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围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6月300份Ⅰ类切口病历围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Ⅰ类切口围期均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涉及8大类19个品种,头孢菌素类使用频次最高,占40.0%(240/600),使用频次最高的药品多为头孢匹氨。初次给药时间为术前0.5~2h者仅60例(占20.0%)。术后单一用药者87例(占29.0%)、二联用药者153例(占51.0%)、三联用药者33例(占11.0%)、四联用药者27例(占9.0%)。结论:我院Ⅰ类切口围期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严重,应加强围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规范化管理。

  • 标签: Ⅰ类切口 围术期 抗菌药物 应用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0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定期检测血脂、脂蛋白[Lp(α)]、血清白蛋白(ALB)、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起始hs-CRP正常参考值3mg/L为分界点分为CRP正常组(54例)与CRP升高组(66例),观察2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病死率,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CRP升高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显著高于CRP正常组(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慢性微炎症状态,CRP升高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血液透析 心血管 C-反应蛋白
  • 简介:目的研究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高效手术方法。方法比较案例分析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96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A、B两组各48例,分别进行开腹单纯穿孔修补和胃大部切除治疗,比较组别间疗效。结果A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上均显著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率37.5%显著高于B组的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腹单纯穿孔修补操作简单、安全经济,但复发率高,胃大部切除因为复发率比较低,但创伤较大,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可根据患者病况进行适当选择。

  • 标签: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穿孔修补术 胃大部切除术
  • 简介:目的观察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的临床效果,阐述其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普外科病房2006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20例,采用无张力修补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修补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术后症状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麻醉效果好,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术后疼痛、下床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股沟疝应用无张力修补治疗,患者术后恢复快,疼痛轻微,创伤较小,复发率较低,并发症少,成人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应该首选此种手术方法.

  • 标签: 腹股沟疝 无张力修补术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病灶清除治疗腕部腱鞘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采用病灶清除治疗腕部腱鞘结核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伤口均愈合,无感染及窦道形成。平均随访4.5年,手部功能按Kelly分级评定均为优,恢复正常工作,未见结核复发。结论:病灶清除是治疗腕部腱鞘结核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腱鞘 结核 抗结核治疗
  • 简介:目的:考察夏天无总生物碱(TACDR)对鼠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反复脑缺血再灌注法制备小鼠VD模型,以跳台实验检测行为学;将大鼠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CCA)结合腹腔注射硝普钠降低血压的方法制备大鼠VD模型;以Y型电迷宫检测大鼠行为学;并检测大鼠大脑皮层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AChE,SOD,MD的含量。结果:TACDR能明显改善VD大、小鼠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有效地降低模型大鼠大脑皮层AchE的含量,提高大脑皮层T-AOC,升高SOD的活力,降低MDA的含量。结论:TACDR对鼠VD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提高AChE的含量,减轻自由基的损伤有关。

  • 标签: 夏天无总生物碱 血管性痴呆 ACHE 总抗氧化能力 SOD MDA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采用LEEP刀行宫颈环行电切,对我院门诊确诊为CIN的123例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预后的追踪随访。结果手术平均时间7min(5~30min),中平均出血量8ml(3~50ml),术前术后病理结果比较,相符104例(84.6%),上升14例(11.4%),下降5例(4.0%),宫颈创面均在3个月内愈合。术后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追踪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除2例手术后复发外,其余均治愈未复发。临床治愈率达98.4%。结论LEEP治疗CIN是非常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LEEP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疗效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临时起搏在永久心脏起搏器安置中的应用。方法:1990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者,共903例。将安置了临时起搏器的77例设为观察组,未安置临时起搏器的826例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所花费的时间、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异丙肾上腺素使用比例。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观察组中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比例、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病窦或严重依赖起搏患者,安置临时起搏器能增加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手术安全,有效防止中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

  • 标签: 心脏 起搏器 临时起搏 永久性起搏 阿斯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患者行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mesorectalexcision,TME)保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42例行TME治疗低位结直肠吻合的患者资料。结果42例保肛手术成功,无1例出现局部复发及近期并发症,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正常,控便功能良好。2例2年后出现吻合口癌肿复发再次行手术治疗,1例3年后肝转移死亡。结论TME保肛治疗低位直肠癌安全有效,术后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术后肛门功能良好,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直肠癌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保肛术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围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并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出院的956例手术患者围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956例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有931例,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为97.38%。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共涉及10类32个品种,使用最多的为头孢菌素类。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无指征用药、选药不正确、用药疗程持续过长、联合用药不合理、未按药动学特征分次给药等。结论:我院围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引起重视,加强管理,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 标签: 围术期 预防性应用 抗菌药物 应用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治疗;另选取该院2001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05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疝修补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和手术费用。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疝环充填式 无张力疝修补术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比较食管癌根治患者采用全麻及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收集来我院进行治疗的71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36例,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35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中麻醉维持用药量、围期各时间点MAP和HR、两组患者毕至清醒时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全麻与复合硬膜外阻滞组比较,全麻组具有较高的异氟醚、阿曲库铵、丙泊酚的用量,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诱导后、切皮、病灶切除MAP及心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全麻组比较,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的吞咽反射、SPO2〉90%、拔除气管导管、睁眼实验阳性、完全清醒的时间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进行手术能够降低药物的用量.减少患者的术后躁动.具有更为稳定的血流动力学。

  • 标签: 全麻 硬膜外阻滞 食管癌
  • 简介: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鼓膜置管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我院于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89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对象为临床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共89例,其中:男51例,女38例;年龄3~55岁,平均25岁;病程1~6月;双耳60例,单耳29例。双耳患者多为小儿,均表现为听力下降,部分因耳痛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鼓膜置管术 置管治疗 耳内镜 耳鼻咽喉科 保守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经彩超引导下经皮肝组织穿刺活检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的作用。方法对71例肝脏占位性病变行彩超引导下穿刺活检,并经病理证实。结果71例患者中总穿刺次数计268次,平均穿刺次数3.77,取材成功率为98.13%(263/268),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71例肝脏占位性病变,穿刺病理最终诊断结果为:正常肝组织2例,肝血管瘤5例,肝炎并肝硬化2例,增生结节1例,原发性肝癌55例,肝转移癌6例;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为85.5%。结论彩超引导下经皮肝组织穿刺活检对肝脏占位病变定性诊断安全、准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彩超 经皮肝组织穿刺 肝占位
  • 简介:目的:探讨某三级甲等医院妇产科围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利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妇产科手术患者300例,提取病历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信息。计算抗菌药物使用的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结果:抗菌药物应用以头孢菌素类为主,应用率为86.67%(260/300);DUI〉1的抗菌药物有甲硝唑、美洛西林钠、依替米星、头孢曲松钠、青霉素钠。结论:某三级甲等医院妇产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

  • 标签: 妇产科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限定日剂量 药物利用指数
  • 简介:目的:研究保留腮腺咬肌筋膜对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的作用。方法:在26例腮腺良性肿瘤中23例保留腮腺咬肌筋膜,3例未保留腮腺咬肌筋膜,术后6个月~2年定期随访,通过碘-淀试验对患者进行评价。结果:23例保留腮腺咬肌筋膜手术者,无感觉不适,碘-淀试验阴性。3例未保留腮腺咬肌筋膜者有1例出现味觉出汗综合征,碘—淀试验阳性。结论:在腮腺良性肿瘤中保留腮腺咬肌筋膜能有效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

  • 标签: 腮腺 筋膜 味觉出汗综合征
  • 简介: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与经济效益.方法将胆总管结石患者263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一期缝合组132例和T管引流组131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输液量、术后腹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日及费用、恢复正常工作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一期缝合组术后输液量、术后住院日、住院费用、恢复正常工作时间均明显少于T管引流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一期缝合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76%,明显低于T管引流组的45.80%,且术后切口感染和胆漏的发生率分别为3.79%、4.55%,低于T管引流组的9.92%、12.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2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要优于T管引流,且无T管引流相关并发症之虞,可视为安全有效及经济的式选择,对符合指征的患者可作为首选式.

  • 标签: 一期缝合 胆总管 探查术 腹腔镜 T管引流 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