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1 个结果
  • 作者: 张泉慧 何惧 任杰 张颖 卢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2年第07期
  • 机构:国家医学考试中心信息评价部,北京 100097,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北京 100097,北京语言大学语言测试和人才测评研究所,北京 100083,国家医学考试中心考务管理部,北京 100097,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发展研究部,北京 100097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经典测验理论(classical test theory,CTT)和项目反应理论(item response theory,IRT)下的等值方法对2个年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水平测试(简称学业水平测试)考生作答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学业水平测试中更为适合的等值方法。方法基于CTT方法,采用塔克(Tucker)观察分数线性等值方法、列文(Levine)观察分数线性等值方法、等百分位法、等百分位平滑法4种方法,基于IRT方法的单参数、双参数模型中,采用分别估计法、同时估计法和固定共同题参数估计法各3种校准方法进行等值探索,通过等值标准误来分析以上10种等值结果的稳定性。结果CTT方法的等值误差在0.7~1.6之间,IRT方法的等值误差在0.2~0.6之间,IRT误差更小。CTT方法中,Tucker观察分数线性等值方法误差最小,为0.7,等百分位平滑法误差最大,为1.6;IRT方法中,单参数模型的等值结果优于双参数模型,单参数模型中,固定共同题参数估计法的误差最小,为0.2。结论学业水平测试等值可以选择IRT单参数模型中的固定共同题参数估计法,通过等值,年度2学业水平测试等值后的分数上调,合格标准保持不变,有效地实现了分数可比,保证了考试公平。

  • 标签: 临床医学专业 水平测试 经典测验理论 项目反应理论 等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拉力螺钉缝线张力带与传统方法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效果。方法我科自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63例简单横行尺骨鹰嘴骨折患者,采用张力带内固定治疗,按固定方式不同分为克氏针钢丝张力带组(A组)38例和拉力螺钉缝线张力带组(B组)25例。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骨折愈合、并发症、肘关节活动范围恢复和患肢功能恢复等情况,采用Mayo肘关节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和Quick-DASH方法进行主观和客观标准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28个月,平均(18.4±4.2)个月,骨折均愈合。A组的内固定断裂发生率、内固定需要取除率和内固定取出率高于B组,分别为15∶0、1∶20和4∶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屈伸范围、前臂旋前和旋后范围、MEPS和Quick-DASH评分等比较,分别为2.31±0.40∶2.13±0.34、149.52±8.82∶151.52±9.06、83.91±4.91∶86.02±5.05、84.91±4.92∶85.44±4.86、91.06±6.07∶92.31±4.87和17.71±1.35∶17.48±1.3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力螺钉缝线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具有手术并发症少、内植物取出率低的优点,值得推广。

  • 标签: 尺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克氏针 拉力螺钉 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快速上浮脱险退筒时不同的脱险筒卸压方法,为提高紧急情况下的退筒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模拟在30、60、120、150 m深度进行快速上浮脱险时发生紧急情况,人员需要退筒,脱险筒采用排水或排气等方法卸压,分别记录脱险筒内压力值的变化情况。结果2种方法的减压速率都出现先快后慢的情况,且最大速率超过10 m/s。结论在脱险筒压力超过60 m时不宜采用上述二种方法直接卸压,可在脱险筒直通大气出口处增加手动阀门,以保证人员安全;在脱险筒压力低于60 m时,建议采用排水的方法卸压。

  • 标签: 快速上浮脱险 脱险筒 减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不同固定方式的摆位精度差异。方法回顾性选取北京医院2021年1—8月乳腺癌保乳术后接受放疗的患者60例,其中30例采用多功能体板联合改良型体膜固定(改良型体膜组),30例采用真空垫固定(真空垫组)。比较两组的摆位误差、三维矢量误差、>5 mm误差的比例,以及计划靶区(PTV)和临床靶区(CTV)在模拟移床前后的剂量差异(包括PTV_V100、PTV_V95、CTV_V95和模拟移床以后的PTV_V100 S、PTV_V95 S、CTV_V95 S),并进一步分析改良型体膜组不同放疗时间的摆位误差变化。结果60例患者共行锥形束CT扫描369次,其中改良型体膜组195次,真空垫组174次。两组x、y、z方向(左右、头脚、腹背)的摆位误差分别为(2.59±1.98)、(2.38±2.04)、(1.45±1.16)mm和(2.24±1.63)、(2.78±2.17)、(2.70±1.88)mm,三维矢量误差分别为(4.32±2.28)、(5.13±2.14)mm。其中,改良型体膜组在z方向和三维矢量上误差小于真空垫组(t=-7.77、-3.41, P<0.05)。>5 mm误差出现的比例,真空垫组在x方向低于改良型体膜组(χ2 =7.13,P<0.05),改良型体膜组在z方向低于真空垫组(χ2=5.90,P<0.05)。模拟移床后,改良型体膜组的PTV_V100 S优于于真空垫组(t=2.47,P<0.05)。且改良型体膜组第1周的x方向误差大于第2~3周和第4~5周(P<0.05)。结论使用多功能体板联合改良型体膜固定总体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真空垫固定,但应特别注意放疗第1周x方向的误差。

  • 标签: 摆位误差 乳腺癌 放射治疗 多功能体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75岁及以上老年住院患者步速和握力与出院后死亡的关系,并比较两者对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入选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全科及老年医学科住院且年龄≥75岁的老年患者,采用6 m步行试验和握力计测量步速(m/s)和握力(kg),出院随访1年以上并记录患者的全因死亡时间,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步速、握力和步速联合握力与全因死亡风险的相关性。步速与握力的ROC曲线采用DeLong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共入选患者704例,年龄(83.8±6.3)岁;中位随访时间33(24,42)月,随访期间共131例(18.6%)发生全因死亡。与步速未减慢及握力未下降组比较,步速减慢及握力下降组的全因死亡发生率更高(均P<0.05)。采用Cox回归模型对步速和握力与全因死亡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了相关因素后,步速(HR=2.255,95%CI:1.462~3.477,P<0.001)和握力(HR=1.815,95%CI:1.232~2.673,P<0.001)均与全因死亡风险相关,且与步速未减慢合并握力未下降组比较,当步速减慢同时握力下降时死亡风险最大(HR=3.156,95%CI:1.829~5.445,P<0.001)。采用Delong检验对步速及握力的ROC曲线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步速的曲线下面积(AUC)(0.703,95%CI:0.667~0.736)大于握力的AUC(0.648,95%CI:0.611~0.683),面积间差异为0.055(95%CI:0.006~0.103,P=0.026)。结论步速减慢或握力下降均与死亡风险增加有关,当患者同时存在步速减慢和握力下降时,死亡风险最高;步速对死亡的预测价值优于握力,两者可以作为简便、快捷、有效的预测老年人群全因死亡的工具。

  • 标签: 住院病人 步速 握力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属公立综合医院人力资源配置实际情况和测算数据,为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方案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利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统计信息系统收集9所区属公立综合医院2019年的人员配置情况和业务数据,并基于此测算理论编制数量和岗位数量。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通过配对t检验和Wilcox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理论数量与实际数量的差距。结果9所区属综合医院的实际编制数量低于理论编制数量(Z=-2.55,P=0.011),实际岗位数量低于理论岗位数量(t=3.36,P=0.010)。区属三级医院的编制数量缺口比例(72.77%)高于区属二级医院(36.94%),岗位数量缺口比例(16.14%)低于区属二级医院(38.78%)。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属综合医院人力资源配置不足,二、三级医院人力资源需求侧重点不同,应综合考虑医院实际情况形成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 标签: 医院,公立 人力资源配置 编制配备 岗位设置 区属医院
  • 简介:摘要为比较浙江省各地市DRG点数法支付中差异系数的设置情况,对该省11个地市发布的11个点数支付实施细则进行全面梳理,发现浙江省各地市的差异系数可分为3大类,包括单独由医院系数构成,由医院系数和等级系数加权构成,以及由医院系数、等级系数、个人负担水平、病例组合指数、人头人次比等因素加权构成,其设置差异包括内涵构成、权重分配、阈值、医疗机构等级分类4个方面。应科学设置调整周期对差异系数进行动态调整,并综合考量分级诊疗、病种收治、收费标准、历史成本、人次人头比、个人负担水平等因素,通过省域协同推进差异系数的科学设定。

  • 标签: 诊断相关患者组 医保支付 差异系数 分级诊疗 同病同价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2种模拟器训练场景下体验黑洞错觉的效果。方法16名飞行员按进场训练顺序分为完全无参照组和有限参照组,每组8人,在空间定向障碍模拟器上进行暗光条件下进场飞行,体验黑洞错觉。完全无参照组飞行员进入黑暗环境前看不见跑道灯,有限参照组飞行员对正跑道后再进入黑暗环境飞行。对比分析两组飞行员在着陆过程中的着陆成功率、飞机偏离跑道角度及偏离下滑线角度。结果完全无参照组着陆成功2人,有限参照组着陆成功6人,两组着陆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无参照组飞机偏离跑道角度大于有限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4,P=0.005)。完全无参照组飞机偏离下滑线角度大于有限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4,P=0.008)。结论参照物在黑洞错觉训练中起到关键作用。完全无参照的模拟器训练场景下,进场飞行使飞行员体验到的黑洞错觉更强,对飞行操作的影响更大。借助仪表飞行对于克服黑洞错觉至关重要。

  • 标签: 错觉 黑洞 空间定向障碍 飞行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学龄前高度远视和低度远视儿童的屈光发育特点。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就诊的学龄前远视性屈光不正儿童43例(86眼)。根据睫状肌麻痹后球镜度结果将儿童分为高度远视组27例(54眼),低度远视组16例(32眼),分别于基线和随访1年记录2组儿童的屈光度和眼球生物学参数,包括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半径、轴率比。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进行组内屈光度和眼球生物学参数分析;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进行组内最佳矫正视力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眼生物学参数年变化量的差异分析。结果:与基线值[(8.37±1.84)D]相比,高度远视组等效球镜度(SE)年降低量为(0.72±0.41)D(t=-9.26,P<0.001)。高度远视组AL年增长量[(0.31±0.18)mm]与低度远视组年增长量[(0.21±0.09)mm]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3,P=0.001),2组间角膜曲率半径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度远视组轴率比的年增长量(0.04±0.02)与低度远视组年增长量(0.02±0.03)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P=0.002)。结论:与学龄前低度远视儿童相比,学龄前高度远视儿童的AL和轴率比的年增长幅度更大,这提示有必要对高度远视儿童进行密切随访。

  • 标签: 高度远视 低度远视 眼轴长度 学龄前儿童 屈光发育
  • 作者: 姜阳阳 陈卉 许冰磊 王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广州510515 深圳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深圳518002,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病理科,广州 510515,至本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201114,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广州510515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病理科,广州 510515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NTRK基因变异频次,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RK蛋白预测NTRK基因融合变异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深圳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存档的848例PTC组织样本,其中男性242例,女性606例,患者年龄范围9~83岁。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848例PTC组织中TRK的表达情况;利用基于DNA的下一代测序检测150例PTC中NTRK融合变异。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TRK阳性病例120例,下一代测序检测发现NTRK融合病例13例,PTC中NTRK融合频次为1.5%(13/848)。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TC中NTRK融合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21.9%,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弱阳性、中等阳性和强阳性的特异度分别为23.8%、76.9%、93.8%;预测NTRK基因融合的特异度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强度增加而增加;在BRAF V600E阴性的样本中,免疫组织化学检测TRK弱阳性和中等阳性的特异度提升至62.5%和96.8%。下一代测序检测出EML4、ETV6、CDH1、GJD2、TPR、TFG和SQSTM1 7种融合伴侣基因。结论PTC中存在较低的NTRK基因变异频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TRK可用作PTC中NTRK融合变异的筛查方法;提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细胞数阈值、染色强度或结合BRAF V600E阴性检测结果可进一步提高检测的特异度。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TRK 基因融合
  • 简介:摘要玫瑰花是蔷薇科植物玫瑰的干燥花蕾,异名为徘徊花、刺玫花。在我国中医药和蒙、维等民族医药中均有应用历史。本文参考玫瑰花在古文、药典等中的书载记录,从而比较玫瑰花在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上的异名、药性理论、功能主治、临床应用,并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文献分析,为玫瑰花的深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玫瑰花 中医药 民族医药 理论基础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比中美两国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现状,介绍了美国在院校内与院校后较为全面的培训体系,对比探讨了中国在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上存在的问题,即中国在校医学生没有接受临床研究专业课程培养,在其进入工作后也缺少专业精准的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这导致医生很难独立开展临床研究。因此,建议中国医学院校也需要系统建立面向本科和研究生的临床研究方法学课程,系统培养医学生的临床研究能力。其次,根据开展临床研究的医生的层次,提出了不同层次的培训模式,以及科学引导现有的社会资源,从而为中国临床研究方法学的提升给出一些参考,逐步提升临床医生独立负责开展临床研究的能力,推动国家医学水平。

  • 标签: 中美对比 临床研究方法学 培训资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埋线法和切开法两种重睑成形术后眼表功能。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大庆油田总医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7月行重睑成形术者30例(60眼),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和切开组,每组15例(30眼),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眼表功能进行比较。结果埋线法和切开法两组术后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调查、泪液测试及Keratograph 5M非侵入性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测均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重睑成形术后3个月OSDI问卷量表调查(P=0.013),术后1周(P=0.010)、1个月(P=0.032)泪膜破裂时间,术后1个月(P<0.001)角膜荧光染色、术后3个月(P=0.043)泪河高度埋线法与切开法重睑成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睑成形术埋线法较切开法对眼表功能的影响更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反应小。

  • 标签: 重睑术,埋线法 重睑术,切开法 干眼 功能,眼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破伤风疫苗在BALB/c与NIH小鼠中的免疫效果,探讨将BALB/c小鼠用于破伤风疫苗效力实验的可能。方法将破伤风毒素系列稀释至适当的浓度范围,根据小鼠存活情况摸索合适的毒素浓度,重复实验,测定BALB/c和NIH小鼠的破伤风毒素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 。分别用BALB/c和NIH小鼠的破伤风毒素2 LD50同时攻击BALB/c与NIH小鼠,考察BALB/c和NIH小鼠对破伤风毒素的敏感性。将破伤风疫苗稀释50、100、200倍,分别作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免疫BALB/c和NIH小鼠,免疫4周后用50 LD50破伤风毒素攻毒,观察小鼠死亡情况。结果BALB/c小鼠的破伤风毒素2 LD50 为0.16 μg/ml;NIH小鼠的破伤风毒素2 LD50为0.23 μg/ml。用0.16 μg/ml的破伤风毒素分别注射BALB/c和NIH小鼠各3组,每组6只,BALB/c小鼠死亡动物数为3、3、2,NIH小鼠死亡动物数为0、0、0。用0.23 μg/ml的破伤风毒素分别注射BALB/c和NIH小鼠各3组,每组6只,BALB/c小鼠死亡动物数为6、6、6,NIH小鼠死亡动物数为3、2、3。3批破伤风疫苗免疫后的BALB/c与NIH小鼠采用相同攻毒剂量,每组14只,BALB/c小鼠攻毒后,高剂量组存活数为13、14、14,中剂量组存活数为10、10、9,低剂量组存活数为4、3、4;NIH小鼠攻毒后,高剂量组存活数为10、10、10,中剂量组存活数为6、7、6,低剂量组存活数为0、0、1。结论BALB/c小鼠比NIH小鼠对破伤风毒素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能更好地对破伤风疫苗产生免疫应答,在破伤风疫苗效价测定实验中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小鼠品系。

  • 标签: 破伤风疫苗 免疫 BALB/c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宫颈癌患者在2009和2018两版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的分布和预后差异,并分析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24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2009和2018 FIGO分期分别对病例进行分期,计算Kendall τb系数比较两种分期病例分布的一致性;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各期预后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因素。结果2009 FIGO分期中有1例ⅠB1期因镜下浸润深度<5 mm降至ⅠA1期,51例ⅠB1期因2 cm<肿瘤最大径≤4 cm上升至ⅠB2期,43例ⅠB2期因肿瘤最大径>4 cm上升至ⅠB3期,119例因盆腔淋巴结转移上升至ⅢC1期,11例因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上升至ⅢC2期。两种分期病例分布一致性较好(τb=0.61,P<0.001)。2018(ⅠA、ⅠB、Ⅱ、ⅢA、ⅢB、ⅢC1、ⅢC2、Ⅳ)、2009(ⅠA、ⅠB、Ⅱ、ⅢA、ⅢB、Ⅳ)FIGO各期患者以及不同T分期(T1、T2、T3、T4)患者的总生存期(OS)(χ2=107.13,P<0.001;χ2=93.02,P<0.001;χ2=92.74,P<0.001)和无进展生存期(PFS)(χ2=91.95,P<0.001;χ2=77.69,P<0.001;χ2=73.27,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2018 FIGOⅠB和ⅢC期的OS(χ2=20.71,P<0.001)与PFS(χ2=24.25,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ⅢC1期和ⅠB2期的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8,P=0.01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1.88,95%CI为1.08~3.28,P=0.026)、病理类型(HR=2.11,95%CI为1.04~4.27,P=0.038)、淋巴结转移(HR=2.18,95%CI为1.34~3.56,P=0.002)、宫旁扩散(HR=2.56,95%CI为1.52~4.29,P<0.001)、肿瘤最大径(HR=1.98,95%CI为1.18~3.30,P=0.009)、治疗后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阳性(HR=4.49,95%CI为2.09~9.68,P<0.001)、治疗前血红蛋白(HB)水平(HR=0.58,95%CI为0.35~0.96,P=0.035)均为影响宫颈癌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按2018 FIGO分期,ⅠB1、ⅠB2、ⅠB3期患者5年OS率分别为100%、97.1%、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9,P=0.020),ⅠB1和ⅠB3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P=0.019);按2009 FIGO分期,ⅠB1、ⅠB2期患者5年OS率分别为95.7%、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8,P=0.003)。对于2018 FIGOⅠB期患者,治疗后SCCA阳性(HR=1 172.50,95%CI为10.37~132 554.51,P=0.003)为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化程度(HR=0.09,95%CI为0.01~0.81,P=0.032)、治疗方式(HR=0.17,95%CI为0.04~0.71,P=0.015)、治疗后SCCA阳性(HR=190.68,95%CI为14.27~2 547.67,P<0.001)均为影响PFS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2009 FIGOⅠB期患者,分期(HR=9.56,95%CI为2.38~38.32,P=0.001)、治疗后SCCA阳性(HR=126.32,95%CI为12.36~1 290.60,P<0.001)、淋巴结转移(HR=20.07,95%CI为3.63~111.11,P=0.001)均为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化程度(HR=0.11,95%CI为0.02~0.63,P=0.013)、治疗方式(HR=0.22,95%CI为0.06~0.75,P=0.015)、治疗后SCCA阳性(HR=43.83,95%CI为7.94~241.84,P<0.001)均为影响PFS的独立危险因素。按2018 FIGO分期,ⅡA、ⅡB期患者5年OS率分别为95.7%、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6,P<0.001);ⅡA、ⅡB期患者5年PFS率分别为83.1%、6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1,P=0.006)。按2009 FIGO分期,ⅡA、ⅡB期患者5年OS率分别为90.9%、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5,P=0.003);ⅡA、ⅡB期患者5年PFS率分别为75.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P=0.044)。对于2018 FIGOⅡ期患者,病理类型(HR=20.28,95%CI为2.93~140.32,P=0.002)、分期(HR=4.35,95%CI为1.02~18.55,P=0.047)均为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2009 FIGOⅡ期患者,病理类型(HR=5.82,95%CI为1.62~20.94,P=0.007)为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理类型(HR=3.09,95%CI为1.22~7.85,P=0.017)、淋巴结转移(HR=2.07,95%CI为1.22~3.51,P=0.007)均为影响PFS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2018 FIGOⅢ期患者,肿瘤最大径(HR=3.31,95%CI为1.45~7.56,P=0.005)、治疗后SCCA阳性(HR=4.67,95%CI为1.22~17.86,P=0.024)均为影响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理类型(HR=4.15,95%CI为1.47~11.77,P=0.007)、治疗后SCCA阳性(HR=3.96,95%CI为1.45~10.86,P=0.007)均为影响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018和2009 FIGO分期在宫颈癌患者中分布一致性较好,2018 FIGOⅠB期对预后的判断更具优势,但是ⅢC期并不能准确地判断预后,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肿瘤最大径是较为重要的预后因素。

  • 标签: 宫颈肿瘤 肿瘤分期 FIGO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新一代屈光分析仪OPD-ScanⅢ、扫频源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分析仪CASIA2与像差仪iTrace、三维眼前节分析仪Pentacam测量白内障患者角膜总高阶像差(tHOA)、角膜球面像差(SA)的差异性和一致性。方法: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21年5—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白内障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123例(123眼)。所有患者均采用iTrace、Pentacam、OPD-ScanⅢ和CASIA2测量角膜参数,记录以角膜顶点为中心4 mm直径下的角膜tHOA及6 mm直径下的角膜SA的均方根(RMS)值。4种设备间测量结果的差异性分析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或Friedman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不同设备间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评价采用Bland-Altman分析。结果:4种设备测量角膜tHOA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34.79,P<0.001)。两两比较显示,CASIA2和Pentacam测得的角膜tHO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高于OPD-ScanⅢ和iTrace(均P<0.001),OPD-ScanⅢ和iTrace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Trace、Pentacam、OPD-ScanⅢ和CASIA2测量的角膜SA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4.72,P<0.001),结果分别为(0.291±0.079) μm、(0.445±0.147) μm、(0.310±0.092) μm和(0.277±0.131)μm。两两比较显示,OPD-ScanⅢ和iTrace、CASIA2和iTrace结果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4种设备测量角膜tHOA和角膜SA均呈正相关性(r=0.27~0.69,均P<0.001)。Bland-Altman分析显示,iTrace与OPD-ScanⅢ测量角膜tHOA及角膜SA的95%一致性界限(95%LoA)分别为-0.11~0.09、-0.15~0.12,均显示临床可接受的一致性,4.07%~5.69%的测量值在95%LoA外,其余设备测量结果间95%LoA较宽,一致性较差。结论:OPD-ScanⅢ与iTrace测量以角膜顶点为中心4 mm直径下的角膜tHOA和6 mm直径下的角膜SA结果无差异,相关性及一致性好上,但除此之外的几种设备测量结果间差异性较大。

  • 标签: 白内障 角膜高阶像差 球面像差 OPD-ScanⅢ CASIA2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需行无痛分娩的产妇300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每组100例。A组予以0.08%浓度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混合液;B组予以0.10%浓度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混合液;C组予以0.12%浓度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混合液。比较三组产后出血量、总产程、镇痛起效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产妇生命体征、产妇不良反应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三组产后出血量、总产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 C组镇痛起效时间[(2.21±0.71)min]短于A组[(4.19±1.30)min]、B组[(2.82±0.93)min](P<0.05);镇痛后1 h、90 min,C组VAS评分低于A组、B组(P<0.05);麻醉后,C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低于A组、B组(P均<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1 min、5 min、10 min,三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12%浓度罗哌卡因应用于产妇无痛分娩中,可缩短镇痛起效时间,提高镇痛效果,并可稳定产妇生命体征,且对新生儿健康状况无较大影响。

  • 标签: 无痛分娩 罗哌卡因 镇痛起效时间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与高频电刀治疗牙龈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牙龈瘤患者104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予以高频电刀治疗,观察组予以半导体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随访半年复发率及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龈沟液(GCF)水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两组治愈率与随访半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VAS评分及GCF、TGF-β1、IL-1β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方案与高频电刀方案治疗牙龈瘤的治愈率、复发率相近,但半导体激光方案可更好地缓解术后疼痛,促进GCF、TGF-β1、IL-1β水平更快降低。

  • 标签: 高频电刀 牙龈瘤 半导体激光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CC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郑州市骨科医院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94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ACCF治疗,研究组采用ACDF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颈椎病变疼痛、脊髓功能恢复、Cobb角、颈椎功能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降低,颈椎脊髓损伤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前凸Cobb角度及颈椎曲度值升高(P<0.05),但两组术前及术后3、6个月的VAS评分、JOA评分、Cobb角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颈椎曲度值更高,NDI指数更低(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4.89%,7/47)与研究组(6.38%,3/47)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均较好,ACDF可有效恢复颈椎生理曲度,手术创伤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标签: 脊椎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口腔种植牙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78例,根据治疗修复方式分为口腔种植牙修复组和常规修复组,每组39例。比较两组随访1年后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满意度,治疗前后的牙菌斑指数(PLI)及牙龈指数(GI)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1年后,口腔种植牙修复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87%,37/39)高于常规修复组(76.92%,30/39),P<0.05。治疗后,口腔种植牙修复组PLI、GI评分低于常规修复组(P<0.05);口腔种植牙修复组牙齿美观度、牙齿舒适度、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和牙齿稳定性的满意度均高于常规修复组(P均<0.05)。口腔种植牙修复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82%,5/39)低于常规修复组(33.33%,13/39),P<0.05。结论口腔种植牙修复治疗牙列缺损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显著减少牙龈、牙周炎症问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且患者各方面满意度均较高。

  • 标签: 牙修复体 常规修复 牙列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