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Th1,rh2的漂移状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胃癌患者23例及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8例(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三色荧光法检测和分析外周血中的Th1/Th2状态。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Th1、Th2和Th1/Th2比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68、2.38、5.35.P均〈0.05)。同时,机体的Th1和Th2状态出现失衡,发生“Th1向Th2”漂移,形成Th2型状态。此外,分期越晚的胃癌患者,其Th2在Th细胞中所占的比重越大。结论胃癌患者抗肿瘤免疫功能明显受损,且受损程度与胃癌患者的分期存在相关性,Th1/Th2比值可能与胃癌的发病机制及预后情况相关。

  • 标签: 胃癌 辅助性T细胞 TH1 Th2比值 流式细胞术
  • 简介: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胃癌诊断及血管造影在肿瘤血供显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确诊为胃癌35例患者的64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及血管造影图像,分析胃癌的CT征象及CT血管造影对胃癌供血的显示,与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经CT诊断胃癌中显示胃壁厚度、胃壁外软组织肿块大小与术后大体测量数值差异显著(P〈0.05);显示胃壁溃疡与术后大体观察的差别较大;病理诊断为低分化腺癌的胃壁厚度、胃壁外软组织肿块大小、胃壁溃疡、区域淋巴结转移率与中分化腺癌的差异显著(P〈0.05)。血管造影胃间接供血动脉的显示患者共计35例,显示率均达100%;胃左动脉和胃网膜右动脉分别显示34例、35例,显示率分别为97.14%、100%;胃短动脉、胃后动脉、胃右动脉及胃网膜左动脉分别显示20例、23例、34例、33例,显示率分别为57.14%、65.71%、97.14%、94.29%。结论64层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及肿瘤血供显示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胃癌 64层螺旋CT 肿瘤血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尿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探讨UPA和PAI-1与胃癌浸润、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5例胃癌标本,50例正常胃黏膜标本,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UPA和PAI-1蛋白在人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均能检测到UPA和PAI-1的表达,但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癌组织和胃正常黏膜组比较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癌旁黏膜组和胃正常黏膜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胃癌UPA和PAI-1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PAI-1和UPA在胃癌中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UPA和PAI-1的共同表达是胃癌的特征之一,UPA和PAI-1的高表达可能预示着胃癌组织分化较低、或已发生浸润转移。

  • 标签: 胃癌 淋巴结转移 UPA PAI-1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验性胃癌前病变与胃粘膜上皮紧密连接的关系。方法利用化学致癌剂MNNG诱变形成实验性胃癌前病变的动物模型,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与比较胃癌前病变动物模型胃粘膜病理形态,透视电镜观察胃癌前病变动物模型胃粘膜上皮紧密连接处的间隙变化。结果胃癌前病变的不同时程、不同病理阶段胃粘膜异型增生的病理形态学各异,且动物模型上皮细胞间隙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粘膜上皮损伤是胃癌前病变的重要病理学特征,缩小上皮细胞间隙对于逆转胃癌前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胃癌前病变 胃粘膜上皮 肠化生 异型增生 紧密连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紫杉醇联合顺铂、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3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56例晚期胃癌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2例患者接受顺铂、氟尿嘧啶治疗,治疗组24例患者接受紫杉醇联合顺铂、氟尿嘧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患者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紫杉醇 顺铂 氟尿嘧啶 晚期胃癌
  • 简介: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乳癌根治术后静脉镇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随机等分成两组,Ⅰ组麻醉诱导前5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Ⅱ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0min(T0)、手术结束时(T1)、术后4h(T2)和术后24h(T3)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6-酮前列腺素1(6-Keto-PGF1)浓度。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病人自控镇痛(PCA)镇痛泵(吗啡1mg/ml,氯胺酮1mg/ml;PCA每次1ml,有效按压时间5min/次),并在术后4h、12h、24h记录镇痛泵按压次数。观察患者是否有头晕、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并进行镇痛效果评价(VAS评分)。结果与T0比较,两组T1、T2、T3各时点的血浆6-Keto-PGF1水平均明显升高,而Ⅰ组T1、T2、T3各时点的血浆6-Keto-PGF1水平均明显低于Ⅱ组相同时点(P〈0.05);Ⅰ术后4h、12h、24h的VAS评分及静脉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低于Ⅱ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能具有良好的超前镇痛效应,能安全用于乳腺手术患者。

  • 标签: 乳腺癌 超前镇痛 帕瑞昔布钠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整体护理的方法和配合特点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对86例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采用统一的整体护理,对他们进行术前访视、术中密切配合还有术后生活质量回访的针对性护理。结果86例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治疗,且手术后的生活质量良好。结论手术室整体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配合质量,不仅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还有助于患者早日获得康复。

  • 标签: 结直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腹腔镜以及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自我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共10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有患者25例。A组患者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B组患者接受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胃肠运动功能。结果A组患者术后肠胃蠕动恢复状况优于B组患者(P<0.05)。结论相对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于胃肠功能的影响较小,对于患者术后消化功能的恢复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 胃肠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于乳腺癌根治手术改进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其对于减少此病并发症的疗效。方法对本医院收治的接受过乳腺癌根治术改进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并且对其进行术后随访一年左右,对其并发症的出现情况以及预防措施等各个方面的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改良根治改进对于减少乳腺癌的并发症具有显著疗效,94例皮瓣成活效果理想,2例发生皮瓣坏死,经过植皮后愈合较好;2例出现淋巴漏,2例出现血肿;所有患者均没有出现患侧肢功能障碍及患侧上肢水肿。结论此手术的视野清晰,可以更好地对患侧上肢进行保留,又有利于之后的康复训练,可以显著地降低乳腺癌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满意度。

  • 标签: 乳腺癌改良根治 改进 减少 并发症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腹腔镜胃癌全胃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进展期胃癌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30min,1例因术中出血中转开腹。平均淋巴结活检数量为23枚。平均住院时间为10.2d,平均第一次进食半流食时间为6d,术后平均排气时间3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2%(2/11,切口感染1例、肠梗阻1例),术后随访率81.8%,术后因肿瘤复发死亡3例,其余均健康生存。结论对于进展期胃癌患者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性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检查 胃切除术
  • 简介:目的报道20例腹膜外入路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中期肿瘤学和功能学随访结果。方法2009年8月至2011年10月,20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接受了单孔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平均年龄66.1岁,平均体重指数24.4kg/m2,术前平均PSA12.2ng/ml。统计分析围手术期、病理、以及术后肿瘤控制、性功能和控尿功能资料。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需中转常规腹腔镜或开放手术,1例需增加一个5mm套管。平均手术时间为248min(190~330min),平均出血量为94m(l20~200ml),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术后3d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为1.5分,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15.4d(13~24d)。病理报告1例(5%)T3a患者切缘阳性,平均Gleason评分6.7分。术后有4例Clavien2级并发症。平均随访22.8个月(12~36个月),未发现肿瘤生化复发证据,保留双侧勃起神经的患者术后60%恢复了性功能,完全尿控率1年为85%(17/20),2年为90%(9/10),3年为100%(3/3)。结论单孔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技术上可行,不仅美容效果好、术后疼痛轻,且具有令人满意的中期肿瘤控制、性功能和控尿功能保留效果。有必要开展与常规腹腔镜手术的随机对照研究以决定其应用价值。

  • 标签: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根治术 单孔腹腔镜-内窥镜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根治性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对10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施行了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绿激光汽化术,手术参照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原则,肿瘤部位切除至膀胱外脂肪层。术后给予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随访3~24个月。结果2年内复发2例,复发率20%(2/10),对复发者再次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绿激光汽化术。结论对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或不愿意接受膀胱全切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可施行根治性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以达到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 标签: 膀胱癌 绿激光
  • 简介:目的检测胃癌组织标本中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2(EZH2)和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3(STAT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患者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至2000年4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连续收集患者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5cm),用4%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后,制作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组织中EZH2和STAT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患者预后关系。胃癌组织中EZH2、STAT3的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用配对,检验,Kaplan—Meier法绘制胃癌患者的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生存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胃癌各临床病理指标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EZH2和STAT3蛋白的高表达率分别为73.1%(49/67)和67.2%(45/6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中的32.8%(22/67)和37.3%(25/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839,11.964,P〈0.05)。EZH2蛋白表达水平与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X2=11.573,5.902,P〈0.05)。STAT3蛋白表达水平与年龄、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x2=5.475,9.998,5.475,P〈0.05);EZH2和STAT3蛋白共同表达率(高表达和低表达合计49例)为73.1%(49/67),EZH2和STAT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97,P〈0.05)。EZH2和STAT3蛋白共同高表达率随TNM分期的增高而增高,EZH2和STAT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共同表达与临床TNM分期有关(X2=6.997,P〈0.05)。EZH2蛋白低表达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EZH2蛋白高表达的胃癌患者(X2=7.386,P〈0.05)。STAT3蛋白低表达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STAT3蛋白高表达的胃癌患者(X2=12.253,P〈0.05)。EZH2和STAT3蛋白共同低表达的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高�

  • 标签: 胃肿瘤 转录信号传导子与激活子3 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2 预后
  • 简介: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胃癌诊治研究中心、广东省医学会、《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和《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第六届胃肠肿瘤学术研讨会暨胃癌高级培训班以及广东省医学会胃肠外科学分会第五次学术会议定于2013年12月6日存广州召开。会议将邀请国内消化肿瘤领域著名专家作专题研讨,欢迎广大医师踊跃参加。参会者可获国家继续医学教育I类学分10分。

  • 标签: 广东省医学会 学术研讨会 高级培训班 胃肠外科 胃肠肿瘤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