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类癌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46例直肠类癌临床资料。结果直肠类癌以男性多见,平均发病年龄46.5岁;临床表现以排便习惯改变及便血为主,常伴有腹痛、腹胀;临床上〈1cm直肠类癌常见,应根据类癌大小选择合适手术方式;直肠类癌术后复发率低。结论直肠类癌具有潜在恶性,外科医生在治疗直肠类癌时要根据肿瘤大小和浸润深度选择合适手术方式,术后应定期复查,严格检测肿瘤复发及转移情况。

  • 标签: 直肠类癌 外科治疗 临床特点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成像序列在乳腺肿瘤MR检查中应用价值。方法对75例乳腺肿瘤MR受检者进行T2WI、DWI、T1WI动态增强扫描和T1WI延迟扫描,分析各种成像技术应用对图像质量影响。结果本组75例患者扫描图像中达到优良百分比T2WI为93.33%,DWI为18.66%,T1WI动态增强扫描为72.00%,T1WI延迟扫描为97.33%。结论减少运动伪影,序列优化缩短检查时间,合理应用脂肪抑制技术,对DWI序列b值正确选择,以及充分应用并行采集技术等均有助于提高乳腺肿瘤MR检查图像质量。

  • 标签: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应用
  • 简介:目的调查晚期肺癌患者预防跌倒知识知晓率,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晚期肺癌患者102例,按床号分为两组,单数床号为对照组,双数床号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实施延续管理服务。采用调查问卷方式,了解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3个月预防跌倒知识掌握和遵嘱行为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预防跌倒知识掌握情况和遵嘱行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O.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预防跌倒知识掌握情况和遵嘱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管理能有效提高晚期肺癌患者出院后预防跌倒知识掌握和遵嘱行为。

  • 标签: 肺肿瘤 晚期肺癌 预防跌倒 延续管理
  • 简介:在香港出差时候,我住酒店附近没有素食餐馆。为解决晚餐,我常常去大排档吃面条。配菜有荤有素,可以自选,店家给加到面碗里一起盛上来。我最喜欢是炖得烂烂大块白萝卜,香香油豆泡(豆卜),再来一瓶豆浆,一餐下来30多元港币,便宜又好吃。

  • 标签: 土豆泥 厨房 创意 大排档 白萝卜
  • 简介:目前,根治性手术仍为胃癌唯一可治愈手段。无瘤原则是肿瘤根治术基本原则。根治术中严格贯彻无瘤原则对减少术中医源性扩散及术后肿瘤复发、提高远期疗效有重要意义。良好无瘤操作技术是实施无瘤原则可靠保证。随着对肿瘤生物学行为认识程度加深和手术技术进步,无瘤操作技术相关观点和具体实施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广义无瘤操作技术尚包含有彻底根治术思想,如以往对胃癌多脏器侵犯、肝转移、腹膜种植手术

  • 标签: 根治术 无瘤操作 无瘤技术 具体实施方法 肿瘤生物学 远期疗效
  • 简介:目的探究PARP1在结直肠癌表达情况及其与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以及结肠癌细胞株SW620、LoVo细胞PARP1表达,分析其对结直肠癌细胞株SW620增殖与凋亡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39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ARP1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结直肠癌细胞株SW620、LoVo、结肠正常黏膜细胞中PARP1表达;转染PARP1基因shRNA表达载体后,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QPCR、Westernblotting分别检测cyclinD1及Caspase-3基因与蛋白表达情况。结果PARP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1.8%,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0.5%(P<0.05)。PARP1在结肠癌细胞株SW620、LoVo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结肠黏膜细胞。转染PARP1基因shRNA后,PARP1水平明显减低,SW620细胞增殖能力减弱,凋亡能力增强。结论PARP1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

  • 标签: PARP1 结直肠癌 sh RNA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 简介: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作为消化道肿瘤主要化疗药物之一,通过抑制胸苷合成酶(thymidilatesynthase,TS)达到抗肿瘤效应。而二氢嘧啶脱氢酶(dihydropyrimidinedehydrogenase,DPD)是5-FU分解代谢起始酶和限速酶,TS和DPD分别作为5-FU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关键酶,在5-FU治疗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二者在肿瘤组织中表达及活性是影响5-FU化疗疗效主要因素之一。本文综述TS酶和DPD酶功能、特点及其与5-氟尿嘧啶疗效关系,以利于临床制定合理个体化化疗方案,实现消化道肿瘤个体化治疗。

  • 标签: 胸甘酸合成酶 二氢嘧啶脱氢酶 消化道肿瘤 化疗
  • 简介:肺癌脑转移发生率在50%以上,多因神经系统症状而就诊。肺癌脑转移最常见症状为头痛,其次为定位功能失常、精神异常及颅内压升高,另有5%~10%患者有急性脑卒中表现。全脑放疗(wholebrainradiationtherapy,WBRT)为肺癌脑转移者常规放疗方式。做好全脑放疗护理工作,对改善此类疾病患者生存质量起关键作用。现总结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68例肺癌脑转移WBRT患者护理经验如下。

  • 标签: 肺癌脑转移 全脑放射治疗 护理
  • 简介: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原发恶性肿瘤,其预后很差,目前恶性胶质瘤患者中位生存期仍少于15个月。免疫治疗通过激发和补充机体抗肿瘤免疫能力来杀灭肿瘤细胞,具有特异性强、不良反应轻和长期记忆等特点,是一种较理想治疗策略。免疫治疗包括主动免疫治疗、被动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本文将对胶质瘤被动免疫治疗中过继细胞免疫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胶质瘤 免疫治疗 过继免疫
  • 简介:编前:在2013年4·15抗癌活动周到来之际,《癌症康复》杂志主编李萍萍教授,副主编申文江教授、刘端祺教授和纪小龙教授应邀做客央视网健康台《健康有约》栏目,谈论“癌症康复治疗”的话题。对于癌症患者来说,会经历放射治疗、化疗及手术治疗等,治疗过程会给身体带来一些副作用。四位专家在访谈节目中解答了患者应该如何面对这些副作用,让虚弱身体如何进行康复。《癌症康复》杂志连载访谈内容,希望能够给广大癌症患者带来一些帮助。

  • 标签: 癌症康复 康复治疗 杂志 编委 癌症患者 放射治疗
  • 简介:大肠包括人体肠道结肠和直肠部分,其中结肠生理功能主要为吸收水分,直肠生理功能主要在于协调控制大便排出。肠肿瘤患者由于疾病本身或手术、放化疗等原因,部分患者可能发生肠功能紊乱,出现肠梗阻、便秘、腹泻、腹胀腹痛、贫血等症,影响患者饮食和营养状况。

  • 标签: 营养状况 大肠癌 饮食 病友 肿瘤患者 生理功能
  • 简介:盆腔放射治疗已广泛应用于直肠癌及妇科癌术后复发转移治疗中,有利于缓解症状,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期。而放射治疗在杀伤肿瘤细胞同时,正常组织也会出现不同程度放射损伤。膀胱是对放射线很敏感区域,如受到高剂量照射,会引起膀胱黏膜非特异性病理反应。膀胱壁变薄,其容积缩小,血管壁弹性下降,脆性增加,严重时黏膜糜烂、溃疡、坏死出血,

  • 标签: 中医康复治疗 放射性膀胱炎 盆腔放射治疗 术后复发转移 杀伤肿瘤细胞 长生存期
  • 简介:目的探讨置入式微波对猪活体状态下,正常松质骨组织灭活作用及其灭活范围、形态、短期内病理变化。方法采用12头清洁级成年猪,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术后2、4周2个时间组,每组6只猪。术后2、4周分别处死参加实验6只猪,每组取猪胫骨、股骨干骺端松质骨部位共24个实验对象,再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灭活时间120s,240s,360S3个小组,每组8个样本,采用微波治疗仪进行灭活,灭活功率为60W,微波频率为2450MHz。每个标本行大体形态和组织学观察。结果标本大体观察见置人式微波在相同功率下不同工作时间灭活形态基本恒定,纵截面上看类似一个椭圆形,微波灭活范围随着时间增加明显增大,且微波灭活形态随着灭活时间增加逐渐趋于近似圆形。组织学观察微波灭活2周后凝固区内骨小梁结构基本正常,骨细胞完全坏死,可见大量凝固性坏死灶,其外围形成了由肉芽组织构成交界区;微波灭活后4周凝固区内凝固性坏死灶已被吸收,边缘坏死骨小梁周围见大量破骨细胞及类骨质沉积,交界区肉芽组织大量侵入坏死骨区域,与破骨细胞一起吸收死骨,并可见新生骨小梁形成。结论置人式微波对活体松质骨有明确灭活作用,灭活形态基本恒定,灭活范围内细胞坏死彻底。松质骨微波灭活后,骨坏死区域修复进程快于皮质骨。

  • 标签: 微波 骨骺 骨坏死 动物实验
  • 简介:目的对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手术方式、病理分型、临床疗效等进行回顾性总结,探讨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胰外科共收治75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预后因素.结果75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根治性切除30例(40%),姑息性治疗45例(60%).根治性切除患者1、3年生存率分别为61.2%、39.8%,中位生存期25个月;姑息性治疗患者中位生存期1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分化肿瘤患者1、3年生存率分别为62.3%、41.2%,显著优于低分化肿瘤患者42.7%、17.5%(P<0.05).Cox回归模型显示根治性切除、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是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根治性切除是肝门部胆管癌治疗首选,肿瘤分化程度高、TNM分期低患者预后相对良好.

  • 标签: 肝门部胆管癌 外科治疗 生存分析 预后因素
  • 简介:本期刊出“关节外科”专题论著都与关节外科微创与精准理念有关。“微创”指在不降低治疗效果前提下尽量做到:缩小手术切口,减少组织损伤,降低对机体和心理干扰损害。“精准”指诊断准确、手术精细,精确辨别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界限,无多余操作,避免人为损伤。微创与精准二者密切关联、相辅相成。微创是实现精准手段,精准是微创前提条件。其目的都是以最小手术损伤,获得最佳治疗效果。这正是现代关节外科追求目标。

  • 标签: 关节外科 微创 手术切口 治疗效果 组织损伤 正常组织
  • 简介: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半数以上,其死亡率为妇女恶性肿瘤首位,严重地威胁广大妇女健康。宫颈癌预防与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热点。作者研读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报道,对宫颈癌发病机制、致病病毒检测方法、宫颈癌预防与治疗进展做出综述,为临床预防与治疗宫颈癌提供新策略。

  • 标签: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Dynesys作为非融合器械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应用Dynesys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42例,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38~74岁,平均54.6岁。全部病例均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合并或不合并椎间盘突出。单节段32例,两节段10例。按标准操作置入Dynesys螺钉后行病变节段椎板间开窗减压,切除或保留椎间盘。清除增厚黄韧带,切除增生内聚上关节突内侧部分,开放侧隐窝。测量椎弓根钉间距,截取PCU管,将PET绳索穿入PCU管和上下椎弓根钉间,收紧并锁定绳索与椎弓根钉连接处。术后5天戴腰围下地,腰围佩戴时间为3周。通过ODI和VA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并通过动态侧位X线片评估非融合节段椎间运动功能保留及椎间隙高度和近端相邻节段活动度。结果随访10~36个月,平均24.7个月。ODI指数术前(60.4±21.5)%,术后(23.9±13.5)%,(P<0.05);VAS腰痛评分术前6.0±1.8,术后2.1±1.7,(P<0.05);VAS腿痛术前评分7.2±1.9,术后1.9±1.1,(P<0.05),临床疗效满意。影像学评价非融合节段保留有一定椎间活动度,活动范围2°~5°,�

  • 标签: 临床疗效 变性疾病 治疗腰椎
  • 简介:目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癌患者手术前后CD14表达,探讨可能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江苏省肿瘤医院病理确诊41例肺癌患者血液样本,分别于术前、术中检测CD14指标,包括CD14%、CD14平均荧光强度(MFI)、中性粒细胞率(粒%)、淋巴细胞率(淋%)和HLA—DR阳性淋巴细胞率(DR^+/淋),观察其数值变化。结果41例肺癌患者术前与术中CD14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CD14平均荧光强度(CD14MFI)高于术前(P〈0.0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粒%)高于术前(P〈0.01);淋巴细胞百分比(淋%)、HLA—DR阳性淋巴细胞率(DR’/淋)高于术前(均P〈0.05)。结论肺癌患者术中CD14MFI、粒%、淋%和DR^+/淋会发生改变,其增强或增高可能与患者病情发展或手术相关因素有关。

  • 标签: CD14 肺癌 流式细胞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