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中华肝脏外科手术电子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于2012年8月正式创刊,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外科手术学 电子杂志 征稿启事 肝脏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在口腔医学中存在大量的生物力学问题,有限元法(FEM)则是目前工程技术领域中实用性最强,应用最广泛的数值模拟方法,也是生物力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并且它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青睐。本文综述了有限元法在口腔修复,口腔正畸,口腔颌面外科中的作用,并且指出了有限元法在口腔领域的不足及应用展望,希望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口腔医学 有限元法 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药剂在药学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国在药物新剂型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药剂新剂型和新技术的研究方面仍与之有一定的差距鉴于此,本文作者结合近年来国内外药剂的发展方向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析了近年来药剂领域的包合物制备技术、微囊与微球制备技术、纳米乳与亚微乳制备技术等新技术及其在改善药物功效中的作用做了具体分析,详情如下文所示。

  • 标签: 药剂学 新技术 药物功效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金昌市2012年水痘流行病特征,为制定水痘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方法对金昌市2012年水痘报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累积报告水痘病例125例,报告发病率26.65/10万;以5月和12月为多;<14岁儿童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88.8%;男女性别比为1.51;发病职业以学生和托幼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78.4%;金川区和永昌县均有发病,地区发病率差异有统计意义(2=91.395,P=0.000)。结论小学和托幼儿童是水痘发病的重点人群,对其在推广疫苗的基础上加强监管。

  • 标签: 水痘 流行病学
  • 简介:直肠癌的治疗规范目前仍没统一,尤其对于局部晚期直肠癌(T3、T4期)患者,治疗方法争议较大,目前较为一致的意见是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为此,对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术前准确诊断、分期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决定了其治疗方法的应用并对治疗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目前,经直肠腔内超声(TRUS)、多层螺旋CT、MRI等影像检查在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术前诊断、分期的应用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但国内外在不同影像对直肠癌评估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云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0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前后的影像资料,得出TRUS、CT、MRI等影像检查在局部晚期直肠癌综合分期及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中有较好的指导应用价值,为进展期直肠癌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 标签: 直肠肿瘤 放疗 化疗 影像学检查 疗效
  • 简介: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是临床上的少见病,该病的治疗目前尚无统一方案。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收治的3例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该病的影像诊断和治疗效果。3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后腹痛症状缓解不明显甚至加重,行血管腔内裸支架植入术治疗,术后继续给予抗凝、抗血小板治疗。3例患者支架腔内重建术均获成功,共植入7个裸支架;植入支架后患者的腹痛症状有不同程度减轻,3d后腹痛均消失。复查cT血管重建肠系膜上动脉内支架位置良好,支架腔内血流通畅,夹层及假腔消失。

  • 标签: 肠系膜上动脉夹层 裸支架 血管重建术
  • 简介:患者男,57岁,无明显诱因反复发作头晕8天,伴恶心、呕吐、乏力;高血压约10年,否认冠心病及糖尿病史。高频超声:双侧颈动脉硬化并多发粥样斑块形成,右侧颈外动脉起始段见一瘤样结构突起,约25mm×18mm×15mm,其内充满斑片状实性低回声(图1),随血流冲击有轻微往返运动;与该瘤样结构相连接的甲状腺上动脉未见明显扩张,近端管腔内亦可见实性斑片状低回声(图2)。

  • 标签: 动脉瘤 血栓形成 颈动脉 超声检查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 简介:随着影像医学的发展和在临床工作中应用价值越来越大,对于医学生和护理专业学生影像知识要求不断提高,影像课时和内容不断增加。因此在影像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应时代要求,不断推进影像教学改革。多媒体教学可以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使用教学媒体资源,通过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改善教学效果,

  • 标签: 医学影像学 教学改革 多媒体教学
  • 简介:患者女,47岁,因双侧眼睑浮肿2年余,自觉颌下肿块1年就诊。为除外颈部占位性病变以及了解肾脏情况,内科医生要求患者行颈部、双颌下腺及腹部脏器超声检查。颈部超声检查:双颌下腺及腮腺弥漫性增大(图1),双侧颌下腺内可见低回声区,左侧范围约3.0cm×1.9cm,右侧范围约3.0cm×1.9cm,部分边界不清晰,形态欠规整;低回声区内腺管及血管未见明显受压及破坏中断;双侧腮腺除肿大外,还可见多发淋巴结,皮髓质结构清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双颌下腺及腮腺内血流信号丰富(图2)。超声提示:双颌下腺及腮腺弥漫性增大,双侧颌下腺内异常低回声;怀疑炎症和(或)干燥综合征。腹部超声检查:胰腺形态稍饱满,内可见多个低回声区,部分呈结节状,部分呈片状分布,以胰尾处为著,较大者范围约3.5cm×3.6cm;胰管稍宽,宽约0.28cm(图3);双肾及其他实质脏器未见异常。超声提示:胰腺多发限局性病变,性质待定,结合颌下腺及腮腺改变,不除外系统性疾病所致,建议进一步检查。患者随后进行了胸部CT检查,发现双侧肺内多发条片及小结节状病灶,纵隔及双肺门多发肿大淋巴结(图4)。考虑免疫性疾病,结节病可能。为明确诊断,患者行超声引导下颌下腺穿刺组织活检,病理检查显示:穿刺组织内可见增生的结缔组织,周围伴灶状淋巴浆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示炎细胞中较多CD38标记阳性的浆细胞,IgG4阳性细胞局灶>40个/高倍视野。病理诊断比较符合涎腺IgG4相关硬化病。

  • 标签: 影像学表现 疾病影像学 相关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盐酸西替利嗪的药物动力学及其制剂的生物效性进行讨论。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在本院通过应用盐酸西替利嗪进行过敏性疾病药物治疗的110例患者进行临床资料、药物动力学及其制剂的生物效性分析。结果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结论两种制剂在人体内生物作用等效。

  • 标签: 盐酸西替利嗪 药物动力学 生物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下颌舌孔在牙科椎束CT(CBCT)和口腔曲面断层片(OPG)两种常用影像检查上的清晰度,为下颌骨舌侧手术的风险做出提示。方法观察25例患者下颌中线舌孔、侧舌孔在CBCT和OPG上的影像,比较两种口腔放射检查结果上的显示清晰度。结果CBCT对下颌中线舌孔的检出率与OPG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清晰率远远大于OPG(P<0.01);CBCT对下颌侧舌孔的检出率、清晰率与OPG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BCT对下颌舌侧骨内解剖结构的显示效率远远大于OPG,建议将其作为下颌舌侧手术前的常规影像检查手段。

  • 标签: 下颌舌孔 椎束CT 口腔曲面断层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筛窦黏膜感染细菌的类型以及这些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从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来我院耳鼻喉科用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病人中按诊断标准随机抽取79例病人,通过内窥镜取其鼻窦筛窦分泌物做成标本并进行需氧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观察其致病菌的检出情况、各致病菌例数所占的比例及各标本的耐药情况。结果79例被送检的鼻窦炎筛窦分泌物中可以找到48种致病菌,其中表皮葡萄球菌15株,占31.2%,金黄色葡萄球菌13株,占27.0%,中间葡萄球菌11例,占23.0%等,其差异有统计意义;药敏试验可见敏感性较高的有万古霉素(敏感率为87.5%)、氨苄西林(敏感率为70.8%),而青霉素的敏感性最低位8.3%,其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引起慢性鼻窦炎的细菌很多,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间葡萄球菌为多见;药物敏感试验发现敏感性较高的抗生素有万古霉素、氨苄西林,青霉素的敏感性最低,因此慢性鼻窦炎抗生素的选择应将患部细菌检测和药敏试验的结果两者相结合,以做出最有效的选择。

  • 标签: 慢性鼻窦炎 筛窦 细菌检测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内结节病的影像表现在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肺内结节临床患者68例,对其采取X线、CT等影像技术展开检查,对检查结果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相应的影像检查证实为弥漫结节性病变者40例,孤立结节性病变28例;各类肿瘤均具有较为典型的影像表现。结论X线、CT等影像技术在肺内结节性病变诊断以及鉴别诊断中发挥了重要的临床作用

  • 标签: 你肺内结节 影像学 X 线 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124例应用拜仁司生物瓣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经验及术后远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应用拜仁司生物瓣行心脏瓣膜置换术124例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其中男68例,女56例;年龄24~72岁。有22人行二尖瓣置换+主动脉瓣置换术,共置换拜仁司生物瓣膜146枚;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1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47例。结果围术期死亡3例。院外随访1个月~7年,随访106例,随访率87%。4例术后5~6年内因非心血管病方面原因死亡,余随访患者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心功能指数均有改善,生物瓣膜功能良好,无明显衰败迹象,未发现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栓和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应用拜仁司生物瓣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近远期效果满意。

  • 标签: 拜仁司生物瓣膜瓣膜置换随访
  • 简介:代谢组是继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之后兴起的系统生物的一个新的分支,它是通过考察生物体系(细胞、组织或生物体)受刺激或扰动后(如将某个特定的基因变异或环境变化后)代谢产物图谱及其动态变化,研究生物体系的代谢网络的一种技术。与其他三种组研究的DNA、R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不同,代谢组是对生物体系中的小分子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研究。近年来,代谢组相关技术发展迅速,

  • 标签: 代谢组学 强直性脊柱炎 蛋白质组学 生物体系 小分子化合物 系统生物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COPD患者随病情的发展其激发红细胞增多症对血液流变的影响。方法观察COPDII级患者及IV级患者血常规、血沉、血液流变、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除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无差异外(P>0.05),其他结果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OPD的进展可使红细胞增多症加重,进而影响到患者的血液流变

  • 标签: COPD 继发红细胞增多症血液流变学
  • 简介:【目的】分析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uropathogenicEscherichiaeoli,UPEC)粘附素基因抽a与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关系,探索细菌生物膜形成机制。【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临床分离的50株UPEC形成生物膜的能力,分别从生物膜阳性组与阴性组PCR扩增抽a基因,比较两组访a阳性率的差异。【结果】50株UPEC中34株能够形成生物膜。生物膜阳性组与阴性组中iha基因分布率分别为85.29%和56.25%,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UPEC形成生物膜是比较普遍的现象,粘附素基因iha与细菌形成生物膜存在相关性。

  • 标签: 大肠杆菌 尿路感染 生物膜 黏附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对36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使用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仪(法国USB4)进行生物反馈及电刺激治疗,2次/周,20~30min/次,10~15次为1个疗程,同时结合盆底肌肉训练,2次/d,15min/次。根据患者临床参数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后半年效果,36例患者治疗结束时,治愈25例(70%),有效8例(22.7%),无效0例(0%);治疗后半年治愈29例(80.5%),有效10例(27.7%),无效0例(0%)。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可以有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安全、简便、无创、无痛,治愈率均较高的治疗方法,盆底肌锻炼起着非常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 生物反馈电刺激 盆底肌锻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单侧唇裂术后继发唇畸形患者人中嵴平坦或凹陷畸形的手术修复方法。方法60例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30),分别通过口轮匝肌垂直肌瓣和口轮匝肌榫卯型肌瓣矫正人中嵴畸形。根据术后患侧人中嵴高度、动态表现、手术瘢痕宽度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制定量化评分标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60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口轮匝肌榫卯型肌瓣矫正人中嵴高度、患者满意度等均明显优于口轮匝肌垂直肌瓣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根据口轮匝肌解剖结构,利用榫卯型肌瓣修复唇裂术后继发人中嵴畸形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唇裂 解剖学 人中嵴 肌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