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对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26眼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措施。结果术后视网膜复位17眼,部分复位5眼,未复位4眼,总有效率84.6%,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源性视网膜脱离尽早明确诊断并及时行玻璃体切割手术能够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割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静脉置管流程,降低静脉置管感染率。方法应用6Sigma失效模式及结果分析(6SigmaFMEA)测量、分析静脉置管感染的主要原因,改进深静脉的置管操作流程,并将2014年1-9月本院ICU进行静脉置管术179例与2013年同期198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14年1-9月静脉置管穿刺口感染率较2013年同期下降12.55%。结论应用FMEA测量分析静脉感染原因,做出预防感染对策,可有效降低静脉置管感染率。

  • 标签: FMEA 深静脉置管术 穿刺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术后预防静脉血栓采用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行腰椎手术患者96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静脉血栓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病情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预防静脉血栓总有效率97.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5.4%,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腰椎术后患者,有效的预防和降低了术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促进了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腰椎手术 早期护理干预 深静脉血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外科静脉血栓的成因及临床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40例神经外科静脉血栓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择同时段收治的未出现静脉血栓的40例神经外科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神经外科静脉血栓的成因与临床护理要点。结果经有效的临床护理后,40例神经外科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50%,共治愈39例。结论年龄、体重、活动能力、特殊风险、创伤部位、手术因素、高危疾病是导致神经外科患者出现静脉血栓的主要因素,在护理该类患者的过程中,应把握其护理要点,进行全面有效的护理。

  • 标签: 神经外科 深静脉血栓 成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牙髓炎、牙髓坏死患者误诊为龋的原因,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误诊率。方法选取近两年我院口腔科收治的10例患者,均为慢性牙髓炎或是牙髓坏死误诊为龋,对误诊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临床口腔医生提出要求。结果慢性牙髓炎、牙髓坏死患者被误诊为龋的原因主要包括医生问诊不详细、对患牙检查的不够仔细、患者不记得患有牙痛史或是不愿说出牙痛史。结论对于牙髓疾病患者应做好详细的问诊及检查,仔细探查龋洞底情况,以减少误诊率,提高此类患者的治愈率。

  • 标签: 慢性牙髓炎 牙髓坏死 深龋 误诊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起搏器植入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植入心脏起搏器后发生各种静脉血栓的患者26例,然后对这26患者围手术期的相关因素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然后判断各种因素与植入心脏起搏器后静脉血栓是否存在着相关性。结果最终的统计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因素、肥胖因素以及既往血栓病史是起搏器植入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因素。结论年龄较大、既往有血栓病史以及身体较肥胖的患者在起搏器植入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率较高,因此对于这个群体的患者我们应当特别注意,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 标签: 起搏器植入 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患肢浅静脉加压溶栓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本院2003-2008来共收治30例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患肢浅静脉加压溶栓方法,从患肢的浅静脉给予尿激酶,充气的血压计袖带包扎加压于患肢大腿处。结果27例临床症状消失,1例好转,有效率达93.3%,溶栓期间出现出血并发症1例,无肺动脉栓塞发生,无死亡。结论采取患肢浅静脉加压溶栓治疗下肢静脉血栓有效,而且容易实施,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经足背静脉 加压溶栓 肢深静脉 血栓
  • 简介:摘要静脉血栓形成是血管类疾病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作为诊断静脉血栓的首选检查方法,常规超声无法精确判断其形成时间,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作为最新弹性成像技术可提供较常规超声更丰富的诊断信息,本文就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 静脉血栓 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急性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下肢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浅静脉近端方式给药,对照组给予静脉局部穿刺方式给药,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77.5%)(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30.0%)(P<0.05)。结论给予急性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浅静脉近端给药方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给药途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脉长期血液透气留置导管的并发症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96例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者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为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状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经比较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有效的减少并发症情况的发生率,提升了护理满意度,消除不良情绪。

  • 标签: 深静脉 血液透析 留置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大容量通路和监测中心静脉压(CVP)是ICU抢救病人中不可缺少的首要措施,而此通道最好是有条件下随时可以同时进行漂浮导管置入(PCWP和CO)、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的通道。本文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加中心静脉压监测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血液动力学不稳、心肺功能不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导管末端接上换能器传入监测仪,校零后连续动态心电监护仪监测CVP、心率、血压、呼吸、氧饱和度,然后根据上述指标调整液体用量,使中心静脉压保持在正常值6~12cmH2O水柱。结论在基层现有简陋条件下,没有血液动力学监测,同样可以基本完成临床指导液体复苏的治疗,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加中心静脉压监测,开通了大容量血管,在监测中心静脉压下输液,为危重病人的治疗和抢救带来极大方便,高效提高危重病人抢救的成功率。

  • 标签: 锁骨下深静脉置管 动态监测中心静脉压测定(CVP) 肺动脉楔压(PCWP)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溶栓治疗患者进行护理的对策以及护理后的体会。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102例,随机分为51例的干预组、51例的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干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及护理对策。观察结束时记录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服务态度、操作技术等的评价以及患者的恢复效果等。结果干预组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服务态度、操作技术等的评价均明显好于常规组,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较常规组的缩短(P<0.05)。结论护理对策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溶栓治疗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较仅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影响显著,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减少了护患之间的矛盾,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介入溶栓治疗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上采用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骨科手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进行措施进行骨科手术的围术期护理,观察分析2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进行骨科手术的围术期合理护理,能够有效的减低患者术后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同时可以显著的提高患者的认可度,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骨科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有效性,研究其临床可行性。方法对120例剖宫产妇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产妇无1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结论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剖宫产妇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促进康复。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剖宫产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中,护理干预起到的效果。方法选取下肢骨折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一共100例,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之后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仅使用常规的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术后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概率,对患者疾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下肢骨折 术后 深静脉血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法完全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良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胸部良性疾病患者中随机性抽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患者两法完全胸腔镜手术治疗。结果50例患者均顺利实施手术,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16.2±23.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13.2±34.7)mL,患者实施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5±2.3)d。胸腔闭式引流管拔出时间为(4.9±1.6)d。在手术中无大出血和输血,中转开胸1例,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发生。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背部疼痛有明显减轻。结论在胸部良性疾病患者中,采用两法完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安全以及有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两孔法 电视胸腔镜手术 胸部良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早期下床活动与卧床治疗的优劣。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DVT患者90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卧床治疗,观察组早期下床活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43/45),对照组为82.2%(3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7d疼痛评分有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3d疼痛评分即有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3d、5d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肢大腿周径差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肺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卧床治疗,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早期下床活动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更快缓解疼痛,改善消肿程度,且不增加肺栓塞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活动 卧床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建立血栓小组进行静脉血栓知识培训前后骨科护士对于预防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知识、信念和行为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骨科护士预防术后患者DVT知信行问卷,调查我院的40名骨科护士在建立血栓小组进行静脉血栓知识培训前后的情况,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建立血栓小组进行静脉血栓知识培训前骨科护士预防术后患者DVT知识得分、信念得分、行为得分均较低;不同职称、不同能级状态的骨科护士预防术后患者DVT知、信、行的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护士在建立血栓小组进行静脉血栓知识培训前后在预防术后患者DVT的知信行方面有较大改变。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知识培训 行为状况 信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与复发性静脉血栓的关系。方法选择215位复发性静脉栓患者,分第一次静脉血栓复发(第一组)和静脉血栓复发两次及以上(第二组)两组病人。结合患者的性别和年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与静脉血栓复发的比值比。结果结合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无论从整体上还是区别年龄段,第一组和第二组病人的高同型半胱氨酸频率无显著差别。结论静脉血栓复发的发生比值比与病人血清中的半胱氨酸浓度、性别和年龄无关。

  • 标签: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高同型半胱氨酸 比值比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预防脑卒中后并发静脉血栓中的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11月到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脑卒中的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2组,每组各60例。给两组脑卒中患者都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再联合循证护理,统计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概率,测评其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并发静脉血栓的概率为1.67%,低于对照组的概率10.00%;观察组脑卒中患者的总满意程度是93.33%,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程度73.33%(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并发静脉血栓,还能获得患者对护理较高的满意程度评价。

  • 标签: 循证护理 预防 脑卒中 深静脉血栓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