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探讨我国中药的研究发展应用现状,发现了目前制约中药走向现代化之路的一些路障。为扫清路障,探索一条较平坦的通向国际化标准的发展路径,深刻地剖析了中药现代化的内涵,指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与建议,提出只有在正确思想先进理论与技术指导下客观地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确实可控的一系列中药质量标准,才能使中药现代化走向持久,使中药与国际医药接轨。

  • 标签: 中药现代化 中药质量标准 国际化标准 研究发展 医药 发现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化疗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5例化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治疗依从性,Ⅲ、Ⅳ级化疗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Ⅲ、Ⅳ级化疗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化疗病人实施健康教育,能提高化疗病人的健康知识水平和治疗依从性,降低化疗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化疗效果。

  • 标签: 健康教育路径 肿瘤 化疗 病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60例子宫肌瘤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中医护理临床路径组实施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程度评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中医护理临床路径组焦虑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实施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效果确切,有利于缓解焦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

  • 标签: 子宫肌瘤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 效果
  • 简介:摘要:急性脑卒中是一种发生率较高的危险性脑血管疾病。该病在发生后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频率改变、恶心、呕吐、出汗以及心率异常等临床症状。由于该病发生后病情比较危急,因此,在发病后应在最短时间内接受有效的护理与治疗,才能最大限度的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使患者脑神经功能损伤程度降到最低,从而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和致残率的发生率。由此可见,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救治过程中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配合,提高临床护理水平,对提高急诊救治效率起到重要性意义。为此,本研究中将急诊护理路径措施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详细评定,现将详情阐述如下。

  • 标签: 急性脑卒 急诊护理
  • 简介:【摘要】党建工作是基层党政机关工作发展的主要目标,也是对于基层党组织实现发展的有力依据,保证基层党建工作的顺利实施,促进社会主义的民主化,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重大的意义。建设过程中,也存在基层党政机关对于建党思想不到位,作用发挥不明确,很多问题得不到充分的解决。

  • 标签: 基层党政机关 党建 引领作用 路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输血路径用于临床输血护理的价值。方法:2020年5月-2021年5月本院接诊输血治疗病患65例,随机分成2组。研究组35例采取输血路径护理,对照组30例行常规输血护理。对比输血差错率等指标。结果:针对输血差错率,研究组0.0%,比对照组10.0%低,P<0.05。针对护理质量,研究组(97.42±2.01)分,比对照组(91.38±3.47)分高,P<0.05。针对满意度,研究组97.14%,比对照组80.0%低,P<0.05。结论:于临床输血护理中用输血路径,利于输血差错率的降低,护理质量的改善,及满意度的提升。

  • 标签: 临床输血护理 价值 满意度 输血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脑梗塞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21年3月-2022年1月50例脑梗塞介入治疗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临床路径组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汉密尔顿抑郁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满意度、住院时间以及医疗费用。结果:临床路径组汉密尔顿抑郁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以及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塞介入治疗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改善神经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临床路径 脑梗塞介入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脑梗塞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21年3月-2022年1月50例脑梗塞介入治疗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临床路径组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汉密尔顿抑郁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满意度、住院时间以及医疗费用。结果:临床路径组汉密尔顿抑郁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以及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塞介入治疗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改善神经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临床路径 脑梗塞介入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儿科疾病治疗工作中开展临床路径管理措施的可行性及积极性。方法:该研究沿用回顾性方式展开,将研究时段限定于2022年3月-2023年1月,将我院儿科60例患儿以回顾性方式抽取,依据“管理模式差异”行分组处理(确保每组30例病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医疗模式管理,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结果:(1)与对照组患儿76.66%的疾病治愈率比较,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较短、疾病治愈率明显更高(P<0.05)。(2)经和对照组观察数值比较,观察组管理主动意识、管理水平、措施熟练度等指标数值明显更高(P<0.05)。结论:临床路径管理模式运用于儿科疾病治疗工作中效果显著,可提高疾病治愈率、缩短患儿平均住院时间并强化儿科管理质量。

  • 标签: 儿科 疾病治疗 临床路径管理 疾病治愈率 平均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临床师在临床路径上实施合理用药监管的作用 方法 选择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组,分别为常规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临床药师全程监管治疗组临床路径的用药情况。对于常规组临床路径,不予以监管。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患者所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临床路径中不合理用药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临床患者时,临床药师对临床路径实行合理用药监督,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 

  • 标签: 合理用药 临床路径 用药监管 临床药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护士实习教学中应用路径管理的作用。方法: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有60例儿科实习护士参与研究,经实习时间分为对照组(常规教学,2022年1月-2022年12月,30例)、观察组(路径管理,2023年1月-2023年12月,30例)。结果:观察组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实习教学中应用路径管理,可提高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

  • 标签: 儿科护理实习教学 路径管理 常规教学 考核成绩 教学满意度
  • 简介:对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2006-2008年青年教师的基本情况、培养情况和工作业绩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了他们的培养经历及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从而为完善药学院青年教师培养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 标签: 青年教师培养 问卷调查 工作业绩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药炮制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探析。方法:从某医院 2013年 9月到 2014年 9月期间收治的患者里面,选取 68例利用中药治疗的患者,然后让患者服用含有苷类药物、生物碱类药物、鞣质类药物的炮制中药,然后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炮制后的中药效果非常好,并且大部分药物在经过炮制处理之后毒性有降低的趋势。结论:我们利用中药理论作为基础,然后按照相关的用药标准和中医的辩证实施来对药物进行炮制加工,不同的炮制方法对药物产生的影响也不相同,生产出来的药物的临床效果也就不同,炮制后可以让药物的原有毒性和副作用减少,并且药物的疗效作用可以得到提高。

  • 标签: 中药炮制 临床应用 用药标准 疗效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教学效果。方法收集资料,制定护理教学路径表及考核评价标准,在临床护理带教的各个环节中组织实施,并对具体实施过程进行阶段性的考察。结果临床路径提升了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整体素质,激发了实习护士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结论临床路径提高了临床护理带教的整体水平,确保了带教质量,教学效果满意。

  • 标签: 护理教学路径 临床带教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胸外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3年12月在胸外科实习的100名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带教方法。比较两组护生出科理论与操作技能考核和对带教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出科理论与操作技能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护生认为临床路径带教方法能够使带教老师为护生主动讲授理论知识和创造学习机会,科室教学方法灵活,认为自己较圆满的完成了实习计划(P〈0.05)。结论在护生临床带教过程中,采用临床路径的带教方法,可提高临床带教质量。

  • 标签: 临床路径 临床带教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中临床路径的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入选的82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和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2.68%,高于对照组78.05%,P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治疗 临床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方式在脑出血疾病病人中的实际护理效果。方法:对本院选取的脑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施行临床护理路径。观察比较2组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能力。结果: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SF-36中各项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升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成为首选的护理方法。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脑出血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预先设定的护理计划,在增强CT检查中,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缩短康复时间。方法:1. 制定护理路径表格。2. 培训护理人员:护士掌握路径的原理和方法。结果:通过实施影像护理路径,笔者取得了如下结果:1. 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从原来的70%提高到了90%以上。2. 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了20%以上。3. 康复时间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平均缩短了5%以上。结论:综上所述,在增强CT检查中采用影像护理路径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缩短康复时间。

  • 标签: CT增强检查,影像护理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