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分娩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2月至2004年7月我院收治的2例肾移植患者妊娠分娩资料,分娩期给予严密监护、预防感染、心理支持。结果2例肾移植患者均自然分娩。其中1例为早产,1例足月产,新生儿体重分别为2500g与2600g,Apgar评10分,体检无异常。两例产妇肾功能监测均正常。结论肾移植患者妊娠后情况稳定,肾功能正常,无产科指征,在严密监护下可以自然分娩。

  • 标签: 肾移植术后 自然分娩 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肝炎后肝硬变患者行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1例,存活1例.术后并发症包括腹腔内出血1例,肝后下腔静脉扭曲狭窄1例,急性排斥反应1例,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1例,均给予相应的治疗.结论肝移植手术是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手段.术后应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了解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时间和症状有助于早期诊断,并采取各项积极正确的治疗措施.

  • 标签: 背驮式肝移植 肝炎后肝硬化 术后并发症 终末期肝病 手术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移植手术的成功及术后的恢复与术中的护理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手术配合及术后随访,我们体会到该手术中皮肤的护理应引起足够重视,因为在配合该手术时护士工作量大,重视了输血输液,重视麻醉的配合和各项指标的监测,重视体温的保护,以及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护理工作,易忽视皮肤护理,而接受肝移植手术的患者患病时间长,病情重,全身情况差,皮肤抵抗力差,手术时间长,易引起皮肤破损影响术后恢复,甚至是临床纠纷的一个诱发因素。

  • 标签: 肝移植 手术 皮肤护理
  • 简介: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足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高发性代谢性疾病:虽然滓射外源性胰岛素可以有效控制血糖,但无法改善血糖的生理性代谢,解决DM并发症问题。自1966年美国第1例胰腺移植,1970年Younoszai等全球首例胰岛移植以来,挑战了传统外源性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T1DM),并产生了较好的影响^[1]。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细胞 移植
  • 简介:移植患者的营养状况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影响,但此类患者的营养支持不同于其他营养不良的患者,本文对终末期肝病患者营养状况、肝移植前围手术期及移植后的营养支持治疗进行了论述。

  • 标签: 肠内营养 肝移植 终末期肝病
  • 简介: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术后细菌感染情况及抗感染药物的应用,为肝移植患者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8月至2009年12月期间20例肝移植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感染的发生情况及抗感染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0例患者中发生肺炎(右下肺炎、慢性单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3例,肺部感染5例,腹腔感染1例,胆道感染1例,感染的菌种中G+菌主要为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ESBLS(+)。抗菌药物的使用以二联用药为主,二联用药的比率为65%。结论感染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应针对其可能的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标签: 肝移植 抗感染药物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 简介:20世纪初,移植得到认真研究并应用于临床,到70年代已推到高潮,截止2001年底,全世界肾,肝,心,肺的移植数已分别达535,075,100,179,61,195,13,710例,最长存活时间分别为39,32,23,17年,为克服供者的短缺和排斥反应,异种移植移植耐受和克隆器官成为研究的热点。

  • 标签: 器官移植 21世纪 手术治疗 移植耐受 排斥反应
  • 简介:移植免疫是宿主对移植物和移植物对宿主的排斥反应,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过程,包括免疫细胞、细胞因子及体液介导的排斥反应。排斥反应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是移植器官存活的关键环节。在胸心外科器官移植中,主要为心脏、肺或心肺联合移植和瓣膜移植。1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1.1超急性排斥指移植器官建立血液循环后数分钟内发生,移植器官功能丧失,为受体内已存在抗同种移植物的抗体所致,此种排斥反应用敏感的交叉配型方法多可避免。

  • 标签: 急性排斥反应 移植免疫 心脏移植 心胸外科 冷冻保存 肺移植
  • 简介:护理人员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的密切观察及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直接关系到移植肾的存活率,尤其是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这一严重并发症时,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及时观察和处理,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参与了23例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的护理工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肾移植 肾功能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肾移植术后尿漏早期观察与护理的工作要点。方法:随机选取从 2018 年 5 月 -2020 年 5 月期间在我院肾移植手术患者 200例,分析其中发生尿漏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和护理记录,分析其尿漏发生原因及其早期观察和护理工作的重点。结果:研究对象中发生尿漏患者 7例,尿漏发生率为 3.50%, 4例病情较轻的通过保守治疗尿漏痊愈, 1例因输尿管远端血供不足,水肿严重,经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术予以治愈, 1例尿漏患者出现肾孟坏死,经输尿管与肾盂吻合术予以治愈, 1例尿漏患者出现输尿管坏死,经输尿管与肾盂吻合术予以治愈, 7例尿漏患者最终均治愈,治愈率达到为 100%。结论:肾移植术后容易出现尿漏并发症,因此护理工作中应当注重预防和早期观察,此外,对于此类患者护理服务应当着力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从而实现各项治疗和护理措施的干预效果。

  • 标签: 肾移植术后,尿漏,早期观察,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行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合并肠道GVHD及阴囊皮肤镰刀菌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经验。做好肛周皮肤护理,并观察阴囊破溃皮肤愈合的程度,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对症药物治疗,做好环境清洁和消毒,同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经过医护的精心治疗护理,患者肛周皮肤完好无损及阴囊破溃糜烂皮肤得到治愈后出院。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镰刀菌 肠道GVHD 护理
  • 简介:目的:通过建立亚细胞组分药物浓度测定方法,探讨阿德福韦(adefovir,ADV)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损伤的机制,以及线粒体分裂相关蛋白drp1抑制剂对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磁选分离法分离亚细胞组分;利用液质联用仪(LC-MS/MS)测定亚细胞组分中的ADV的浓度;利用realtimePCR测定线粒体DNA(mtDNA)的相对含量。结果:ADV处理组HK-2细胞线粒体组分中ADV含量为(9.16±2.78)amol/cell,显著高于细胞核组分中ADV含量(1.68±1.25)amol/cell,经Mdivi-1预处理的线粒体组分中ADV含量显著降低,而细胞核中组分无影响(P〈0.05)。ADV干预后mtDNA相对含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而Mdivi-1可逆转这一变化。结论:ADV主要分布在HK-2细胞线粒体中;ADV对mtDNA明显抑制作用;Mdivi-1可逆转ADV对HK-2细胞mtDNA的抑制作用。

  • 标签: 线粒体动力学 阿德福韦 急性肾损伤 LC-MS/MS
  • 简介:随着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的不断完善,妊娠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仍面临较高流产率下降的问题.本文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105例新鲜周期胚胎移植后妊娠病例,其妊娠结局和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等的关系,进一步了解体外授精-胚胎移植后妊娠者发生早期流产的相关因素.

  • 标签: 体外授精-胚胎移植 相关因素分析 早期流产 移植后 2009年 体质量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处于康复期肾移植患者开展护理干预的意义。方法:从 2017年 1月 -2019年 1月期间在我院肾移植患者中随机选取 84人,随机分成两组后在其康复期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每组 42例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生活能力、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的差异,并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而分析综合护理的应用价值。结果:护理干预前常规护理组研究对象生活能力、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 58.69±5.76)分、( 60.59±4.96)分、( 56.91±8.34)分,干预后其三项评分分别达到( 69.85±8.69)分、( 73.16±5.86)分、( 75.14±6.43)分,均得到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综合护理组研究对象干预前上述三项评分分别为( 59.07±3.44)分、( 59.46±9.76)分、( 56.43±7.13)分,干预后其三项评分分别达到( 81.06±9.63)分、( 85.17±6.49)分、( 88.07±4.93)分,均得到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相比之下,干预前两组研究对象三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综合护理组三项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期间,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研究对象,分别发生并发症 13例和 7例,发生率分别为 30.95%和 16.67%,综合护理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相比常规护理,对处于康复期肾移植患者开展综合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自主生活能力,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提升其社会功能,并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肾移植,康复期,综合护理,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前临床和常见物理检查等综合资料对冠心病诊断程度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人冠状动脉搭桥术123例患者术前1临床和彩色多谱勒、心电图、X线胸片及冠状动脉造影等多项检查资料,分析各检查特点、术前诊断价值及限度。结果123例老年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前冠状动脉造影全部发现异常,以多支病变者为主,左冠主干、左前降支近心段多见;其次,右冠和左回旋支近心段及中段等均多见,管腔明显狭窄甚至闭塞,其中3例为PTAC+STENT术后再狭窄;术前彩色多谱勒检查,91人有异常改变,左室增大、室间隔及左室壁增厚、主动脉增宽、左心舒缩功能减退。其中11例并存主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关闭不全,7例室壁瘤。32人未见明显异常;109人心电图发现异常,以ST—T段改变、房室传导阻滞、左室肥大和心律失常多见,14人为正常心电图;X线远达胸片、肺瘀血55例、左心室增大69例、主动脉增宽64例、心胸比率>0.5者76例,另有11例少量胸腔积液(左心功能不全)。结论常规物理综合检查仍不失为诊断冠心病的最简便、有效、经济和患者乐于接受并较普及的方法。冠状动脉造影则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尤其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前,更为必须。

  • 标签: 老年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术前诊断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