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支非支气管动脉参与供血的体循环侧支动脉(NBSA)所致肺结核咯血行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7月10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5例患者接受TACE治疗,列为对照组,55例患者接受TACE联合HIFU治疗,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生存期限及并发症.结果①观察组治疗后血清AFP、CEA、CA19-9、ALA水平分别为(47.21±13.72)μg/L,(309.5±75.55)μg/L,(22.86±10.31)ng/ml,(29.44±8.39)u/L,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治疗后1、2、3年存活率分别为74.54%、40%、15.56%,高于对照组的48.89%、22.2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生存时间为(23.42±12.35)个月,长于对照组的(15.75±7.8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皮肤水泡发生率为5.45%,对照组为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联合HIFU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显著,有助于延长生存期限,但需注意预防皮肤损害.关键词中晚期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高强度聚焦超声中图分类号R322.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604-01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脾动脉瘤的临床价值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4例脾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行CT血管造影检查评估脾动脉瘤的大小、性状,脾动脉载瘤动脉的直径,动脉瘤所处脾动脉的位置、形状及瘤颈大小。根据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介入栓塞方法。栓塞治疗后患者行脾动脉DSA检查显示载瘤动脉通畅,脾脏正常显影,瘤腔内无造影剂滞留显影亦无造影剂外溢,则为介入栓塞治疗成功。患者出院后1个月和半年在门诊各复查CT血管造影检查1次。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6月。结果14例患者中,共发现15个动脉瘤,1例为多发,13例为单发。2个为假性动脉瘤,13个为真性动脉瘤,瘤体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动脉瘤的位置:位于脾动脉近心端5个,位于中段7个,位于远心端3个。瘤体直径为1.6~7.5cm,平均为3.7cm。14例患者均顺利运用弹簧圈栓塞治疗。1例真性脾动脉瘤患者因为动脉瘤开口较大,选用裸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成功。1例多发真性动脉瘤患者同时栓塞瘤腔开口远心端和近心端的载瘤动脉,并在瘤腔置入裸支架治疗。1例真性脾动脉瘤患者因载瘤动脉扭曲,且瘤腔开口较大,选用同轴微导管联合球囊行弹簧圈栓塞治疗成功。14例患者术后无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至出院。术后随访情况:术后1个月,1例患者出现脾梗死;3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轻微腹痛及低热;其余患者恢复良好,未见瘤腔复通及增大。术后6个月,2例患者辅助支架无移位,其余无不良反应。结论脾动脉介入治疗操作简单,手术安全、有效,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同时保留了脾脏功能,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 标签: 脾动脉瘤 介入治疗 弹簧圈 栓塞 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实施放射介入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护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子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放射介入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及心理护理等,观察患者的满意度。结果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过人性化护理后,有29例患者为满意,满意度达72.5%,有10例患者为基本满意,1例患者为不满意。总体满意度高达97.5%,护理效果显著。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放射介入护理,满意度较高,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放射介入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单纯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与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伽玛刀治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96例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2例行肝动脉栓塞化疗,44例行TACE联合伽玛刀治疗.结果介入组及联合组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32.8%、42.5%,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22.5%、35.8%.结论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介入加伽玛刀治疗比单纯介入治疗疗效好.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介入栓塞化疗;放射治疗.Effectsof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combinedwithorwithoutγ-kniferadiotherapyonpatientswithunresectablehepatocellularcarcinomaZhangxue-cheng,Hexuan,WangYong-feng,Zhaochen-nianDepartmentofOncology,ShaanxiCorpsHospital,ChinesePeople??sArmedPoliceForces,Xi??an,Shaanxi710054;China.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effectsof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combinedwithorwithoutγ-kniferadiotherapyonpatientswithadvancedunresectablehepatocellularcarcinoma.Methods96casesofprimaryhepaticcarcinoma,52casesofhepatic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44casesofTACEcombinedwithgammaknifetreatment.ResultsForTACEgroupandCombinedgroup,the2year??slocalcontrolrateswere32.8%and42.5%,respectively.and3year??slocalcontrolrateswere22.5%、35.8%.ConclusionTheefficacyofTACEcombinedwithγ-kniferadiotherapywasbetterthanTACEaloneforadvancedunreseKcteayblweorhdespatocellularcarcinoma.Thetoxicitywassimilar,andisclinicalacceptable.hepatocellularcarcinoma;chemotherapy;radiotherapy中图分类号R735.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589-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基层医院肺动脉栓塞影像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8例肺动脉栓塞患者,对其临床影像诊断情况进行详细的回顾性分析,观察肺动脉栓塞影像的效果与价值.结果通过影像学检查,18例患者中确诊的有15例,占83.3%;误诊为胸腔积液1例,机化性肺炎2例.通过X线片与螺旋CT扫描显示肺纹理减少1例,结节状4例,心包积液4例,斑片状影3例,盘状肺不张2例,胸腔积液4例.经过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11例肺动脉高压与右心室增加,7例心功能不全.结论在肺动脉栓塞疾病中,其常见的诊断检查包括胸部X线片检查,螺旋CT检查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选择的检查手段简便、安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通过对病史、体征、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以便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率.关键词基层医院;肺动脉栓塞;影响诊断;价值分析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子宫动脉拴塞治疗子宫平滑肌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本组67例,平均年龄31岁,年龄范围24~48岁。肌瘤单发48例,多发19例,大小(2.8×3.1)cm~(9.6×l0.8)cm不等。均超选择栓塞双侧子宫动脉。结果成功率为100%。栓塞后造影显示于宫动脉闭塞,随访3个月至1年,肌瘤缩小20%~80%不等。3例黏膜下层肌瘤经阴道排出并经病理证实。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创伤小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 标签: 子宫平滑肌瘤 介入性栓塞 PVA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医学技术发展为提高肺动脉栓塞的诊断率,减少漏诊率,现回顾分析我院近二年应用64排肺CTPA诊断30例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体会(07.1-09.4)。30例不同程度肺血管受阻,30例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直接征象及肺动脉高压,肺栓塞,心脏增大,胸腔积液,中心动脉扩张,肺血管稀疏,外周血管纤维呈“残根征”及间接征象。对B超声检查,放射性核素肺通气及肺灌注扫描等检查方法。应用肺部64排螺旋CT肺血管造影具有安全性,快速,敏感性高,作为肺动栓塞诊断的首选方法。

  • 标签: 螺旋CT 肺血管造影 肺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误诊的原因及与肺栓塞鉴别诊断的区别,分析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经临床诊断后13例患者存在误诊,误诊率为30.95%。其中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7例,肺栓塞3例,肺结核1例,胃炎1例,肾绞痛1例。结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易出现误诊情况,其中误诊为肺栓塞的原因可能为两种疾病均有胸痛症状,且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进行区分。而超声心动图、CT及MRI检查等联合应用则能大大提高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准确率,尤其是超声心动图对于二者的鉴别诊断意义重大。

  • 标签: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肺栓塞 误诊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145-01
  • 简介:目的探讨对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行腔内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4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5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DSA与CT检查结果一致:肠系膜上动脉主干栓塞34例,肠系膜上动脉分支栓塞17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并发急性血栓形成4例。患者均首先采用腔内介入治疗;若腹部症状、体征,血常规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提示肠坏死,则立即行剖腹探查;若术中证实为肠坏死,则行肠切除+肠吻合术。采用门诊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3月。分析患者腔内介入治疗结果、腔内介入治疗的后续治疗情况、术后并发症、30d病死率、随访期间复发率和病死率。结果55例患者从出现腹部疼痛到行腔内介入治疗的平均间隔时间为10.1h(4.0~15.0h),动脉完全再通率为32.7%(18/55),其中8例肠系膜上动脉主干栓塞,9例肠系膜上动脉分支栓塞,1例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夹层;部分再通率为63.6%(35/55),其中26例肠系膜上动脉主干栓塞,8例肠系膜上动脉分支栓塞,1例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夹层;2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腔内治疗无效,后行支架置入痊愈。9例肠系膜上动脉主干栓塞患者在腔内介入治疗后11~24h内行剖腹探查+肠切除+肠吻合术,切除小肠平均长度为103cm(74~201cm)。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发生大出血,2例患者出现穿刺点渗血,经压迫止血等处理后好转。5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5个月(2-14个月)。术后1个月内,5例患者死亡,患者30d病死率为9.1%(5/55);其余患者无腹痛复发。术后5个月,3例患者出现腹痛症状,之后证实非肠系膜动脉缺血所致。2例行支架置入术患者随访9个月未出现复发。其余患者随访期间未出现肠系膜上动脉缺血�

  • 标签: 肠系膜上动脉缺血 腔内介入治疗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