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供应室护理教学中,采用以护生为主体的小讲课模式是否有良好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42名本院供应室护理实习生,合理均分为A组(观察,21名)及B组(对照,21名),分别采用常规的护理教学模式以及以护生为主体的小讲课教学模式,对比两组教学效果。 结果:A组实习生理论及实操考核结果更优,合格率级满意度更高。结论:以护生为主体的小讲课效果良好。

  • 标签: 护理教学 小讲课 供应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高原农牧地区少数民族妇女慢性盆腔结核的诊断与治疗问题。方法:于本院 2015年 3月 --2016年 3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结核患者中,随机选取 42例作为样本, 42例患者采用相同方法查体,行盆腔 B超等影像学检查对疾病进行诊断,根据病情的不同,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结果: 42例患者均为慢性盆腔结核,采用引流联合给药的方法治疗,有效率可达 97.62%。结论:各大医院应加强对该类患者的健康教育,通过查体以及盆腔 B超等方法诊断,根据疾病类型,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高疾病治疗有效率,提高高原农牧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健康水平。

  • 标签: 高原农牧地区 少数民族妇女 盆腔结核
  • 简介:女性假两性畸形是指具有正常发育的卵巢、子宫和输卵管的个体,外生殖器的分化出现异常,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畸形.患者存在错综复杂的特殊心理,极易产生心理问题,在对患者进行手术矫正生理外形的同时,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1-4].我们对1例女性假两性畸形患者行生殖器矫治手术前后进行了相应的心理干预,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心理干预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假两性 生殖器矫治术 心理问题 心理干预
  • 简介:摘 要:“蒙药学野外识药实践”是“蒙药学”、“药用植物学”、“蒙药鉴定学”等基础学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过程。本论文以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蒙药学野外识药实践”教学为例,从实践基地建设,实践组织与实施,实践过程,总结与展望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 标签: 蒙药学 野外识药实践 药用植物学,蒙药鉴定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在双主体班学生临床课见习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56名二年级护生组成护理二主体班,运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学生进行课间见习教育。 比较教育前后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生感受到的教师支持度。 结果,第三学期前、第三学期期末、第四学期期末,56名学生学业效能感量表的学力自我效能维度得分和总分依次上升,第三学期期末、第四学期期末学生的学习行为自我效能维度得分均高于第三学期前的得分(均P

  • 标签: 社会学习理论 护理双主体班 临床课间 见习教学 应用
  • 简介:目的了解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情况,从而揭示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是否存在民族差异。方法对我院2005年3~11月经胃镜检查诊断为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为对象,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602例的胃镜检查者中,检查出消化性溃疡共计147例,占24.5%,其中男93例,在检查的男患者中占33%,女54例,在检查的女患者中占17%,男女患病之比为2:1。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的发病比例为1.4:1,复合性溃疡占溃疡病的17%。结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溃疡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与其他地区相比.女性比例较高,胃溃疡和复合性溃疡比例较高,提示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存在民族差异。

  • 标签: 少数民族地区 消化性溃疡 发病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医疗机构的整体工作,积极探讨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的护理人员素质提高的因素,推进护理T型人才的培养,由一元向多元发展。方法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护理专业素质现状和原因。结果就存在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结论通过改变影响基层护理人员素质提升的因素,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扩大护理服务范围,减少医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 标签: 民族地区 护理素质培养 对策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516-01
  • 简介:摘要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目前对少数民族人群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仍很少,尚缺乏大规模的不同民族人群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系统的、深入的调查研究,现就我国目前少数民族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研究现状综述。

  • 标签: 少数民族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少数民族地区结核病健康教育措施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在开展健康教育前首先进行问卷调查,对少数民族地区结核病知识知晓程度进行摸底,依据调查结果将结核病的防治知识编入到少数民族歌谣并通过光盘等媒介进行传播,同时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海报,定期公益宣讲等,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干预后进行再次问卷调查,对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后,调查对象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干预前发生显著提高(P<0.05)。结论 以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承为特点,将结核病防治知识融入其中,容易被民族地区群众接受,可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 标签:     少数民族    健康教育    结核病    宣传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肿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研究对象收集自 2017年我科临床 实习护生60名, 根据所使用的教学模式将其分为A组和 B组 ,各30名护生。 A组护生应用健康教育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实施肿瘤护理教学, B组护生则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施教。结果: A组护生的理论知识成绩和临床实践操作成绩,均显著高于 B组护生,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 P值均 <0.05。 A组护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显著高于 B组护生, 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P值均 <0.05。 A组护生对教学 方法的认可度,明显高于B组护生,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 P值均 <0.05。 结论:将健康教育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应用到肿瘤护理临床教学中,能够显著提高肿瘤护理教学质量,从而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促使护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明显提高,并提升护生对教学方法的认可度。

  • 标签: 健康教育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肿瘤护理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胎盘主体不同附着位置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进行彩超、临床特征分析。方法:通过选取本院收集的100例孕妇临床资料,依据胎盘主体附着位置不同进行分组,附着位于子宫前壁(A组)、后壁及侧壁(B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选取横切剖宫产术式,记录患者的剖宫产出血量以及子宫切除率、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剖宫产术中出血量、输血率比较,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率明显优于A组(p<0.05)。B组患者全子宫切除、胎盘植入人数明显少于A组,两组患者具有一定差异。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其中B组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出现率明显少于A组,B组患者并发症出现人数较少(p<0.05)。结论:对胎盘主体不同附着位置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进行彩超、临床特征分析,子宫前壁孕妇剖宫产整体不良情况较多。

  • 标签: 胎盘主体 不同附着位置 彩超 临床特征
  • 简介:目的探讨焦虑、抑郁情绪对维、汉两民族住院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使临床措施更具有针对性。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维、汉族各360例住院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状况,并测量干预前后维、汉族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各民族自身以及两民族间各指标的比较。结果维吾尔族和汉族高血压患者各自干预措施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血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汉族两民族高血压患者干预措施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血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汉族两民族患者干预措施后血压下降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血压水平低于汉族;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有助于降压。

  • 标签: 高血压 焦虑 抑郁 维吾尔族 汉族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多方面核心素养的培养,其中生殖健康教育问题尤为重要,特别是对女大学生而言,生殖健康问题是可以伴随女大学生一生的,需要格外注意。在少数民族中,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情况不仅仅关系着整个少数民族的健康繁衍,更重要的是对女大学生的影响,众所周知生殖健康问题会衍生出很多女性健康疾病,这些疾病不仅仅会影响女生的身体健康还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对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进行指导是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本文主要以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为主要研究群体,分析了生殖健康对于女大学生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对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生殖健康进行教育的方法,并根据对应的效果进行阐述,希望能为相关少数民族高校有所帮助。

  • 标签: 少数民族 女大学生 生殖健康教育 教育方法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少数民族患者的沟通技巧,并通过有效沟通,构建护患和谐,提高整体护理质量,达到患者满意效果。方法对我院五官科2014年3月~9月的200份护患沟通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数据进行对比。结果针对因护理工作中护士语言生硬的现象,采取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及沟通技巧培训等一系列的措施后,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上升到%;结论护理人员通过培训,掌握少数民族语言、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掌握护患沟通技巧,促进护患之间的良性互动,达到护患有效沟通目的,可以提高病人对护患沟通的满意度。

  • 标签: 少数民族患者 护士沟通技巧 病人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疆民族地区临床互助献血用血的长效机制,缓解用血难的问题。方法依托军队医院与血站联合建立互助献血点工作模式,分析总结2013-2016年献血点保障临床互助用血的一些成功经验、具体做法和实际效果。结果4年来,我院献血人数逐渐增多,其中社会无偿献血占47.5%、亲友互助献血占35.6%、军人献血占16.4%、Rh(-D)阴性占0.9%。另外,4年来,我院用血总人数、献血总人数以及献血量均逐渐增加,但临床用血量逐渐减少。结论新疆民族地区医院与血站共建互助献血点模式,能缓解临床用血需求压力,亲友互助献血已成为该地区无偿献血的主力,共建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互助献血 医院 血站 献血点 模式 用血 新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卡氏尖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彝族人恒磨牙牙列的表达特点以及规律。方法:同时选择600例彝族人进行口腔实体检查研究(男300人,女300人),记录第一恒磨牙和第二恒磨牙的强度,并将其分为5个等级。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牙位、性别、左右侧牙尖的发生率。结果:上颌第一磨牙表现为36.9%(男41.3%,女33%),上颌第二磨牙为2.2%(男2.8%,女1.5%);在上颌第一磨牙中,性别差异有显著性(P

  • 标签: 卡氏尖 牙体解剖 牙体形态特征
  • 简介:【摘要】 目的 为了研究健康教育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肿瘤护理教学中的实际效果。 方法 抽取某医学校的68名护理学生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常规教学组和健康教育组。常规教学组实施常规肿瘤护理教学,健康教育组实行健康教育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结果 健康教育组学生的肿瘤护理理论成绩、实操技能成绩比常规教学组的好,健康教育组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明显比常规教学组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健康教育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应用于肿瘤护理教学,可提高护生的理论知识成绩与实际操作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健康教育为主体 教学方法 肿瘤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