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研究Notch信号上调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hBMSCs)对破骨细胞增殖调控机制,探讨Notch信号成骨-破骨偶联作用。方法用装载Notch信号胞内域NICD1慢病毒载体(Lentivirus,Lv)转染hBMSCs,收集其分泌条件培养液(ConditionedMedium,CM)。培养前破骨细胞系RAW264.7,模拟培养环境。定量RT-PCRELISA测定转染前后hBMSCs表达分泌M-CSF情况。cck-8单板克隆试验测定RAW264.7增殖情况。结果转染慢病毒后,hBMSCs表达分泌M-CSF均有所上调(分别为P<0.01P<0.05);CCK-8单板克隆试验结果显示hBMSCs分泌CM使RAW264.7细胞数量增加(均为P<0.01)。结论Notch信号上调hBMSCs可以通过影响M-CSF表达分泌,作用于破骨前体细胞,促进其增殖。

  • 标签: NOTCH信号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破骨细胞
  • 简介:目的:观察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中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02至20139使用加长型PFNA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病例23,记录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情况并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平均12.2,未出现感染、内固定失败及并发症。采用Harris评分标准,优17,良5,可1,优良率95.7%。结论加长型PFNA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PFNA 股骨粗隆下骨折 手术
  • 简介:目的:通过对Pilon骨折两种手术入路方式疗效分析,为临床合理选择手术入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河北省正定县人民医院2010—2014间有随访记录43Pilon骨折患者,以手术入路方式分为两组:A组单直接外侧切口入路22;B组双侧切口入路(前内侧﹢后外侧)21。通过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率、复位情况及踝关节Mazur评分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A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4.5d,B组为18.6d;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7%,B组为33.3%;A组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86.3%,B组为80.9%。结论对于Ⅱ、Ⅲ型Pilon骨折,单直接外侧切口疗效及预后明显优于双侧切口入路方式。

  • 标签: PILON 骨折 手术入路 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比较髓芯减压植骨术与缝匠肌肌骨瓣移植术治疗成人FicatⅢ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1至200812,采用髓芯减压植骨术缝匠肌肌骨瓣移植术治疗38(43髋)FicatⅢ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比较两组病例般资料、术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根据两组手术前后Harris评分变化Ficat分期改变进行临床影像学评价,以改行人工关节置换术为终点,对其生存率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60~123随访,平均93。两组病例年龄、随访时间及术前Harri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术后Harri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但缝匠肌肌骨瓣移植术组术后Harris评分优于髓芯减压植骨术组(P﹤0.05)。髓芯减压植骨术组术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缝匠肌肌骨瓣移植术组(P﹤0.01)。两组术后影像学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髓芯减压植骨术组远期生存率为64%(16/25),缝匠肌肌骨瓣移植术组远期生存率为77.8%(14/18),两组远期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芯减压植骨术与缝匠肌肌骨瓣移植术治疗FicatⅢ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均取得远期临床疗效,虽然缝匠肌肌骨瓣移植术组远期影像学成功率生存率与前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其临床疗效更佳。

  • 标签: 股骨头缺性坏死 髓芯减压术 缝匠肌肌骨瓣移植术 Ficat Ⅲ期 远期疗效
  • 简介:下腰痛是种常见病、多发病,它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精神状态,成为困扰人类疾病之1-3]。很多因素都会导致下腰痛,其中椎间盘退变是最重要因素之4]。目前临床上针对椎间盘退变引起相关疾病治疗策略是解除椎间盘退变相关脊髓、神经血管刺激或压迫,并非针对椎间盘退变病理过程,因而临床症状可反复发作,而且手术后病变节段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加速[5-6]。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技术不断进步,延缓甚至逆转椎间盘退变正成为可能。目前治疗椎间盘退变分子生物学技术主要包括大类:细胞治疗、组织工程治疗及基因治疗。本综述主要着重基因治疗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退行性变 基因疗法 综述
  • 简介:目的:比较多节段颈脊髓病2种后路手术方式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80因多节段颈脊髓病行椎板成形术(A组)椎板切除融合术(B组)患者资料,对2组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时影像学资料临床评价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周2组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平均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颈椎曲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P<0.05),B组则显著改善(P<0.05)。术后1B组JOA评分较术后1周显著降低(P<0.05),B组与术前颈椎活动度差值显著大于A组(P<0.01)。随访期间,A组C5神经麻痹发生率为2.8%(1/36),B组为12.5%(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5,P<0.05)。结论2种方法早期都可取得良好神经功能改善,颈椎曲度、颈痛活动度影响上,两者各有优劣。

  • 标签: 颈椎 脊髓疾病 颈椎病 椎板切除术 脊柱融合术 椎板成形术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采用铣刀与普通枪式咬骨钳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手术临床效果及优缺点。方法自20093至20123间收治40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拟行颈椎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患者,其中男性24,女性16;年龄48~75岁,平均56.2岁。随机分为铣刀减压组及普通减压组,每组各20。比较两组手术减压时间、出血量、硬膜囊损伤发生率、脊髓神经损伤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铣刀减压组手术减压时间(34.0±9.8)min,减压失血量(166.7±52.1)mL,术及术后随访期间仅出现1硬膜囊损伤及脑脊液漏,JOA评分平均改善率60.9%。单纯减压组手术减压时间(53.6±18.90)min,减压失血量(331.5±90.5)mL,术中出现2硬膜囊损伤及脑脊液漏,JOA评分平均改善率57.6%,两组在手术减压时间及出血量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铣刀对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是种安全有效手术方法,与普通减压方法相比,可缩短手术减压时间,减少手术创伤。

  • 标签: 颈椎 后纵韧带骨化症 手术 后路 铣刀
  • 简介:目的总结应用前路齿突拉力螺钉或后路寰枢椎植骨融合技术治疗成人新鲜齿突骨折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1-20121间收治46成人齿突骨折患者,男29,女17;年龄19-68岁,平均40.5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枕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其中7患者伴有神经功能障碍,术前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9-14,平均12.7。根据Anderson-D’Alonzo型,Ⅱ型骨折33(71.7%),Ⅲ型骨折13(28.3%)。8患者有不同程度寰椎前脱位,术前寰齿间距(atlanto-densinterval,ADI)3-7mm,平均4.3mm,术前进行颅骨牵引术,均可复位。采用前路齿突拉力螺钉或后路寰枢椎植骨融合术治疗,随访患者临床症状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影像学观察寰枢椎复位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均未发生椎动脉脊髓损伤。置入25枚齿突螺钉84枚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术后X线片及维CT检查显示25枚齿突螺钉位置均较好,3枚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倾角不够,螺钉部分穿破椎动脉孔内侧壁,椎动脉造影未见椎动脉损伤;1枚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倾角过大,螺钉部分穿破椎管内侧壁,未出现新神经损伤症状;其余螺钉位置满意。术后ADI为1-2.5mm,平均1.6mm。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36,平均23,术后6随访时神经功能明显改善,JOA评分为14-17,平均16.2,平均改善率为89.3%。1行前路齿突螺钉内固定术患者齿突骨折端硬化,有明显骨不连发生,其余患者均在术后6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为97.8%;随访期间未发现螺钉松动、移位、螺钉断裂寰枢椎再移位、失稳现象。结论选择前路齿突拉力螺钉或后路寰枢椎植骨融合技术治疗成人新鲜齿突骨折,可获得良好临床效果。

  • 标签: 齿突尖 寰椎 枢椎 脊柱骨折 内固定器 脊柱融合术
  • 简介:目的:回顾性评估髓内钉技术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功能结果。方法选择50岁及以上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为研究对象,骨折类型为关节外骨折或简单部分关节内骨折,并可以通过闭合或经皮撬拨复位,均采取髓内钉固定技术。本研究总共包括31名患者,其中只有29名患者进行了为期1随访,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67岁(51~85岁)。根据AO型,A2型1,A3型24,C2型4。分别对患者术后6周、36以及1经行评估,评估方法包括放射学参数、腕关节活动度、握力、Mayo腕关节评分以及上肢功能调查(disabilityofarmshoulderandhand,DASH)问卷。结果术后1患者进行评估,腕关节活动度(伤侧对比健侧):掌屈95%,背伸95%,尺偏93%,桡偏91%,旋前99%,旋后99%;平均握力(伤侧对比健侧)96%;Mayo腕关节评分,优20,良9;平均DASH问卷评分4.8;最终影像学参数:平均尺偏角25°,掌倾角11°,桡骨高度10mm,尺骨变异﹢1mm,2患者术后1发生了复位丢失,有1患者出现了短暂桡神经浅支损伤症状,术后2逐渐恢复。结论髓内钉技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关节外骨折或简单部分关节内骨折中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小特点。

  • 标签: 髓内钉 治疗 桡骨 骨折
  • 简介:肩袖撕裂是发生在上肢反复过顶运动肩关节慢性病变引起以疼痛功能受限为主疾病,肩袖撕裂是引起肩部疼痛功能障碍常见原因[1],其中肩袖撕裂大小是影响治疗效果重要因素。巨大肩袖撕裂患者会出现持续疼痛上肢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随着关节镜技术飞速发展,镜下处理巨大肩袖损伤技术日渐成熟,而且关节镜肩袖修复术有着最大限度保留角肌在肩峰附着点,手术创伤小、视野广、对关节内干扰小,有利于术后关节功能练习与康复等优点。

  • 标签: 肩袖撕裂 肩关节 镜下治疗 关节镜技术 肩部疼痛 上肢活动
  • 简介:目的:对比种不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将101EvansⅢ_Ⅳ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proximalfemorallockingplate,PF_LCP)组34、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组34及股骨近端顺行联合拉力交锁髓内钉系统(InterTan)组33,按照各自分组进行相应手术治疗,对比分析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临床愈合时间、Harris评分及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临床愈合时间及卧床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nterTan组优良率高于PF_LCP组及PFN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terTan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3%,明显低于PF_LCP组(20.59%)及PFNA组(23.53%),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_LCP组及PFNA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terTan系统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保证疗效情况下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是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为理想治疗方法。

  • 标签: 转子间骨折 不同 内固定系统 对比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环磷酰胺对雌性SD大鼠骨密度骨微结构影响。方法40只3龄SD雌性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环磷酰胺低剂量组、剂量组、高剂量组对照组,每组各10只,环磷酰胺各组分别腹腔注射不同剂量(5mg/kg、8mg/kg、10mg/kg)环磷酰胺,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天,连续15天,观察大鼠骨密度及骨微结构等指标。结果不同剂量环磷酰胺组与对照组比较,全身骨密度分别下降了9.8%、13.3%15.6%;股骨骨小梁数目分别下降了49.8%、65.5%72.8%;股骨骨小梁分离度则分别上升了225.2%、416.9%577.4%。结论环磷酰胺可使大鼠骨密度降低,骨小梁数量减少,骨微结构受损,且环磷酰胺剂量越大,骨微结构受损越严重。

  • 标签: 环磷酰胺 骨密度 骨微结构 骨质疏松
  • 简介:目的比较内侧入路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1至20131收治78肱骨干中下段骨折患者,其中42行内侧入路钢板内固定,36行外侧路钢板内固定。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牢临床疗效。结果内侧入路外侧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内侧路叮减少桡神经损伤风险。,结论内侧入路外侧入路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町获得相当临床效果,但内侧入路组切口隐蔽,减少了桡神经损伤风险。

  • 标签: 内侧入路 外侧入路 肱骨干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lumbarinterbodyfusion,PLIF)治疗腰椎滑脱中期疗效,对腰椎滑脱症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PLIF治疗腰椎滑脱40,所有病例随访观察>3,对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scale,VAS)评分及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腰背痛手术治疗评分标准评分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术后1、3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与术后3测量值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JOA评分术前术后1、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与术后3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IF手术能够恢复腰椎序列稳定性,改善临床症状,是治疗腰椎滑脱理想术式,中期随访疗效满意。

  • 标签: 腰椎 脊椎滑脱 脊柱融合术
  • 简介:目的:比较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临床疗效,进步探究两种手术方式优缺点,拓展临床医师对于跟骨骨折治疗临床思路,为科学选择手术方案提供经验参考。方法将纳入研究201110至20129间56跟骨新鲜骨折分为A、B两组:A组即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组(撬拨组,28),B组即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切开组,28),比较两组患者相关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各项影像学参数、术后并发症及足部功能恢复情况(按照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标准),而后对各项观察指标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a=0.05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56患者均获12随访,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间Bolher角及Gissane角及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影像学参数较术前有明显好转(P﹤0.05);撬拨组足部功能评分及优良率稍高于切开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SandersⅡ型、Ⅲ型)同样可获得良好复位可靠固定,而且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较短,是治疗跟骨骨折可靠、有效、实用手术方式。

  • 标签: 跟骨骨折 微创 经皮撬拨复位 切开复位 内固定术
  • 简介:目的:测量斜坡椎管角不同骨科患者数值范围,分析X线及CT矢状位重建法测量斜坡椎管角致性,并探讨斜坡椎管角测量对枕颈融合术临床意义。方法纳入189无上颈髓压迫症患者37枕颈部序列异常合并上颈髓压迫症患者,测量颈椎中立位过屈、过伸位侧位X线片上斜坡椎管角数值。随机选取有或无上颈髓压迫症患者10颈椎中立位X线CT正中矢状重建图像,由2位测量者重复测量斜坡椎管角并计算组内相关系数。结果无上颈髓压迫症状者过屈位、中立位过伸位斜坡椎管角均显著大于枕颈部序列异常合并上颈髓压迫症患者(P<0.01);前者斜坡椎管角数值变化范围为23.87°±10.23°,后者为19.10°±7.96°(P<0.01);说明后者枕颈复合体较前者僵硬并处于异常屈曲位。X线法测量斜坡椎管角观察者之间组内相关系数为0.619,低于CT重建法相应值0.897;X线法观察者组内相关系数观察者1观察者2别为0.6350.657,低于CT重建法相应值0.9370.924;CT重建法较X线法具有更好致性。结论本研究得出了不同骨科患者群斜坡椎管角数值范围,为枕颈融合术患者体位摆放枕颈部固定融合角度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术准确测量斜坡椎管角提供了具体方法。

  • 标签: 颈椎 寰枕关节 椎管 脊髓压迫症 放射测量术
  • 简介:胫骨平台骨折属关节内骨折,多由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引起,占所有骨折1.3%[1],占老年人群骨折8%[2],是膝关节创伤中常见骨折之。胫骨平台骨折常伴有严重膝关节韧带,半月板等软组织损伤等[3],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其复杂类型变化给治疗带来很大难度。有研究表明术后10需要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大约7.3%[4],因此正确术前诊断及明确骨折型,对于手术计划制订治疗有着至关重要作用。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数字骨科学 关节内骨折 骨折分型 全膝关节置换 膝关节韧带
  • 简介:目的:研究杜仲及其盐制品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治疗作用,并探讨盐制对其治疗作用影响。方法40只SD雌性大鼠分为伪手术组、模型对照组、杜仲生品治疗杜仲盐制品治疗组,除假手术组施行假手术外,其余均行手术彻底摘除卵巢,术后4周开始杜仲生品及盐制品水提液灌胃给药(4.0g/kg?d),实验过程称体质量,连续给药12周后,颈动脉取血,测定血钙(S-Ca)、血磷(S-P)含量,ELISA试剂盒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N)、雌二醇(E2)含量;动物处死后剥取完整子宫称重,采用HE染色法进行子宫病理学检查,剥离双侧股骨,双能X射线衍射法测定大鼠股骨骨密度。HE染色法观察股骨骨小梁形态成骨细胞数量,micro-CT扫描观察股骨骨小梁微体系结构。结果杜仲生品及盐制品能有效抑制去卵巢所致大鼠体重增加,升高血清钙、雌二醇含量,降低血磷、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含量。增加大鼠股骨骨密度,改善股骨骨小梁微体系结构,增加股骨骨小梁成骨细胞数量,且长期用药对子宫无明显刺激作用。结论杜仲生品及盐制品对于大鼠去卵巢所引起骨质疏松症有良好治疗作用,且盐制品效果优于生品。

  • 标签: 杜仲 盐制品 去卵巢 骨质疏松 骨小梁 骨转换
  • 简介:目的:探讨Bioflex动态稳定系统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1至20126收治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23,其中男14,女9;年龄44~67岁,平均57岁。单节段病变15,多节段病变8。椎板减压后根据退变程度选择椎间盘部分切除或椎体融合器进行融合方法,采用Bioflex动态固定系统稳定脊柱后路,观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脊柱节段活动范围(rangeofmotion,ROM)。结果术后随访12~40,平均(22±9)个月。统计显示术前VAS评分为(7.2±1.7),末随访为(2.6±1.1);术前ODI为(71.4±17)%,末随访为(21.3±11)%。非融合节段ROM术前为(8.1±1.9)°,末随访为(2.8±1.1)°;邻近上位椎体ROM术前为(7.9±1.7)°,末随访为(7.2±1.8)°;邻近下位椎体ROM术前为(8.4±2.1)°,末随访为(7.9±1.9)°。与术前比较末随访VAS、ODI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非融合节段腰椎活动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邻近椎体节段活动度较术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初步研究表明Bioflex动态固定系统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种安全、有效方法,远期效果有待进步观察。

  • 标签: Bioflex系统 经椎弓根动态固定 退行性疾病 脊柱融合术 脊柱非融合术
  • 简介:目的:本实验前期研究发现I型胶原α1链基因-1997G→T纯合突变可降低成骨细胞生物学性能。现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提高TT型成骨细胞COLIA1基因mRNA表达水平,观察能否逆转COLIA1基因-1997G→T突变对TT型成骨细胞生物学性能影响。方法构建过表达COLIA1基因腺病毒载体,并感染TT型成骨细胞。比较感染后TT型成骨细胞I型胶原α1链mRNA表达水平、I型胶原含量、细胞基质钙含量以及钙结节数量差异。结果过表达COLIA1基因腺病毒载体感染后,TT型成骨细胞I型胶原α1链mRNA表达水平、I型胶原含量、细胞基质钙含量以及钙结节数量较未感染组及空病毒组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腺病毒载体提高TT型成骨细胞I型胶原α1链mRNA表达水平,可增加I型胶原含量、细胞基质钙含量以及钙结节数量。TT型成骨细胞I型胶原合成减少导致细胞外基质减少,导致钙质沉着部位不足可能是-1997G/T患者BMD降低原因。

  • 标签: I型胶原 基因多态性 -1997位点 成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