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输注新鲜机采血小板与冰冻机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的输注效果。方法观察临床输注新鲜机采血小板和冰冻机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各30例患者的输注效果,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输注新鲜机采血小板与冰冻机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在止血有效率和出凝血指标(BT、PT、APTT和TT)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输注冰冻机采血小板血小板增高数不如新鲜血小板。结论冰冻机采血小板可以用于临床上各种创伤性出血病人的急救。

  • 标签: 冰冻机采血小板 冷沉淀 新鲜机采血小板 输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对脑血栓临床效果、血小板参数及预后。方法于本院收治的56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28例参照组常规治疗和28例治疗组阿托伐他汀+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血小板参数。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参照组,且不良反应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组的血小板指标变化情况比参照组优(P<0.05)。结论对于脑血栓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血小板参数水平得到有效改善,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抗血小板药 脑血栓 临床效果 血小板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血小板减少症(PAT)和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CITP)的鉴别,寻找最佳的处理方法。方法对在成都市青羊区妇幼保健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妊娠相关血小板减少症和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发生时期、处理方法、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AT一般发生在妊娠中晚期。血小板计数多大于50×109/l,多在产后一周恢复正常。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PCITP多发生在孕前和妊娠早期,血小板减小程度较重,PCITP组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率较PAT组均有显著差异,血小板小于50×109/l,有明显出血倾向或紧急手术前,可输血小板。分娩方式视血小板多少有无产科指征而定。结论ATP和PCITP各有其特点,不同病因可导致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视血小板减少的轻重程度而采取不同处理。

  • 标签: 妊娠相关血小板减少症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对68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由妊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50例(73.5%),重度子痫前期引起10例(14.7%),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引起6例(8.8%),合并肝脏疾病1例(1.5%),RH血型不合1例(1.5%)。对血小板<50×109者用强的松治疗,分娩前后使用血小板制剂,同时考虑剖宫产。结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是最常见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类型。有合并症的血小板减少程度严重。糖皮质激素是治疗严重血小板减少的有效手段。术前血小板仍<50×109/l可输注浓缩血小板

  • 标签: 妊娠合并血小板 病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脂血症对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脂症者50例为高脂血症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为正常组,测定所有入组者血小板计数,并计算血小板粘附率及血小板聚集率,将新鲜血液离体后观察其离体血块开始收缩及完全收缩时间。结果高脂血症组血小板计数大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粘附率及血小板聚集率大于对照组(P<0.05),高脂血症组离体血块开始收缩及完全收缩时间均显著长于正常组(P<0.05)。结论高脂血症影响血小板功能,导致凝血活性增强,提示血小板功能受到破坏。

  • 标签: 高脂血症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粘附率 血小板聚集率 凝固时间
  • 简介:摘要在临床治疗中血小板输注是对血小板低下病人最直接,最快捷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但是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达到预期的疗效,所以在输注血小板前,应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HLA及血小板配型,选择相容供者输注,从而更能达到提高血小板数量的效果。而疾病的种类及输注的次数对输注效果有显著意义。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 不规则抗体 输注无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和效果。方法总结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所有产妇均未发生产后出血和严重感染,新生儿未出现一例颅内出血。结论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以降低产后出血和严重感染的发生,保证母婴的安全。

  • 标签: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 妊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DTA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1例EDTA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患者,对此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饭后服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的EDTA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患者在经过对症诊断和治疗后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在对EDTA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患者实施临床诊断和治疗时,通过对其进行详细的诊断和针对性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诊治效果,有着很高应用价值。

  • 标签: EDTA抗凝剂 血小板 假性减少
  • 简介:摘要近年来,机采血小板由于纯度高,浓度高,不良反应少,而且临床效果显著,已经被广泛使用于临床。如何做好宣传、动员和护理工作,让更多的无偿献血者参加到捐献机采血小板的队伍中来,以满足临床用血的需用,是我们采血护士的职责。我站对2010年—2013年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进行整体护理,收到很好效果。

  • 标签: 无偿献血 机采血小板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血小板冰冻保存前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并为临床急需应用冰冻血小板的治疗及抢救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方法采集健康人新鲜血进行离心,制作富含血小板的血浆(PRP),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并比较冰冻保存前后血小板数量PLT、PCT,MPV,P-LCR,PDW,PH试纸测PH值;将分离的血小板分别加入保护剂二甲基亚砜(5%DMSO)后迅速置于-80℃低温冰箱保存。1月后对血小板进行复苏,再次检测Plt、MPV、PDW、PCT、P-LCR、PH值。然后对冰冻前后指标进行配对资料t检验。结果Plt、MPV、PDW、PCT、P-LCR、PH值冰冻前后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在-80℃条件下冰冻保存1月,血小板相关参数保持稳定。

  • 标签: 冰冻保存二甲基亚砜血小板参数
  • 简介:摘要为了提高对儿童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认识,通过复习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发生机制、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的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的体会,进行了有关介绍。只要提高了对本症的认识,就可以避免误诊误治。

  • 标签: 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诊断 治疗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药学服务。方法参考近几年来的文献资料,以确定阿司匹林可可用作抗血小板治疗,治疗对象含有心脑血管的多类疾病并运用于疾病的防控。结果资料统计结果显示,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药物使用风险和药物使用引起的不良反应也客观存在,因此在临床实践中药师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相应的健康指导,进而保证药物使用的安全性。结论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借鉴和推广。

  • 标签: 阿司匹林 抗血小板治疗 药学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应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8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白介素-11(rhIL-11)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对比其效果。结果观察组化疗12d、24d后的BPC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小板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rhTPO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效果显著。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化疗 血小板减少症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和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综合效果。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76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观察组用rhTPO治疗,对照组用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为93.33%,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者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hTPO和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基本相同,但是rhTPO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少、综合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 标签: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 大剂量地塞米松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决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有效途径,改善血小板输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各类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进行HLA抗体特异性分析。采用FCXM技术对20例各类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进行配合试验,选择HLA-I类位点3个以上抗原相合,输注适合的血小板并与22例各类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随机血小板输注进行临床观察。结果42例各类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中34例HLA-I抗体阳性,阳性率为80.9%。配合性血小板输注患者的24小时血小板上升均值高于随机血小板输注患者(P<0.05)。结论反复随机输注血小板易发生同种免疫反应,产生HLA抗体,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建立者血小板供者资料库,采用FCXM技术交叉配型选择HLA相合或相容单一供体进行血小板输注,实现提高血小板输注治疗效果,是解决PTR的有效途径。

  • 标签: 血小板输注无效 HLA抗体 HLA FCXM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这一症状的产生原因以及围生期的具体处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04年至2011年就诊的166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结论在妊娠期发生血小板减少,存在很多的原因,必须要在查明原因的基础上,做到对症治疗,将孕妇的妊娠终止,并且在终止前后让患者使用短期的糖皮质激素以及血小板制剂,能够有效地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状进行治疗。

  • 标签: 妊娠 血小板减少 临床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单采血小板的采集量产生影响的因素。方法我院担负输供血的输血科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血站,我院的输血科每年可以采集单采血小板1700例,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随机选取60例献血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采前血小板计数的高低均匀分成三组,(150~200)×109/L为A组,(200~250)×109/L为B组,(250~300)×109/L为C组,每组各有20例。对三组献血者者的采前不同血小板计数中全血处理量、血小板收集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B组、C组献血者的全血处理量(ml)分别为2619±235、2066±198、1774±204;A组、B组、C组献血者的血小板收集量(×1011/袋)分别为2.25±0.27、2.72±0.43、2.77±0.47,三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进行挑选时,应该尽可能挑选采前外周血血小板>200×109/L的献血者,以保证良好的血小板收集量,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单采血小板 全血处理量 血小板收集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检验工作中EDTA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PTCP)现象的存在,用正确的方法复查,避免误诊的发生。方法用SysmexXE-21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EDTA抗凝血检测计数血小板,结果异常偏低,再用枸橼酸钠抗凝血检测计数血小板,并作末梢血,EDTA及枸橼酸钠抗凝血涂片染色进行显微镜镜检。结果EDTA抗凝血用XE-21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计数血小板异常偏低,而枸橼酸钠抗凝血检测计数血小板正常,EDTA抗凝血涂片显微镜镜检可见血小板凝聚,末梢血,及枸橼酸钠抗凝血涂片染色显微镜镜检血小板正常。结论对于EDTA抗凝血检测计数血小板异常偏低的标本,怀疑EDTA抗凝剂所致的血小板聚集现象所致的血小板假性减低可能时,应加做枸橼酸钠抗凝血检测计数血小板,并作末梢血,EDTA及枸橼酸钠抗凝血涂片染色进行显微镜镜检,以验证PTCP的存在,避免误差的发生。

  • 标签: 血小板减少 EDTA 枸橼酸钠 手工血小板镜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其临床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孕妇47例,对其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孕妇中,诊断为PAT有28例(59.6%),PIH有7例(14.9%),ITP有12例(25.5%);三组孕妇孕中检测血小板计数平均值、产后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水平的时间平均值比较有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孕妇应注意早期寻找出病因,并合理对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后,给予有效地综合治疗。

  • 标签: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PATPIHI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