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4 个结果
  • 简介:前言:《兰亭序》早已入殉昭陵,原迹不见,凭何判断真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国内掀起一场‘兰亭论辩’。有人主观妄断,堵塞他人言路,只许批伪,不许言是,霸气逼人。有感于此,而另辟蹊径,凭着雕虫小技,写成此文。七十年代,困居僻乡,矢志勤学,读帖求真,得友人之助,寻求资料,对原来论据有所充实。近日,重检旧稿,又对文字和论点做了一些修改、补充。定稿后发表,提请各位专家、读者指正。

  • 标签: 八柱褚摹 兰亭八柱 褚摹辩
  • 简介: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深圳画院、关山月美术馆承办,董小明和严善錞担任总策划的"第八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继上一届双年展之后如期举行,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双年展以青年水墨创作和研究为主题,推出"水墨形学·笔墨概述"、"水墨图学·原型研究"两个主题展,集中展示和呈现了当前中国画坛最具活力、最受关注的青年艺术家群体400余件水墨作品,此届展览,无论是在展览策划、学术研究、艺术家挑选,还是在展示方式上都颇具新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由深圳画院研究部主任陈君担任策展人的"水墨形学·笔墨概述"主题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近40位优秀青年艺术家的120余幅主题丰富、形式各异的当代艺术作品,突显了当代青年艺术家在笔墨这一表现形式上的演变和探索。

  • 标签: 当代艺术作品 中国画坛 关山月 董小明 策展人 水墨作品
  • 简介:在第九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上,宜兴陶瓷艺人以其遗"拿手绝活",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和世界各地的嘉宾,充分展示了紫砂、均陶、青瓷、彩陶以及阳羡茶的制作技艺,使海内外客人零距离地深切感受中国古老陶都的文化魅力。——编者

  • 标签: 宜兴陶瓷 国际 陶艺 文化艺术节 制作技艺 文化魅力
  • 简介:文章首先研究盲人的生活形态,找出盲人感知外部环境的方式和手段是非视觉的感知方式——触觉、听觉、嗅觉、味觉、记忆和感觉,目的是在设计中利用盲人多种感觉进行针对的设计;另外一个目的是把多种感觉的设计系统推广在为正常人的设计中,为大众提供更合理的设计。

  • 标签: 非视觉的感知 转换设计 信息的构筑
  • 简介:从水墨画的发展视角来看,清代中期以来,以福建地区为主的画家往来闽台之间,而将闽地画风传入台湾,即有了"闽习"的学术概念。日本窃占台湾之后,试图对台湾采取文化的同化手段,但基于时局的因素,日据前期台湾尚处于稳定局势及缓慢开发的阶段,故而在文化上尚未显现出较大的殖民影响,台湾传统水墨画沿着原有的风格发展。而后半期日本则以开办"官展"的手段排挤传统水墨画,并将胶彩画确立为画坛正统。在这种脉络之下,发展的困境一方面促使传统水墨画局限在坊间流传。另一方面,一些水墨画家试图通过风格的转型而向"官展"靠拢,以求新的发展。该文通过艺术风格学的研究方法,厘清日据时期台湾水墨画的风格发展问题。

  • 标签: 日据时期 台湾水墨画 延续 嬗变
  • 简介:“专用为务,钻坚仰高,忘其疲劳。夕惕不息,仄不暇食。十日一笔。月数九墨。领袖如皂,唇齿常黑。虽处众座,不遑谈戏,展指画地,以草刿壁,臂穿皮刮,指爪摧折,见骨出血,犹不休辍。”

  • 标签: 书法艺术 草书 赵壹 指画
  • 简介:相对于手工艺生产而言,手工艺文化空间是一种滞后的文化。手工艺文化空间是一种意识形态.随社会变化不断变化,所以必然具有动态的特征。同一种手工艺品由于使用环境不同,文化空间也会不同,不同文化空间的并存就形成了多重。手工艺文化空间还有再创造的能力。

  • 标签: 手工艺 非物质 文化空间
  • 简介:才当剧》帖为米芾元年右七年(1092)夏书,信札及七绝各一。文凡9行.共61字。高29.56厘米.广315厘米。纸本行书墨迹。有“俨斋秘玩”、“王鸿绪印”等玺。《石渠宝笈·续编)著录,故宫博物馆《宋四家真迹)辑入。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 标签: 米芾 《非才当剧》 碑帖 章法 笔法 用墨方法
  • 简介:怀素的草书笔画俊瘦明朗,参以篆籀笔意,突破了章草和今草的局限,使书法艺术的线条纵情驰骋,人们称为“变乱”古法。但世人看待怀素书法艺术的造诣,大都归于他借助酒精的力量进行创作,字形草率难以辨认,并无其他新意。细观一环素草书,则有着“似草草、实有法度”的道路可言。

  • 标签: 怀素 草书 法度
  • 简介:本文针对各类高校在摄影专业中开设摄影课程时存在的各种现象,通过分析问题存在的基本原因,探讨了具体的改革措施与对策,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观点和途径.

  • 标签: 摄影 非摄影专业 摄影课程 摄影教学模式
  • 简介:物质文化遗产大多脱胎于农耕文明时代,是区域化经济的产物,在当下全球化的语境中,发展的浪潮对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产生了巨大冲击,如何对其进行保护、传承和开发成为近年来被广泛关注的话题。文化创意的出现为化解这一僵局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标签: 文化创意 设计 非物质文化遗产
  • 简介:一、物质文化景观的概念及范畴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时期内,所进行的一切能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改变或影响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过程及结果的积累。1而景观的概念及研究一直都在经历着发展与加深,在欧洲,"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希伯来文本的圣经旧约全书中,它被用来描写梭罗门皇城的瑰丽景色这时,"景观"的含义同汉语中的"风景"、"景致"、"景色"相一致,都是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概念。

  • 标签: 文化景观 视觉美学 希伯来文 发展策略研究 梭罗 精神活动
  • 简介:近40年来,历史让中国具备了艺术突破的经济条件,但中国书画却陷入了困境。有人说,20世纪80代后期,陈丹青在纽约时,后现代都已结束,他还在听木心讲1920年代前的文学史,知识明显落后两个时代,至今后殖民主义思潮都结束了,美术界仍有大批青年将木心文学讲课笔记当文学教科书看,可见美术界的知识落后状况未有改观,还说85%的美院人不懂先锋文学、音乐、电影。

  • 标签: 木心 先锋文学 后现代 陈丹青 吴昌硕 诗书画印
  • 简介: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美术家协会、南京博物院、北京画院联合主办的“妙于陈馨——于周、陈之佛精品展”于7月25日上午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作为北京画院今年重点策划的“20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专题之一,此次展览集中呈现了北京画院和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于非同、陈之佛两位工笔花鸟画大家的精品力作70幅。展览共分为“与古为徒”“我师造化”“诗情画意”3个专题,力图从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写生与师法自然、个人涵养与风格创造等角度揭示中国画内在衍变发展的普遍规律。

  • 标签: 陈之佛 精品 中国美术家协会 南京博物院 工笔花鸟画 继承与发展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美术史家巴克森德尔的几篇关键论著,尝试探讨其美术史写作当中对于视觉分析及"低层"描述的重视,并希望藉此对于时下流行的叙事美术史进行反思。

  • 标签: 迈克尔·巴克森德尔 叙事 视觉扫描 非叙事
  • 简介:时间:2009年1月29日地点:北京·草场地·贾涤工作室【主持人手记】走进贾老师的工作室,就被那悬于天光半空中的枝条吸引,透过它,有几幅待完成的大画安静地立在下面,迷离而斑驳。大年初五,贾老师的画室却鲜有微尘。令我倍感欣喜的是,他对这次访谈完全当作朋友间节日的问候和探望。并说,没必要说什么作品的"想法",因为也确实没有什么好谈的。能在画上面"说明白的想法",才是画家的兴奋、努力和幸运。不如我们随便聊天吧。于是我们轻松地谈话。事实上,贾涤敏于思考。

  • 标签: 绘画 斑马线 葡萄园 作品 每个人 虚拟空间
  • 简介:我爱翻阅先师们的书画册,不但从中学到优秀传统艺术,更亲切的是对画如对先师们,联想起往昔师生间的深厚情谊.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陆抑画集》,是陆先生生前亲自选编审定的,包含先生各个时期不同画法的力作,印刷精美,百看不厌.画集中许多原作我见到过,有些还亲眼看到作画的全过程,如第15幅《窈窕独殿春》,把我带回到遥远的从前.

  • 标签: 写生示范 师造化 老师写生
  • 简介:我国公共艺术发展状态与困惑、城市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内涵入手,着重阐述了公共艺术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共同特性,即群众。通过探讨与论证城市公共艺术与物质文化遗产二者相结合的设计思维和构建模式,从而得出结论:此研究方向既可以推动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又可作用在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此研究成果将被作为共建城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出发点与归宿的理论依据而存立。

  • 标签: 公共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互动性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