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不同的情况,探讨治疗上睑皮肤松弛更有效、更持久的手术方式。方法分别采用眉缘切口眉睑提升、单纯去皮重睑术的方法矫正上睑皮肤松弛,观察疗效。结果眉缘切口眉睑提升的治疗矫正方式在治疗上睑皮肤松弛中效果更好,既矫正了松弛下垂的上睑,又减轻额纹、鱼尾纹,值得大力的推广。结论眉缘切口眉睑提升术是一种有效、持久的手术方法。

  • 标签: 上睑皮肤松弛 重睑术 眉缘切口眉睑提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用于浅表皮肤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100例浅表皮肤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使用水胶体敷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局部疼痛感、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使用水胶体敷料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4.00%,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临床观察记录,对照组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强于观察组,且患者满意度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水胶体敷料在治疗浅表皮肤损伤方面,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治疗方式,是外科手术创伤或者日常创伤的治愈良药,且能够有效地防治伤口恶化,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水胶体敷料 浅表皮肤损伤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光照不均是皮肤镜图像中的常见失真,其严重影响了后续图像分割的准确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项式拟合的皮肤镜图像光照不均去除算法。论文首先将大津阈值与迭代Retinex算法结合,自动提取出背景像素;然后将这些背景像素代入多项式拟合模型,获得光照分量曲面;最后根据Retinex成像模型,得到光照不均去除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对比方法相比,本文方法能够校正图像中的光照不均,提高后续图像分割的精度。

  • 标签: 皮肤镜图像 光照不均 Retinex模型 多项式拟合
  • 简介:摘要自制皮肤药敏试验保护判定装置的研制与临床应用体会。自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科将自制皮肤药敏试验保护判定装置应用于临床,共108例患者,均收到满意效果。自制皮肤药敏试验保护判定装置于传统方法相比,能够更好保护试敏部位并客观判定试敏结果。

  • 标签: 皮肤药敏试验 保护 判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光子嫩技术在皮肤美容临床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3例皮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病情不同分为A组(30例)、B组(33例)和C组(30例),A组为色斑患者、B组为毛孔粗大患者、C组为毛细血管扩张患者,三组均行光子嫩肤治疗,对比三组治疗效果以及满意度。结果A、B、C三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A、B、C三组满意度分别为,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子嫩技术在皮肤美容临床应用的临床疗效显著,对各种皮肤病均有效,同时可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光子嫩肤技术 皮肤美容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皮肤科手术护理体会,分析合理路径构建方法。方法选择本院门诊皮肤科2013年5月~2016年7月收治的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皮肤科手术护理措施,分析护理效果。结果6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及护理后,疾病均痊愈,治愈率100%。术后,1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7%,经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切口愈合。60例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95.8±3.4)分。结论门诊皮肤科收治的患者行手术治疗时,通过护理路径干预的实施,可提升手术效果,促使患者尽早康复。

  • 标签: 门诊皮肤科 手术护理 体会 路径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米诺环素在皮肤性病治疗中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120例于我院就诊的皮肤性病确诊患者,对不同疾病类型的患者实施不同剂量及时间的米诺环素治疗,全部患者均于治疗开始后2周末进行治疗效果的判定及对比。结果皮肤感染患者痊愈率为94.6%,痤疮组患者治愈率为89.3%,淋病患者治愈率为73.7%,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患者治愈率为87.5%,宫颈炎患者治愈率为95.0%;除淋病患者的治愈率差异较大(P<0.05)外,其余患者的治疗效果均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诺环素治疗各种由敏感病原菌导致的轻、中度皮肤性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米诺环素 皮肤性病 临床治疗特点
  • 简介:目的:探索淋巴水肿过程中皮肤微淋巴管的病理生理改变。方法自2013年11月至2015年9月,对37例淋巴水肿患者(原发性淋巴水肿26例,继发性淋巴水肿11例)行皮肤活检术,切取足背或上臂内侧全层皮肤,以正常人皮肤标本作为对照组(n=7),免疫荧光染色标记淋巴管内皮标志物Podoplanin,平滑肌标志物α-SMA,计算每位患者α-SMA+淋巴管%(α-SMA+淋巴管数/淋巴管总数)、淋巴管密度、管腔面积,并与对照组比较。吲哚菁绿淋巴造影(ICGlymphography)检查淋巴管功能。结果淋巴水肿患者皮肤微淋巴管出现不同程度的“肌化”改变。原发性、继发性淋巴水肿患者组α-SMA+淋巴管%分别为47.5%、73.2%(中位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5%),P〈0.01;两实验组管腔面积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实验组淋巴管密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于健肢淋巴管的影像学表现,淋巴水肿肢体均呈现出真皮反流的荧光影像。结论皮肤微淋巴管“肌化”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慢性肢体淋巴水肿的重要病理改变,并参与疾病的演变。

  • 标签: 淋巴水肿 毛细淋巴管 平滑肌细胞 肌化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