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总结30例镜乳腺癌根治即刻行大网膜一期乳房重建术后患者的护理经验。术后加强对患者心理护理,纠正患者出现的心理焦虑及恐惧,出现并发症后及时处理,进行乳房形体塑形并指导进行循序渐进的按摩和肢体锻炼,本组30例再造乳房美体效果评价:优22例,良6例,中2例,本组5例患者发生脂肪液化,3例经换药后,伤口愈合后局部有色素沉着,并且局部有硬结,美体效果评价为良,2例伤口由于液化部位大且深,伤口愈合后出现局部凹陷并有瘢痕,美体效果评价为中。

  • 标签: 腔镜乳癌根治术 乳房一期重建 护理
  • 简介:红细胞增多症是以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血液总容量显著地超过正常水平为特点,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在儿科发病率低,较为少见,一般采用间断静脉放血疗法,以缓解症状和减少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相关儿童静脉放血疗法的护理报道较少。2009年一2012年笔者在工作中通过临床实践,应用一种采血方法用于儿童静脉放血疗法,操作简便、实用,取材方便。现将儿童放血疗法的介绍如下。

  • 标签: 静脉放血疗法 儿童 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数目 红细胞压积 严重并发症
  • 简介: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既减轻了患儿因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又保护了静脉,为合理用药和紧急抢救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1临床资料本组新生儿70例,男40例,女30例;早产儿25例,1d~28d45例;平均体重3.2kg;原发病有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休克、高胆红素血症等;均符合静脉留置针指证,静脉留置针时间2d~7d。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新生儿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对促进病人介入术后尽快排尿、减少排尿困难及尿潴留、增加舒适度的效果。[方法]选择在心内科行冠状动脉介入的冠心病病人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尿潴留的发生率、术后排尿功能、术后首次排尿时间。[结果]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为3%,对照组为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4%,对照组为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1.32h±0.70h)明显短于对照组(2.06h±0.93h)(P〈O.01)。[结论]-临床路径在预防和减少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排尿功能障碍、促进术后尽快排尿方面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可以提高病人舒适度,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临床路径 尿潴留 排尿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下床活动对经股动脉行射频消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8月收治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医院心内科经股动脉行射频消融患者101例,随机分为实验A组34例、实验B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实验A组给予鞘管拔出后8h下床活动,实验B组鞘管拔出后12h下床活动,对照组鞘管拔出后24h下床活动。观察并记录鞘管拔除后2、4、8、12和24h患者舒适度、相关并发症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实验A组腰背痛程度、入睡困难情况、烦躁状况明显低于实验B组和对照组(P〈0.05);相关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实验A组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实施早期下床活动,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 标签: 射频消融 股动脉 舒适度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119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并与普通人群参考值比较。[结果]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SF-36各维度评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生理机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精力、一般健康状况,除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维度外,其他维度与普通人群SF-36参考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加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有效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治疗 生活质量
  • 简介:总结了无痛肠镜检查的护理配合,主要包括术前耐心的心理辅导及充分的准备、中密切的观察与默契的配合、术后具体的健康指导等措施.认为术前、中、术后做好细致的护理是提高患者检查安全性与成功率的有力保证.

  • 标签: 消化道 肠镜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颅内动脉瘤便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104例颅内动脉瘤便秘患者,按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健康宣教、必要时用开塞露和麻仁丸等药物治疗;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即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制定饮食计划,腰背部叩击和震动、腹部按摩,心理疏导等,该方法无效时通便药物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排便情况、便秘发生率及应用开塞露等药物的比率。结果试验组排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开塞露及通便药物的使用率明显下降(P<0.01);且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烦躁、骶尾部疼痛的发生均明显改善(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便秘情况,减轻患者排便痛苦,同时创新护理方法,将临床上使用的震动排痰仪应用在颅内动脉瘤便秘患者进行腰背部震动,还能有效减轻患者长期卧床引发的腰背部疼痛,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便秘 护理干预
  • 简介:总结子宫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15例的护理。护理重点是治疗前做好出血的监护与急救,做好心理护理和治疗前准备,治疗后重视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加强健康教育。15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细致护理,出血得到控制,康复出院。

  • 标签: 产后出血 子宫动脉栓塞 护理
  • 简介:阴式子宫切除采取膀胱截石位,手术医生在会阴部进行手术操作,中手术器械的放置及医生双手的承托成为关注的问题。我科运用手术床头板去掉海绵垫后当手术托盘使用,既符合无菌要求又达到承托效果,既稳定又方便。现介绍如下。

  • 标签: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手术中 托盘 床头 应用 手术医生
  • 简介:目的探讨妇科手术患者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因素.方法选择接受妇科手术的患者500例,手术前对年龄、体重指数、内科合并症、肿瘤性质、恶性肿瘤家族史和血栓栓塞疾病家族史等风险因素进行量化评估.结果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9.20%;年龄(OR=1.066)和肿瘤性质(OR=10.788)是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结论手术前对妇科疾病患者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量化评估,有助于早期认识疾病的高危因素,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妇科盆腔手术 风险评估
  • 简介:胃石症是指胃内具有胃石。胃石是指进食的某种食物、物品或异物,既不能被消化,又不能及时通过幽门,在胃内滞留并聚结成的团块,或和胃液凝结成的硬块。以吃大量柿子、山楂、黑枣者居多,一旦形成胃石不及时治疗,结石可变硬变大,导致严重后果,如果延误治疗,最后还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 标签: 胃石症 电子胃镜 碎石术 护理配合
  • 简介:目的:观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冠脉搭桥术后(CABG)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冠脉搭桥术后应用IABP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加强术后观察和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0例患者康复出院,1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无使用IABP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IABP是改善心功能的有效措施,应用IABP期间,严密监测各项监护指标,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尽早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冠脉搭桥术 护理
  • 简介:总结了在27例危重新生儿抢救过程中应用持续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采用正确方法进行动脉穿刺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等措施.认为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不仅为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提供了准确、及时的临床指导,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负荷,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抢救 护理
  • 简介:静脉穿刺置管是一项基本的医疗操作技术,是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快速扩容、输人高渗液、血流动力学监测、胃肠外静脉营养以及化疗等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也是危重病人长期输液的重要途径,在危重病人的救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深静脉置管方法主要经锁骨上入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经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等。

  • 标签: 气管切开 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 血栓形成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双头输液器用于妊娠剧吐患者静脉补钾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例妊娠剧吐患者分别采用传统(对照组)和双头输液器输液(观察组),观察患者穿刺部位异常情况(包括皮肤红肿和静脉炎)、穿刺部位输液过程中疼痛评分、日输液量平均完成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穿刺静脉点周围皮肤红肿2例,无静脉炎发生,对照组12例发生穿刺静脉部位异常,其中周围皮肤红肿10例,静脉炎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部位NRS疼痛指数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日输液量平均完成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头输液器混合静脉补液的方式在妊娠剧吐输液治疗中能明显减轻患者的输液疼痛,避免了静脉炎的发生,减少了每日输液时间.

  • 标签: 妊娠剧吐 静脉补钾 双头输液器 氯化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