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8 个结果
  • 简介:背景:组织工程膀胱黏膜层的构建在组织工程膀胱修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并没有最合理的构建方法.目的:探讨胶原海绵支架复合猪膀胱尿路上皮细胞体外构建膀胱黏膜结构的可行性.方法:刮取猪膀胱黏膜层后用酶消化方式进行猪膀胱尿路上皮细胞原代培养,并进行尿路上皮细胞标志物免疫荧光和RT-PCR鉴定.制备疏松多孔的胶原海绵支架材料,将第3代尿路上皮细胞接种在胶原海绵支架上,体外培养4~8d后观察尿路上皮细胞和胶原海绵材料的复合情况.结果与结论:原代培养的猪膀胱尿路上皮细胞呈"多角形"、"铺路石"样,以克隆团形式生长.免疫荧光鉴定AE1/AE3阳性,RT-RCR检测uroplakin-ⅠA、uroplakin-Ⅱ阳性.胶原海绵复合尿路上皮细胞体外培养4~8d后,细胞在胶原海绵支架上生长良好,覆盖胶原材料的表面并长入材料内部,保持了尿路上皮细胞的特性.体外培养6d时,尿路上皮细胞与胶原支架复合效果最好,同时细胞数量也最多.结果初步表明了胶原海绵复合膀胱尿路上皮细胞可以构建组织工程膀胱黏膜,且体外培养6d为最佳时间点.

  • 标签: 膀胱黏膜 胶原 尿路上皮细胞 组织工程 支架材料
  • 简介:目的对比64层与320层螺旋CT显示冠状动脉及诊断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64层(64层CT组,20例共38枚支架)和320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320层CT组,42例共64枚支架)资料,对比两组图像质量、患者心率、有效辐射剂量(ED),并以CAG为"金标准"评价64层及320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诊断能力。结果两组间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心率、E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100%(5/5)、92.31%(24/26)、71.43%(5/7)、100%(24/24)及93.55%(29/31);320层螺旋CT分别为100%(11/11)、95.65%(44/46)、84.62%(11/13)、100%(44/44)及96.49%(55/5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64层及320层螺旋CT均可应用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随访,320层螺旋CT对患者心率的要求更低,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更少。

  • 标签: 冠状血管 支架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背景:金属材料和一般的高分子材料制备的管道支架生物相容性和载药性能很差,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制备的管道支架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双层复合结构有利于提高管道支架的径向支撑力和载药性能。目的:总结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编织的双层复合管道支架的制作方法,探讨制作材料以及编织结构对管道支架的载药性能的影响。方法:用聚对二氧环己酮编织内层管道支架,用聚乙交酯丙交酯编织外层管道支架。以紫杉醇与阿奇霉素为药剂,测试管道支架载药后质量的变化。结果与结论:聚乙交酯丙交酯编织的单层管道支架的载药率大于聚对二氧环己酮编织的单层管道的载药率,聚乙交酯丙交酯与聚对二氧环己酮复合编织的双层管道支架的载药性能优于单层管道支架

  • 标签: 复合管道支架 可降解 编织 聚乙交酯丙交酯 载药性
  • 简介:<正>由中山大学血管外科研究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和《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编辑部联合主办,《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和《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协办的第六届中国南方血管大会暨首届海峡血管论坛于2012年6月14日~16日在广

  • 标签: 血管外科 中国南方 中华医学杂志 中山大学 主动脉夹层 电子版
  • 简介:骨质疏松是一类以骨组织量进行性减少,骨结构异常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老年人多见;骨质疏松导致老年人骨质变薄,股脆性增高,在较小外力作用下即可发生骨折[1];脊柱压缩性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2],常导致患者脊柱后凸畸形,引起剧烈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 标签: 脊柱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性 椎体后凸成形 骨质疏松患者 脊柱压缩性骨折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酶洗法制备兔气管支架的最适宜处理周期。方法健康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为4组(n=6)。以新鲜未处理气管作为对照组(A组),按照酶洗法2、3、4个周期处理气管作为实验组(B组、C组、D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标本处理后光镜组织学观察.电镜扫描观察超微结构,并测量气管最大拉伸力、破裂力、变异率等生物力学性能。结果B、C组气管支架的最大拉伸力、最大破裂力和变异率均显著大于A、D组;组织学观察显示A组有大量黏膜上皮细胞,B组见部分黏膜上皮细胞,C、D组未见黏膜上皮细胞;电镜扫描显示实验A、B、C组气管支架的细胞基质和胶原纤维明显多于D组。结论经酶洗法处理3个周期的兔气管支架具有理想的去抗原效果和生物力学性能,并具有较完整的细胞外基质.适合用于构建组织工程同种异体气管。

  • 标签: 组织工程 酶洗法 生物力学 细胞外基质
  • 简介: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联合肾脏血管造影(cTA)在经皮。肾镜取石(PCNL)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本组34例鹿角形肾结石均行经皮肾镜取石,观察手术时间、中失血量、结石清除率。结果全部手术均取得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耗时1.0-2.5h,平均1.5h。出血量30-300ml,平均112+30ml。总结石清除率91.4%。结论CT三维重建联合肾脏CTA可提供肾盂肾盏集合系统、肾实质血管分布的清晰图像,并可发现结石和明确结石与肾盂。肾盏集合系统的关系,可在术前发现肾动静脉瘘。与静脉尿路造影相比较,三维CT重建更有利于确定经皮肾穿刺的部位及穿刺通道选择。对于鹿角形肾结石,CT三维重建联合肾脏CTA应该成为经皮肾镜取石术前一种常规的影像学定位方法。

  • 标签: 三维重建 CT血管造影 肾结石
  • 简介:<正>景在平教授简介姓名:景在平性别:男出生年月:1955年11月籍贯:山东邹平学习和工作经历:1980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获学士学位1980年-1985年:就职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1988年: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毕业,获硕士学位1994年: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毕业,获博士学位1994年-至今:就职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现任职务及社会兼职: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外科教研室、血管外科主任全国血管外科学组副组长

  • 标签: 军医大学 上海 第二 教授 大学毕业 附属
  • 简介: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CVD)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主要致死性并发症。CVD导致的死亡率约占终末期肾病总病死率的50%。血管,心瓣膜和心肌的钙化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其中80%的血管损伤和90%的冠状动脉疾病中均存在血管钙化。有学者通过电子束CT检查发现,54%~100%的血液透析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冠状脉动钙化,发病率明显高于同年龄普通人[1]。

  • 标签: 终末期肾病 血管钙化 肾病患者 心血管并发症 冠状动脉疾病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正>叶建荣教授简介姓名:叶建荣性别:男出生年月:1946年7月籍贯:上海市学习和工作经历:197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1971年-1980年:就职于兰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1980年-1983年: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学习,师从中国血管外科学科开拓者和奠基人冯友贤教授,获医学硕士学位1983年-至今:就职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1992年:在澳大利亚Monash医疗中心进修血管外科

  • 标签: 血管外科手术 上海市 血管外科学 医学院 医疗中心 复旦大学
  • 简介:子宫肌瘤是生育期妇女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随着晚婚晚育的增多及高龄产妇的随之增加,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亦有所上升;另外,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以及产前B超检查的普及,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现率呈现上升趋势.剖宫产时是否行肌瘤剥除目前尚存争议.但普遍认为,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剥除具有如下优势[1]:能够避免患者再次手术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减少产褥期子宫复旧不良、子宫不规则出血和月经过多所致贫血以及再次妊娠发生肌瘤变性和腹痛等的可能性.2007-02-2011-10,我院妇产科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80例产妇在剖宫产时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剖宫产 子宫肌瘤 剔除
  • 简介: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是普外科急腹症中少见疾病,易发生于老年患者,该病具有发病急、进展快、早期确诊率低、手术破坏性大及预后不佳等特点。有很多原因造成老年急腹症的诊断困难,包括询问病史困难、交流障碍、症状不典型、由于共病存在引起的症状混淆等〔1〕。临床工作中易误诊、

  • 标签: 老年 栓塞 诊治
  • 简介:背景:经皮椎体成形已广泛应用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然而椎体重度压缩伴椎体周壁破损性骨折因其骨水泥渗漏及穿刺风险增大而临床报道很少。目的:探讨应用经皮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入治疗椎体重度压缩伴周壁破损性骨折的可行性,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06/2010-09收治的22例椎体重度压缩伴椎体周壁破损骨折患者,伤椎椎体高度平均丢失68.5%,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治疗。术后应用目测类比疼痛评分评价疗效,改良Stauffer-Coventry评定系统评定随访结果。结果与结论:全部病例顺利完成经皮椎体成形治疗,完成12个月随访。术后伤椎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至随访末期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测类比疼痛评分由术前平均8.8分降至术后平均2.2分。无症状性并发症及骨水泥材料宿主反应发生。提示椎体重度压缩伴椎体周壁破损性骨折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治疗是安全可行的,且镇痛效果理想。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椎体骨折 椎体周壁破损 椎体重度压缩 骨水泥 疼痛
  • 简介:目的研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将5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2.59%,对照组的满意度为66.67%,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例数、住院时间均高于实验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加强对经尿道膀胱癌电切除期的临床护理,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 标签: 膀胱肿瘤 电切除术 围手术期 临床护理
  • 简介:1临床资料女,30岁,一胎孕38N,产检臀位入院。平素体健,孕期规律产检,无异常。入院体温36.8℃,脉搏76次/min、血压120/80mmHg,因初产臀位不规律腹痛,急诊在联合麻醉下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胎儿娩出顺利,胎盘胎膜完整,中出血约200ml。术后心电监护,血压116/70mmHg、心率90次/min、呼吸18次/min、血氧饱和度98%,

  • 标签: 剖宫产术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急救
  • 简介:<正>《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远程采编系统自2010年2月起已开始试运行,为便于广大作者熟悉该系统投稿流程的操作,完成投稿,特将投稿主要操作流程报告如下。①首先登陆《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网页:http://www.jvscn.com;阅览网站"投稿须知"栏目里的内容,确定了解编辑部的投稿要求后,点击网站的"作者投稿"按钮,会弹出登录界面;若系初次投稿,请点击"注册",然后根据提示逐一进行注册,注册后可进入在线投稿;若系再次投稿则输入您注册时使用的邮箱和

  • 标签: 血管外科 投稿 电子版 采编系统 在线 编辑部
  • 简介: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背景抑制弥散加权成像(DWIBS)表现特征,探讨肿瘤组织ADC值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肿瘤微血管面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资料,分析其DWIBS图像特征,分别测量肿瘤中心实性部分、肿瘤边缘部分和瘤周正常肌层的信号强度、ADC值。以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VEGF表达及微血管面积,并分析二者与ADC值的关系。结果DWIBS原始图像、3DMIP重建及相应黑白翻转图像可立体、直观显示肿瘤病灶部位、大小及范围,肿瘤组织于原始图像上呈明显高信号,黑白翻转图像呈低信号;肿瘤组织中心实性部分、肿瘤边缘部分信号强度、ADC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与瘤周正常肌层信号强度、ADC值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肿瘤组织ADC值与VEGF表达和肿瘤微血管面积均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DWIBS可直观显示子宫内膜癌病灶;ADC值定量测量可明确肿瘤边界,并提示肿瘤的组织病理学信息。

  • 标签: 子宫内膜肿瘤 背景抑制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 简介:背景:聚乳酸/β-磷酸三钙复合材料作为支架,可以增加成骨细胞的增殖,减少排异反应,提高骨愈合,并具有剂量依赖性.目的:检测不同聚左乳酸相对分子质量对于聚左乳酸-β-磷酸三钙复合支架材料功能及其结构的影响.方法:选用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00和380000的聚左乳酸通过冻干法与β-磷酸三钙制备成聚左乳酸-β-磷酸三钙复合支架材料,检测样本的孔隙率和孔隙直径,将乳兔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00和380000的聚左乳酸构建的支架材料复合培养,并与正常培养的乳兔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形态学、细胞增殖以及细胞中碱性磷酸酶表达水平的对比观察.结果与结论:电镜结果显示,兔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能在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00和380000聚左乳酸构建的支架材料表面形成很好的黏附.MTT检测显示各组细胞培养1~7d时细胞增殖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各组细胞碱性磷酸酶表达水平接近(P〉0.05).说明含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左乳酸-β-磷酸三钙复合支架材料对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与增殖无影响.

  • 标签: 聚左乳酸 复合材料 高分子聚合材料 相对分子质量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脑室一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至2011年3月间连续的141例行“脑室-腹腔分流”的临床资料,探讨并发症的发生和防范措施。结果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9.93%,其中堵管5例(3.55%),感染3例(2.13%),低颅压综合症3例(2.13%),术后胃肠道反应2例(1.42%),引流管意外出1例(0.71%),颅内血肿1例。结论严格无菌操作、提高手术技巧、选择合适的分流装置等措施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

  • 标签: 脑室-腹腔分流 并发症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