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归纳和分析癌症疼痛护理文件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提高疼痛护理文件书写的质量。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7—9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科出院的150份恶性肿瘤伴慢性癌痛患者的终末病历,应用"癌症疼痛护理记录质量评价标准"对疼痛相关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进行评价。采用百分数表示不同得分的病历比例以及各条目书写的正确率。结果癌痛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评价满分的病历占8.67%(13/150),90~99分占34%(51/150),80~89分占36%(54/150),70~79分占14.67%(22/150),<70分占6.67%(10/150)。癌痛护理文件书写正确率较低的条目依次是入院患者进行全面疼痛评估(32%,48/150)、药物不良反应预防及观察的护理指导(70%,105/150)、疼痛控制平稳(NRS≤3分)的患者至少每2周进行1次全面疼痛评估(72%,108/150)。结论癌痛护理文件书写的质量可反映疼痛护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及护理质量,目前临床癌痛护理文件中仍存在较多问题,提示管理者应在制度完善、护士培训、质量督导及信息支持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癌痛护理文件书写的质量,促进护士在癌痛全程管理中更好地发挥专业作用。

  • 标签: 癌症疼痛 护理文件书写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并应用智能化护理体系文件管理系统,为临床护士提供床旁指导,规范临床护理服务。方法建立智能化护理体系文件管理系统,并在临床成功应用,其功能包括上传管理、智能检索、跨专科共享、多终端查阅、阅读痕迹管理、个体化文件修订提醒及文件效期管理等。收集人工管理纸质版体系文件和智能化系统管理电子体系文件文件管理耗时、文件检索时间、文件管理中问题发生率的情况,评价智能化护理体系文件管理系统的应用效果。结果文件管理员领取、回收文件年均耗时原来为(492.68 ± 14.04)min与(195.43 ± 8.12)min,系统建立后可直接在电脑上做文件更新和作废处理,彻底节省了领取与回收的时间;检索目标文件耗时由原来的(82.72 ± 7.47)s下降至(44.75 ± 5.28)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4.242,P<0.01);病区文件缺失平均发生率为2.78%,版本不一致平均发生率为5.56%,系统上线后,文件统一管理、同步更新,杜绝文件缺失及版本不一致的情况;不再需要打印纸质文件,显著降低耗材成本。结论通过智能化护理体系文件管理系统的建立及应用,合理优化文件管理流程,有效提高文件使用的准确性与便捷性,降低文件管理的人力与耗材成本,提高文件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 标签: 护理 管理信息系统 体系文件
  • 作者: 谭建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8-14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第08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
  • 简介:摘要牙列重度磨耗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口腔美观和咬合功能,治疗时不仅需要美学重建,还需要咬合重建。咬合重建包括咬合设计、咬合表达和咬合实现。咬合表达即使用垫、诊断饰面、临时冠等诊断性临时修复体,将咬合设计建立的上下颌基准诊断性咬合关系从无创、微创到有创,逐级诊断、验证、调改、磨合,最后获得最适合患者的最终修复体咬合关系。咬合表达的关键是从垫到诊断饰面和(或)临时冠到最终修复体咬合关系的逐级复制和转移,将调改磨合后的咬合关系精确逐级复制和转移至下一个治疗环节。本文重点介绍牙列重度磨耗全口咬合重建中如何一步一步做好咬合关系的复制和转移。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外膜大蛋白(HBV-LP)、HBV-DNA和前S1抗原(Pre S1-Ag)与HBV复制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北京友谊医院就诊的65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HBV-LP和Pre S1-Ag;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HBV-M);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HBV-DNA。回顾性分析比较HBV-DNA、HBV-LP、Pre S1-Ag阳性率以及HBV-LP(S/CO值)、乙肝表面抗原(HBsAg,log10 IU/ml)与HBV-DNA(log10 IU/ml)的相关性。结果650例CHB患者HBV-DNA、HBV-LP和Pre S1-Ag的阳性率分别为65.4%(425/650)、79.2%(515/650)和43.1%(280/650)(P<0.01)。243例HBeAg阳性患者中HBV-DNA和HBV-LP的阳性率是93.0%(226/243)和94.6%(230/2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407例HBeAg阴性患者的两项指标阳性率分别为48.9%(199/407)和70.0%(285/407)(P<0.01)。HBsAg、HBeAg、HBcAb阳性组HBV-DNA、HBV-LP的阳性率分别为92.8%(206/222)和94.1%(209/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HBsAg、HBeAb、HBcAb阳性组两项指标阳性率分别为45.4%(124/273)和69.9%(191/273)(P<0.01)。425例HBV-DNA阳性和225例HBV-DNA阴性CHB患者中,HBeAg阳性率均显著低于HBV-LP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HBV-DNA载量的增高,HBV-LP的S/CO值以及阳性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结论与Pre S1-Ag、HBeAg和HBsAg相比较,HBV-LP与HBV-DNA载量的相关性良好,与HBV-M联合检测可灵敏反映病毒复制状态。

  • 标签: 肝炎病毒,乙型 DNA 大蛋白 前S1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
  • 简介:摘要RNA甲基化修饰是近几年表观遗传学研究的热点之一,N6-甲基腺苷(m6A)修饰是哺乳动物中RNA甲基化的最主要类型。最新研究发现RNA m6A甲基化修饰在肝炎病毒复制及相关肝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对该方面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这将有利于为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新的研究思路。

  • 标签: RNA m6A 肝炎病毒 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1(HDAC11)抗乙肝病毒(HBV)的体内效果和毒性。方法选取4~6周龄雄性C57BL/6 (H-2b)小鼠,通过尾静脉高压水注射法建立HBV体内复制模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方式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仅给予磷酸缓冲盐溶液(PBS)处理;模型组,仅注射HBV复制质粒;HDAC11低、中、高剂量组,在注射HBV复制质粒的同时分别给予2.5、5.0、10.0 μg/只小鼠剂量的HDAC11过表达质粒。于注射后第1、4、7、10、14天采集小鼠眼眶静脉血,通过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分析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的水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分析血清中HBV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水平;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肝组织中核心抗原(HBcAg)的表达水平。采用Student 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给药后第1天,HDAC11低、中、高剂量组的HBsAg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165.99±50.35)比(238.69±31.99) IU/ml,t=3.498,P<0.01],[(89.92±34.55)比(238.69±31.99) IU/ml,t=8.937,P<0.01],[(26.56±19.45)比(238.69±31.99) IU/ml,t=16.027,P<0.01]。给药后第4天,HDAC11中、高剂量组的HBsAg水平仍显著低于模型组[(164.86±67.99)比(242.78±20.42) IU/ml,t=3.104,P<0.01],[(70.78±44.76)比(242.78±20.42) IU/ml,t=9.889,P<0.01]。给药后第1天,HDAC11中、高剂量组的HBeAg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4.43±1.62)比(12.05±5.90),t=3.523,P<0.01],[(1.91±1.11)比(12.05±5.90),t=4.778,P<0.01]。给药后第4天,HDAC11低、中、高剂量组的HBV DNA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4.64±2.60)×103比(3.11±1.63)×104 IU/ml,t=3.197,P<0.05],[(2.08±1.27)×103比(3.11±1.63)×104 IU/ml,t=3.541,P<0.05],[(3.41±2.30)×103比(3.11±1.63)×104 IU/ml,t=3.354,P<0.05]。肝组织中的HBcAg水平显著降低。给药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及动物体重等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HDAC11在体内具有显著的抗HBV复制的效果,且毒性较低。

  • 标签: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乙肝病毒 表观遗传学 抗病毒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preS1-tp融合蛋白作为新型的载体,介导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蛋白羧基端核定位信号(NLS)区的小干扰RNA(siRNA)进入感染HBV的肝细胞,从而抑制HBV复制和共价闭合环状DNA的形成。方法以慢病毒感染系统为基础,建立表达人牛磺胆酸钠共转运蛋白多肽的HepG2.2.15细胞;针对HBV NLS区设计合成siRNA;表达纯化preS1-tp融合蛋白,检测其进入细胞和与DNA结合的能力;以preS1-tp融合蛋白为载体,介导NLS siRNA递送至HepG2.2.15-牛磺胆酸钠共转运蛋白多肽细胞中,观察其对HBV复制和共价闭合环状DNA水平的影响。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分析组间差异。结果成功构建HepG2.2.15-牛磺胆酸钠共转运蛋白多肽细胞株并合成筛选出显著抑制HBV复制的HBV NLS siRNA。纯化并大量表达preS1-tp融合蛋白,以该融合蛋白为载体靶向输送HBV NLS siRNA,结果显示,融合蛋白可以有效靶向输送siRNA至HepG2.2.15-牛磺胆酸钠共转运蛋白多肽细胞,不仅可有效抑制细胞中HBV mRNA,HBsAg和HBeAg表达,还能显著降低HBV DNA和共价闭合环状DNA的水平。结论preS1-tp融合蛋白利用preS1与肝细胞HBV受体结合,tp与核酸结合的双功能特点,将针对HBV NLS的siRNA靶向至感染HBV的靶细胞,靶向阻断rcDNA转运入细胞核,使siRNA发挥抑制HBV复制和共价闭合环状DNA合成的作用,为HBV感染所致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提供新策略,为彻底清除体内HBV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 标签: 共价闭合环状DNA 牛磺胆酸钠共转运蛋白多肽 细胞核定位信号干扰RNA HepG2.2.15细胞 preS1-tp融合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BV)C启动子近端肝富集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突变的重组HBV复制型质粒,以期阐明其在HBx增强HBV复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定点突变技术在野生型HBV复制型质粒和HBx表达缺失的HBV复制型质粒基础上构建HBV C启动子近端肝富集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突变的重组质粒。随后在HBV肝癌细胞复制模型和小鼠复制模型中进行质粒转染,提取细胞和小鼠肝组织的HBV复制中间体进行检测。结果在HBV复制型质粒的基础上成功构建HBV C启动子近端肝富集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突变的HBV复制型质粒。在HBV肝癌复制模型和小鼠复制模型中均发现HBx增强HBV的复制。突变HBV C启动子肝富集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以后,HBx对于HBV复制增强的作用并未受到显著影响。结论HBx增强HBV复制可能不通过肝富集转录因子和与HBV C启动子近端的结合位点而起作用,其他肝富集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在HBx增强HBV复制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肝富集转录因子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定点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基转移酶样蛋白3(methyltransferase like 3,METTL3)和去甲基化酶肥胖相关蛋白(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 protein,FTO)在H7N9病毒感染中发挥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Western blot(WB)检测H7N9病毒感染A549细胞后METTL3和FTO的表达。敲低和过表达METTL3和FTO,H7N9病毒感染后用WB和TCID50检测其对病毒复制的影响。利用转录组测序方法对METTL3或FTO敲低及野生型对照细胞进行了转录组水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对发挥作用的潜在靶标进行初步分析。结果H7N9病毒感染A549细胞24 h后METTL3的表达上调,FTO无明显变化。敲低METTL3和FTO后,病毒核蛋白(nucleoprotein, NP)表达水平和病毒滴度显著下降,过表达METTL3和FTO后,病毒滴度显著增加。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在METTL3或FTO敲低组与对照组之间分别发现314和555个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基因与宿主免疫应答相关。结论METTL3和FTO可能通过调节宿主-病毒相互作用在H7N9病毒感染中起关键作用。

  • 标签: METTL3 FTO H7N9 转录组分析
  • 简介:摘要目前,免疫球蛋白E (immunoglobulin E,IgE)的致敏性检测是诊断过敏性疾病的基础,也是管理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原规避、药物治疗及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关键。2020年,世界过敏组织(World Allergy Organization,WAO)发表了关于IgE介导过敏反应诊断方法(包括体内检测和体外检测)的立场文件。本文旨在解读该文件中的体内检测部分,详细介绍了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和皮内试验(intradermal test,IDT)的适应证、技术操作要求、结果判定和解读,比较了两种皮肤试验的优缺点,并对个别问题进行了补充说明,以便于理解。

  • 标签: 免疫球蛋白E 过敏 体内检测 皮肤点刺试验 皮内试验
  • 简介:摘要2020年世界过敏组织发布了关于免疫球蛋白E (IgE)介导的过敏反应诊断及检测方法的立场文件,对最常用的体内和体外检测进行了新的全面评估。本文就体外检测部分进行重点解读,主要介绍血清总IgE、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3种试验方法,旨在帮助医务工作者更好地理解立场文件,进一步了解过敏反应相关的检测方法,以做出准确的诊断,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免疫球蛋白E 过敏 体外检测 检测方法
  • 简介:摘要2022年5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立场文件:理解疫苗接种的行为和社会驱动因素(BeSD)》(立场文件)发布。本文主要介绍了立场文件的主要内容,如BeSD调查工具、提高疫苗接种率的干预措施、世界卫生组织的立场等,同时结合我国的工作实际,为我国未来提高疫苗接种率提出工作重点和研究方向:(1)对疫苗接种的行为和社会驱动因素工具包开展本土化工作;(2)将BeSD测量和监测纳入常规工作;(3)扩充免疫规划人才队伍的深度和广度;(4)科学设计和开展实施性研究。

  • 标签: 疫苗 接种 行为和社会驱动因素 立场文件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