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老年人HIV/AIDS聚集性性传播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科学预防HIV/AID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中老年HIV/AIDS聚集性的形成原因;结果5例中老年HIV/AIDS均为同源的性传播;结论要关注中老年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干预活动,要加大HIV监测检测覆盖面,及时发现中老年HIV/AIDS。

  • 标签: 艾滋病,中老年,聚集性,性传播
  • 简介:患者女,47岁,因双侧眼睑浮肿2年余,自觉颌下肿块1年就诊。为除外颈部占位性病变以及了解肾脏情况,内科医生要求患者行颈部、双颌下腺及腹部脏器超声检查。颈部超声检查:双颌下腺及腮腺弥漫性增大(图1),双侧颌下腺内可见低回声区,左侧范围约3.0cm×1.9cm,右侧范围约3.0cm×1.9cm,部分边界不清晰,形态欠规整;低回声区内腺管及血管未见明显受压及破坏中断;双侧腮腺除肿大外,还可见多发淋巴结,皮髓质结构清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双颌下腺及腮腺内血流信号丰富(图2)。超声提示:双颌下腺及腮腺弥漫性增大,双侧颌下腺内异常低回声;怀疑炎症和(或)干燥综合征。腹部超声检查:胰腺形态稍饱满,内可见多个低回声区,部分呈结节状,部分呈片状分布,以胰尾处为著,较大者范围约3.5cm×3.6cm;胰管稍宽,宽约0.28cm(图3);双肾及其他实质脏器未见异常。超声提示:胰腺多发限局性病变,性质待定,结合颌下腺及腮腺改变,不除外系统性疾病所致,建议进步检查。患者随后进行了胸部CT检查,发现双侧肺内多发条片及小结节状病灶,纵隔及双肺门多发肿大淋巴结(图4)。考虑免疫性疾病,结节病可能。为明确诊断,患者行超声引导下颌下腺穿刺组织活检,病理检查显示:穿刺组织内可见增生的结缔组织,周围伴灶状淋巴浆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示炎细胞中较多CD38标记阳性的浆细胞,IgG4阳性细胞局灶>40个/高倍视野。病理诊断比较符合涎腺IgG4相关硬化病。

  • 标签: 影像学表现 疾病影像学 相关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男,61岁。无明显诱因右下腹反复隐痛后持续性腹痛并触及腹部肿块6个月,偶有发热,体温最高时达38.5℃,经输液后热退,但腹痛始终存在。体检:右侧中腹部饱满,无肠型,无蠕动波,可触及15cm×12cm的肿块,质硬,移动度差,无波动感,触痛、反跳痛(±),无明显肌紧张,无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6.63×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659,淋巴细胞比例0.261,单核细胞比例0.074,嗜酸粒细胞比例0.003,嗜碱粒细胞比例0.003,血红蛋白140g/L,红细胞沉降率21mm/1h,尿常规正常,便潜血(-)。常规腹部超声检查(凸阵探头,频率3.5~5.0MHz)示:肝、胆、脾、胰、双肾、输尿管、膀胱未见异常。右下腹可见囊实性团块,大小11.6cm×10.7cm×9.8cm,边界清楚,形态不规则,边缘分叶状,内回声不均匀,以实性中低水平回声为主,部分区域见“蜂窝”样无回声及索条状高回声,后方回声增强,探头加压后有轻微活动,但未见变形,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囊实性团块周边点条状血流信号;将局部图像放大后观察见团块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紧邻后下缘区可见中低回声结构,大小3.3cm×1.0cm×1.0cm,边界清楚,内回声不均匀。采用高频线阵探头(频率7.5MHz)进步观察,可见团块无明显包膜,内合并大片状无回声及弥漫细小的点絮状强回声,下后方边缘区见多个实性中低回声结节,最大1.6cm×0.7cm×0.5cm,呈椭圆形,边界清楚,内为“宽脐窄皮质”样回声(图1~6)。超声提示:(1)阑尾周围脓肿;(2)右下腹肠系膜淋巴结增大,考虑反应性增生改变。根据病史、体征及超声提示,临床以右下腹肿块(考虑为阑尾周围脓肿)收入院诊治。经保守治疗10d后,肿块未见缩小,患者出院后继续抗感染治疗3周,期间仍间断反复出现右

  • 标签: 下腹巨大 右下腹 巨大肿瘤
  • 简介:稿两投(稿多投)是指同样的文稿或实质性内容相同的文稿投寄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媒体。重复发表是指同样的文稿或实质性内容相同的文稿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媒体发表,无论是印刷版媒体还是电子媒体。

  • 标签: 重复发表 一稿两投 一稿多投 媒体 文稿 印刷版
  • 简介:由王骏、熊雪峰、蔡裕兴、姚建新主编的《医学影像技师考试本通》(第2版)出版发行,该书从数字及x线成像原理、CT成像原理、磁共振成像原理、DSA成像原理及其他介入技术、后处理与PACS、检查技术、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等内容入手,根据上岗证考试、职称考试、“三基”考试、人院前准入制考试以及在校学生考试的要求,在第1版的基础上重新编排了近4000道试题(附答案)。

  • 标签: 职称考试 影像技师 出版 医学 成像原理 介入技术
  • 简介:<正>患者,男性,56岁。2012年11月5日于我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移植肾与右侧髂外动脉端侧吻合,术后恢复良好。2013年3月27日来我院行彩超复查时发现移植肾动脉主干收缩期最大流速(Vmax)为73cm/s,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为0.79,叶间动脉Vmax为39cm/s,RI为0.75(略增高),肾盂轻度分离,肾门处无回声,

  • 标签: 假性动脉瘤 肾动脉主干 髂外动脉 覆膜支架 移植肾 肾移植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次性根管治疗感染根管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及评价,分析临床次性根管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60例诊断为牙髓坏死、急性根尖周炎及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以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每组均80例患者。治疗组于次治疗内进行根管预备、根管填充治疗,对照组则进行两次性的根管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术后疼痛、疗效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根管感染患者,采用次性根管治疗与二次性治疗对比,在疗效及术后疼痛效果上基本相同,所以可在临床应用,具有定的可行性。

  • 标签: 一次性根管 治疗 根管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于便秘的老年患者,临床上常用开塞露纳肛通便。但使用时由于开塞露前端剪开后毛糙不光滑,插入肛门时因不适常可反射性引起肛门括约肌收缩,使插入开塞露困难;又因老年患者肛门括约肌松弛,挤入的开塞露无法保留规定时间而流出;

  • 标签: 便秘 老年 吸痰管 一次性
  • 简介:数字对象惟标识符(digitalobjectidentifier,DOI)是对包括互联网信息在内的数字信息进行标识的种工具。在传统的出版物中,书刊、磁带、光盘都有国际标准编号(ISBN、ISSN、ISCN)及其条形码,作为出版物的惟标识。这些标识使出版物得到有效的管理,便于读者查找和利用。而网上的文档旦变更了网址便无从追索。数字信息标注DOI如同出版物的条形码,是个永久和惟的标识号。随着时间推移,数字对象的某些有关信息可能会有变化(包括存储的物理位置),而DOI可让使用者直接由此链接到出版商的数据库、文献、摘要甚至全文,

  • 标签: 数字信息 中华医学会 标注 杂志 出版物 国际标准
  • 简介:【目的】建立-种可靠的体外筛选模型评价药物的免疫抑制活性。【方法】在以二硝基氟苯(2,4-dinitrofluorobenzene,DNFB)诱导小鼠耳廓接触性超敏反应(contacthypersensitivity,CHS)模型的基础上,体外培养模型小鼠脾脏T细胞,首先分析细胞增殖活性,进而采用RT—PCR分析核因子IFN-γ、IL-4、T—bet、GATA-3的mRNA表达,最后通过三种临床上常用的免疫抑制药物进行验证。【结果】模型小鼠T淋巴细胞在体外能维持-定时程的高反应性,IFN-γ/IL-4与T—bet/GATA-3比值均明显增加,T细胞向Th1方向分化偏移,同时,环孢素、地塞米松、霉酚酸酯均能显著抑制T细胞的体外增殖。【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种简单的可用于筛选免疫制剂的体外细胞模型。

  • 标签: 免疫抑制剂 细胞培养 体外筛选 T淋巴细胞 模型
  • 简介:2006年国家卫生部颁布了《血站管理办法》[1]、《血站质量管理规范》[2]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3](以下简称“法两规”)后,血站在编写管理体系文件时,把“法两规”作为主要纲领,形成以“法两规”为主旨,以三个标准(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4]、ISOl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5]和欧洲13国推出的OHSASl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6])内容为补充的血站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体化管理体系文件。

  • 标签: 血站 质量管理 文件
  • 简介:目的:总结期经口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预防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方法:对26例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口、鼻腔清洁和消毒,重视健康教育。手术后做好体位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生命体征,神经功能以及伤口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口腔护理和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做好出院宣教。结果:本组均手术成功,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期经口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具有较大的难度和危险性,术后全面护理和正确的出院指导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 标签: 难复性寰枢椎脱位 一期前后联合入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期经口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斜坡齿状突型颅底陷入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预防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方法:对42例斜坡齿状突型颅底陷入症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口、鼻腔清洁和消毒,重视健康教育。手术后做好体位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生命体征,神经功能以及伤口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口腔护理和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做好出院宣教。结果:本组36例患者中,术后完全恢复生活自理者24例;术后症状较术前改善,但日常生活仍需要帮助者11例;因术后延髓麻痹、呼吸功能障碍,需长期依赖呼吸机者1例。临床总有效率达97.2%,显效率为66.7%。术后未发现手术切口感染及脑脊液漏病例,所有患者枕颈融合良好,无假关节形成。结论:期经口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斜坡齿状突型颅底陷入症,具有较大的难度和危险性,感染几率高,因此术前充分的准备,术后全面护理和正确的出院指导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 标签: 颅底陷入症 斜坡齿状突型 一期前后联合入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