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究青光眼手术后并发白内障发病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医院自2015年2月-2017年4月接受治疗的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观察和资料分析,统计手术引起白内障的原因。结果100例患者中有20例在手术前已经有白内障;29例患者由于手术后眼内压过低而引起的白内障;1例患者由于手术中感染引起;50例患者由于手术中损伤而引起白内障并发症。结论手术是治疗青光眼切实有效的方案,但是在手术后容易引起白内障并发症,因而在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诊断,术中医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卫生规范,最大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度近视是影响人类视力功能的高发性眼部疾病,其发病率逐年提升,随之而来的是其他眼部疾病合并率明显升高。白内障是主要的致盲性眼科疾病,也是高度近视者常见合并症,两种眼部疾病合并后,会明显增加手术难度,术后风险高。因此,如何提高手术治疗安全性,选择合理、科学、安全的手术方法,亟需临床探讨。现本文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方法进行简单综述,旨为术式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高度近视 白内障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手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及对患者泪膜功能与视神经纤维层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间在我院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10例,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患者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进行治疗。评定患者泪膜功能,比较两组患者视神经纤维层厚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BUT、SIt、SDED值,均相当,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1个月时的BUT、SDED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SIt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的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均相当,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时的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均较术前有增厚,但二者之间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手术治疗白内障,对患者的泪膜功能影响更小,治疗优势更明显。

  • 标签: 白内障摘除手术 小切口 手法治疗 效果 泪膜功能 视神经纤维层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在围术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对象为本院在上一年度诊治的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共86例,所有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按照围术护理方式不同对患者分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为对照组,43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患者为观察组,43例,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以及护理前后眼压、前房深度和视力水平的变化情况,明确临床护理路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经不同治疗,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主要临床症状和视力恢复更好,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白内障 青光眼 围术期 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质量 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55例(65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分析治疗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患者视力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患者共出现晶状体后囊破裂1眼,角膜水肿2眼,无其他脉络膜脱离、人工晶状体移位等并发症发生,上述并发症经药物干预后痊愈。结论临床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水平,治疗安全性较高,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 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眼科白内障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择收治的白内障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程度,同时记录患者对此次护理工作满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后,S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观察组SAS评分下降趋势大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97.50%)高于对照组(70.0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作为白内障患者的护理方案,不仅可辅助患者的手术治疗,而且可为患者围术身心状况提供保障,促进患者术后的早日康复。

  • 标签: 临床护理 眼科白内障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重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眼内组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眼科在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收治的101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患者当作观察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施以常规手术管理,研究组51例施以围术全程综合管理,比较两组的干预结局。结果:对照组的手术眼组织创伤率(14.00%)高于研究组(1.96%),P<0.05。干预前两组的房水炎性因子指标水平相匹配,P>0.05。干预1个月后的炎性因子指标水平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IL-6、TNF-α、VCAM-1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手术配以围术综合管理干预,使治疗白内障的效果更加显著,对眼组织的创伤小,可有效改善术眼炎性因子。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手术 眼内组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23G微切口行囊袋重建联合二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的围手术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27例40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行囊袋重建联合二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围手术护理临床资料。结果:运用微创技术,结合精心护理,27例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均顺利度过手术,由于切口小,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均未发生眼压增高、感染性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均视力有所改善。结论:加强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围手术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手术预后质量,对改善患儿视力有积极的临床意义。通过围手术护理,可减少先天性白内障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效果。

  • 标签: 23G微切口 先天性白内障 囊袋重建 二期人工晶体植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日间白内障手术患者中实施流程化护理模式的具体应用。方法:选择在100例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他们均分为各5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观察组实施流程化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做出评估。结果: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出现少量的术后并发症。两组数据差异并不明显,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日间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流程化护理模式提高了护理满意度,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流程化护理模式安全性较高。该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 标签: 日间白内障手术患者 流程化护理模式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对眼科白内障手术病患实行综合护理后的临床成效。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名接受手术治疗的白内障病患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结合数表法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0名。参照组实行传统护理,试验组在参照组的传统护理的前提下实行综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病患手术之后视力变化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视力改善、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参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

  • 标签: 白内障 手术 综合护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日间白内障手术患者中实施流程化护理模式的具体应用 。方法: 选择在 100 例 我 院收治的 白内障患者,采用 随机分组法,将他们均分为各 50 例的 对照 组和观察 组。对观察 组实施 流程化护理模式,对照 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 对 两 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做出评估。 结果: 在本次 研究中,两 组患者均出现少量的术后并发症。两组数据差异并不明显, 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 P< 0.05, 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日间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 流程化护理模式提高了护理满意度,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流程化护理模式安全性较高。该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使用 价值。

  • 标签: 日间白内障手术患者 流程化护理模式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当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在我院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92例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与临床护理组,每组46例患者。常规护理组进行常规护理模式干预,临床护理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结果 临床护理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分别是(56.2±2.3)分、(54.8±2.4)分,明显要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临床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5%(3/46),常规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9%(11/46),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白内障手术的治疗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白内障手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300例高龄白内障患者应用超声乳化术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300例高龄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对患者的各项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治疗3天后,视力不小于0.5的,共有115只,占比35.17%;1周后为168只,占比51.38%;1月后为197只,占比60.24%;3月后为168只,占比69.11%;核硬度为II-III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IV-V(6.93%<15.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白内障患者有较大概率合并全身性疾病,超声乳化术风险较大,可能产生各类并发症,临床手术需要重视各个环节的准备,争取达到最佳手术康复效果。

  • 标签: 超声乳化术 高龄白内障 临床表现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观察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诊治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病患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患有青光眼性白内障的人数越来越多,发病量也有所增加,临床上,对于个性化的治疗方式的研究,其得到了临床医师的关注。而手术的应用设备、技术和手术器械都在不断的完善与更新,所以在治疗青光眼白内障的手术方式也变得多样化。本次研究主要对超声乳化治疗青光眼性白内障的进展进行分析。

  • 标签: 超声乳化 青光眼性白内障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性白内障和代谢性白内障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根据其临床表现制定治疗方案及原则。结论:老年性白内障是老年人视力障碍及致盲的主要眼疾,目前多采用手术治疗。但对大多数初、中期老年性白内障病人来说,药外调理更为重要。

  • 标签: 老年性白内障 代谢性白内障 诊断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OCTA技术用于白内障患者术后黄斑微循环变化检查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57例白内障患者(57眼)作为研究对象,以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评分为依据划分成不良组(n=13)、良好组(n=44)。分析手术前后相关检查指标。结果 良好组术后黄斑区全层、内层平均视网膜厚度、黄斑中心凹周边DCP比术前高,黄斑FAZ面积比术前小,P<0.05;不良组手术前后黄斑区全层与内层平均视网膜厚度比良好组低,黄斑FAZ面积比良好组大,术后黄斑中心凹周边DCP比良好组低,P<0.05。结论 OCTA技术对白内障患者术后黄斑微循环变化的评估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OCTA技术 白内障 黄斑微循环 观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