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管引流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8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均采用经改良后的一次性硅胶管作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果自发性气胸患者86例88次置管引流均一次性成功,仅2例张力性气胸需改换大号流管,2例肺未复张转外科治疗,治愈率达97.7%。结论管改良成胸腔闭式引流管,用于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操作容易、痛苦小等特点。

  • 标签: 自发性气胸 改良胃管 引流
  • 简介:<正>1999年5月,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发出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通知,决定于2000年第二季度实施全国第四次结核病调。一、目的本次调的目的是评价1991—2000年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的执行情况和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实施效果;同时了解全国结核病流行现况和危害程度,为制定切实可行的

  • 标签: 结核病控制项目 流调 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实施效果 涂阳患病率 执行情况
  • 简介:国外开展旁路术(garstricbypasssurgery,GBP)治疗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T2DM)已取得了显著临床效果。宝鸡市人民医院普外科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行GBP治疗T2DM共26例,术后3个月复查血糖,25例血糖正常,治愈率达96.2%,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本组26例,男9例,女17例;中位年龄53岁。病史8-15年,无糖尿病家族史;术前空腹血糖(FPG)(16.5±3.5)mmol/L;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35.6±3.84)kg/m^2;并发症有高血压12例,高血脂16例,皮肤病1例,肾病11例,视网膜病23例,1例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胃旁路术 临床观察 治疗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SURGERY
  • 简介:食管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出血量大而且病死率高.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已成为国内治疗和预防食管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技术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患者痛苦小等特点.能消除曲张的静脉,减少出血率,提高生存率,为肝硬化所致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治疗提供又一优良途径.无痛内镜的普及又为其提供了减少治疗过程中不适的保证.我科2010年1月首次开展此项目,已实施10例,效果满意.现将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10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食管静脉曲张 肝硬化 套扎术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腹腔镜下旁路术肥胖患者术前及术后脂质代谢情况。方法从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减重中心接受旁路手术的肥胖患者(BMI>28kg/m^2)25例,手术时保留30ml小囊,旷置100cm胆胰支及100~200cm食物支。回顾性分析术前及术后1、3、6、9、12个月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的随访数据,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25例肥胖患者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随访超过一年,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TC,TG,LDL均出现显著降低(P<0.05),HDL出现显著升高(P<0.05)。术前仅HDL与BMI相关(P<0.05),术后TG、LDL、HDL改变均与多余体重减少率(PEWL)相关(P<0.05)。结论腹腔镜下旁路术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在减重同时会给肥胖患者的脂质代谢带来改善,降低血浆TC、TG及LDL,增加HDL水平。

  • 标签: 肥胖症 脂质代谢 减重外科 胃旁路 腹腔镜
  • 简介:异位胰腺(heterotopicpancrease)系指完全脱离胰腺而独立存在的胰腺组织,与胰腺本身无解剖联系,又称速走胰腺(aberrentpancreas)或胰腺先天性异位,在胰胚胎组织学发育转化过程中发生异常所致,故是一种先天性疾病。本研究收集我院收治的和十二指肠异位胰腺的临床资料,旨在提高对胃肠道异位胰腺表现特征的认识。

  • 标签: 十二指肠异位胰腺 胃肠道异位胰腺 文献复习 先天性疾病 胰腺组织 临床资料
  • 简介:泌素(gastrin,GAS)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促进作用已得到一致的认可,如在胃癌、大肠癌、胰腺癌及小细胞肺癌等肿瘤组织中均有GAS及其受体的基因表达.经分子克隆实验证明,泌素受体(gastrinreceptors,GR)就是胆囊收缩素2受体(cholecystokinin2receptors,CCK2R),统称为泌素/胆囊收缩素2受体(GAS/CCK2R,简写为GR).GAS对肿瘤的作用是通过GR介导的.

  • 标签: 胃泌素受体 胰腺癌 癌发生 胆囊收缩素 肿瘤组织 小细胞肺癌
  • 简介:患者:男,68岁。平素身体健康,因上腹部不适2个月就诊。既往无特殊病史,亦无明显家族史。患者2个月来感上腹部不适,无明显腹痛、腹胀,无明显消瘦。体格检查未见明显阳性体征。基层医院查腹部B型超声(B超)未见异常,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血常规、生化检查未见异常。经抑酸、保护胃黏膜等药物对症治疗后临床症状稍有改善,前来我院消化专科门诊就诊,医师建议再行胃镜检查。

  • 标签: 胰腺病变 门静脉高压 胃底静脉曲张
  • 简介:目的探讨SAP术后并发十二指肠瘘的原因、形成机制、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收集1996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8例SAP术后并发十二指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SAP患者,4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4例行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及开放式蝶式引流,10例行胰腺坏死组织清除,胰床松动及腹腔闭式引流。其中发生十二指肠瘘12例(66.7%),瘘6例(33.3%),发生于术后3周之内14例(77.8%),术后3周之后4例(22.2%)。16例(88.9%)经引流、冲洗脓腔、抗感染等非手术治疗均获治愈,平均住院时间65d。2例(11.1%)分别死于腹腔内出血、腹腔感染并发腹腔间室隔综合征(ACS)和NODS。结论SAP术后并发十二指肠瘘经过恰当的非手术治疗是可以获得痊愈的。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手术后并发症 胃十二指肠瘘
  • 作者: 向红兵
  • 学科: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创建时间:2022-10-21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21期
  • 机构:重庆市云阳县中医院,重庆404500
  • 简介:正常人的体温是多少?对于大多数正常人来说,其口腔体温范围为36.7-37.7℃;腋窝温度范围为36.0-37.4℃;直肠温度范围为36.9-37.9℃,一旦体温超过37.5℃,则会被定义为发热状态,并据此进一步划分,低度发热为37.5-38.0℃;中度发热为38.1-39.0℃;高热为39.1-40.4℃;超高热为40.5℃以上。

  • 标签: 小儿;发热
  • 简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一种生长于胃粘膜表面与粘液层之间的微需氧菌,与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Hp感染已被确认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根除Hp能够治愈消化性溃疡且减少溃疡复发率,有效而又被患者所接受的治疗Hp方案仍在努力发展中.目前任何单一药物都不能满意地根除Hp,经多年临床研究出现了多种联合方案.2004年至2005年,我们采用丽珠三联(由枸橼酸铋钾、克拉霉素、替硝唑组成的三联复合包装片剂)治疗Hp感染的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8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丽珠胃三联 幽门螺杆菌感染 消化性溃疡 慢性活动性胃炎 现报告如下 枸橼酸铋钾
  • 简介:<正>52例中,49例心动过速终止,其中Ⅰ型心房扑动转复为窦性心律2例,3例经反复增加起搏频率及升高电压后仍未奏效,后经静注心律平后终止2例预激综合征患者。成功率为94.2%。其中1次超速抑制即被终止者46例占93.8%。16例复律后偶发室早,6例偶发房早。治后28例自觉恶心,欲呕吐,胸腹部烧

  • 标签: 超速抑制 室上性心动过速 食管心房调搏 起搏频率 预激综合征 心律平
  • 简介:本文回顾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无复现象的研究历史,介绍了无复现象的定义以及评价方法,阐述了无复现象的发生机制。通过分析既往发表的研究,总结了无复现象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并介绍了当前无复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无复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简介:消化道晚期肿瘤如胃窦癌、十二指肠乳头及周围癌、胰头癌、胃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往往会出现出口恶性梗阻.从而发生顽固性呕吐、腹胀,不能进食,体重减轻,脱水,生活质量迅速恶化。虽然传统的外科手术可以缓解梗阻症状.但并不延长患者的实际生存时间,且创伤大、恢复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高。另有不少患者因各种原因而丧失外科手术机会

  • 标签: 内镜 金属支架 胃出口 恶性梗阻 消化道肿瘤
  • 简介:目的比较旁路术(GBP)与胆胰转流术(BPD)对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大鼠的治疗效果,探讨其机制。方法40只糖尿病GK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GBP组、BPD组、饮食控制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GBP组、BPD组分别行GBP及BPD手术;饮食控制组大鼠每天给予基础饲料15g,自由进水;对照组不限食量。记录手术时间、死亡率。每周测空腹体重。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1、2、3、4、8、16周的空腹血糖、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结果GBP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5±4)min,BPD组为(35±6)min;GBP组大鼠死亡1只,BPD组死亡3只,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治疗前各组大鼠血糖、瘦素及IGF-1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对照组大鼠血糖及瘦素均无明显变化。饮食控制组大鼠治疗后2周起血糖及瘦素水平开始下降,第4周时显著降低,并持续至16周(P〈0.05),但血IGF-1水平无明显变化。GBP组与BPD组大鼠治疗后2周起血糖及瘦素水平开始下降,而血IGF-1水平开始升高,并持续至16周[血糖:(6.8±1.0)、(6.3±0.8)mmol/L比(13.9±2.6)、(14.1±2.4)mmol/L;瘦素:(16.1±3.3)、(17.2±3.2)pg/ml比(29.4±3.9)、(29.4±3.9)pg/ml;IGF-1:(166.1±8.3)、(142.2±8.2)ng/L比(119.4±8.8)、(109.8±7.9)ng/L,P值均〈0.01],但这两组的血糖及瘦素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而GBP组大鼠血IGF-1水平较BPD组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GBP和BPD均能较好地控制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其机制可能与瘦素的降低及IGF-1的升高有关。GBP在手术时间、死亡率及增加血IGF-1水平等方面优于BPD。

  • 标签: 糖尿病 2型 胃旁路术 胆胰转流术
  • 简介:目的探讨艾塞那肽作用10周后,大鼠胰腺腺泡细胞内自噬的变化情况。方法50只SD雄性大鼠中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30只予以高糖高脂饲料喂养2个月后,再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5mg/kg)以诱导糖尿病模型,并将26例糖尿病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数量相当的2组,即糖尿病模型实验组13只和糖尿病模型对照组13只。另外20只大鼠常规饲养2个月后,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等分为正常大鼠对照组和正常大鼠实验组。之后。2实验组大鼠皮下注射艾塞那肽5μg/kg·次,2次/d,每日清晨8点和下午6点在餐前1h给药,2对照组大鼠在同样时间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10周后取胰腺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检测胰腺组织中GLP-1R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胰腺组织中LC3-Ⅰ、LC3-Ⅱ和p62的表达并计算LC3-Ⅱ/Ⅰ比值和p62的相对表达量,每例胰腺标本均行HE染色以了解病变情况。结果正常大鼠实验组有6只出现胰腺腺叶结构破坏、胰腺腺泡细胞萎缩和细胞间隔增宽等病理改变.糖尿病模型实验组11只大鼠有7只出现上述病理改变。2实验组GLP-1R表达高于2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LC3-Ⅱ/Ⅰ比值和p62/β-actin比值大于各组相应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塞那肽长期作用于正常大鼠和糖尿病模型大鼠可上调胰腺腺泡细胞上GLP-1R的表达并诱导胰腺腺泡细胞自噬受损.p62蛋白积累,而引起胰腺损伤。

  • 标签: 艾塞那肽 胰腺 自噬流受损
  • 简介: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轻瘫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患者胃肠动力和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108例糖尿病轻瘫患者,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2组均给予常规降糖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α-硫辛酸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4d;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排空率、口-结肠转运时间(OCTT)、胃肠激素包括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泌素(GAS)和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8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排空率均明显升高,OCTT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排空率和OCTT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MTL、GAS均明显降低,SS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MTL、SS、GAS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为7.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轻瘫临床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胃肠动力紊乱、调节胃肠激素有关,且安全性良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Α-硫辛酸 莫沙必利 糖尿病胃轻瘫 胃肠动力 胃肠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