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分组,共68例患儿,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各包含34例患儿。对实验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红霉素进行治疗。根据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和实验组相比明显更低,同时其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实验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阿奇霉素应用于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阿奇霉素 小儿支原体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肺炎应用抗生素在治疗的时间效应。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接收的150例新生儿肺炎患者,其中75例患儿入院时不存在并发症,分为对照组,75例患儿入院时存在并发症,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1)抗生素使用种类。(2)不同药物配比的平均治愈时间。结果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甲肟四种常用药物治疗时,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儿肺炎的平均治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时,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儿肺炎治愈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药物治疗时,观察组平均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新生儿肺炎时,单一使用抗生素时,推荐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使用抗生素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配合头孢甲肟或者哌拉西林舒巴坦配合头孢甲肟均有一定效果,但差异不大。

  • 标签: 新生儿 肺炎 抗生素 时间效应
  • 简介:摘要健康教育与运动训练对于尘肺病病人功能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在教学生涯中,者曾对进行尘肺病疾病治疗的病人共计46例病人的资料进行收集,并对病人进行健康引导性的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增添针对病人的个人情况为制定的运动训练计划,笔者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健康知识考察、呼吸容积以及步行距离的考察数据总结,发现健康教育与运动训练相结合的治疗方法的试验组病人的功能恢复情况要显著由于采用一般健康教育方法。采用健康教育与体育锻炼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对于尘肺病病人的功能恢复具有有效作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尘肺病 肺功能康复训练 临床医学
  • 简介:摘要: 近几年,素质教育理念与新课改得到不断推进,要求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应该作出相应的改变。从小学体育这门课程来看,教师应该将教育重心放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运动能力上。特别是近期新冠肺炎在全国肆虐,使得很多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被感染,这样的疫情使得通过体育教学提高学生渗透素质的重要性得到凸显。以新冠肺炎的爆发为警示,小学体育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探索有效教学方法当中。本文就新冠肺炎警示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途径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究。

  • 标签: 新冠肺炎 体育课堂 教学效率 提升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特布他林辅助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某院就诊的100例并确诊为小儿肺炎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特布他林进行治疗,并使用统计学软件对所统计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疗效方面总有效率达到了94.00%,远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要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诸如恶心、呕吐、腹泻以及皮疹等不良反应,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数据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布他林辅助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特布他林 阿奇霉素 小儿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特定时段内我院接诊的64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作为研究资料,依据护理措施的差异按一定的比例将其分为2组,给予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为观察组,对比护理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拟益气健脾方维持治疗脾气虚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的21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口服自拟健脾益气方辅以我院院内中成药制剂平瘤康胶囊治疗,对照组不口服药物治疗,定期复查。结果治疗后两组肿瘤目标病灶大小比较,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肿瘤非目标病灶大小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无进展生存时间及肿瘤进展时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存质量评价结果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比较,治疗后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自拟健脾益气方辅以我院院内中成药制剂维持治疗脾气虚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在控制肿瘤病灶、延长总生存期方面疗效不显著,但能延长肿瘤无进展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症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重症肺炎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8例重症肺炎相关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常规化护理)、研究组(预见性)各34例。结果研究组观察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价值高。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重症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糖皮质激素与特布他林药物联合疗法对慢阻(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全年收治的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所有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均给予常规抗感染、补液、化痰止咳等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特布他林治疗;实验组30例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对两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情缓解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对患者通气功能、血气指标等进行分析。结果经过临床治疗,两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一定缓解,但实验组患者的通气功能、血气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十分明显,P<0.05。结论在治疗慢阻急性加重期的诸多方法中,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所取得的效果优于单纯的特布他林药物,疗效显著,抗感染效果明显,有效降低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特布他林 慢阻肺 急性加重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呼吸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肺炎合并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以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本次实验主要是选取2015年6月份至2016年6月份医院接收的68例重症肺炎合并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这些患者平均的分为存活组和病死组,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实验结束后对其临床特点与影响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结束后,68名患者中共有16名患者出现合并细菌染,10名患者出现合并真菌感染,8名患者同时合并两种感染。存活组患者的平均年龄高于病死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也明显的低于病死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存活组患者的氧合指数明显的高于病死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实验的结果可以明显的看出,患者的平均年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氧合指数等是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重症肺炎 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预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6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常规组34例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34例行护理风险管理。结果研究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加强护理风险管理,能够帮助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的疗效及护理配合要点。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COPD患者(2017年1月~2018年12月),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0例/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两组治疗期间均采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其各症状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在老年COPD患者中加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辅以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加快症状缓解。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