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0~3岁社区系统保健小儿贫血情况调查,为社区小儿保健工作的开展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接受系统保健的0~3岁500名儿童作为实验对象,以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测定,总结不同年龄段小儿贫血情况以及导致贫血的相关原因。结果2岁以内小儿贫血情况明显,导致小儿贫血的原因较多,包括早产、挑食以及母乳贫血、患病情况等。另外,母乳喂养率的提高降低了小儿贫血率,P<0.05。结论0~2岁阶段小儿贫血情况明显,喂养方式以及日常饮食挑食、患病等均可能导致小儿贫血,需进行预防性干预,以保证小儿健康成长。

  • 标签: 0~3岁年龄段 社区系统保健 小儿贫血 贫血因素 高发阶段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2012-2013年大庆地区0~14岁儿童哮喘的流行现状、临床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地区儿童哮喘防治和管理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以社区为单位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法,对所属区域的0~14岁的儿童发放调查问卷,然后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筛查儿童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在调查的7209名患儿中,儿童哮喘患者196例,总患病率2.72%;男性患儿高于女性患儿(P<0.01);77.04%的患儿于3岁前发病;95.3%的患儿以呼吸道感染为诱因;68.4%的患儿于秋天到冬天、冬天到春天的换节时节发病。结论儿童哮喘多发于3岁以下婴幼儿,男性儿童发病率高于女性,多种因素可诱发哮喘,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童哮喘的最主要诱因,对有过敏体质及过敏家族史的患儿应加强其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治工作和综合管理。

  • 标签: 儿童哮喘 流行病学 患病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市0~1岁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监测结果。方法回顾分析我市2015年5月—2015年12月0~1岁1300份腹泻患儿样便监测资料。使用常规病毒及细菌检测法检查样便,统计相关数据。结果本次监测共检出各类腹泻病原微生物1000份,总检出率为76.92%;细菌共检测300株,病毒共检测出660株,隐孢子虫40例。肠道致病细菌的检测率最高的是秋季,最低为冬季,腹泻病毒检出率呈现“W”折线走势。检出率结果显示,A组轮状病毒检出率最高。结论导致我市0~1岁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为A组轮状病毒、C组轮状病毒、大肠埃希菌;腹泻主要发生于0~6个月的婴儿群体,且集中在夏秋季。

  • 标签: 腹泻 婴幼儿 微生物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实践,对0~6岁儿童血清中微量元素钙含量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求改善0~6岁儿童钙缺乏的现状,并寻求有效地解决措施。方法选取我县从2008年11月至2013年6月间接受检测的的200例0~6岁儿童,对他们的血常规、血清中的钙元素进行科学测定,同时结合临床体格检查,实施有效地分析。结果本文所选取的0~6岁儿童缺钙性儿童有36例,占总数的18%;在年龄组上,6~12个月年龄组的儿童的缺钙率最高,这与其他的年龄组儿童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1~5个月年龄组的婴幼儿钙缺乏的比较中,母乳喂养的儿童显著低于人工喂养的患儿(P<0.05)。结论经过临床实验,可知0~6岁儿童血清中微量元素钙含量存在缺乏的现象,这应当值得儿科医生界及父母的关注;绝大多数的原因为儿童的饮食结构不合理、喂养方式有缺陷等,为此,家长应当从以上几方面进行改进,以此降低钙缺乏的现象,保障儿童茁壮成长。

  • 标签: 儿童 钙元素 饮食结构 身体健康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格教学在血液净化N0-N1层分级护士培训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两组护士均进行血液净化N0-N1层分级护理知识学习,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教学措施基础上加入微格教学方法,记录两组患者本次培训前后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技能掌握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经培训后,两组护士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技能掌握情况均显著提高,且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培训基础上加入微格教学方法可显著提高血液净化N0-N1层分级护士培训效果,保障血液净化患者顺利完成治疗并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微格教学 血液净化 护士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0~16周岁健康人群主要血细胞分析参数的参考范围。方法选取于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体检的4600例0~16周岁健康人群,通过分析其白细胞指标(WBC)、红细胞指标(R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浓度(Hb),并与全国临床检验操作常用参考值范围进行比较,从而建立起本地的0~16周岁健康人群血细胞参考值范围。结果WBC全国参考值范围为每升(4.0~10.0)×109,除4~6岁儿童外,其余儿童WBC水平均高于参考值;RBC全国参考值女性范围为每升(3.5~5.0)×1012,男性参考值范围为每升(4.0~5.5)×1012,女性RBC水平均处于正常范围内,男性RBC水平均低于全国常用范围;PLT全国参考值范围为每升(100~300)×109,除12~16岁儿童低于参考范围外,其余儿童均处于正常范围内;Hb全国参考范围为每升110~150克,所有儿童的Hb值均低于该参考范围。结论参考全国主要血细胞分析参数,结合体检结果,可有效建立起本地的0~16周岁健康人群的主要血细胞参考值范围。

  • 标签: 0~16周岁 健康人群 血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石河子地区0-6岁儿童血铅含量及相关因素。方法分析石河子地区2000例血铅样本及样本对象的年龄及生活环境等情况。结果平均血铅浓度(34.54±5.17)ug/L,0-1岁平均血铅浓度(31.54±1.78)ug/L,2-3岁平均血铅浓度(33.23±5.75)ug/L,4-6岁平均血铅浓度(37.87±4.45)ug/L,超过100ug/L20例。结论绝大多数儿童血铅浓度在正常范围内,血铅含量与年龄、生活环境相关联。

  • 标签: 0-6岁儿童 血铅含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温针灸改善0-3岁痉挛型小儿脑瘫粗大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便于为脑瘫患儿的治疗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措施。方法在我院住院治疗的0-3岁痉挛型脑瘫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脑瘫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针灸法。通过GMFM-66评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两组脑瘫患儿经过三个月的治疗,GMFM评分较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治疗组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温针灸可以显著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GMFM评分,改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 标签: 温针灸 小儿脑瘫 痉挛 粗大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0-6个月婴儿辅食添加状况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运用自编问卷收集2013年6月到2014年1月在武汉市某妇幼保健院参加体检的婴儿0-6个月各类辅食添加及生长发育资料。结果除鸡蛋和菜泥外,0-6个月各类辅食添加状况对其生长发育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0-6个月婴儿应以母乳喂养为主,适时地添加蛋类、蔬菜类辅食有助于促进对婴儿的生长发育。

  • 标签: 辅食添加 婴儿 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十堰地区0~3岁正常儿童胫骨超声骨密度参考值,并分析各年龄组骨密度值的变化规律,探讨不同年龄段儿童骨密度的影响因素,为儿童保健和儿科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将0~3岁儿童分为15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选取100名(男女各半)正常儿童,应用定量超声法(QUS)测定儿童左小腿胫骨中段前方内侧面部位超声骨声速值,并进行人口学特征和影响因素调查,统计得出各年龄组超声骨密度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十堰地区0~3岁正常儿童胫骨超声骨密度的总体增长趋势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且儿童骨密度增长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增长快慢不一致。结论通过本研究,获得了本地区儿童骨密度数据库,可作为儿童QUS骨评价数据库的参考资料;获得了0~3岁十堰市正常儿童各年龄组男女童的骨密度参考值范围,可作为临床评价儿童骨密度发育状况的判断标准,并明确了儿童骨密度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对临床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骨密度 0~3岁儿童 胫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APACHEⅢ、SAPSⅡ、MPMⅡ_0与APACHEⅡ在急诊内科危重病人病情评估中的优劣。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150例危重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APACHEⅢ、SAPSⅡ、MPMⅡ_0与APACHEⅡ进行患者病情的评估,观察分析几种方法的评估结果准确性。结果各系统对存活组和死亡组的评估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实际病死率相比,MPMⅡ_0、APACHEⅡ预计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HEⅢ、SAPSⅡ、APACHEⅡ的AUROCC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内科危重病人病情评估系统的最佳选择为APACHEⅡ。

  • 标签: APACHEⅢ SAPSⅡ MPMⅡ_0 APACHEⅡ 急诊内科 危重病情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0-12月龄婴儿进行早期综合发展训练和干预,以期评价其临床效果及对生长发育的积极作用。方法设立对照组,针对月龄不同儿给予相应的早期教育;营养膳食指导和疾病预防,于6月龄和12月龄时应用Gesell儿童发育诊断量表测定婴儿神经运动发育能力,判断其发育商DQ,定期举办家长课堂教学婴儿被动操。结果两组婴儿分别在6月龄和12月龄时体重、身高、头围及血生化和营养指标检测结果提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婴儿在6月龄和12月龄精神运动发育状况(发育商)比较有差异P<0.001。结论婴儿早期综合发展训练实时指导和评估对婴儿生长发育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婴儿 综合发育 系统性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哈尔滨市0-6岁脑性瘫痪患病率、病因、预防情况并进行早期干预策略研究。方法①依据《1-6岁儿童发育情况调查基础表》集中筛查或入户筛查,并填写《儿童发育情况筛查表》等调查表,对疑似病例进行确诊,并填写《脑瘫儿童调查表》等;②确诊病例及对照组填写《儿童发育情况调查表》;③对确诊病例进行康复干预,康复干预采用现代神经促进技术。结果①脑性瘫痪患病率1.21‰;②与脑性瘫痪最相关的因素为羊水吸入或胎粪吸入、怀孕1个月后入住新装修居室、父亲文化程度、产前超声检查次数、感冒;③康复干预总有效率为92.5%,其中显效61.8%。结论①脑性瘫痪病因与产前、产时等因素密切相关;②现代神经促进技术在脑性瘫痪的预防及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

  • 标签: 脑性瘫痪 患病率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不同喂养方式及饮食习惯与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关系,探索并提出适宜的干预措施。方法选择瑞金二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门诊系统管理中的0-3岁(即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出生)婴幼儿,按体检完成年龄分成0-1岁及1-3岁二组,通过对其进行末梢血常规血红蛋白的检测,并综合既往喂养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0-1岁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病率为15.09%,其中纯母乳喂养的贫血发病率(28.03%)高于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的儿童,且1岁以内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如能及时在4月龄添加辅食,其贫血发生率低于未能及时添加辅食的儿童。在1-3岁幼儿组中因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造成的贫血检出率(32.61%)也高于饮食习惯正常的儿童。结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IDA)虽然是婴幼儿期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但通过对加强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及补铁剂、改善挑食偏食,及积极纠正不正确的喂养观念等是可以预防的。

  • 标签: 婴幼儿 喂养方式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科学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西医常规治疗联合中药足浴对糖尿病足0级的干预效果。方法对40例门诊及住院糖尿病足0级的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观察,收集临床资料,在健康教育及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对照组用清水行足浴器泡足,治疗组用自拟中药方行足浴器泡足,分别检测躁肱指数值及中医临床症状积分。结果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躁肱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85%,明显高于对照组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常规治疗联合中药足浴能够改善糖尿病足0级症状,提高足部神经传导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延缓糖尿病足的进展,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糖尿病足0级 中药足浴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儿童腺样体肥大患儿通过0°耳内镜与电动切割器联合治疗,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研究。方法将56例儿童腺样体肥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通过气管插管全麻下0°耳内镜与电动切割器联合应用,通过行腺样体切除术进行治疗,并对患者的并发症以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所有患儿在手术完毕后出现打鼾、张口呼吸以及鼻塞等病情均得到程度不同的缓解。其中,显效患者有54例(96.4%),有效2患者有例(3.5%),获得的总有效率为100%。出院半年后进行随访,显效患者的腺样体中没有残留。结论儿童腺样体肥大通过0°耳内镜与电动切割器联合治疗患儿,优点众多简单、安全,值得在临床上得到推广以及使用。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耳内镜 电动切割器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对0~6个月龄脑损伤高危儿20项神经运动筛查与干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方法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5月接收的具有脑损伤高危因素的新生儿100例纳入到本次研究中,通过每月定期20项神经运动检查以及行为神经测定,评估其神经运动发育系统,并对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以及可能出现发育落后的患儿实施运动发育干预,并定期随访,使用的方法为“评估-指导-训练-评估”。结果100例高危儿中,有17例脑损伤患儿,其中包括3例发育异常患儿;2例被动肌张力异常患儿;1例主动肌张力异常患儿;11例原始反射部分缺乏患儿;17例脑损伤患儿中,有11例患儿病情恢复正常,2例患儿病情好转,4例患儿无效,干预总有效率为76.47%。结论给予0~6个月龄脑损伤高危儿神经运动筛查和干预,可有效降低脑瘫发生率,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干预 0~6个月龄脑损伤 高危儿 20项神经运动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0~3岁小儿佝偻病发生情况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319例我院门诊就诊疑似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婴幼儿,就诊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检测小儿骨碱性磷酸酶(BALP),随访1年。结果简易诊断佝偻病254例(79.6%),BALP诊断佝偻病264例(82.8%),实际随访240例;佝偻病以3~12月、1~3月较为多发;BALP≦200U/L占55例,其中临床分期为初期有10例,漏诊率为18.2%。简易诊断佝偻病254例,其中230例BALP>200U/L,检出率90.6%。无佝偻病65例,其中BALP≤200U/L仅占31例;干预后患病人数108例,较干预前明显下降,两者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0~3岁小儿佝偻病患病率较高,早期筛查及时干预对减少佝偻病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早期筛查 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TVT-A与TVT-0对女性子宫脱垂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疗效。方法将我院确诊的142例女性SUI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差异分组,其中72例采用TVT-A治疗设为观察组,其余70例给予TVT-0治疗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术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大大优于对照组的82.86%(P<0.05)。术后步行6分钟路程两组均较术前明显好转,且观察组术后步行路程(667.9±92.4)m与对照组(452.8±106.9)m比较明显更理想(P<0.05)。结论将TVT-A手术应用于临床对女性SUI的治疗,可有效提升其尿控能力与减少对其阴道壁的腐蚀,该法深具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TVT-A TVT-0 子宫脱垂压力性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0~15岁儿童EV71和CoxA16抗体水平,为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流行提供依据。方法全县抽取1个手足口病高发乡镇和1个低发乡镇,根据抽样比例对每个年龄组进行系统随机抽样。按照年龄共分为17个组,对519名0~15岁儿童,抽取3ml静脉血分离血清送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所用微量法中和实验进行EV71和CoxA16中和抗体检测,对结果用Excel2003进行统计并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⑴新生儿EV71和CoxA16抗体阳性率较高,分别为90%、80%。EV71抗体阳性率从1月龄开始迅速下降,至6月龄时抗体阳性率最低,为13.33%,1岁开始逐渐升高,4岁后抗体阳性率达80%以上。CoxA16抗体阳性率从2月龄开始迅速下降,至9~11月龄时最低,为3.33%,1岁开始逐渐升高,5岁后抗体阳性率达80%以上。⑵0~15岁儿童EV71和CoxA16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2.79%、53.18%。⑶男性和女性EV71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3.09%、52.46%,男性和女性CoxA16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1.64%和54.92%。结论EV71、CoxA16抗体阳性率从1~2月龄即迅速下降,1岁开始逐渐升高,4岁、5岁时EV71抗体阳性率、CoxA16抗体阳性率分别达到80%以上。预防手足口病要从新生儿开始,重点是4岁以下的婴幼儿。

  • 标签: 儿童 EV71和CoxA16抗体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