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无论肌肉质量如何,肌肉无力的人群有50%可能更早死亡。拥有强健肌肉的人更有可能活得长久。研究者还发现,影响长寿的是肌肉力量,与肌肉质量无关。人们通常认为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坚持运动可以有效预防心脏病、糖尿病甚至癌症。

  • 标签: 肌肉力量
  • 简介:家中常备简单的握力测试器,可以随时掌控父母的握力指数,从而了解父母的身体状态。研究发现,握力测试可以用来预测中老年人患上代谢障碍和残疾的风险。

  • 标签: 握力 风险 代谢 身体状态 中老年人 测试
  • 简介:摘要男性在健身房健身,有的是追求肌肉的线条之美,有的是以自己能举起多重的器械为豪,那么力量训练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重量的不同和组数的不同所达到的效果又各不一样。接下来我将从如何训练肌肉围度、肌肉最大力量两个方面来介绍力量训练的方法。

  • 标签: 力量训练肌肉围度肌肉最大力量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用电需求不断增加,对电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情况的出现促进了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使我国电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在电网发展的过程中,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是提高10kV配电线路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手段。目前10kV配电线路主要是以架空线路与电力电缆组成。随着供电可靠率要求越来越高,绝缘架空线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在绝缘架空线路开展带电作业的安全性也成为研究的课题。本文针对剥除绝缘导线绝缘皮过程中,剥皮刀会产生一个较大的扭矩,对绝缘导线的安全运行造成较大威胁,基于此扭矩设计出绝缘导线握力操作杆,可有效地提高绝缘导线带电作业的安全系数与工作效率。

  • 标签: 绝缘导线握力操作杆 设计 应用
  • 简介:<正>命中率和到位率是门球技术中两项重要的指标,而到位与否则随着每一杆球的击出,如影随形时刻影响着比赛进程,常常由于某一个关键球未送到位或送出界而造成形势逆转,招致败局。在平时训练中,我们发现一些球友,偏重于提高命中率,忽视击球和闪击送球的到位率,较少研究如何掌握力度,如何准确把握落点,这是训练中的一大误区,有待改进。如何掌握力度,控制落点,提高到位率呢?我的体会是要做到两个心中有数,并努力实践,稳步提高。一、从击球出发点到落点的距离要心中有数为此对球场的一些特定距离数据要记清,如四条比赛线的长度,三个球门及终柱的位置等,现以20×15米的球场为例,按规则要求,标注在附图中。二、击球力度与球运行距离的关系要心中有数为此要进行反复练习,尤其要熟练掌握两支力度标尺

  • 标签: 比赛进程 运行距离 要记 距离数据 握杆 反复练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推测手屈纹是皮纹学研究内容之一。手屈纹包括指间屈纹和掌屈纹。掌屈纹有三条,自远至近分别称第Ⅰ屈肌线、第Ⅱ屈肌线和第Ⅲ屈肌线。我认为:手屈纹的数量、形态和分布与手屈肌的工作有着天然的、密切的、合理的联系。而握力是检查手屈肌力量的指标,所以我推测手屈纹与握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本文即以此为题进行探讨。

  • 标签: 屈肌 皮纹学 高跨比 拇指对掌 掌指关节 人数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握力水平的老年住院患者老年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及握力对老年综合征的影响,为老年住院患者老年综合征的管理提供线索。方法回顾性选取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综合二科完成老年综合评估的老年住院患者225例,收集其一般资料和老年综合征数据,根据男性握力小于28 kg、女性握力小于18 kg,将患者分为握力正常组(114例)和握力下降组(111例),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工作类型、收入、学历、社会支持等一般人口学特征对两组进行1∶1倾向性得分匹配,共成功匹配77对,比较两组患者老年综合征差异,分析老年住院患者握力与老年综合征的关系。结果经倾向性得分匹配调整后,握力下降组与握力正常组患者比较,衰弱/衰弱前期87.0%比55.8%、失能53.2%比27.3%、营养不良/营养不良风险57.1%比22.1%、认知障碍35.1%比9.1%、便秘44.2%比20.8%、跌倒32.5%比13.0%、老年综合征数量4(2~5)个比2(0~4)个、查尔斯共病指数(CCI)6(5~8)分比5(4~6)分及体质指数(25±3)kg/m2比(23±4)kg/m2,均升高(P<0.05);疼痛、睡眠障碍、抑郁状态、焦虑状态、多重用药及简易躯体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握力下降与衰弱/衰弱前期(r=0.345)、失能(r=0.265)、营养不良/营养不良风险(r=0.358)、认知障碍(r=0.313)、便秘(r=0.250)、跌倒(r=0.232)及老年综合征数量(r=0.370)呈正相关(均P<0.05),与疼痛、睡眠障碍、抑郁状态及焦虑状态无相关性(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握力下降组患者发生衰弱/衰弱前期(OR=10.906)、失能(OR=4.025)、营养不良/营养不良风险(OR=2.699)、认知障碍(OR=6.620)、便秘(OR=2.848)及跌倒(OR=4.145)等老年综合征的风险更高(均P<0.05)。结论握力下降是衰弱/衰弱前期、失能、营养不良/营养不良风险、认知障碍、便秘及跌倒等老年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握力下降的老年患者应是老年综合征筛查的重点人群。

  • 标签: 握力 老年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握力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在武汉市65岁以上老年人中开展现况研究,由经过统一专业培训的调查人员收集握力、认知功能和生活方式等信息,分别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握力值与认知功能得分和认知障碍之间的关系。结果本次研究对象(70.7±5.1)岁,533例老年人的平均握力为(24.94±9.15)kg。调整社会人口学信息、生活方式因素和疾病史等协变量后,相比于握力Q1组(<18.6 kg),Q2组(18.6~24.1)kg、Q3组(24.2~31.1)kg和Q4组(>31.1 kg)的认知功能得分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45(-0.36,1.26)、0.40(-0.52,1.32)和1.19(0.07,2.31);认知障碍发生率的OR值分别为0.97(0.43,2.19)、0.79(0.30,2.06)和0.22(0.05,0.92)。当将握力作为连续性变量进行分析时,其每增加1 kg,认知得分增加0.07分,认知障碍的发生风险降低6%。结论提示老年人的握力水平与认知功能表现呈正相关,握力较低与认知障碍风险增加相关,应当积极关注社区老年人群握力情况。

  • 标签: 握力 认知障碍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75岁及以上老年住院患者步速和握力与出院后死亡的关系,并比较两者对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入选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全科及老年医学科住院且年龄≥75岁的老年患者,采用6 m步行试验和握力计测量步速(m/s)和握力(kg),出院随访1年以上并记录患者的全因死亡时间,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步速、握力和步速联合握力与全因死亡风险的相关性。步速与握力的ROC曲线采用DeLong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共入选患者704例,年龄(83.8±6.3)岁;中位随访时间33(24,42)月,随访期间共131例(18.6%)发生全因死亡。与步速未减慢及握力未下降组比较,步速减慢及握力下降组的全因死亡发生率更高(均P<0.05)。采用Cox回归模型对步速和握力与全因死亡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了相关因素后,步速(HR=2.255,95%CI:1.462~3.477,P<0.001)和握力(HR=1.815,95%CI:1.232~2.673,P<0.001)均与全因死亡风险相关,且与步速未减慢合并握力未下降组比较,当步速减慢同时握力下降时死亡风险最大(HR=3.156,95%CI:1.829~5.445,P<0.001)。采用Delong检验对步速及握力的ROC曲线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步速的曲线下面积(AUC)(0.703,95%CI:0.667~0.736)大于握力的AUC(0.648,95%CI:0.611~0.683),面积间差异为0.055(95%CI:0.006~0.103,P=0.026)。结论步速减慢或握力下降均与死亡风险增加有关,当患者同时存在步速减慢和握力下降时,死亡风险最高;步速对死亡的预测价值优于握力,两者可以作为简便、快捷、有效的预测老年人群全因死亡的工具。

  • 标签: 住院病人 步速 握力 死亡率
  • 简介:目的了解东北师范大学附小7~9岁儿童的发育状况。方法对901名7~9岁儿童的身高、体重、握力进行测量,并计算体重与握力的比值。结果7~9岁儿童的身高、体重高于全国同龄同性别水平,握力与自身体重比例男生为43.4%~48.5%,女生为38.2%~46.6%。结论该校附小7~9岁学生发育良好,高而壮、且有力量素质。

  • 标签: 儿童 体重 握力
  • 简介:摘要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衰老与肌肉质量和力量的减少及功能衰退有关,步速和握力作为简单有效的评价肌肉强度和力量的方法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工作者所重视。国内外研究表明,步速和握力是老年人失能、跌倒、全因死亡、心血管疾病等不良健康结局的重要预测因子,但两者的界值尚无统一标准,探讨步速和握力与不良健康结局的关系有助于优化老年人健康管理。

  • 标签: 握力 步速 不良健康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比较肌肉密度(肌肉质量)和肌肉大小(肌量)与起立-行走测试及握力的相关性。方法招募北京积水潭医院附近新街口社区的301名老年志愿者。所有研究对象均行髋部CT检查及大腿中段1 cm层厚的CT扫描。用Osirix软件体质分析模块分别测量髋部臀大肌和大腿中段的肌肉面积和密度。完成握力和起立-行走测试(TUG)。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肌肉密度和大小与TUG和握力的相关性。结果校正年龄和BMI后,女性臀大肌密度与TUG呈负相关(Ptrend=0.0366),而女性臀大肌大小及大腿中段肌肉大小均与TUG无关;对于男性,各个肌肉密度和大小均与TUG无关。校正年龄和BMI后,男性臀大肌密度与握力呈正相关(Ptrend=0.0334),而大腿中段肌肉大小与握力也呈正相关(Ptrend=0.0155);对于女性,各个肌肉密度和大小均与握力无关。结论肌肉大小和密度与握力及起立行走测试的关系存在性别差异,臀大肌的肌肉密度与肌力和躯体功能相关,而大腿中段肌肉大小与肌力相关。

  • 标签: 肌肉大小 肌肉密度 握力 躯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分指握力球预防 ICU 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 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3 月 ICU 危重患者 4 0 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手腕约束, 2019 年 4 月 -7 月 ICU 危重患者 4 0 例为实验组,选取分指握力球进行手部约束,观察两组患者拔管风险与手腕约束皮肤损伤状况。 结果: 对照组拔管风险率 42.5% ,实验组拔管风险率 5% ,组间比较差异有意义( P < 0.05 )。对患者进行手腕约束处红肿和皮肤损伤比较时,对照组发生率 37.5% ,实验组发生率 2.5% ,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分指握力球的使用,具有较为理想约束效果,可以预防 ICU 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效果,具有较高舒适性。

  • 标签: 分指握力球 ICU 患者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握力体重指数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5—10月在沈阳市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并进行体检的3 598名60岁以上老年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测、握力测量和实验室检测,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握力体重指数与MS的相关性。结果握力体重指数与MS[男性(r=-0.213,P=0.000),女性(r=-0.236,P=0.000)]呈负相关。对不同性别居民握力体重指数水平进行四分位数划分,调整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吸烟、饮酒等混杂因素后,随着握力体重指数降低,MS发生的危险性增加。与握力体重指数>P75者相比,男性握力体重指数<P25发生MS的相对危险度为3.714 (95% CI:2.604~5.298, P<0.001),P25~P50者为2.816 (95% CI:1.997~3.969, P<0.001),P50~P75者为1.655 (95% CI:1.169~2.343, P=0.004);女性握力体重指数<P25者为3.000 (95% CI:2.356~3.821, P<0.001),P25~P50者为2.013 (95% CI:1.592~2.545, P<0.001),P50~P75者为1.885 (95% CI:1.492~2.381, P<0.001)。男性握力体重指数ROC曲线下面积为0.626(0.595~0.657),女性为0.614(0.591~0.637),握力体重指数诊断MS的最佳切点为0.443(男性)及0.351(女性)。结论握力体重指数与MS及其组分的发生风险呈显著负相关,评估握力体重指数可为MS的预防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握力体重指数 代谢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握力器在胃肠肿瘤患者全麻术后气管插管拔管最佳时机中的应用效果, 减轻苏醒期心血管应激反应,以预防气管插管拔管后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行胃肠肿瘤全麻术的患者2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3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拔管指证,观察组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拔除前使用握力器进行肌力的评判,量化肌力后,进行气管插管的拔除,观察这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拔除的时间以及拔管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拔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5%,对照组患者拔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52%,观察组患者拔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SPO2水平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握力器应用于全麻术后气管插管拔除时机的判断,可量化评估每位患者,降低拔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荐。

  • 标签: 气管插管    全麻  并发症   碱剩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握力训练应用于乳腺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11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7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握力训练干预。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带管期间总体舒适度及训练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炎、血栓、上肢肿胀发生率分别为3.51%、0.00%、0.00%,均低于对照组22.81%、14.04%、12.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带管期间总体舒适度0分、1~4分、5~7分、8~10分分别为15.79%、49.12%、24.56%、10.53%,均优于对照组5.26%、31.58%、40.35%、22.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训练依从性为96.49%,高于对照组7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握力训练应用于PICC置管患者中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增强患者总体舒适度,提高训练依从性,值得推广。

  • 标签: 握力训练 乳腺癌 PICC置管 并发症 依从性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智能握力球对中等长度导管置管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019年6—8月置入中等长度导管的59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10—12月置入中等长度导管的58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置管后功能锻炼采用传统握力球,观察组功能锻炼采用智能握力球。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及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得分总分[(39.66±2.62)分]高于对照组[(18.58±6.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470,P<0.01)。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4%(2/58),低于对照组的15.3%(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智能握力球可提高中等长度导管置管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降低置管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等长度导管 智能握力球 功能锻炼 依从性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握力圈配合低坡垫枕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术后应用的护理效果,探讨对减少术侧远端肢体肿胀和疼痛发生率的有效性。方法将200例TRI术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健康宣教形式嘱患者徒手行握拳锻炼。观察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20LB握力圈定频率、定时长、定重量行握拳锻炼并同时配合使用45°低坡垫枕抬高术肢。比较两组患者术侧指端肿胀程度、各指第二节周径总和、出血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术侧肢端肿胀程度、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两组出现出血、渗血及瘀斑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握力圈配合低坡垫枕应用能有效降低TRI术后术侧肢端肿胀的发生率,在不增加穿刺口渗血及血肿发生率的基础上减轻了患者疼痛程度,增进患者的舒适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握力圈 低坡垫枕 桡动脉介入术 肿胀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术后应用握力圈配合低坡垫枕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科100例冠心病患者拟行TRI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20LB握力圈定频率、定时长、定重量行握拳锻炼并同时配合使用45。低坡垫枕护理,护理周期为3d。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渗血、肿胀、疼痛、麻木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握力圈配合低坡垫枕在经桡动脉行介入术后的应用能有效预防肿胀、疼痛、麻木、等并发症,提高舒适度,改善睡眠状况。

  • 标签: 握力圈 低坡垫枕 桡动脉 前臂渗血 肿胀 疼痛 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