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9 个结果
  • 简介:造血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为各种血细胞潜能的一类干细胞,是目前研究最为透彻、临床应用最为成熟的成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的功能与其代谢调控密切相关,其代谢状态主要表现为:居住在骨髓低氧微环境中,依赖糖酵解进行能量代谢,保持低活性氧水平;Hif-1、FoxO3、ATM、PTPMT1等蛋白维持造血干细胞处于低氧状态,并使其免受活性氧损伤;此外,糖代谢相关酶、谷氨酰胺、脂肪酸氧化、嘌呤、氨基酸代谢等也在造血干细胞代谢调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就造血干细胞代谢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叙述氧化代谢调控、糖代谢水平、嘌呤代谢和氨基代谢的相关机制

  • 标签: 造血干细胞 代谢调控机制 低氧微环境
  • 简介:摘要很多复杂的军事行动中的装备系统含有很多风险,因此加大了装备事故发生的危害性和必然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建立军事装备保险机制的必要性进行研究。阐述了装备事故处理机制中存在的弊端,从其宏观形态上、军队建设、装备组建和实训多角度表面组建军事装备保险制度的必然性,分析主要内涵,从理论和实践不同角度,以风险可保障性、军队政策制度环境及国内外实践为建设性方向,组建“政府引导、军队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合作化管理模式,得到建立军事装备保险机制的有效策略。

  • 标签: 军事装备 保险机制 必要性
  • 简介:摘要白癜风是皮肤科常见因皮肤黑素细胞功能消失而引起的后天性限局性或泛发性皮肤色素脱失病,由于白癜风治疗困难且病情反复,深入研究白癜风的发病机制,从而找到解决该疾病的治疗方案意义重大。

  • 标签: 白癜风 发病机制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肛瘘切除术后肛门功能及炎症状况。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接诊的68例肛瘘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使用传统切口挂线术治疗,观察组使用肛瘘切除术治疗,比较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血清白介素IL-4、IL-6和肛门失禁严重指数量表(FISI)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5%(P〈0.05);手术后,观察组血清IL-4、IL-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时,观察组FI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69%。结论肛瘘切除术治疗肛瘘患者,效果显著,术后肛门功能恢复快,且造成的炎症反应轻,术后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肛瘘切除术 切口挂线术 肛门功能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药效学实验方法,探讨溪黄草浸膏退黄、散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胆汁分泌实验;非特异型免疫功能-碳廓清实验和体液免疫功能-血清溶血素实验,对溪黄草浸膏退黄、散淤功能进行论证。结果溪黄草浸膏在给药30min后,剂量为8g.kg-1、16g.kg-1时,对麻醉大鼠的胆汁流量有明显增加,其增加率分别为57.14%和64.28%。剂量为9g.kg-1和27g.kg-1能极明显提高NIH小鼠单核细胞吞噬功能,对小鼠血清的溶血素有明显的增加作用。结论溪黄草浸膏通过提高动物免疫功能,促进胆汁分泌作用达到退黄疸,散淤、清湿热的功能。

  • 标签: 溪黄草浸膏 免疫功能 胆汁分泌
  • 简介:摘要纤维化是各种致病原因引起细胞外基质(ECM)在肝内过多沉积的病理过程。在细胞和分子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显示,细胞因子作用于窦周间隙静止的肝星状细胞(HSC)使其转变为激活状态,继而增殖,合成ECM。因此认为激活的HSC是产生ECM的主要细胞,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细胞因子参与其中。目前认为,进展性肝纤维化具有可逆性。药物旨在通过抑制HSC的激活、诱导其凋亡和防止ECM的沉积等。近年来,通过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一些中药和方剂抗肝纤维化显示出良好的效果,针对肝纤维化发生的各个环节进行抗肝纤维化治疗取得很大进展,中药抗肝纤维化作用机理研究也呈现出多方向、多层次展开的局面。

  • 标签: 中医药 肝纤维化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药效学实验方法,探讨溪黄草浸膏退黄、散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胆汁分泌实验;非特异型免疫功能-碳廓清实验和体液免疫功能-血清溶血素实验,对溪黄草浸膏退黄、散淤功能进行论证。结果溪黄草浸膏在给药30min后,剂量为8g.kg-1、16g.kg-1时,对麻醉大鼠的胆汁流量有明显增加,其增加率分别为57.14%和64.28%。剂量为9g.kg-1和27g.kg-1能极明显提高NIH小鼠单核细胞吞噬功能,对小鼠血清的溶血素有明显的增加作用。结论溪黄草浸膏通过提高动物免疫功能,促进胆汁分泌作用达到退黄疸,散淤、清湿热的功能。

  • 标签: 溪黄草浸膏 免疫功能 胆汁分泌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西药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方法择取2017年1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本院就诊的消化道炎症患者共50例,25例使用阿莫西林的患者归入研究组,25例使用奥美拉唑的患者归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就总有效率而言,研究组要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就不良反应率而言,研究组近似于对照组,统计学无差异(P>0.05)。结论阿莫西林在炎症的治疗上具有显著疗效,且较少出现不良反应,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作用机制 药理 阿莫西林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中医有关老年痴呆症发病机制及其疗效方面的现状以及研究进展。方法查询与分析有关学术研究成果以及期刊文献资料,归纳与总结相关问题。结果中医领域中认为老年痴呆症的形成、发展与肝肾不足、心脾两虚、痰浊阻窍均有直接关联性,应用中医辨证思路进行论治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结论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应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对老年痴呆症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确切,值得肯定。

  • 标签: 老年痴呆 中医 发病机制 疗效
  • 简介:摘要推拿技术治疗颈椎病在临床起到了一定的疗效,进一步了解推拿技术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制,可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中国知网,以“推拿技术治疗颈椎病”和“作用机制”为检索词检索近年来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作用机制的文献,并对以上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和综合分析,从而对其进行系统的总结。目前大量有关研究侧重于颈椎病临床疗效的观察,对推拿技术治疗颈椎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少。推拿技术治疗颈椎病有其独特的优势,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其作用机制会得到广泛的共识。

  • 标签: 推拿手法 颈椎病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Hfq对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的影响和机制。方法构建肺炎克雷伯菌hfg基因突变株与回复株,进行药敏试验,检测指标包括MIC、MBC,同时检测生长曲线、时间-杀菌曲线。结果头孢噻肟、头孢唑林钠、头孢呋辛钠、头孢他啶对肺炎克雷伯菌WJ101株的抑制作用均较强,抑菌浓度均<32μg/ml。肺炎克雷伯菌WJ101株生物被膜定量检测的光密度平均值为0.039,与阴性对照孔的检测值(0.032)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hfq敲除株被膜定量检测的光密度平均值为0.053,明显高于肺炎克雷伯菌WJ101株与阴性对照孔的检测值,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Hfq对肺炎克雷菌耐药性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作用机制主要是调控肺炎克雷菌的生物被膜形成,是一种多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 标签: Hfq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影响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应用的不良反应及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服用他汀类药物而引起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并分析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发生机制。结果各组他汀类药物中辛伐他汀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达58.3%(70/120),发生率最小的是普伐他汀和氟伐他汀7.5%(9/120);不良反应出现时间中0~24h发生率最高达58.3%(70/120)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不良反应主要为肝毒性(43.3%),引起腹泻、恶心等症状,皮肤、肾脏、肌肉等也可受累。结论综上所述,他汀类药物可产生多种原因的肝、肾、肌肉、皮肤等毒性损害,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要结合患者临床症状系统分析,合理用药,提高安全性。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不良反应 应用 机制
  • 简介:摘要乙肝病毒感染相关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肝癌类型,全国每年有30多万人死于肝癌,约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60%左右。在我国,由于乙肝病毒感染人数较多,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宿主基因,最终导致细胞癌变及肿瘤的发生。通常对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肝癌的预防是接种乙肝疫苗和抗HBV治疗,但在治疗方面方法有限。目前乙肝病毒导致肝细胞癌变的分子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因此,若能从分子机制入手阐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肝癌的致病机理,可为肝癌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肝细胞癌 HBX蛋白 分子机制
  • 简介:摘要由内科疾病、药物使用、遗传、脑外部外伤史、正常老化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等因素可导致65岁以上老人会有一定几率出现明显痴呆症状。到了85岁,老年痴呆发病率则会更明显的上升,其对患者家庭造成了严重影响,并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这种影响越来越严重。我国近年来医疗水平不断发展,对老年人的神经生理、生化以及药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其发病机制以及相关治疗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突破,为此本文对近年来医疗领域对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发病机制 老年痴呆 生化药理 发病机制
  • 简介:摘 要:在医疗卫生体制深化改革的大环境下,家庭医生服务得以推广,在推广范围以及推广方式上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相关激励机制的建立,有助于促进家庭医生服务能力的强化。本文就我国家庭医生服务发展现状进行阐述,明确我国家庭医生服务现存问题,进一步从家庭医生服务能力强化、激励机制创建与完善等方面入手,对医联体家庭医生服务签约服务的发展进行探究,旨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 标签: 医联体 家庭医生 服务能力 激励机制
  • 简介:摘要:近些年竞技体育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在发展,同样也导致了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和运动疲劳,如何有效的让运动员恢复是教练和运动员迫切需要的。 全身 超低温 治疗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物理 治疗 ,因其能很好地缓解疼痛、降低受伤后的炎症反应、加快恢复速度,且操作简便、耗时短、治疗过程舒适,日益受到国内外优秀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注。 本文就全身超低温治疗技术在促进运动疲劳恢复是生理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运动性疲劳,全身超低温治疗, 运动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丹红注射液与阿司匹林药物相互作用特征与机制。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接收的缺血性脑病患者76例,随机抽取38例作为A组,采用单一阿司匹林治疗,另38例作为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A组基底动脉收缩峰值流速值、血小板聚集率均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B组基底动脉收缩峰值流速值、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血小板聚集率低于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缺血性脑病治疗中,阿司匹林与丹红注射液联合应用后,通过二者相互作用,可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阿司匹林 相互作用
  • 简介:摘要在军事训练中,由于军事训练的强度和训练的场地和一些个人体质因素等一些原因导致了复杂多样的军事训练伤。军事训练伤的频发给军队的治疗和军队正常的训练带来了影响。本文对军事训练伤的成因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对军事训练伤进行预防措施的研究,以求对军事训练伤的研究有所帮助。

  • 标签: 军事训练伤 致病因素 预防机制研究
  • 简介:摘要:溃疡性结肠炎 是一种病因复杂的慢性、难治性结肠炎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目前临床对于 溃疡性结肠炎 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普遍认为该病的发生与精神因素、感染因素、饮食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等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科治疗、介入治疗、细胞治疗、药物治疗等。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发病机制 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