脉血管吻合模型血管口径粗大,模型制备简单,容易暴露,血管吻合训练效果显著,是学习血管吻合技术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显微外科 显微血管吻合 模拟训练 颈总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腓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拇趾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足踝外科收治1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拇趾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12例、女1例,年龄16~53岁。术前于患趾同侧小腿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腓浅动脉穿支穿出点并于体表标记。手术于脊椎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扩创后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4.5 cm×2.5 cm~12.0 cm×3.0 cm。根据创面的大小、形状,以腓骨小头与外踝尖连线向胫侧平移2 cm为皮瓣轴心线,以轴心线中点附近穿支穿出点为中心,设计腓浅动脉穿支皮瓣。皮瓣切取面积为5.0 cm×3.0 cm~13.0 cm×4.0 cm,游离蒂部时切取部分深筋膜。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术中记录穿支数目、类型及皮瓣切取时间,测量穿支血管蒂长度及穿支直径。术后记录皮瓣成活情况、供受区愈合时间及愈合情况。随访记录皮瓣的色泽、质地、弹性,患者站立及行走功能,供区恢复情况以及患者对供受区恢复情况的满意度。末次随访,采用英国医学研究会感觉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皮瓣感觉,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评分系统评价患肢功能并计算优良率。结果术中共探及腓浅动脉穿支13条,均为肌间隔穿支,穿支直径0.3~0.5 mm;血管蒂长度2~5 cm。皮瓣切取时间11~26 min。13例患者术后皮瓣均完全成活。术后9~18 d,供受区创面均愈合良好。随访6~14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弹性良好;11例患者外形无明显臃肿,另外2例患者因外观臃肿,Ⅱ期行皮瓣修薄整形;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行走、站立功能;供区仅遗留一条线状瘢痕,无明显瘢痕增生或色素沉着;所有患者对供受区恢复情况表示满意。末次随访,皮瓣感觉功能评定为S3级者2例、S2级者9例、S1级者2例;患肢功能评定为优者7例、良者6例,优良率为100%。结论游离腓浅动脉穿支皮瓣血管解剖较为恒定,皮瓣薄且耐磨,皮瓣切取后供区损伤小,可以最大限度保留拇趾外形及功能,是一种修复拇趾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外科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创伤和损伤 拇趾 腓浅动脉穿支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执业后继续教育提升需求,为制定针对性的继续教育项目和开展以需求为导向的业务提升培训项目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9月10—24日对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注册全科医生开展线上问卷调查,采用《全科医生培训需求调查表》调查一般资料、开展继续教育的形式需求及最想提升的系统知识和技能。结果有效问卷861份,817人(94.9%)在继续教育项目开展前接收过需求调查,44人(5.1%)从来没有接受过调查,经常参与需求调查的有247人(28.7%)。79人(9.18%)认为继续教育对执业能力提升或发展非常有用,564人(65.51%)认为有一定作用,41人(4.76%)认为几乎没有用。不同年龄、注册类别、从事工作年限的全科医生对继续教育作用的看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44、15.382、21.979;P<0.05)。全科医生平均每月用于继续教育时间<1 d的有112人(13.01%),平均每月学习≥3 d的有224人(26.02%),是否担任行政职务影响平均每月用于继续教育时间(χ2=9.551,P<0.05)。全科医生选择继续教育项目时,首先考虑的是内容是否实用[772人(31.94%)],其次是授课的形式[541人(22.38%)],比较认可的3种继续教育课程形式分别是在线网络学习[631人(28.22%)]、培训授课[572人(25.58%)]、学术讲座[552人(24.69%)]。最想通过继续教育提升的知识和技能排名前3从高到低依次为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结论目前浦东新区全科医生认为继续教育对提升自身能力程度不一;在继续教育投入时间上担任职务的全科医生投入时间更多。更多的全科医生倾向在线学习,而培训内容的实用性是全科医生选择继续教育培训的首要考虑因素。因此要以岗位胜任能力为核心,开展多种形式的针对性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教育,医学,继续 全科医生
  • 简介:摘要:在一个电力系统当中,变压器是最常见的设备,变压器能否安全稳定的运行将直接决定着电网的运行质量。一般来说,传统的检修方法只能在故障问题出现后予以发现和解决,而在线监测技术和维护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能够提升检测效率,同时也能够为电网运行提供更加充分的安全保障。本文主要对于并压器油在线监测及净化系统开展研究分析,旨在为更好地保障电力系统的有序运行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变压器油 在线监测 净化系统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普及与广泛应用,对电力市场的需求量也将在持续增加。唯有搞好电力市场的营销管理,才能准确把握客户,提升电网市场占有率,促进电力企业发展。因此本文从电力市场对营销管理信息化的需求入手,对电力市场营销的信息化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就怎样做好营销的管理工作展开了论述。

  • 标签: 电力营销 信息化 管理 大数据 创新
  • 简介:摘要:物联网作为信息化产业的第三次革命性创新,加速了信息化进程,推动了传统产业的升级并且催生了新兴产业。工程机械产业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撑产业,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也成为世界工程机械企业竞争的中心。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潮流中,工程机械智能化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主旋律,物联网技术将成为未来实现工程机械智能化、促进工程机械产业升级的核心技术之一。

  • 标签: 物联网技术 机械设备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新一轮教育教学深化改革,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开展实际教学时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寻求双方共同发展,结合实践进行学习,通过教师指导积极融入个性化学习。在贯彻落实探究性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他们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深挖其学习潜能,创设高效课堂。基于此,本文探究了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的类型,包括资料型探究性学习、实验型探究性学习、科学史型探究性学习。

  • 标签: 高中生物 探究性学习 类型
  • 简介:摘要:高中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将各种概念作为逻辑思维依据,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指导学生掌握本学科基本规律。近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众多教辅工具和软件应运而生,因此当开展高中生物教学时,可以利用概念图将教育技术融入课程。借助概念图,既可以全面直观呈现教材知识,使生物知识更加形象且充满趣味性,也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究了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一是利用概念图讲解新课内容,二是利用概念图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三是利用概念图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 标签: 概念图 高中生物 教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