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CT断层扫描数据三维重建模型对髋臼后柱形态特点进行解剖学测量,为术中钢板成型及髋臼后柱解剖型钢板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集111位成人患者(男72例,女39例)骨盆CT数据,测量股骨头直径(D);并分别通过CT断层扫描三维反求技术重建人体骨盆解剖结构模型,测量髋臼后柱钢板放置路径中髋臼后壁、近端、远端3段近似圆弧曲率半径(R。、心和R,),以及反应三段圆弧相对位置关系髋臼后壁圆弧展角a;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和相关分析。结果成人股骨头直径(D):47.4±3.7mm;其中女性为43.6±2.3mm,男性为49.5±2.5mm。Rl:48.0±7.8mm;&:67.7±13.4mm;R3:9.8±0.4mm。α:51.4°±6.8°。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反应髋臼后柱钢板路径中R1、R2、R3和a与股骨头直径D和性别均无相关。R]体现出相对独立,其尺寸变化范围不大;而&总体上随着Rl增大而增大(线性相关系数R=0.388),而髋臼后壁圆弧展角Q随着R1增大而降低(线性相关系数R=0.735)。结论髋臼后柱解剖结构存在很大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与股骨头直径、性别无明显相关。髋臼后壁形态决定了髋臼近端以及远端骨盆形态。新型髋臼后柱解剖钢板应用,能够与髋臼后柱相匹配,缩短术中钢板塑形时间。

  • 标签: 骨盆后柱 CT扫描 三维重建 解剖学
  • 简介:为了消除电化学PCR系统检测中不同温度对检测电流信号影响,我们提出了对改进计时电流法电流峰值信号实时校正方法。该方法是在改进计时电流法数值解方程基础上,建立了电流峰值与温度数值模型,并结合PCR温度控制规律,对不同浓度下电活性物质峰值信号进行实时校正。结果表明,校正后电流峰值随浓度变化曲线可直观显示,且两者比例关系验证了校正方法准确。更多还原

  • 标签: 电化学检测 改进计时电流法 聚合酶链式反应 试剂温度 峰值电流
  • 简介:通过对方形、圆形和椭圆形三种横截面支架筋附近血流动力学数值分析,对优化设计支架结构提供流体力学理论指导。利用边界元方法,计算了血液流场、血管壁切应力及支架筋所受压力。与方形和圆形截面支架筋比较,椭圆形截面支架筋对血流扰动较小,支架筋所受压力较对称,并且支架筋间没有形成低切应力区。椭圆形截面支架筋对增加支架置入后稳定性、防止再狭窄有一定优越

  • 标签: 介入治疗 支架 血流动力学 再狭窄 稳定性 边界元方法
  • 简介:有限元分析可对形态、结构、材料和载荷情况及复杂构件进行应力、应变分析,具有力学性能测试全面、可重复性等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脊柱复杂结构生物力学研究中。文章简单介绍了有限元概念、原理和建模方法,主要从腰椎、颈椎、内固定器械和术式选择上阐述了有限元在脊柱上应用。

  • 标签: 脊柱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 简介:目的探讨他克莫司后处理能否诱导大鼠缺血脊髓对再灌注损伤耐受。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0)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他克莫司后处理(TP)组,每组10只大鼠,采用经股动脉置管球囊扩张制备脊髓缺血模型,SO组仅行置管,IR组在脊髓缺血20分钟后行再灌注,TP组在脊髓缺血20分钟后再灌注,即刻经左颈总动脉一次注射他克莫司0.5mg/kg。再灌注后7、14天采用Tarlov评分法检测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脊髓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SO组大鼠各时间点后肢Tarlov评分均为5分,形态学检测显示脊髓组织结构正常;IR组大鼠Tarlov评分明显降低,脊髓组织呈现出坏死、水肿、空腔形成等缺血再灌注损伤表现;TP组大鼠Tarlov评分结果显著优于IR组,脊髓组织病理变化较IR组为轻。结论建立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初步证实他克莫司后处理能诱导缺血脊髓对再灌注损伤耐受。

  • 标签: 脊髓缺血 再灌注损伤 他克莫司后处理
  • 简介:引言硬组织材料作为一种生物材料,在医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镁合金作为一种轻金属,与其他材料相比,具有与自然骨相似的力学性能,同时具有可降解能力,在发挥其固定功能后可以自行降解,避免了二次手术取出和异物残留带给患者经济和心理负担,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问题之一。

  • 标签: 生物可降解 镁合金 骨科 心血管 生物材料 组织材料
  • 简介:目的制备用于组织工程水溶性O-羟乙基壳聚糖/聚乳酸共聚物纤维复合支架。方法首先采用壳聚糖与环氧乙烷反应制备水溶性O-羟乙基壳聚糖,然后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水溶性O-羟乙基壳聚糖为引发剂,采用本体封管聚合法,激发D,L-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水溶性O-羟乙基壳聚糖-g-聚乳酸共聚物。分别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溶解实验对产物结构与性能进行分析表征。结果改性后水溶性O-羟乙基壳聚糖能明显提高溶解性能,降低结晶性能和氢键间相互作用。结论通过改性,为得到水溶性O-羟乙基壳聚糖/聚乳酸共聚物奠定了有利条件,并且此共聚物具有较好孔隙率和网状结构,这对作为药物支架是一个很好应用。此外,改性后共聚物易溶于一些常用有机溶剂中,有利于以后在组织工程中进一步应用。

  • 标签: 壳聚糖 水溶性O-羟乙基壳聚糖 聚乳酸 接枝共聚物 本体聚合
  • 简介:据BardyJ2012年12月7日(TissueEngPartCMethods,2012,Sep4)报道,新加坡A*STAR一个干细胞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细胞分化方法,在三维生物反应器中增殖和扩大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pluripotentstemcells,iPSCs)从而高效地产生神经祖细胞。

  • 标签: 多能干细胞 三维 同类型 生物反应器 CELLS 神经祖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可注射硫酸钙植入对骨质疏松大鼠股骨近端骨小梁影响。方法复制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采用穿刺注射技术将可注射硫酸钙植入骨质疏松实验大鼠股骨近端,对侧做自身对照,于术后2、4、8、12周取材,对双侧股骨近端行影像学、组织学观察,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及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结果影像学显示:术后4、8、12周实验侧股骨近端密度明显高于对照侧。骨组织学检查显示:术后4周实验侧硫酸钙降解,出现成骨效应;8周股骨近端穿刺注射区域已为致密、分化不成熟骨小梁所填充;12周股骨近端骨小梁得到较好修复,为成熟骨小梁组织所填充;对照侧为典型骨质疏松病理改变。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定显示:术后8和12周实验侧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宽度和骨小梁数量显著高于对照侧,实验侧骨小梁分离度显著小于对照侧。术后2、4、8、12周实验侧股骨近端骨密度较对照侧明显增加。结论可注射硫酸钙能快速有效修复骨质疏松大鼠股骨近端骨小梁。

  • 标签: 骨小梁 可注射硫酸钙 骨质疏松症 股骨近端
  • 简介:目的比较视可尼喉镜与普通直接喉镜在小儿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中应用价值、安全和对应激反应影响。方法选取需全身麻醉婴幼儿60例(其中新生儿16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10天~3岁,平均年龄1.1岁。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其中新生儿8例,其余为1个月~3岁患儿。术前处理和麻醉诱导方法相同,Ⅰ组采用视可尼喉镜进行气管插管(经口、左侧磨牙入路),Ⅱ组则采用普通直接喉镜进行气管插管,记录各组患儿插管时间,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1、3、5、10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计算HR与收缩压乘积(RPP)、全程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于气管插管前和气管插管后5min采动脉血检测血糖。结果Ⅰ组患儿用视可尼喉镜行气管插管时间虽略有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流动力学指标:组内各时点比较,两组患儿在诱导和插管时变化过程相似,诱导后至插管前HR、SBP、DBP及RPP比麻醉前明显降低(P〈0.01);插管后1min比插管前明显增高(P〈0.01)并且达到最高,以后逐渐降低;组间比较,两组患儿在麻醉前、诱导后及插管后3、5、10min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插管后1minⅡ组患儿HR、SBP、DBP及RPP比Ⅰ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组内、组间,两组患儿插管过程中各时点之间均无明显变化(P〉0.05)。全部病例SpO2无变化。Ⅰ组内有10例困难气道患儿全部一次插管过程顺利,Ⅱ组内有8例困难气道患儿,其中5例一次插管过程成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可尼喉镜(儿童型)用于小儿气管插管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尤其对声门暴露不理想者更具优势;采用视可尼喉镜实施经口气管插管可引起与用直接喉镜气管插管相似的应激反应,但相比较轻。

  • 标签: 视可尼喉镜 气管插管 全身麻醉 婴幼儿 困难气道
  • 简介:目的探讨通过术前测量,应用一种简单、可靠术中方法恢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等长和外展偏心距。方法45例单侧髋关节疾病患者采用后路全髋关节置换术。通过术前测量,在术中参考股骨局部解剖标志及测量与股骨柄球头距离以恢复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双下肢等长和外展偏心距。结果术前患侧外展偏心距为健侧外展偏心距85%~100%,平均94%。术后患侧外展偏心距为健侧外展偏心距85%-110%,平均95%。双下肢长度差异〈5mm定义为双下肢等长。术前40例患者双下肢不等长,均为患肢缩短,距离差异为-5--30mm,平均-8mm。术后40例双下肢长度差异〈5mm,4例双下肢长度差异5~10mm,1例〉10mm,89%患者术后双下肢等长。结论在后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这种简单、可靠方法,可以有效恢复双下肢等长和外展偏心距,并不需要额外操作器械、切口暴露和术中X线片。

  • 标签: 全髋置换术 双下肢不等长 外展偏心距
  • 简介:目的比较采用掌侧锁定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疗效。方法43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12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35.16岁。分为2组,即内固定术组(采用掌侧锁定板)和外固定支架术组。回顾分析采用切开复位掌侧锁定板内固定术和采用闭合复位或者有限切开外固定支架术(其中11例结合克式针内固定)治疗情况。通过术后不同时期(术后2~3d、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X射线片测量、关节活动度、握持力量等进行比较;对患者主观功能评估使用上肢、肩、腕伤残(DASH)评分。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8~18个月)。结果放射学评价方面,内固定术组较外固定支架术组掌倾角恢复好,桡骨长度丢失情况内固定术组好于外固定支架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内固定术组握力和关节屈伸活动度较外固定支架术组恢复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DASH评分,内固定术组为7.9±6.1,外固定支架术组为14.1±5.4。内固定术组无明显术后并发症;外固定支架术组再手术1例,第二掌骨骨折1例,术后钉道感染2例。结论相比较来说,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效果更好。

  • 标签: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掌侧锁定板 外固定支架
  • 简介:目的观察血液灌流治疗严重银屑病患者细胞因子变化及与临床疗效关系。方法选择5例银屑病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32.1岁。均伴有重型肝炎或药物性肝损伤。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血浆灌流治疗,灌流前后分别取患者血浆,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检测其他相关生物化学、临床指标并观察记录临床表现情况。结果血液灌流前后比较,TNF-α、IL-1、IL-6和IL-8均显著下降(P〈0.05),血浆胆红素显著下降(P〈0.05),其他生物化学及临床指标变化不明显,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结论血液灌流能吸附严重银屑病患者血浆中TNF-α、IL-1、IL-6和IL-8,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可以成为严重银屑病治疗手段。

  • 标签: 血浆灌流 银屑病 细胞因子 HB-H-6树脂
  • 简介:目的载紫杉醇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F68纳米粒逆转耐紫杉醇人乳腺癌细胞MCF-7/Taxol细胞多药耐药可行研究。方法使用超声乳化溶剂挥发法分别制备载紫杉醇PLGA和载紫杉醇PLGA/F68纳米粒(10%),并对载紫杉醇纳米粒进行表征。载紫杉醇纳米粒体外释放研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析。最后研究载紫杉醇纳米粒在耐紫杉醇人乳腺癌细胞MCF-7/Taxol细胞细胞摄取和细胞毒性(PLGA/F68组、PLGA组和泰素组)。结果纳米粒呈球形,表面粗糙多孔,平均粒径250nm左右,粒径分布比较窄,体外药物释放呈双相释放模型。载紫杉醇PLGA/F68纳米粒能够被耐紫杉醇人乳腺癌细胞MCF-7/Taxol细胞摄取。载紫杉醇PLGA/F68纳米粒比载紫杉醇PLGA纳米粒(P〈0.05)和泰素(TaxolR)(P〈0.05)有更高细胞毒性。结论载紫杉醇PLGA/F68纳米粒能够逆转耐紫杉醇人乳腺癌细胞MCF-7/Taxol细胞多药耐药,药用辅料PluronicF68在乳腺癌治疗中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 标签: 紫杉醇 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 纳米粒 多药耐药 乳腺癌 PLURONIC
  • 简介:目的探讨心肌超声造影心动图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左心室心肌消融心肌坏死范围可行。方法新西兰兔9只,兔龄8~12个月,体质量(3.0±0.2)kg(2.8~3.5kg)。HIFU治疗频率1.5MHz,强度9.64kW/cm2,脉冲照射方式,Ton=0.2s、0.3s,Toff=1.0s、1.5s,重复次数20次,靶区范围3mm×2mm。照射后行左心室心肌超声造影心动图,然后取下心脏,做2mm心肌切片,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测量造影剂充盈缺损面积及与之相对应心肌切片TTC染色心肌坏死面积,并计算其占整个心肌面积百分比。结果造影剂充盈缺损面积百分比(13.7%±6.7%)与TTC染色心肌坏死面积百分比(15.5%±4.9%)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间呈显著相关(r=0.94,P〈0.05)。结论心肌超声造影心动图可用于评价HIFU左心室心肌消融心肌坏死范围。

  • 标签: 心肌超声造影心动图 高强度聚焦超声 消融
  • 简介:目的制备聚醚醚酮(PEEK)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材料表面口腔微生物黏附与生物膜形成情况。方法分别制备PEEK基纳米羟磷灰石(n-HA/PEEK)和PEEK基纳米氟磷灰石(n-FA伊EEK)复合材料,以纯钛(CpTi)和PEEK作对照,应用微生物活性剂检测试剂盒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PEEK基纳米复合材料表面口腔微生物黏附和成膜情况。结果与CpTi相比,黏附初期2小时内PEEK及PEEK基纳米复合材料表面口腔微生物黏附量显著减少;四组材料表面在第14天形成生物膜形貌和厚度基本一致,但PEEK基纳米复合材料组表面生物膜内死菌/活菌比显著高于CpTi及PEEK组,而且n-FA/PEEK组显著高于n-HA/PEEK组。结论PEEK基纳米复合材料表面细菌黏附量低于CpTi,生物膜死菌量显著高于CpTi,提示材料成分和表面粗糙度影响口腔微生物黏附和生物膜组成结构,PEEK基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聚醚醚酮 纳米复合材料 细菌黏附 生物膜 口腔微生物
  • 简介: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周围注射罗哌卡因结合PCA泵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n=30),第一组(A组)术后包括膝关节后关节囊和前侧切口周围组织浸润注射罗哌卡因,结合静脉PCA泵镇痛;第二组(B组)术后仅在前侧切口周围组织浸润注射罗哌卡因,而不注射后关节囊,结合静脉PCA泵镇痛。第三组(C组)术后仅采用静脉PCA泵镇痛。分别在术后2、12、24、48、72小时,以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估患者术后疼痛水平。结果术后2、12、24、48、72小时A、B、C组评分分别为2.0,2.1,4.9;2.7,2.6,5.5;3.5,3.4,4.6;2.4,2.5,3.8;1.4,1.4,2.8。A组和B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评分较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罗哌卡因和静脉PCA泵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后关节囊可不注射,镇痛效果优于单用PCA泵。

  • 标签: 局部注射 PCA泵 膝关节置换 镇痛
  • 简介:目的探讨棘突间融合装置联合椎体间融合时对下腰椎稳定性影响。方法在健康成年男性L4-5节段CT扫描图像基础上,利用软件Simpleware4.2、GeomagicStudi010.0及Abaqusl0.0建立L4-5有限元模型(INTACT)。验证模型有效后建立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椎间融合(UPS)、双侧椎弓根螺钉/钛棒固定联合椎间融合(BPS)和棘突间融合装置固定联合椎间融合(ISF)三种手术模型。对各模型实加500N预载荷同时以2N.m为间隔,自2N.m开始逐级累加至最大10N.m,观测其应力分布、相邻节段角位移。结果各工况下三种手术组角位移(ROM)均较INTACT组明显减小,减小程度BPS最高,而ISF除右侧弯方向上均高于UPS;三种手术组范氏应力云图显示,BPS组与ISF组相似,UPS组存在较高应力集中,范式应力峰值无论在椎间融合器还是在内固定器械上由大到小依次均为:UPS〉ISF〉BPS。结论ISF联合椎间融合能够为下腰椎脊柱重建提供适度且足够稳定性,因而可以为下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提供一种新内固定选择。

  • 标签: 下腰椎 棘突间融合装置 椎弓根螺钉 稳定性 有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