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近年来,心肌梗死发病率越来越高,患者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这一变化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为了更进一步了解青年人群心肌梗死的血脂特点及预后,我们通过收集、分析小于45岁的青年心肌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及1年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血脂特点。为青年心肌梗死患者的调脂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的100例<45岁的青年患者作为病例组,100例>65岁的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入院24h内的血脂水平、出院后半年复查的血脂水平、1年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血脂水平,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青年组入院24小时内血脂水平明显高于老年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他汀类调脂治疗后半年随访患者,青年组血脂水平降低幅度大于老年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一年内再发心血管事件青年组低于老年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青年组再发心血管事件时TC、LDL-C较初发时降低,TG较初发时升高;老年组再发心血管事件时血脂异常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青年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血脂水平高于老年组。青年组血脂异常主要表现为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升高,老年组血脂异常主要表现为胆固醇升高。(2)经他汀类调脂治疗后,青年组血脂水平下降明显,疗效优于老年组。(3)青年组一年内再发心血管事件低于老年组。青年组再发心血管事件与高TG有关。老年组再发心血管事件与血脂异常、糖尿病、身体机能等多因素相关。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青年 血脂异常 心血管事件 预后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心肌因缺血缺氧、炎症反应等因素发生局部心肌细胞凋亡,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以胶原纤维为主的细胞外基质增多取而代之,心肌纤维化发生。心肌纤维化是心肌重塑持续发展和难以逆转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导致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基础。心肌梗死部位的炎性反应可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MAPK是生物体内介导刺激信号从细胞膜传递到细胞核内进而产生一系列反应的重要信号转导系统之一,参与介导细胞生长、发育、分裂和分化等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干预MAPK信号通路对心肌纤维化乃至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思路。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纤维化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率逐年升高,如何更准确判定AMI及早期实施对AMI的干预成为临床医师关注的重点,随着AMI后病情的进展,NT-ProBNP与BNP也随之变化。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血中NT-proBNP水平对AMI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前后pro-BNP的演变做一综述。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Pro-BNP 再灌注治疗
  • 简介:摘要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部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6.67%,显著低于对照组30.0%(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5.0%,显著优于对照组80.0%(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能够降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溶栓与急诊溶栓治疗的效果比较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对照组30例行院内溶栓治疗,观察组30例行急诊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溶栓治疗前后其CK-MB、EF值等心功能指标脑之间的差异情况。结果经过积极的溶栓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K-MB水平(12.1±5.4)、EF值(51.3±5.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CK-MB水平(16.3±5.1)、EF值(60.3±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积极溶栓治疗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预后,其中急诊溶栓治疗较院内溶栓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恢复情况,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内溶栓 急诊溶栓 疗效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优化护理流程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对本院在2014年1月—2018年3月接受治疗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采用优化护理流程,对比两组的护理急救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急救效果中抢救成功率为83.33%,比对照组的成功率(53.33%)高,出现的其它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优化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更佳,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优化护理流程 抢救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术中导管室护士护理配合的效果。方法对我院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手术病例资料做回顾性的分析,并对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过程、方法以及效果进行总结,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研究组实施介入治疗过程中进行导管室配合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进行介入治疗时再配合导管室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介入治疗 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自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对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05例,随后采取等量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三组,即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以及低剂量组,每组各35例。高剂量组服用阿托伐他汀钙80mg/日,中剂量组服用阿托伐他汀钙40mg/日,低剂量组服用阿托伐他汀钙20mg/日。观察两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在治疗后的1周后,高剂量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的情况显著优于中、低剂量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30d后,c反应蛋白水平无显著变化,且高剂量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低于中、低剂量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患者的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高剂量他汀类药物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治疗的疗效显著,但是会影响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对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无影响。

  • 标签: 不同剂量 他汀类药物 急性心肌梗死 早期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急诊全程优化护理的实用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4月—2017年4月,未实施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前,我院收治的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组;纳入2017年5月—2018年5月,实施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后,我院收治的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观察护理价值。结果对照组的患者家属满意度和抢救成功率指标,同比观察组,均偏低些,上述指标的组间比较均存在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对其实施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干预,对于促进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患者对护理操作满意度的提升,均可发挥显著性价值,因此,临床应用予以推荐。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全程优化护理 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配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脏骤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脏骤停患者按照平行对照法分为观察组(n=40)与参考组(n=40),两组均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配合静脉溶栓,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脏功能分级(NYHA)、左室射血分数(LVEF)、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水平、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2周再梗死率。结果两组治疗后NYHA分级、LVEF、EK-MB、T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术后2周在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术后行配合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有效。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骤停 静脉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72例在我院进行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为院前急救患者即对照组,36例为自行来院患者即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内急救护理;观察组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经对照组间无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反应时间、心电图检查结果复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7.2%,高于对照组的83.3%;不良事件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5例;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缩短急救反应时间,使患者病情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减少不良事件,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使护理满意度水平得到显著性提升。

  • 标签: 急性 心肌梗死 院前 急救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期心电图检查结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40例超急性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心电图出现T波高尖30例,出现ST段抬高现象26例;14例患者心电图能够记录到J波,26例患者心电图无法记录到J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心电图记录到J波的患者有10例(71.4%)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未记录到J波的患者有11例(42.3%)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对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检查能够判断超急性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状况,可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 标签: 心电图 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型 超急性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盐酸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选择盐酸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的观察组(30例),与选择标准经皮冠状动脉(PCI)治疗的对照组(3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TIMI3级例数、心电图STR>50%例数、LVEF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显着,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电图、左室结构和心肌状态等,效果显着,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实践。

  • 标签: 盐酸替罗非班 联合 血栓抽吸导管 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的心理情绪表现,总结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AMI患者139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PCI手术治疗组70例,与非PCI治疗69例,分析两组患者在围术期间的情绪焦虑、抑郁情绪表现。结果PCI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非PC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HAMD评分与HAMA评分明显高于非PC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抑郁在AMI患者PCI术期间表现突出,临床需针对此展开相应的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心理负性情绪。

  • 标签: AMT PCT 焦虑 抑郁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焦虑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病因学联系。方法选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AMI患者作为AMI组和100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作为SA组,对AMI组患者进行疾病诱因自制表统计调查,对两组患者进焦虑自评量表(SAS)问卷调查,并做结果比较。结果AMI组患者疾病发作的诱因中心理因素占82.00%明显高于身体因素的18%,其中焦虑占心理因素的39.0%,明显高于其他因素;AMI组患者的SAS评分为(56.32±4.56)分,明显高于SA组患者的(34.45±5.29)分。以上对比均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MI患者具有心理焦虑情绪,其病情发展与焦虑因素有一定关联,改善患者的焦虑等自身不良情绪将有助于本病的治疗和康复。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救治中应用一包药(拜阿司匹林300mg、替格瑞洛180mg)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予以院前急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以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拜阿司匹林嚼服,试验组应用一包药嚼服,对比两组入院后的抢救成功率及心源性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心源性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院前救治应用一包药可提高对急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降低心源性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拜阿司匹林 替格瑞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生脉散加味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以数字随机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均采用西药基础治疗,而治疗组加以生脉散加味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心电图缓解幅度、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时间。结果生脉散加味联合西药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心电图下降幅度、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发作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散加味联合西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好。

  • 标签: 西药疗法 生脉散加味 急性心肌梗死 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方式效果差别。方法根据研究要求选择52例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采用循证护理,对比患者病情恢复和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恢复状况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循证护理能够获得更好效果。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103例接受优质护理干预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资料(纳入研究组),并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我院接收103例行常规护理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对比(纳入对照组)。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相比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更少,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并发症,不仅改善护患间关系,对患者预后恢复也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局式护理模式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收的48例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4例。在为两组患者提供急诊护理期间,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模式与全局式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100.0%,相比较对照组患者的83.1%,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要高(P<0.05);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急诊时间、急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患者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提供急诊护理期间,采取全局式护理模式,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在短时间改善患者症状,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 标签: 全局式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