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快速发展,泛北部湾区域旅游业合作也日益加快。社会网络分析以其独特理念,弥补了传统旅游研究个体主义视角,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通过搜集相关数据资料,基于旅游线路视角对泛北部湾区域旅游流网络空间结构进行分析,深入探究泛北部湾区域旅游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就推进泛北部湾区域旅游业合作发展提出了相应建议。

  • 标签: 社会网络 泛北部湾 旅游空间结构
  • 简介:文章通过对经济带概念分析,构建经济带形成和演进理论,认为经济带有等级、层次之分,其时空演进理论为增长极理论--点-轴发展理论--梯度推移理论.在此基础上,论证长春-吉林经济带存在性,分析其结构、功能及空间联系形式.作者认为,长春-吉林经济带目前是一个弱经济带,其扩散效应较弱,随着其扩散效应增强,长春-吉林经济带将能够从整体上带动和促进吉林省经济发展.

  • 标签: 长春—吉林经济带 空间结构 集聚和扩散 吉林省
  • 简介:旅游空间结构是区域旅游发展状态重要指示器,旅游系统各大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空间组合不同。合理组织和优化旅游空间结构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重要手段。分析认为安徽省旅游空间结构经历了点状模式、放射模式,目前正处在放射与凝聚共存模式阶段。为实现旅游经济均衡发展和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提出重点开发建设淮河风情旅游带、皖江城市旅游带、徽文化旅游带和合黄联动旅游带四条旅游轴线,在现有三大旅游板块基础上构建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旅游区、合肥经济圈旅游区、皖北旅游区四大旅游板块,形成新“点-轴-区”旅游空间格局。提出通过提高政府统筹能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旅游市场营销、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等对策来优化旅游空间结构,促进安徽省旅游经济均衡发展和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

  • 标签: 旅游空间结构 演变 优化 安徽省
  • 简介:研究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福建省旅游流网络,从整体和节点两个维度测量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总结其空间分布规律并探讨成因。研究发现:福建省旅游流网络整体密度较低,网络整体较松散;网络呈显著核心-边缘效应,各节点城市旅游发展不均衡,形成以厦门为核心,福州、武夷山为次核心,三明等为边缘网络结构;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为福建省重要旅游客源城市。基于此,研究认为:福建省旅游发展应重视提高边缘城市旅游竞争力及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应完善省内交通网络,优化弱区位资源型城市旅游交通线路,提高旅游目的地可进入性;打造福建省旅游整体营销方案形成旅游城市圈,以核心旅游城市带动边缘城市发展。

  • 标签: 旅游流网络 网络游记 社会网络分析法 福建省
  • 简介:<正>一、引言近年来,上海国际旅游业取得了瞩目的成绩,1997年上海全年共接待海外旅游者165.4万人次,国际旅游创汇13.17亿美元,达到历史最高点。国际旅游业快速发展得益于国际旅游各产业部门迅猛发展。反映在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上,据统计,截止到1996年,上海拥有各类旅行社229家(国际旅行社38家),各类旅游涉外饭店125家(其中星级饭店116家,客房达到30388间),旅游定点餐厅69家,旅游购物定点商场39家,文化娱乐场所15017家;从1988年到1996年,虹桥机场旅客吞吐量年平均增长16.87%,1996年达到历史最高点1328万人次。一连串数字表明了上海国际旅游产业长足进步,应该认识到当前,上海国际旅游产业正处于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调整时期。在这个时期,产业自身效益问题,特别是结构效益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

  • 标签: 国际旅游业 产业结构分量 旅游产业 效益分析 竞争优势 旅游外汇收入
  • 简介:以沈阳市为研究案例,借鉴国际著名团队POLYNET研究经验并加以改良,进行了空间联系视角多中心城市结构实证分析。分别从人口密度分布、就业—居住空间联系网络与企业空间组织网络三个维度来识别沈阳市的人口中心、就业中心与产业中心,综合分析这些“中心”,得出四点结论:①城市核心区就业与居住中心构成十字交叉内循环结构;②浑南新区次中心特征颇具雏形;③外围人口中心、就业中心与产业中心错位发展;④沈阳市呈现不均衡多中心结构特征。

  • 标签: 空间联系 多中心城市结构 流空间 沈阳
  • 简介:从现代人本主义思维出发,以城市社会地理学原理,即从社会空间结构与社区规划角度,探讨城市居民生活空间质量构成,体现在城市要满足各阶层居民(社会)生活空间结构上。而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结构健全与否取决于生活空间行为社区体系与场所体系空间构成上。主要体现在居民以居住为主生活行为对立居舍类型可获性上。由此,不同阶层居舍类型体系是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区域基础,其空间分布类型可获性决定对应阶层人群能否获得以居舍为主生活空间。本文首次从居民选择居住地行为规律以及形成城市居舍类型空间结构演化理念下论及城市社会区域空间体系公正配置与空间控制原理。

  • 标签: 社区体系 公正配置 可获 双焦点椭 圆模式
  • 简介:基于城市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和灰色GM(1,1)等维新息模型组合模型,对城市产业结构演变趋势进行预测分析,以提高预测精确性,并对城市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各产业比重进行权重修正,以保障城市产业结构比重之和恒定为常数1,为正确认识城市产业演变趋势和内部关系提供准确信息。

  • 标签: 城市产业结构 BP神经网络模型 灰色GM(1 1)等维新息模型 预测
  • 简介:自秦汉始,“九原”之名便屡见于史籍,其重要性逐渐引起后人关注。而九原郡出现时间、地望、郡治所在等即成为学者关注焦点。本文基于田野考古材料和历史文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九原郡郡治所在做了进一步讨论。关于九原郡郡治所在大体有三种观点:一是位于巴彦淖尔市黑柳子乡三顶帐房古城,该观点提出时间较早,影响亦较为深远;二是包头市九原区哈林格尔乡孟家梁古城,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在一段时间很有影响;三是今包头市九原区麻池古城,提出较晚,但有较广泛认同。本文依据最新考古调查数据和文献资料,认为三顶帐房古城说和孟家梁古城说存在疑点:二者规模均不能达到郡级设置标准,所处位置也与文献记载不符。麻池古城不仅是目前该区域规模最大古城,而且形制也符合《水经注》所载“接对”特征,且地理位置与文献记载基本一致,故应为秦之九原郡及西汉之五原郡治所在。

  • 标签: 九原郡 五原郡 三顶账房古城 孟家梁古城 麻池古城 《水经注》
  • 简介:城市中轴线是城市空间组织与设计一种思想和方法,它对由古到今城市形态和城市肌理发展起到重要影响。安阳城区中分布着自殷商建都至今3条城市中轴线,其空间形态基本清晰。对它们考察研究,可以追寻到中国古代城市设计理念与营造方法、以及城市空间组织特征,对于当今保护和传承城市建设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安阳 城市 中轴线 空间结构
  • 简介:本文针对陕西省旅游产品结构问题,提出重点区域非平衡带动调整开发策略,根据其重点区域“西安古都旅游区”周边景观类型和资源状况,提出了“主题有别,南北呼应;扇形布局,带状造景”新构想

  • 标签: 陕西旅游 景观布局 产品结构调整
  • 简介: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城市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对比分析了2006年和2014年南京旅游网络结构变化。研究发现:①旅游网络结构分层仍存在,仍然呈现强中心线型结构。但旅游网络密度增强,旅游网络密度由0.35增长到0.41,旅游者旅游线路安排中旅游节点数量也由4个增加至7个。核心成员之间联结密度有所下降,由0.81降至0.49;核心-边缘区联结度提高,呈现由核心节点向多节点分散分布特征。②旅游节点不均衡有所改善,旅游流分布更均衡。旅游节点程度中心性略有下降,2006年旅游节点程度中心性均值为5.19,2014年则降至5.04。旅游节点在亲近性指标中分布不均衡状况也有所改善。但5A级景区在网络结构中仍承担重要中介作用。其效率性、约束性、效能大小仍然较高,表明这些核心旅游节点在旅游流中竞争力仍较强,使得这些旅游节点具有不可替代性。③随着城市快速发展,旅游地日益呈现出多节点多区域空间布局。不同性质旅游节点越来越多,新旅游节点在城市旅游中作用逐渐显现。文化节点成为新城市文化体验场所,交通节点也对游客具有强烈吸引力。

  • 标签: 旅游流 社会网络结构 历时性比较 南京市
  • 简介:大都市区是发达城市化区域,它包括城市核心区和与之在经济、社会、文化上有紧密联系地区.21世纪到来之际,大都市区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都市区,无论是走向繁荣还是衰退,都面临着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社会平等发展战略问题.本文以温州为例,在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客流、物流分析基础上,界定了温州大都市区范围;通过对温州大都市区研究认为,宏观政策机制、市场机制、工业化模式、温州人精神和温州社会网络是温州大都市区形成重要动力源泉;最后,作者以上述研究为依据,提出了近期和远期温州大都市区空间结构设想.

  • 标签: 温州 大都市区 形成机制 空间结构
  • 简介:本文依据ELES理论,利用2002—2008年数据,从边际消费倾向、消费投向、收入弹性及价格弹性四个方面对我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中食、住、行、游、购、娱等9类消费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城镇居民国内旅游边际消费倾向为0.0636,农村居民为0.1174;在9类单项旅游消费中,购物和其它服务边际消费倾向最高,消费投向主要为购物、其它服务和长途交通。(2)农村居民各单项旅游消费需求收入弹性均大于l,城镇居民基本旅游消费需求收入弹性小于l,非基本旅游消费需求和餐饮消费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3)城乡居民各项旅游消费需求自价格弹性较大,互价格弹性较小;城镇居民非基本旅游消费需求和餐饮消费需求自价格弹性大于1,农村居民各项旅游消费需求自价格弹性均大于1。

  • 标签: 国内旅游 消费结构 ELES模型 边际消费倾向 弹性
  • 简介:运用武汉市流动儿童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流动儿童身份认同结构与现状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发现,流动儿童身份认同主要包含地域认同、文化认同和群体认同三个因子。从身份认同程度来考察,流动儿童身份认同已经达到"半"认同水平,但身份认同内部差异较大。从具体影响因子来看,地域认同、文化认同和群体认同程度依次降低。相对较高地域认同程度反映是迁入地"城市魅力"效应,而相对较低群体认同程度,反映流动儿童具有较强"外地人"意识倾向特点。流动儿童身份认同是社会建构与自我建构共同作用产物。

  • 标签: 流动儿童 身份认同 地域认同 文化认同
  • 简介:旅游资源是旅游目的地用以吸引旅游者重要因素,其数量多寡、等级及类别在空间分布格局上较大程度影响当地旅游业发展趋势。以山西11个地市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最近邻指数、空间基尼系数、β指数、指数和通达度指数,分析11个地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差异,并揭示其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演化,结果表明,山西景点呈集聚型分布,景点空间分布比较均衡,但是景点连接度和通达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此基础上,提出山西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合理化布局政策建议。

  • 标签: 旅游资源 空间结构 “点-轴”开发
  • 简介:海峡西岸旅游产业在全国和亚太地区占有重要地位,旅游产业结构布局调整有重大意义。当前海峡西岸旅游产业偏重观光游览,旅游投入偏少;偏重自然景观,旅游文化发掘不够;偏重旅行消费,旅游六要素不完备;偏重旅游旺季,时间上经营不平衡;偏重低级竞争,市场无序现象还比较严重。旅游产业布局存在旅游集散地与目的地错位、星散布局缺乏整合、重复布局分散客流、单体布局缺乏联系等问题。海峡西岸旅游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应集中精力抓准重点,延长产业链,设计旅游精品,调整布局构建多级布局体系。

  • 标签: 海峡西岸 旅游产业结构布局 评析与调整
  • 简介:城市群是国际竞争基本单位,科学地测量城市群产业结构与分工程度,具有十分重要实践意义。针对相似系数法和区位法等传统度量方法不足,首次提出了区位熵灰色关联分析法,并以中原城市群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区位熵灰色关联分析法测度区域产业结构,不仅可以测度两地区产业结构总体相似程度,而且还能反映地区产业专业化、比较优势和区域分工程度,可以定量地测度两地区产业总体相似性。两地区不同产业相似性。

  • 标签: 区位熵灰色关联分析 产业结构与分工 城市群
  • 简介:根据对黔中经济区城镇化情况实证分析发现:从城镇化水平上看,黔中经济区城镇化是滞后。这种滞后不仅仅表现为滞后于工业化水平、滞后于非农化进程,也表现为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结构上看,黔中经济区总体城市数量偏少,大城市缺位,中、小城市数量不足。稳健快速推进黔中经济区城镇化是当前和今后黔中经济区发展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提出若干建议。

  • 标签: 黔中经济区 城镇化水平 ZIPF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