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1993年,VictorAmbrose实验室在秀丽隐杆线虫中首次发现miRNA。与此同时.GaryRuvkun实验室鉴定了首个miRNA靶标基因。这2个重要发现共同确认了一种新转录后基因调节机制。在过去几年中.miRNA研究蓬勃发展,我们也开始从一个新层面上理解基因组学。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微小RNAS 缺血再灌注损伤
  • 简介:目的:观察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variantasthma,eVA)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FFNO)变化及其与气流阻塞间相关。方法: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经支气管激发试验确诊92例CVA成人患者.分别行常规肺功能、脉冲振荡肺功能和FENO检测。结果:92例CVA患者中44例FENO〉50ppb,34例F,NO为25~50ppb,仅14例F,N0〈25ppb。3组患者均无显著气流阻塞,但均有轻度外周小气道障碍。脉冲振荡肺功能测试中,所有患者呼吸总阻抗和共振频率均略有增高,同时反映外周气道阻力外周气道阻抗及5Hz、20Hz粘性阻力差值(R5-R20)也出现显著增高。结论:FENO与气道高反应密切相关,CVA患者F-ENO水平普遍增高,且同时合并外周气道气流阻塞。FENO检测有助于CVA临床诊断。

  • 标签: 咳嗽变异性哮喘 呼出气一氧化氮 慢性咳嗽 气流阻塞
  • 简介:目的:探讨MRI检查在子宫肌瘤定位和定性诊断中价值。方法:对30例子宫肌瘤患者MRI检查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着重分析不同部位子宫肌瘤在MRI图像中表现及不同类型子宫肌瘤在多种MRI序列中特征,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30例患者MRI共检出58个病灶,MRI可清晰显示病灶大小、分布及位置。肌壁间肌瘤常被肌包围绕;浆膜下肌瘤位于子宫浆膜下,常伴有挤压肌征象;黏膜下肌瘤瘤体直接位于子宫内膜内。多数子宫肌瘤在T1WI图像中均表现为均匀低或等信号,在T2WI和弥散成像上,普通型肌瘤多呈均匀低信号,细胞型肌瘤呈均匀稍高信号,而退变型肌瘤多呈不均匀混杂信号。增强扫描,普通型肌瘤以均匀强化多见;细胞型肌瘤以显著均匀强化为主;退变型以周边或轻度强化为主。MRI定性诊断与病理诊断间符合率为93.1%。结论:MRI检查在子宫肌瘤定位和定性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子宫平滑肌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 简介:目的:构建可诱导表达野生型或突变型第10号染色体缺失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慢病毒表达体系.为进一步研究PTEN与肿瘤间关系提供理想实验工具。方法:提取甲状腺癌、肺癌及其癌旁组织RNA,经反转录后扩增PTEN片段,将其连接入慢病毒载体,与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人胚肾T细胞(293T)细胞,获得病毒。将其感染MDA-MB-231细胞.用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细胞株。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稳定转染细胞株中PTEN基因表达情况,用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株克隆形成能力。结果:在甲状腺癌和肺癌中发现PTEN突变体:蛋白印迹检测结果证实野生型和突变型PTEN慢病毒表达体系构建成功.突变型PTEN克隆形成能力强于野生型PTEN。结论:发现了PTEN突变体.并成功构建了野生型和突变型PTEN基因可诱导慢病毒表达体系,突变型PTEN不但有抑癌作用.还有致癌作用。

  • 标签: 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 突变型 慢病毒表达载体 机制
  • 简介:目的:探讨左右心室流出道来源特发性室性早搏(prematureventricularconIraction,PVC)临床和消融手术特点。方法:选择于我院成功行射频消融术且为心室流出道来源特发性PVC患者35例.分析比较左心室流出道(LVOT)、右心室流出道(RVOT)来源PVC在性别、年龄、体表心电图、消融手术等相关指标上差异。结果:LVOT来源PVC患者在VI导联R波显著高于且宽于RVOT来源者[(0.65±0.45)mV比[0.16±0.13)mV,P〈0.001;(96.80±46.65)ms比(47.93±27.82)ms,P〈0.0011,S波显著低于并短于RVOT来源者[(0.66±0.66)mV比(1.06±0.42)mV,P=0.03;(45.20±34.56)ms比(89.60±19.31)ms,P〈0.0011,V3导联R波显著高于RVOT来源者[(1.71±0.63)mV比(0.62±0.26)mV,P〈0,001]、I导联S波显著高于且宽于RVOT来源者[(0.33±0.21)mv比(0.07±0.08)mV,P〈0.001;(65.24±41.40)ms比(27.52±30.42)ms,P=0.004]。RVOT来源PVC患者消融手术时间显著短于LVOT来源者[(1.65±0.90)h比(2.30±0.84)h,P=0.04]。结论:LVOT来源与RVOT来源特发性PVC患者在体表心电图及消融手术等相关指标上存在差异.对于消融术前诊断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 标签: 室性早搏 体表心电图 射频消融
  • 简介:21-三体综合征是一种较常见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疾病.其发病主要是由于患者比正常人多出现了一条21号染色体而造成。随着母体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游离胎儿DNA、游离胎儿RNA等不同胎儿遗传物质发现和基因分析方法进步.为无创产前筛查和诊断提供了新途径.开创了无创产前检测胎儿21-三体一个新时代.本文就目前无创产前检测胎儿21-三体研究方向、方法途径及其临床应用前景进行归纳和综述。

  • 标签: 21-三体综合征 产前检测 无创检测
  • 简介:目的:采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定量分析纤维化兔肝实质灌注情况。方法:对30例经硫代乙酰胺诱导兔肝纤维化模型行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并将结果与病理对照。结果:造影灌注峰值强度随着兔肝纤维化程度(Sa~Sd)加重而逐渐减低,除Sb组与Sc组间峰值强度差异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a组与Sb组及Sc组间对比剂到达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3组呈逐渐减低趋势;Sd组达峰时间明显高于其余各组,且其与Sa组及S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可观察并评估肝纤维化程度。

  • 标签: 肝纤维化 灰阶超声造影 定量评估
  • 简介:范可尼贫血(Faneonianemia,FA)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除B亚型为X-连锁遗传)。本病由瑞士Fanconi[1]于1927年首先命名并报道。FA患者临床表现以多样化形体畸形、智力发育异常、进行骨髓衰竭、高发肿瘤倾向和多脏器受累为特征[2].

  • 标签: 范可尼贫血 骨髓衰竭综合征 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 简介:目的:对分离自皮肤分泌物标本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毒力基因检测,初步探讨并分析这些毒力因子分布与相应皮肤病种类及患者年龄间关系。方法:收集新华医院临床微生物实验室2010年12月至2012年4月从皮肤科患者皮肤分泌物标本分离得到100株不重复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这100株细菌eta、etb、sea、seb、sec、seh、pvl和tst这8种毒力基因,并对其进行基因测序。结果:sec、seb、seh、sea、eta、tst、pvl、etb基因检出率依次为16%、15%、14%、12%、3%、2%、2%、1%。其中分离自特应性皮炎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毒力基因eta、sea、seb、sec、seh和pvl,分离自银屑病患者菌株检出毒力基因seb、sec和tst,分离自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者菌株检出毒力基因eta、etb、sea、seb、sec和pvl,分离自湿疹患者菌株检出毒力基因sea、seb、sec和seh,而分离自天疱疮及类天疱疮患者菌株仅检出毒力基因sec。结论:分离自皮肤病分泌物标本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各毒力基因分布与相应皮肤病种类及患者年龄间有一定相关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毒力因子 皮肤病 机制
  • 简介:目的:探讨服用阿司匹林者进行齿残根拔除前可不停药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及合理停药天数。方法:选取需接受单颗上颌牙残根拔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90例(年龄50~80岁,服阿司匹林100mg/d,服药〉2周);根据患牙牙位分为前牙组、前磨牙组和磨牙组(每组术前不停药、停药3d和5d病例各10例)。拔牙术前以花生四烯酸(AA)为诱导剂.行光学比浊法血小板聚集率检测。根据拔牙创凝血分级表(由正常至出血较多分为I~Ⅲ级),评价并比较创面出凝血情况:分析阿司匹林引起血小板聚集率变化与不同残根拔除后出血风险联系:对存在出血风险患者,探究采用AA诱导值判定术后出血风险最佳诊断界值。结果:①前牙组病例均为I级:②前磨牙组中3例不停药病例为Ⅱ级,其余病例均为I级.AA诱导值最佳出血诊断界值为11.5%;③磨牙组中4例不停药和1例停药3d病例为Ⅱ级,其余病例均为I级,AA诱导值最佳出血诊断界值为16.5%。结论:接受单颗上颌牙残根拔除服用阿司匹林者,前牙拔除后出血风险较低.术前可不停药:当前磨牙和磨牙组AA诱导值分别≥11.5%和≥16.5%时,可估计拔牙后出血风险较低,术前可不停药;而AA诱导值分别〈11.5%和〈16.5%时,预计出血风险较高,术前需停药3d。

  • 标签: 阿司匹林 血小板聚集率 拔牙 出血 光学比浊法血小板聚集率检测
  • 简介:目的:探索心脏瓣膜置换汉族患者中华法林相关基因SNPs分布。方法:人选2012年至2013年上海市在中山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需长期服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汉族患者110例.通过『蒯读文献筛选得到华法林相关基因及相应SNPs位点(CYP2C9rs1799853C/T、CYP2C9rsl057910A/C、VKORClrs9923231G/A、VKORClrs9934438C/T、CYP4F2rs2108622C/T、GGCXrsl2714145A/G、EPHXlrsl877724C/T、EPHXlrS2292566A/G、EPHXlrs4653436A/G)。使用直接测序法检测SNPs,采用Hardy-Weinbe职遗传平衡检验验证群体代表。结果:CYP2C9基因rsl799853、rs1057910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45%、5.00%;VKORCl基因rs9923231、rs9934438等位基因频率均为91.36%;CYP4F2基因rs2108622等位基因频率为28.64%:GGCX基因rsl2714145等位基因频率为33.18%;EPHXl基因rs1877724、rs2292566和rs4653436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0.00%、24.55%、26-36%。结论:探索华法林相关基因CYP2C9、VKORCl、CYP4F2、GGCX、EPHXl9个SNPs频率在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人群中分布.对建立和实施华法林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华法林 单核苷酸多态性 心脏瓣膜置换 中国汉族人群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glycationendproducts,AGEs)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增殖影响,探讨骨髓MSCs移植在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中疗效不佳潜在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AGEs—BSA(0、25、50、100、200μg/mL)分别对骨髓MSCs刺激6、12、24h,检测骨髓MSCs增殖及活性氧物质(reactiveoxygenspecies,ROS)累积情况;并观察AGEs对细胞信号通路P38磷酸化水平影响。结果:AGEs可加速ROS生成,并呈剂量与时间依赖性地抑制骨髓MSCs增殖活性.该效应与AGEs诱导激活P38磷酸化水平相关;P38活性抑制可逆转AGEs对骨髓MSCs增殖抑制影响。结论:AGEs可能通过激活P38信号通路磷酸化,诱导骨髓MSCs中ROS蓄积,进而抑制骨髓MSCs增殖能力,减弱了骨髓MSCs移植对于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疗效。

  • 标签: 糖基化终末产物 间充质干细胞 活性氧族 P38信号通路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中表达及其与肝硬化分期间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198名正常对照组、171例慢性乙肝组患者、144例肝硬化患者和164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血清中GP73水平,计算GP73检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及GP73检测对肝硬化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检测慢性乙肝组和肝硬化组乙肝病毒(HBV)-DNA载量和HBeAg水平,并对肝硬化组进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检测及Child—Pugh分级,分析以上指标与GP73水平间相关。结果:正常对照组、慢性乙肝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中位GP73水平分别为40.80ng/mL、42.49ng/mL、83.46ng/mL和45.19ng/mL,肝硬化组GP7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慢性乙肝组(P〈0.01)。GP73ROC曲线下面积为0.812,以72.5ng/mL作为临界值,GP73检测诊断肝硬化灵敏度为63.2%,特异度为90.O%。随着Child—Pugh评分升高,肝硬化患者GP73水平升高,在Child—Pugh分级A、B、C3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肝硬化组血清GP73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ApoA、TB、α2M、GGT间显著相关(r=0.648,r=0.788,r=0.620,r=0.595,P均〈0.01);慢性肝病(慢性乙肝和肝硬化)中GP73水平与HBV—DNA载量及HBeAg间亦相关忙0.717.P〈0.05)。结论:血清GP73水平在肝硬化患者代偿期即升高.而随着肝硬化进展.其呈显著上升趋势,且与HBV活动相关。因此,GP73可作为肝硬化诊断及慢性肝病进展期病情监测新指标。

  • 标签: 肝硬化 GP73 血清标志物 监测
  • 简介:目的:观察阿糖胞苷(Ara-C)诱导白血病细胞株U937自噬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细胞计数仪计数.测得不同浓度Ara-C处理U937细胞后24h和48h生长抑制率: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并应用蛋白印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p62及P13K-Akt-mTOR通路蛋白水平。结果:细胞计数发现,不同浓度Ara-C作用各组细胞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Ara-C处理细胞24h后.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可见细胞质中出现大量双层膜包裹形成自噬体,内含细胞器或细胞质;蛋白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LC3-Ⅱ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同时Akt-mTOR通路受到明显抑制。结论:Ara-C能够抑制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增殖.其通过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发生自噬.为Ara-C抗肿瘤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阿糖胞苷 自噬 急性髓系白血病 机制
  • 简介:目的:验证和评价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TB-PCR)和临床-病理-影像综合评分系统在结节病与菌阴性结核病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采用TB-PCR检测和临床-病理-影像综合评分,分析鉴别病理活检报告为“结节病或增殖结核病”91例患者.并通过随访验证诊断准确率,评价2种鉴别诊断方法临床应用价值。结果:①TB-PCR检测结果,91例患者中77例结核分枝杆菌DNA为阴性,14例阳性,阳性率为15.4%。而这77例TB-PCR检测结果为阴性患者中.随访后仍维持诊断为结节病者74例,结核病2例,无法确定诊断者1例;14例TB-PCR检测结果为阳性患者中,随访后仍维持诊断结核病3例,结节病8例,无法确定诊断3例。TB-PCR检测结果与随访后诊断一致病例共77例(结核病3例、结节病74例),诊断明确率为84.6%(77/91),而诊断结节病准确率达93.9%(77/82)。②临床。病理.影像综合评分结果,91例患者中经评分诊断为结节病者80例。诊断为结核病者11例。80例评分诊断为结节病患者中,随访后仍维持结节病诊断者75例.结核病1例,无法确定诊断者4例。在11例评分诊断为结核病患者中.随访后诊断仍维持结核病诊断者4例,结节病7例。评分结果与随访后诊断一致病例共79例(结核病4例、结节病75例),诊断明确率为86.8%(79/91),诊断结节病准确率达97.56%(80/82)。结论:TB-PCR检测和临床.病理.影像综合评分系统对于结节病与菌阴性结核病间鉴别诊断均具有较高诊断明确率和准确率。

  • 标签: 结节病 菌阴性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评分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和超声造影(CEUS)在青春后期及成人睾丸扭转诊断中价值。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造影观察12例18~66岁临床疑诊为睾丸扭转患者。结果:12例患者中,11例为睾丸扭转,1例为附睾头囊肿压迫精索导致睾丸淤血。以患侧睾丸血供减少或消失作为诊断标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睾丸扭转灵敏度为100%,准确率为91.7%。以超声造影显示睾丸无灌注、灌注缺损或"晕圈征"为诊断标准,超声造影灵敏度和准确率皆达10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造影都是诊断青春后期及成人睾丸扭转良好成像手段,超声造影准确率可能相对更高,但尚需要大样本后续研究来证实其在诊断睾丸扭转中价值。

  • 标签: 睾丸扭转 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造影 对比剂
  • 简介:目的:探讨Blimpl基因突变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largeB-celllymphoma,DLBCL)发病中作用。方法:应用基因测序方法检测1例DLBCL患者Blimpl基因突变情况;用PCR扩增其Blimpl全长编码基因,并通过定点突变获得野生型Blimpl全长编码基因。分别将野生型、突变型Blimpl全长编码基因亚克隆至含有Flag标签Flag-CMV4真核表达载体中,将重组质粒分别命名为Flag-Blimp1-wt和Flag-Blimp1-mut:采用PCR扩增获得人CIITA启动子,并将扩增片段插入PGL3-Basic荧光报告基因载体中.所有重组质粒均通过酶切鉴定并测序验证序列正确:将Flag-Blimp1-wt/mut分别与PGL3-CIITA-promoter共转染293T细胞.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报告基因载体活性及Blimpl基因对其表达调控.采用蛋/3印迹法检测融合蛋/3F1ag-Blimpl-wt与FIag-Blimpl-mut蛋白表达差异。结果:成功构建野生型、突变型F1ag-Blimpl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及PGL3-CIITA-promoter报告基因载体;经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证实.构建报告基因载体具有启动子活性。野生型Blimpl蛋白对其表达具有抑制作用,且该抑制作用与Blimpl转染剂量呈正相关.而突变型Blimpl对其抑制功能明显减弱:蛋白印迹检测结果显示,突变型Blimpl蛋白明显低于野生型.结论:该例患者中Blimpl突变影响了其转录抑制功能.可能是由基因突变导致Blimpl蛋白表达量减少所引起。

  • 标签: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Blimp1 转录调控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 简介: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患者围手术期肌钙蛋白Ⅰ(TroponinⅠ,TnI)升高相关因素。方法:共入选235例术前TnI正常择期PCI患者,根据其术后第1天晨血TnI水平分为术后TnI值正常组、术后TnI超过正常值上限但小于5倍组和术后TnI超过正常值上限5倍组共3组。对各组基线资料、冠脉病变特点等进行比较,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PCI围手术期TnI升高重要预测因素。结果:235例择期PCI患者中.术后TnI超过正常值上限5倍组患者占34.9%,TnI超过正常值上限但小于5倍组占31.1%,3组患者间冠脉病变特点存在统计学差异(P〈O.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多枚支架植入和病变类型(B/C型)是PCI围手术期相关心肌损伤重要预测因素。结论:年龄、多枚支架植入和复杂病变类型是预测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发生因素。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肌钙蛋白 心肌损伤
  • 简介:目的:探索针对诱导组织因子(TF)高表达靶向抑制方法,探讨针对TF启动子-247~-230区域诱骗寡核苷酸对U937-PR9细胞中PML/RARα融合蛋白诱导TF表达是否存在竞争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诱骗寡核苷酸技术,模拟TF启动子-247~-230序列.人工合成该片段双链DNA.转染U937-PR9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监测转染效率并确定最佳电转浓度.通过实时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技术.比较转染前后加Zn“组与不加Zn^2+组TF表达水平变化。结果:流式细胞术显示.10μmol/L电转浓度下能够实现高效转染.标记寡核苷酸在细胞内能够稳定存在72h。未转染对照组中,加Zn^2+诱导后TF表达明显上升:转染组中.加Zn^2+诱导TF表达水平与不加Zn^2+组几乎没有差异。结论:特异性诱骗寡核苷酸对TF诱导高表达存在靶向竞争抑制作用.该方法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TF高表达引发并发症提供了靶向治疗新思路。

  • 标签: 诱骗寡核苷酸 组织因子 PML RARα融合蛋白 U937-PR9
  • 简介:目的:应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小鼠模型研究白血病发病过程中白血病细胞和正常造血细胞增殖、定位和迁移特点。方法:采用小鼠白血病移植实验及流式细胞术,监测其白血病发病过程中,骨髓和脾脏中白血病细胞和正常长期造血干细胞、免疫细胞组分动态变化。结果:在APL模型小鼠白血病发病过程中,骨髓中正常粒单系造血祖细胞在发病晚期呈现下降趋势,正常长期造血干细胞和共同淋巴祖细胞在发病晚期也明显下降。与之相反,在白血病发病过程中,脾脏正常长期造血干细胞未见明显下降,并呈现定位迁移或代偿增生趋势,发病晚期,正常长期造血干细胞、共同淋巴祖细胞数量均显著上升。结论:白血病发病过程中正常长期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及免疫细胞在细胞数量和造血器官定位发生显著变化,提示造血微环境可能参与白血病发生和发展过程。

  • 标签: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造血微环境 造血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