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CT及磁共振成像(MRI)对肝脏灶性结节增生(FNH)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30例病理学检查确诊为FNH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2019年4月—2020年7月期间,对其分别实施CT、MRI影像学检查,以临床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I检查、CT检查及联合检查的检出率。结果 MRI检查、CT检查准确率分别为73.33%、96.67%,MRI准确率明显高于CT检查(P<0.05);联合检查准确率为100.00%,明显高于CT检查的73.33%(P<0.05)。结论 实施CT与MRI诊断FNH,MRI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CT,而CT联合MRI诊断准确率更高,因此在诊断FNH时,可采纳MRI诊断或联合诊断,其价值更加显著。

  • 标签: CT 磁共振成像 肝脏 局灶性结节增生 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灶性磨玻璃结节的高分辨CT表现情况与病理组织检查情况的对比。方法选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灶性磨玻璃结节患者103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CT检查,观察CT检查结果。结果病理组织检出肺灶性磨玻璃结节阳性患者有103例,检出率为100%,经高分辨CT检出肺灶性磨玻璃结节阳性患者有102例,与病理组织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对103例患者经螺旋CT检查之后的不良反应症状进行观察,不良反应症状主要是消化系统反应、皮肤系统反应、过敏反应与泌尿系统反应等,所占比例分别为1.9%、1.0%、1.0%、1.0%。结论高分辨CT能够显示肺内的灶性磨玻璃密度灶,并且对诊断和定性有一定的价值,定性的临床诊断需要和临床资料进行结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肺局灶 磨玻璃 结节 高分辨CT 病理组织
  • 简介:目的评价超声造影技术在鉴别良恶性肝脏灶性病变中的临床意义,并与常规超声比较。方法83例经穿刺活检及手术或临床证实的肝脏灶性病变(38例恶性和45例良性)均经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对肝脏灶性病变在造影检查中的强化型式与时相特征逐例进行了观察与记录,并用卡方检验比较了两种方法对肝脏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肝脏灶性病变随其良性与恶性而表现为不同的强化型式与时相特征。超声造影正确诊断34例恶性和43例良性病变,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9.5%、95.6%和92.8%,而常规超声正确诊断23例恶性和22例良性病变,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0.5%、48.9%和54.2%。两种方法诊断效能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超声造影技术在肝脏灶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可取代常规超声。

  • 标签: 肝脏局灶性病变 超声造影 鉴别诊断
  • 简介: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多期扫描对肝脏灶性结节增生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确诊为肝脏灶性结节增生的患者,对其MSCT的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共4期扫描图像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本组12例病例男女比例为7∶5,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34岁。12例患者均进行CT四期扫描,共观察到病灶12个,病灶位于肝脏左外叶2个,左内叶3个,右前叶4个,右后叶3个,最大平面直径范围为1.7~4.8cm,平均(3.1±1.3)cm。病灶CT平扫呈等密度5个,低密度7个,等密度者无法显示病灶边缘,低密度者2例病灶边界清楚,5例病灶边界显示模糊,其中可见更低密度瘢痕组织3例。CT增强动脉期显示12例病灶均呈明显强化,其中5例可见中央瘢痕或条索状低密度影,中间瘢痕组织无强化,11例病灶边界显示清晰,均未见包膜;门脉期病灶较动脉期密度降低,但仍较肝脏组织密度高,中间瘢痕组织无明显强化,仍呈低密度;延迟期病灶呈等密度为主,瘢痕组织可见强化,与病灶呈等密度分辨不清。结论MSCT多期扫描在肝脏灶性结节增生的影像表现方面有一定的特征性,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很好的作用,但确诊还需要病理诊断。

  • 标签: 局灶性结节状增生 肝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病理
  • 简介:摘要:临床中对于肝脏灶性结节的治疗方法选择,需要依据准确的诊断,由于该性质是较为复杂的病理结构改变,且具有较多种类,诊断难度较高,使得治疗方法的选择也存在一定难度。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在肝脏灶性结节的诊断中超声造影技术的应用不断广泛,通过对比的方法对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病灶进行增强,并分析与正常肝组织的对比,同时采用特定的灌注方式进行外周部位或中心部位增强等方面综合判断病灶性质。为了准确进行结节性质的诊断,需要结合肝脏灶性结节的不同性质合理的选择超声造影灌注特点。

  • 标签: 肝脏局灶性结节 超声造影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子宫腺肌症患者实施子宫腺肌瘤局部病灶切除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接受局部病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两组手术情况观察组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少,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51.67%,治疗总有效率68.33%,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率75%,治疗总有效率96.67%,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病灶切除术直接切除病灶,具有子宫体积恢复较快的特点,其近期效果显著,可以作为替代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方式在临床上积极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局部病灶切除术 子宫动脉栓塞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肝脏灶性病变采用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的检查结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5年12月~2017年10月接诊治疗的110例肝脏灶性病变患者,将110例患者通过抽签法平均分为55例参照组(实施常规超声检查)与55例实验组(实施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符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超声造影检查后,多血管性转移癌、肝细胞性肝癌、肝灶性结节增生确诊率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肝血管瘤确诊率中无明显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脏灶性病变行超声造影检查较常规超声较差具备更高的临床价值,可以有效诊断患者恶性、良性肝血管瘤病变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 标签: 肝脏局灶性病变 常规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 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检查提高灶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诊断率,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灶性胰腺炎或胰腺癌病人的超声或(和)CT检查资料。结果32例患者中均行CT检查,其中20例患者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2例仅行CT检查者术前诊断正确者9例,误诊3例,正确诊断率75%;20例即行CT检查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者术前诊断正确者18例,误诊2例,正确诊断率9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检查大大提高灶性胰腺炎或胰腺癌的术前诊断率,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局灶性胰腺炎 胰腺癌 螺旋CT 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60%[1]。其中70%在出生后不久就发生。绝大多数在1岁以内出现红色病损,随婴儿生长而迅速增大。可明显影响患儿颌面外形。我科利用抗肿瘤药平阳霉素有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促进血管瘤消退的作用,且副反应小的优点,自1991年6月至1999年10月采用平阳霉素注加冷冻治愈颌面部血管瘤35例。随访观察最长1例已达8年余,无1例复发。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35例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最小35天,最大60岁,其中6个月至11个月22例。混合性血管瘤20例,海绵状15例。瘤体面积最小1.5×1.3cm,最大1例占据一侧舌体并波及口底、舌根部。其余34例分别位于腮腺区9例,上唇面颊区8例,下唇颏部区5例,舌体舌腹区7例,硬腭区3例,软腭区2例。

  • 标签: 颌面部血管瘤 局部注射 平阳霉素 冷冻治疗
  • 简介: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通过检测活体组织内水分子的布朗运动,间接反映组织微观结构的变化,能够从细胞及分子水平研究疾病的病理生理状态。肾脏血流量丰富,是调节水循环代谢的重要器官,并且DWI成像无需使用造影剂,从而避免了造影剂引起肾系统性纤维化的风险,这对造影剂过敏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DWI成像在肾脏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对DWI成像的原理及其在肾灶性病变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扩散加权成像 造影剂 局灶性病变 活体组织 嗜酸细胞腺瘤 病理生理状态
  • 简介:乳腺灶性纤维化系组织在纤维腺病病理上进一步纤维化良性增生所致的局限性肿块,该组织呈无包膜化表达,其影像学图像表达与乳腺癌相似,易发生误诊。鉴于此,笔者将我院62例乳腺灶性纤维化患者的常规超声、弹性成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旨在为乳腺灶行纤维化的临床诊断提供高价值的影像学数据,具体报道如下。

  • 标签: 常规超声 诊断价值 弹性成像 纤维化 乳腺癌 局灶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及其对医疗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高,这意味着制药行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也急需提升药品制作工艺,并保证药品安全。因此我国制药工业领域内的各个企业和工厂,要不断完善现有的制药工程技术,实现技术创新和突破,确保药品能够满足群众需要,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随着制药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研究的不断深入,药物的开发效率也会逐渐提升,有助于缓解病痛,减轻病患压力。当前我国工程制药技术的改革创新既要加强人员培训、也要注重环保及技术研发,从而实现制药工程技术的全面创新。

  • 标签: 制药工程技术 制药工业领域 改革创新
  • 简介:摘要:作为近几年来新兴的工程技术行业,研究制药是制药工程的主要工作内容和研究内容。制药工程技术涉及化学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及两门技术的交叉应用。虽然我国的制药工程行业及领域发展起步的时间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但是近几年内,我国的制药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提升,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真正实现制药工程技术的创新和改革是是当前我国制药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本文分析制药工程技术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技术改革创新提供相应的方案。

  • 标签: 制药工程 制药技术 改革创新
  • 简介:摘要: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医药行业日新月异,给人们带来了更多更好的药物选择,微生物检验是药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药品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原辅料、生产设备和生产环境的微生物检测,能够使药品的安全、有效和稳定得到有效的保障,为患者提供更可靠的用药,所以探究在制药工业中的微生物检验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微生物 制药工业 应用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灶放射治疗联合化疗治疗颅内生殖细胞瘤术后效果。 方法: 将本 院 201 6 年 1 月至 20 17 年 12 月收治的 50 例 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 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 根据治疗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 25 例,对照组患者 进行 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 进行 灶放射治疗联合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 术后恢复效果、术后肿瘤消失时间、术后肿瘤复发情况 。 结果: 观察组患者 总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P < 0.05 );观察组患者术后肿瘤基本消失 18 例, 肿瘤缩小超过 90% 为 5 例,囊性病变为 2 例, 对照组患者分别为 11 例、 9 例、 5 例,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 < 0.05 );术后肿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 P > 0.05 )。 结论: 灶放射治疗联合化疗治疗颅内生殖细胞瘤术后远期效果更为明显,值得运用此联合治疗方式 。

  • 标签: 局灶放射治疗 联合 化疗治疗 颅内生殖细胞瘤 术后 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