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国人单髁置换(UKA)假尺寸进行临床研究,从而为临床上选择合适的UKA假提供良好的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3年3月采用UKA术(Oxford第3代假)治疗205例患者的资料。总结国人UKA假包括股骨和胫骨假的大小分布情况,分析股骨-胫骨假的最佳匹配关系,对国人流行病学资料[年龄,性别,左/右侧,身高及身高体重指数(BMI)]与股骨假大小进行单因素分析(碧检验)和多因素分析(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以此205例资料为依据,初步建立国人UKA假相关参数的分布图。结果(1)UKA假分布:股骨假尺寸分布,XS-6.3%,S-71.7%,M-22.0%,L-0%,XL-0%。(2)胫骨假尺寸分布,AA.28.8%,A.38.0%,B-20%,C-11.7%,D-1.5%,E-0%,F-0%。股胫假的最佳匹配关系:胫骨AA匹配股骨XS,胫骨A和B匹配股骨S,胫骨c和D匹配股骨M。(3)相关性分析:身高结合性别综合判断,其与股骨假大小明显相关(P〈0.01),而年龄,左/右侧,BMI与股骨假尺寸分布均无明确的相关性(P〉0.05)。(4)初步建立了国人UKA假相关参数的分布图。按照此标准,术前采用身高结合性别这一指标判断股骨假大小的准确性达到84.9%,而术中采用胫骨假判断股骨假大小的准确性达到61.1%。结论中国人群UKA假分布不同于欧美人群。国人的假分布图能够较好的指导术中选用合适大小的股骨假,然而临床上需要进一步积累病例数以建立更适合的参考标准。

  • 标签: 关节成形术,单间室,膝 国人 假体和植入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皮肤的乳房皮下腺体切除并硅胶假植入1期重建乳房的手术技巧。方法对我科2011年4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0~Ⅱ期乳腺癌6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手术切除范围、假植入腔的游离、手术技巧、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探讨乳腺癌患者行乳房皮下腺体切除并硅胶假植入1期重建乳房的手术方式。结果本组均行乳房皮下腺体切除并1期硅胶假植入术。4例出现部分乳头坏死、脱落,导致乳头部分缺失,3例出现胸部皮瓣局灶坏死,1例出现保留的乳头乳晕局部坏死,换药后自行愈合,其余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未出现包膜挛缩、血肿形成等并发症,术后外观良好,双侧乳房基本对称。随访1~36个月,未发现局部复发;2例(3.1%)发生远处转移,均为浸润性癌。结论乳房皮下腺体切除并1期硅胶假植入术可满足肿瘤治疗和形体美容两方面要求,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可供早期乳腺癌患者选择的一种有效术式。

  • 标签: 乳腺癌 皮下腺体切除 硅胶假体 1 期重建
  • 简介: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啶浸润膨胀海绵对小儿腺样术后躁动的预防效果。方法择期行腺样摘除的患儿60例,年龄4-9岁,ASAI级,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N组),每组各30例。手术结束后,观察组用右美托咪啶浸润插入患儿鼻腔的膨胀海绵,滴人右美托眯啶O.5μg/kg,对照组则用生理盐水浸润膨胀海绵。观察两组患儿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果苏醒期躁动发生率D组明显低于N组(P〈0.01)。结论应用右美托咪啶浸润插入患儿鼻腔的膨胀海绵可以有效减少小儿腺样术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膨胀海绵 小儿全麻 苏醒期躁动
  • 简介:目的:探讨自发性玻璃体积血的病因及玻璃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2012月12月在我院接受玻璃切除术,随诊超过6个月的自发性玻璃体积血患者105例(116眼)的病因及手术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清除玻璃体积血,明确病因。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63眼(占54.3%),老年黄斑变性8眼(占6.9%),视网膜裂孔11眼(占9.5%),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3眼(占11.2%),视网膜静脉阻塞12眼(占10.3%),视网膜静脉周围炎3眼(占2.6%),Terson综合征3眼(占2.6%),放射性视神经视网膜病变3眼(占2.6%)。术后99眼(占85.3%)视力提高,13眼(占11.2%)视力无明显变化,4眼(占3.4%)视力下降。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自发性玻璃体积血的病因多样,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裂孔、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静脉阻塞、老年性黄斑变性居多。玻璃切除术能尽早明确病因,提高视力。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自发性玻璃体积血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球囊扩张椎后凸成形手术治疗压缩性骨折的护理措施,以供临床护理工作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使用球囊扩张椎后凸成形手术治疗压缩性骨折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后,患者的疼痛感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球囊扩张椎后凸成形手术治疗压缩性骨折采用综合护理的效果较好,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值得应用。

  • 标签: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手术 压缩性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在曲安奈德引导下进行玻璃切除治疗的效果和产生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我院在2011年8月~2012年12月期间,一共收治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52例(62眼),随机将这些患者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26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玻璃切除手术治疗;试验组在曲安奈德引导下进行玻璃切除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之后的1d、7d、1个月眼压和手术之前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随访12个月,在手术之后,62眼的视网膜全部恢复正常。在手术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之后,试验组患者发生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者采用在曲安奈德引导下玻璃切割术,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曲安奈德 玻璃体切割术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对高血压病患者的NPPAG664A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分析该位点与肾功能损伤及冠心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TaqMan探针法检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一化精神康复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1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出院后自愿参加康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1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2例在院内康复基础上进行“医院-社区-家庭”一化系统康复,对照组49例采用院内康复,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分、心理社会维度、动力和精力维度得分、精神残疾与社会功能得分和家庭社会关怀指数,然后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分、心理社会维度、动力和精力维度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精神残疾与社会功能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家庭社会关怀指数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WHO-DSAⅡ与SQLS得分呈正相关,APGAR得分与SQLS得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一化精神康复模式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对其康复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医院-社区-家庭 精神康复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运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增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1月-2012年12月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方法手术;治疗组20例,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增强术,在治疗前后及随访中测量伤椎的Cobb’s角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对照组有4例患者出现内固定失败、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等现象,治疗组患者未出现此种情况,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本研究发现应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增强术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可增强局部椎固定的稳定性,并有效减少副作用。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短节段固定 椎体增强术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后凸成形术中应用非对称性渐进分步骨水泥填充法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评价椎体高度的恢复及后凸畸形矫正的效果,评估骨水泥渗漏的影响。方法:2011年6月-2013年6月,应用椎后凸成形术治疗68例骨质疏松性骨折压缩患者。将6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A组为双侧对称等量骨水泥填充组,B组为双侧非对称不等量骨水泥填充组,各34例。应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价患者疼痛缓解情况,通过影像学观测病椎的高度和后凸畸形的改变以及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统计分析总体骨水泥渗漏率。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10.6个月。非对称组视觉模拟评分从术前平均(8.01±1.77)分降至术后平均(2.93±0.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前缘、中央、后缘高度平均增加8.1mm、7.8mm、0.2mm,椎体高度前缘、中央、后缘恢复率平均为59.1%、51.9%、29.3%,椎后凸畸形矫正平均10.29。,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对称组有3例发生骨水泥渗漏,总体骨水泥渗漏率为8.82%,远小于对称组骨水泥渗漏率(20.58%)。结论:在经皮球囊扩张椎后凸成形术中应用非对称性渐进分步骨水泥填充法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非对称性渐进分步骨水泥填充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经皮椎成形术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中不同骨水泥注射量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同时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生理载荷作用下不同骨水泥量对伤椎段生物力学影响的差异。方法:选择本科2010年6月-2011年6月采用经皮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36例,共36个椎。将其按注入的骨水泥量分为三组。所有患者均行椎后凸成形术,比较术前及术后的VAS评分,ODI指数。同时利用MIMICS软件对36例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椎后凸成形术前后的CT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导入ABAQUS软件中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设置O.3MPa轴向载荷进行生物力学分析,观察生理载荷下不同骨水泥量伤椎增强模型整体及各部分的VonMises应力。结果:3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原有症状加重或神经症状出现,5ml组2例,7ml中4例出现骨水泥渗漏。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8.9月。三组术后VAS评分和ODI和术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骨水泥注入量与疼痛缓解程度无相关性。成功建立了不同骨水泥量伤椎增强椎后凸成形术前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当轴向压力以生理载荷0.3MPa时,骨水泥量的注入量和伤椎的刚度呈正相关。结论:椎后凸成形术能有效缓解疼痛,和骨水泥的的注入量无明显相关性。伤椎的刚度和强度恢复和骨水泥注入量呈正相关,随着骨水泥注入量的增加,相关并发症发牛率增大。

  • 标签: 骨水泥注入量 椎体后凸成形术 临床疗效 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