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中血小板减少及其他微粒的临床检验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脑梗死、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对所有人员的血小板微粒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冠心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微粒数与健康者相比明显高出很多,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患者与健康者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诊断血栓性疾病时通过检测血小板微粒数,可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血小板 微粒 血液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肺炎展开诊断时血小板计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本院2015年9月—2018年7月收治的300例肺炎患儿为对象,均对血小板计数进行测定,分析诊断情况。结果存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患儿血小板计数水平是(189.23±4.57)×109/L,较无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152.38±3.49)×109/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4项、3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儿血小板计数水平较符合2项的患儿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d、治疗后3d、治疗后5d,患儿血小板计数水平均较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患儿血小板计数水平上升,通过血小板计数水平检测可为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疗效判定一定可靠依据。

  • 标签: 血小板计数 小儿肺炎 诊断 病情评估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正常儿童血小板各项参数的参考范围,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日本SysmexKX-21N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376名年龄0.5~3岁健康幼儿(无发热,无肝、脾、淋巴结肿大,肝功能正常)采集指尖全血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中的血小板数量(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比容(PCT)进行统计分析。结果0.5~3岁儿童PLT、MPV参考范围分别是175~398×109/L、7.99~10.15fl。PDW、PCT参考范围分别是7.96~17.48fl和0.16~0.32。儿童血小板参数参考范围与性别无关,与年龄有关。结论正常儿童血小板参数范围与正常成年人存在着较大差异,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建立儿童血小板参数的参考范围。

  • 标签: 儿童 血小板计数 参考范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富血小板血浆用于急性创伤愈合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0例急性创伤愈合患者,两组患者均采用富血小板血浆进行治疗,并用系统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综合性护理,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也能提高我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同时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富血小板血浆 急性创伤愈合 护理 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35例,对所有患者采取精心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35例,经过精心的心理护理、出血护理、药物护理等护理措施,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皮肤粘膜出血点和瘀斑明显减轻或消退,鼻腔、牙龈出血消失,血小板有明显上升,平均住院时间为(12.5±2.9)d。结论加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有利于促进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次机采血小板对献血员身体健康的影响,根据其血常规检测结果,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月期间自愿参与机采血小板的102名献血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每2周1次的频率机采血小板,分别对献血员献血前、献血后4周和献血后24周的血常规进行检验,观察其变化。结果献血员献血前、献血后4周和献血后24周的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等多项血常规指标水平对照相仿(P<0.05)。在多次机采血小板期间,献血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结论多次机采血小板对献血员血常规并无显著的影响,不会损害献血员的身体健康,是一种安全的血液捐献方式,能够为临床医疗服务提供重要的支持。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献血频次 血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足月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0例足月妊娠孕妇进行研究,根据孕妇是否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200,未合并血小板减少症)、观察组(n=200,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对两组孕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对照组200例孕妇中,阴道分娩160例,剖宫产40例;产后出血6例;观察组200例孕妇中,阴道分娩150例,剖宫产50例,产后出血1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3%(2/150),低于观察组的6.7%(10/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对母婴有着一定的影响,会提高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因此,一定要给予恰当、及时、有效的干预。从而确保母婴安全。

  • 标签: 足月妊娠 血小板减少症 分娩方式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输注无效影响因素及交叉配型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8例不同临床病种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进行原因分析以及抗体筛查和配型。结果88例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选择相配合的进行输注,均取得较好的疗效,其中仅有8例24h无效,无效率9.9%。结论抗体、输血次数、不同性别、血液疾病等因素对血小板输注有影响,而经过交叉配型完全配合的血小板输注则效果显著。

  • 标签: 血小板输注无效 影响因素 抗体 输血次数 血液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硬化患者凝血指标与血小板参数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选取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肝硬化患者70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70例,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参数(PLT、PCT、MPV、PDW)和凝血指标(TT、PT、APTT、FIB)数据。结果和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患者PCT、PLT明显增加,PDW、MPV明显减少,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可以反映出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不正常的情况,为肝硬化患者的出血状况作分析,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肝硬化 凝血指标 血小板 参数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例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儿制定了用药护理、一般护理、消毒隔离、及出院指导等具体措施。结果通过详尽的护理计划避免了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消除了患儿的恐惧心理,使患儿早日治愈出院。结论对这类患儿的护理除加强一般护理外,更要非常重视用药护理和消毒隔离、必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及无菌操作。

  • 标签: 血小板减少 紫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献血在我国现代人的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一件事情,人们为了救死扶伤,出于公益的目的,会不定期的去血站或者流动采血车进行献血。常见的献血方式有很多种,但是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单采血小板进行献血时会发生的一些不良反应,着重对这些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和实践经验来探究引起献血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从而结合实际案例提出对策,进行预防。方法选择在承德市中心血站从2017年7月—2017年12月进行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共计有180例,分析其在实际献血完成之后的反应和引起这些反应出现的因素,并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进行不良反应的避免和治疗。结果;在进行研究的180位献血者中,出现一定献血反应的有40例,占总体人数的22.21%。通过对这些献血者的基本信息和身体机能进行总结研究,能够发现献血反应的出现和献血者的年龄、血型、生活所在地等因素是没有关系的,而和献血者的心理状态和是否空腹献血具有不可避免的关系。结论在进行单采血小板献血的时候,先必须要对献血者的基本信息和身体机能进行评估,对其指标进行严格的管控,从而挑选出合格的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这些献血者都具备体重合格、身体素质较强、还具有相同的献血经历等条件。除此以外,在进行采血之前,对献血者进行相关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消除其紧张的心理,并提供餐饮服务,这也将有利于落实相关的采血和护理工作,从而有效降低了献血反应发生的几率。

  • 标签: 单采血小板 献血反应 不良反应 影响因素 生理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心护理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5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进行精心的护理,进行严密的临床观察,加强出血护理,尤其是颅内出血的观察及护理,积极做好用药护理和心理护理,总结护理经验,报告护理体会。结果50例患儿,1例转院,1例并发颅内出,其余48例均治愈出院,临床治疗效果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8%。结论良好的护理对该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患儿的精心护理,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 标签: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儿童 特发性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首剂肝素剂量在血液灌流中对血小板的作用。方法以2016年3月19日至2017年5月26日我院66例血液灌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首剂肝素剂量差异分为两组,对照组剂量为0.5~0.7mg/kg,观察组剂量为0.8~1.0mg/kg。观察两组血小板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小板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血小板>100×109/L概率对比性较强,P值小于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3.03%)低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在血液灌流中,首剂肝素剂量应选择标准剂量(0.8~1.0mg/kg),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血小板下降,降低危险事件发生风险。

  • 标签: 血小板 血液灌流 首剂肝素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分析仪在血小板检验中的准确性。方法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我院收治的70例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后进行手工法测定白细胞、血小板参数,比较仪器血小板计数和手工法计数血小板的符合率。结果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计数精确度高,但与手工法测定血小板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偏低,特别是对于计数<60×109/L,应该应用手工法加以复核,并观察血小板质和量的变化。

  • 标签: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 手工法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假性降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参与对象为200例冠心病患者,均为我院2017年1月份到2017年12月份收治。采用抽签法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取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实验组100例,联合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相对较高,差异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血小板聚集率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相对理想,差异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比较相对较低,差异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对冠心病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病情症状,且安全性高。

  • 标签: 抗血小板药物 冠心病 临床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心理的情况,找到行之有效的宣传招募方法。方法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0月之间,采选我站自制心理调查问卷,发放给在我站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随机抽取300份心理调查问卷,研究分析献血者献血的心理情况。结果经过统计后,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男性与女性性别比较差异不大,同时满足P>0.05,无统计学意义。献血者年龄在18~35岁之间的和年龄在36~55岁之间的两个年龄段对比差异显著,同时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爱心奉献心理的无偿捐献血小板献血者所占比例最多,其次为健康投资心理与免费体检心理。占比较小的为防病心理以及尝试心理,占比最小的为隐匿心理,各项心理情况对比差异显著,同时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18~35岁年龄段的献血者进行爱心、奉献精神宣教,可以更容易让人加入到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的队伍中来。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心理 调查 招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至我院进行诊治的乳腺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以及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女性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人员血小板参数PLT以及凝血功能指标PT、aPTT、Fib和D-D水平。结果研究组PLT、Fib、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T、aPT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凝血指标的异常提示其机体存在一定的凝血功能紊乱,这种凝血功能的异常对于乳腺癌的发展和转移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监测凝血功能指标对于乳腺癌患者病情的监测和治疗效果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血小板 凝血功能指标
  • 简介:摘要机采血小板由于浓度和纯度高,输注后不良反应少,能快速起到止血作用等优点,在临床得到了推广使用,满足了患者需求,但机采血小板采集过程较长,环境噪音、献血者自身因素等会对机采献血员造成不同程度心理影响,机采过程中献血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因此做好整体心理护理以及预防显得很重要。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献血反应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化疗对晚期肺癌患者凝血、纤溶、血小板及肿瘤标志物变化的影响。方法筛选2014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31例晚期肺癌患者(试验组,行化疗治疗),同时筛选同期30例健康人(参照组),同时观察、比对两组纤溶、凝血、血小板、肿瘤标志物变化。结果经对患者进行化疗后,试验组31例凝血、纤溶、血小板以及肿瘤标志物变化等指标,与化疗前进行比对,差异表现显著,(P<0.05)。结论临床对晚期肺癌患者展开常规治疗后,同时对其化疗治疗,在改善其凝血系统、抑制纤溶系统的基础上,还能降低肿瘤标志物。

  • 标签: 化疗 晚期肺癌 凝血 纤溶 血小板 肿瘤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