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当P〈0.05(或P〈0.01)时,应说明对比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应描述为对比组之间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别;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等).

  • 标签: 统计学 医药 安徽 统计分析方法 析因设计资料 成组设计
  • 简介:在临床疾病的诊断中,需要一个更准确评估预后决策治疗的生物标识物,并且可以把这种新的生物标识物使用于临床实践的治疗早期.近期研究发现,肽素作为一项新的生物标识物可以代替精;酸加压素(AVP),其在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腎病、脓毒血症及尿路感染等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价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是一种重要的临床疾病预测因素.本文对目前肽素作为诊断预后标识物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 标签: 和肽素 脑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肾病 脓毒血症 尿路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状态下三羧酸(TCA)循环中间代谢产物的差异,观察糖尿病肾病细胞模型中的代谢紊乱。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为对照组(Control)、高糖组(Highglucose)、棕榈酸组(PA)、棕榈酸复合高糖组(PAhighglucose)。线粒体染色法观察造模后的细胞损伤状况,基于气相的代谢组学方法检测细胞模型中出现的代谢差异,并找出相关差异化合物。气相色谱-质谱(GC-MS)定量方法进一步测定差异化合物的绝对浓度。qPCR测定差异化合物相关通路的酶表达。结果:12、24h内高糖对HK-2细胞的损伤代谢影响较弱,而棕榈酸在短期内就可以造成肾脏细胞损伤代谢紊乱,复合因素下的诱导效果更甚。造模细胞内出现的代谢异常中TCA循环占主要部分,其中柠檬酸琥珀酸水平出现异常升高。并且琥珀酸水平异常主要由其合成酶影响导致。结论:棕榈酸诱导引起细胞中TCA循环代谢异常变化可能与DN相关。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棕榈酸 琥珀酸
  • 简介:熊果酸齐墩果酸能对抗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C-反应蛋白、非酶糖基化终产物、高糖、H2O2、脂多糖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其血管药理作用是多方面的。熊果酸齐墩果酸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也能对抗血清、ox-LDL、高糖、瘦蛋白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从而产生血管保护作用改善血管功能;减轻糖尿病大鼠的血管损伤,减轻球囊导管损伤引起的血管狭窄,抑制静脉桥移植后的血管壁炎症反应和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并防止血管狭窄,以及防止多种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动物的血管狭窄;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抑制增殖作用,也有对抗伤害因子抑制增殖或促进增殖的双向作用,因此对血管生成也有双向调控作用,能抑制角膜、糖尿病动物视网膜及肿瘤组织内的血管新生;还有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对正常的多种高血压动物有显著的降压作用。

  • 标签: 熊果酸 齐墩果酸 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血管狭窄 血管生成
  • 简介:银杏Ginkgobiloba的叶片果实分别被《中国药典》收载,主要含有银杏黄酮、萜类内酯、酚酸类、异戊烯醇、甾体类等多种化学成分。以银杏提取物或有效成分开发的制剂有片剂、胶囊、颗粒剂、口服液、注射剂、滴丸、糖浆剂、酊剂等类型,临床上多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但也出现过敏、腹泻、出血、肝肾毒性等不良反应报道。对近年来有关银杏及其制剂的化学成分、剂型种类临床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综述,以期为其深度开发与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 标签: 银杏 银杏黄酮 银杏内酯 白果内酯 金纳多注射液 舒血宁注射液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种类药用辅料成分对麦角甾苷固体脂质纳米粒(SLN)理化性质的影响,为研究SLN的处方筛选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乳化-固化法制备麦角甾苷-SLN,单一变量法考察山嵛酸甘油酯(CompritolATO888)、单硬脂酸甘油酯、大豆卵磷脂、Myrj52等辅料对麦角甾苷-SLN粒径、包封率、表征分散度(PDI)等理化性质的影响,采用透射电镜法观察麦角甾苷-SLN的形态,X-射线衍射(XRD)分析其药物晶体结构。结果随CompritolATO888用量增加,麦角甾苷-SLN粒径不断减小,包封率逐渐减小,PDI逐渐增加;随单硬脂酸甘油酯的用量增加,粒径明显增大,包封率略有降低,PDI减小;随卵磷脂用量增加,粒径明显增大,包封率降低,PDI减小;随Myrj52用量明显增加,粒径减小,包封率增加,PDI增大;麦角甾苷-SLN外观圆整,呈球形;麦角甾苷以分子分散状态被包裹在SLN中。结论不同辅料对麦角甾苷-SLN的理化性质均产生一定影响趋势,为制备SLN的处方筛选研究提供启示与思路。

  • 标签: 麦角甾苷 固体脂质纳米粒 辅料 理化性质 粒径 包封率
  • 简介:1例81岁女性患者因肺部感染给予头孢西丁2g静脉滴注.输注结束后1.5h,患者因咳嗽自行服用复方甘草口服溶液10ml,约10min后出现胸闷、呼吸困难、面部潮红、多汗,四肢乏力皮疹,考虑发生双硫仑反应.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持续低流量吸氧,约30min后患者症状好转,2h后患者不适症状消失.

  • 标签: 双硫仑 头孢西丁 复方甘草口服溶液
  • 简介:盐酸左氧氟沙星是合成的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在现有药物中,经过时间的检验实践的比较,证明左氧氟沙星是安全性最好的药物之一。其作用机制独特(有研究提示也可作用于静止期细菌),抗菌谱广,穿透力强,组织细胞内浓度高,且耐药率低,已成为临床上最常用的抗菌药。但临床存在滥用的现象,导致不良反应(ADR)逐渐增多[1],本文旨在分析总结我院输入盐酸左氧氟沙星导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原因,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药物信息。

  • 标签: 不良反应 盐酸左氧氟沙星 氟喹诺酮类药物 药物信息 安全合理用药 作用机制
  • 简介:中医养生文化主张“药不在贵,对症则灵;食不在补,适口为珍”。清代名医叶天士将其上升为“胃喜为补”理论。“胃喜为补”是指在不同的生理病理状态下,顺应脾胃的喜好,适合自己的口味,以此为原则选择食物则对身体有补益作用。“胃喜为补”属人体自我调节“补”是补充其不足。对人体来说,最有补益作用的东西,应该是人那一刻最需要的东西。

  • 标签: 胃喜 中医养生 补益作用 清代名医 生理病理 文化主张
  • 简介:目的对口腔外科门诊拔牙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具体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我院口腔外科门诊收治的80例拔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全面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出现并发症的原因。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的一般情况、口腔专科情况及心理情况是拔牙患者出现并发症的主要影响因素,给予患者全面有效的术前评估、术中配合、术后心理干预等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拔牙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口腔 拔牙 并发症 原因 护理
  • 简介:研究背景及临床问题结肠传输功能的恢复是预防胃肠手术后肠梗阻临床恢复的重要因素,这直接影响术后的并发症医疗成本。普芦卡必利是高选择性、高亲和力的5-HT4受体激动剂,可显著促进结肠传输,在改善肠道动力传输、增加排便频率及改善排便功能方面有显著作用。

  • 标签: 手术后肠梗阻 全身炎症 胃肠 必利 5-HT4受体激动剂 结肠传输功能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不良反应。方法收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均出现了不良反应,但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明显(P〈0.05)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在安全性方面明显的优于单一的阿莫西林,有着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不良反应 研究
  • 简介:目的:对多西他赛紫杉醇在抗癌过程中所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对四川省西昌市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8月因多西他赛紫杉醇导致的45例严重不良反应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调查问卷方式调查用药情况、严重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对原患疾病的影响、治疗措施及相应的治疗与转归。结果:给药方式均为静脉滴注。9例患者为联合用药,其中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3例,多西他赛联合顺铂1例,多西他赛联合卡铂2例,紫杉醇联合卡铂3例。多西他赛组紫杉醇组的不良反应类型以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反应、骨髓抑制肠毒性居多;其中多西他赛组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低于紫杉醇组(P〈0.05),过敏性反应和骨髓抑制的发生率高于紫杉醇组(P〈0.05)。使用多西他赛的21例患者中,因不良反应导致化疗周期延长者8例;使用紫杉醇的24例患者中,7例因不良反应导致化疗周期延长,两种药物对原发疾病的影响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在经停药、吸氧、抗过敏、升白细胞、升血小板等对症治疗后症状逐渐缓解或消失。多西他赛组14例好转,7例痊愈;紫杉醇组16例好转,8例痊愈。两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西他赛组紫杉醇组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特点各不相同,用药时需加强监测力度,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多西他赛 紫杉醇 严重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研究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的满意度及依从性,并探讨其治疗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研的形式对门诊盆腔炎患者基本情况、症状、满意度、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42名患者参与问卷调研,年龄为26~45岁,绝经期妇女患病较少;症状主要为存在明显的子宫(42.9%)及附件(48.8%)增厚、压痛,阴道分泌物呈现多且黄(53.70%)等症状;患者依从性较好,达78.6%,但满意度相对较低为57.10%,阴道分泌物对患者依从性存在相关性(P〈0.05),而腰部酸疼程度与患者治疗的满意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盆腔炎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好,满意度低,阴道分泌物及腰酸疼痛对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存在相关性,加强患者认知教育干预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

  • 标签: 盆腔炎 症状 问卷 满意度 依从性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评估循证的护理方案在产科高危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住院分娩的高危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分组法分为干预组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产妇采用基于评估循证的护理方案。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干预前后不良情绪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产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737、0.5550,P〉0.05);护理干预后,干预组产妇HAMA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0.1441、10.4730,P〈0.05)。干预组产妇早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羊水粪染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618、7.1111、10.6985、9.4902,P〈0.05)。结论基于评估循证的护理方案在产科高危产妇中应用,能有效减轻产妇不良情绪,降低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 标签: 病情评估 循证护理 产科 高危产妇
  • 简介:本研究建立并验证了一种快速且灵敏的液质联用方法,用于测定小鼠血浆脑组织中沙奎那韦的浓度,并将其应用于初步筛选实验,以评价黄酮类化合物对沙奎那韦脑内分布影响的作用。血浆脑组织中的沙奎那韦内标利托那韦通过液-液萃取的方式进行提取,色谱分离过程使用C18反相色谱柱(150mm×2.1mm,5.0μm)。质谱检测过程使用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以电喷雾正离子模式、质谱多反应监测技术对沙奎那韦内标进行检测。血浆中测定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1至10ng/mL,其最低浓度为定量下限。方法日间日内精密度为7.5%–12.1%,准确度介于90.5%与107.2%之间。脑组织中测定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1至10ng/g,其最低浓度为定量下限。方法日间日内精密度为7.3%–11.9%,准确度介于90.8%与107.4%之间。该方法成功应用于初步筛选实验,评价了19种黄酮类化合物对沙奎那韦脑内分布影响的作用,结果显示biochaninA能够最大程度促进沙奎那韦的脑内分布。

  • 标签: 沙奎那韦 液质联用 黄酮类化合物 脑组织
  • 简介:绞股蓝皂苷为绞股蓝的主要活性成分,属于达玛烷型四环三萜,其在药材中含量高、容易获得,主要生物活性体现在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心脑血管保护等方面。绞股蓝皂苷易受酸、碱、酶的影响而降解,水解后不仅脱去糖生成次级苷,而且苷元的结构也会发生变化。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综述绞股蓝皂苷水解产物化学结构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寻找结构新颖、活性更强的先导化合物提供参考。

  • 标签: 绞股蓝 绞股蓝皂苷 水解产物 三萜类化合物 达玛烷
  • 简介: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牡丹皮药材中游离苯甲酸苯甲酰基总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EclipseXDB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25∶75),流速:1.0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30nm;苯甲酰基总苷以总苷碱水解为苯甲酸计。结果游离苯甲酸苯甲酰基总苷进样量均在0.01016~0.2032μg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100.6%,RSD分别为2.6%、2.4%(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回收率高,增加苯甲酰基总苷的含量测定可更好地控制牡丹皮药材的质量。

  • 标签: 牡丹皮 苯甲酸 苯甲酰基总苷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广泛应用于镇痛治疗,其所致的胃肠道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且较为严重,极有必要对这两大类不良反应的风险进行综合管理。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发布针对NSAIDs胃肠道心血管不良反应进行综合防治的指南或专家共识,但我国尚无相关指南或专家共识。本文以国内外相关学术进展为基础,综述了NSAIDs胃肠道心血管不良反应的综合管理策略,并介绍了长期使用氯吡格雷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的NSAIDs选择策略,以帮助医务工作者进行综合决策,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NSAIDs药物治疗策略。

  • 标签: 非甾体抗炎药 不良反应 胃肠道风险 心血管风险 分级管理
  • 简介:一58岁男性因骨折,手术前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数日,术后第7天使用万古霉素,第17天出现发热,第20天因药物热停万古霉素,复查发现血小板减少,最低8.0×10^9/L,诊断为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即停用低分子肝素钙,并使用激素升血小板。3日后血小板升至59×10^9/L,停用激素,5天后血小板恢复至正常水平153×10^9/L,全身皮肤及鼻、黏膜等无出血点及瘀斑。

  • 标签: 骨科手术 万古霉素 低分子肝素钙 血小板严重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