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177例临床常见病例中C反应蛋白的升高比例,并分析其升高机制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临床常见病例3177例,用生化分析仪CobasE702测定患者血清中CRP含量,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经数据统计分析,在这临床常见八类疾病中,急性中毒组中CRP升高比例最高,其次为细菌感染、外伤、脑出血、肾衰、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脑梗死。结论CRP在临床辅助诊断中有重要意义,是临床检验诊断中的重要参考指标。

  • 标签: C反应蛋白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糖尿病主要是因为胰岛功能衰退引起体内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的一种疾病,该病症由遗传和环境两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治疗糖尿病的主要目的就是控制患者血糖在正常或者接近正常水平。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清蛋白能够反映出血糖的控制水平。研究分析这两者对糖尿病治疗的治疗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血清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尿微量白蛋白(mAlb)在糖尿病肾病(D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5例DM患者(试验组)与5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mALB),并按HbA1c水平将DM患者分为低值组(HbA1c6.6~7.0%)、中值组(7.1%~9%)和高值组(HbA1c>9%),与正常对照组(HbA1c4.0-6.5%)一并与尿微量白蛋白(mALB)比较在各组中的关系,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试验组HbA1c及m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mALB水平及DN发生率对比可见中值组高于低值组,高值组高于中、低值组,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DM患者HbA1c水平与mALB水平、DN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二者联合检测对DN诊断具有重要价值。HbA1c和尿mALB可作为早期DN的诊断指标,同时对DM所致肾脏损害的程度和发展以及疗效观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微量白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糖尿病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4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设立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80名健康体检人员设立为对照组,两组人员均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比两组各指标情况。结果两组人员均通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尿微量白蛋白等相关检测,观察组患者HbAlc、FBG以及mALB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5.151,P=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监测糖尿病以及其并发症的检测中,应用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尿微量白蛋白等生化指标进行综合检测,可及时了解患者糖尿病控制情况,以及监测早期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尿微量白蛋白 检测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脂蛋白(a)和C反应蛋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来治疗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和来体检的100例健康人员,分别测量两组人员各项指标,观察差异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明显差异。结论血清胱抑素C、脂蛋白(a)和C反应蛋白对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血清胱抑素C 脂蛋白(a) C反应蛋白 早期糖尿病肾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posteriorleukoen-cephalopathysyndrome,RPLS)的概念最早于1996年由JudyHinchey提出[1],是由恶性高血压、子痫、严重肾脏疾病、某些已被证实与RPLS相关的免疫抑制剂和化疗药物等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该病发病急骤,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视力异常、皮质盲、癫痫发作、昏迷和精神障碍为特征[2];神经影像学显示为对称性的脑白质弥漫性水肿,最常累及后循环的顶枕叶,其他部位也可受累,如小脑、脑干、基底节,有时甚至在脑前部、颞叶等。治疗关键是积极控制高血压和终止癫痫发作。2014年11月,我院收治1例子痫前期合并RPLS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阶段基因工程将具有药用价值的重组蛋白类药物进行微生物的高水平表达,从而推动现代生物医药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对促蛋白复性高分子及其作用机制并没有进行透彻了解,是现阶段基因工程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对蛋白复性进行概述,之后,深入分析了各种促蛋白复性高分子材料的大致作用机制和存在问题,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 标签: 蛋白复性 高分子 作用机制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尿标本中的尿蛋白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牡丹江市某医院收治的120例肾脏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期1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对2组患者晨尿、日间尿和24小时尿中尿蛋白含量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晨尿中尿蛋白和24小时尿中尿蛋白含量低于日间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晨尿尿蛋白与24小时尿中尿蛋白的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标本晨尿、日间尿和24小时尿中尿蛋白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3种尿标本中尿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脏疾病患者不同尿标本中尿蛋白的含量均较正常人高,但晨尿和24小时尿中尿蛋白含量低于日间尿。由于日间尿较易留取,故可作为患者临床尿蛋白检测的尿液标本取样。

  • 标签: 尿蛋白检测 尿标本
  • 简介:摘要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s,cldns)是构成紧密连接复合物的主要成分之一,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保持上皮细胞的极性1。它的表达水平及分布情况与多种疾病关系密切,如家族性、伴发高尿钙和肾脏钙质沉着的低镁血症,鱼鳞病和肾囊肿有直接关系2-4,近年来发现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cldns在急性肾损伤中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紧密连接 Claudins 急性肾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本院检验科尿液分析的准确性,有效性,比较分析GEB-600尿干化学分析仪(简称GEB-600),及IQ200尿沉渣仪(简称IQ200)及手工法显微镜镜检(简称手工法)检测尿液红细胞、白细胞结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住院患者304份新鲜的尿液标本,分别用GEB-600,IQ200及手工法进行检测,比较分析检测结果。结果GEB-600,IQ200及手工法检测RBC的阳性率分别为21.4%、19.4%、18.8%;WBC的阳性率分别为21.7%、22.7%、22.0%。经χ2检验RBC、WBC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结合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及手工显微镜镜检对尿液进行检测,可以快速,准确的为临床提供有效可靠地检验结果。

  • 标签: 尿液RBC 尿液WBC 尿液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糖代谢状况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PWV)、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微量白蛋白尿(MA)等的检测结果。方法选取门诊及病房就诊诊断为糖调节受损(IGT)患者和2型糖尿病(T2DM)及正常糖耐量(NGT)组患者,每组各40例。以上患者均检测baPWV,hs-CRP及UACR等。结果血糖异常组(IGT+T2DM)病人,hs-CRP、UACR及baPWV数值异常阳性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结论hs-CRP及UACR可能是影响动脉僵硬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脉搏波传导速度 C 反应蛋白 微量白蛋白尿 糖尿病 糖调节受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CRF)采取低蛋白饮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来院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60例,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观察组给予低蛋白饮食,观察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变化,包括血肌酐(Scr)、血尿素(BUN)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Scr、BUN水平分别为(239.34±82.43)umol/L、(21.56±6.45)mmol/L,优于对照组的(324.48±61.29)umol/L、(27.45±10.28)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肾衰竭患者采取低蛋白饮食可延缓病情进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低蛋白饮食 血肌酐 血尿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瘢痕子宫妊娠自发性子宫破裂及胎盘完全植入所引发的发病机制,探讨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我院近3年来收治瘢痕子宫早期妊娠的3例病例报道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易发生胎盘植入、自发性子宫破裂、大出血等症状。结论产科医生应提高产科技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避免首次剖宫产术。

  • 标签: 瘢痕子宫 妊娠 剖宫产史 子宫次切术
  • 简介:早晨不排便有可能是肠道蠕动放缓的信号有便秘问题的人,可以每天早晨起床时在床上做做腹部扭转动作,来唤醒蠕动放缓的肠道。这种扭转动作可以使肠道受到压迫,从而加快蠕动促使大便排出。

  • 标签: 肠道蠕动 瑜伽 早晨 扭转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0-2岁婴儿应用维生素D3(VitD3)后儿童VitD3缺乏及中毒情况。方法定期随访2013年1月-2015年1月来院400名儿童,嘱其从生后半月时开始补充VitD3,于第6个月及1岁时分别进行肝功、碱性磷酸酶、C反应蛋白(CRP)、钙、磷的检测。结果给予口服VitD3后,儿童佝偻病的发病率极低,发生佝偻病病例也均为早期,无典型临床体征,口服VitD3治疗后基本上都恢复正常;未出现VitD3中毒。结论给予VitD3400-800单位既可预防VitD3缺乏症,又不会发生VitD3过量中毒。

  • 标签: VitD3 预防 儿童 VitD3 缺乏及中毒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