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倍他克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92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常规治疗)与观察组(常规治疗 +倍他克)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临床治疗有效率、血脂指标、心功能指标、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绞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观察指标比较,除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外( P> 0.05),其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时,合理运用倍他克能够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提高临床治疗质量、安全与效率,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 标签: 倍他乐克 冠心病心绞痛 老年患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联合自由体位分娩法在阴道分娩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间收治的自然分娩产妇患者共281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使用导联合自由体位分娩法分娩的产妇称为研究组,共141名患者;使用传统体位进行分娩的产妇称为对照组,共140名患者。比较两组患者产程、分娩方式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①研究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均比对照组用时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和剖宫产率均优于对照组;③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出现的情况(包括宫颈裂伤、会阴侧切、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联合自由体位分娩法进行分娩,其效果比传统体位分娩的效果好,并发症出现的概率也低于传统体位,这种分娩方式降低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提高顺产率,具有安全及微创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导乐分娩 自由体位分娩 阴道分娩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产妇分娩期间实施导陪伴联合分娩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9年1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产妇74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37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分娩,另外37例观察组产妇实施导陪伴联合分娩镇痛模式,比对两组产妇焦虑及抑郁评分情况。结果:对照组产妇焦虑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抑郁评分情况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分娩期间实施导陪伴联合分娩镇痛的效果明显,可显著改善产妇焦虑及抑郁情绪,提升产妇分娩信心,在临床上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产妇 分娩镇痛 负面情绪 导乐陪伴
  • 简介:摘要局灶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以局灶段分布的肾小球硬化及足细胞的足突融合为特征,是儿童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已在FSGS患者中定位超过30个致病基因,为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在其发病机制中提供了证据。现将FSGS的常见致病基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致病基因 先天性肾病综合征 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数学模型拟合精确的胰腺段切除术(CP)学习过程曲线,为更好地了解CP手术方式的练习过程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同组医师在200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施行的73例CP患者数据,按照时间排序标号。利用移动平均法(MAM)和累积求和法(CUSUM)精确分析学习曲线,并以SPSS统计软件对不同阶段的相关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MAM和CUSUM拟合的学习曲线将CP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1~11例)中位手术时间为340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为400 ml;第2阶段(12~73例)中位手术时间为213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为100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2个阶段患者一般资料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P度过11例的学习阶段后效果趋于稳定。外科医师在前11例CP的学习过程中需要熟悉操作流程,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积累经验,才能更安全地度过学习阶段。

  • 标签: 胰腺肿瘤 胰腺节段切除术 学习曲线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治疗高血压基底区脑出血的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4 年 01 月 ~2019 年 12 月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出血 282 例资料 . 结果: 锥颅血肿穿刺置管外引流术较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及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损伤小,死亡率及致残率低,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对发病 12 小时后到达医院、血肿量大、 GCS 评分低者有优势。 结论:高血压基底区脑出血的外科治疗需结合患者 出血量、出血部位、发病至就诊时间、病人的基础疾病、入院时状况以及家属意向,实行个体化治疗。

  • 标签: [ ] 血肿穿刺,骨瓣开颅,骨窗开颅,基底节区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血管介入技术建立兔肾急性段缺血损伤模型的可行性,为研究肾局部急性缺血所致病理生理改变和功能损伤提供可靠的实验学方法。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0只,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2)和栓塞组(n=6)。栓塞组行右颈总动脉置管后再行左肾下极次级肾动脉分支超选择性栓塞,对照组只行右颈总动脉置管。记录两组颈动脉置管成功率及栓塞组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的成功率。栓塞组按观察时间进一步分为栓塞后12 h组(n=2),栓塞后24 h组(n=2),栓塞后72 h组(n=2)。观察实验兔一般情况,并分别在相应时间点处死动物进行肾脏病理学检查。另有补充组2只,上述4组实验兔死亡时,随机抽取补充。结果实验兔行右颈总动脉置管均获得成功(9/9)。栓塞组1只实验兔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失败,原因为体重偏轻,靶肾动脉分支纤细,微导管进入后阻断血流。从补充组随机抽取1只实验兔补充,最终有6只实验兔成功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建成肾急性段性缺血损伤模型6个,制模成功率为85.7%(6/7)。实验兔一般情况好,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均存活至实验终点。病理下被栓塞的肾组织出现急性缺血反应,早期以肾小管肿胀、变性为主,然后逐步出现弥漫或灶状的细胞崩解、脱落,最后在第3天时出现完全的肾梗死,呈现渐进的病理过程。结论通过血管介入建立兔肾急性段缺血损伤模型的方法可行,而且重复性好,并发症少,成功率高,能较好地模拟人类肾急性局部缺血的病理生理学特点。

  • 标签: 肾脏 缺血 急性损伤 动物模型 血管介入
  • 简介:摘要内在光敏性视网膜神经细胞(ipRGC)是一种不同于视锥和视杆细胞的第3类感光细胞,其主要功能是参与调节生物体昼夜节律、瞳孔对光反应等非图片视觉活动。近期研究揭示ipRGC还与视网膜内多种突触存在相互作用,参与图片视觉,而且与多种临床疾病相关。本文针对ipRGC形态和功能特点、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20,56:308-312)

  • 标签: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视杆视蛋白 昼夜节律 反射,瞳孔 光信号传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针对陪伴导在瘢痕子宫再次经阴道分娩中的作用展开了调查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以49名我院接受瘢痕子宫再次经阴道分娩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理法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即研究组为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陪伴导组,对照组为无导组,然后分别对比两组患者产程进展情况。结果:瘢痕子宫再次经阴道分娩治疗中接受陪伴导的研究组患者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瘢痕子宫 再次经阴道分娩 陪伴导乐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探究 倍他克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 所产生的临床效用。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1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 冠心病心绞痛 ,要实施对症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硬币随机法,对 80 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则为 倍他克治疗, 分析效果。 结果: 从 治疗结果 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总有效率 为 95% ,对照组为 85%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不良反应上,两组对比并无显著差异,具有安全性保障。 结论: 采用 倍他克治疗心绞痛,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成效,适用于老年患者的病情改善,具有积极效用。

  • 标签: 倍他乐克 老年 患者 冠心病 心绞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 要 目的:通过本病例的治疗经过,分享围绝经期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为患者提供最适合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及时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估和处理,切实为妇女生命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保驾护航。该患者 一经确诊立即使用甲地孕酮连续服用近 3 个月和放置曼月来转换子宫内膜。放置曼月后半年内有极少量点滴出血,在后期 MHT 使用补佳周期给药,也一直未出现月经样出血,通过以上处理,定期复查阴超内膜厚度 2-4mm, 宫腔镜检查未见异常,根据现有监测检查情况病人一切均好。

  • 标签: 经期延长 药物治疗 放置曼月乐 MHT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程责任制助产联合导分娩对产科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初产妇15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全程责任制助产,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导分娩。对比分析两组产程及分娩情况,并掌握产妇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第一、二、总产程及分娩疼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会阴侧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全程责任制助产联合导分娩有助于减轻产妇疼痛,促进产程进展,提高自然分娩率,且可减少母婴并发症,有效提升产科质量。

  • 标签: 全程责任制助产 导乐分娩 产科质量 产程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倍他克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抽取 80 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双盲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患者 40 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倍他克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6.6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3.33% ,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67% ,对照组为 13.33% ,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患者采用倍他克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倍他乐克 5- 单硝酸异山梨酯 老年 冠心病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导分娩护理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积极性作用。方法: 2017年 8月 -2019年 1月本院妇产科接诊的阴道分娩产妇 92名,将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试验和对照两组( n=46)。当中,试验组实行导分娩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自然分娩率、产程时间与产后 2h出血量。结果:试验组的自然分娩率为 97.83%,比对照组的 82.61%高, P< 0.05。试验组的产程时间与产后 2h出血量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采取导分娩护理法对自然分娩产妇进行干预,能够有效促进其产程进展,减少产后 2h出血量,提高自然分娩率,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产程时间 自然分娩 产后出血量 导乐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言语康复治疗于脑卒中基底性失语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笔者单位神经内科收治脑卒中基底性失语患者为观察对象,病例筛选时间为2018年9月-2020年9月,共计78例,采用双色球均分2组,常规组予以传统康复治疗,试验组联合言语康复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于看图说话、听觉测试、听话演示、主题对话、语言清晰度、模仿长句等维度量化评分均高于常规组,行统计校验,差异显著(P

  • 标签: 脑卒中 基底节性失语 言语康复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胃段切除术是目前较为常见的功能保留性胃切除术之一,其联合前哨淋巴结导航技术在早期胃癌的治疗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胃段切除术后常见的吻合方式包括:(1)手工吻合:该操作相对简便,减少了吻合器的使用,可有效降低手术成本,常需开腹或小切口辅助完成吻合。(2)Delta吻合:该吻合为全腔镜下吻合,手术创伤小,但由于侧-侧吻合小弯侧存在残腔,且有可能过度切割胃后壁而缩短幽门袖,增加术后胃潴留的风险;(3)杂交法吻合:该吻合方式安全有效,但需行全腔镜下缝合胃前壁,对术者技术要求较高,建议由腹腔镜胃肠手术经验丰富的医师开展;(4)穿刺法吻合:该吻合方式为端-端吻合,胃潴留风险低,且适用于全腔镜下吻合,但使用的吻合器比较特殊,给临床推广带来了一定的限制。这几种吻合方式各有利弊,对胃功能的影响亦存在争议。总而言之,胃段切除术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肿瘤学安全性的确认、技术的标准化等,仍需前瞻性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来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 标签: 胃肿瘤,早期 胃节段切除术 吻合
  • 简介:摘要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眼前感染常表现为角膜内皮炎和前葡萄膜炎。hCMV角膜内皮炎可能与角膜内皮细胞(corneal endothelium cell,CEC)中hCMV的复制或前房相关免疫偏离有关。治疗需针对炎性成分和病毒本身,可全身或局部使用更昔洛韦联合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hCMV前葡萄膜炎常表现为Posner-Schlossman综合征和Fuchs综合征。hCMV对CEC和小梁网细胞较高的亲和力常引起CEC密度降低和难以控制的高眼压,并可进一步发展为继发性青光眼。当糖皮质激素、抗病毒和降眼压药物治疗无效时,需要及时行抗青光眼手术等治疗。(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202-206)

  • 标签: 人巨细胞病毒 角膜内皮炎 前葡萄膜炎 继发性青光眼
  • 简介:摘要该文报道腹膜后副神经瘤合并恶性心律失常2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结合文献,探讨嗜铬细胞瘤/副神经瘤的典型或不典型临床表现。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临床误诊和漏诊。

  • 标签: 心律失常,心性 副神经节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单细胞RNA测序技术鉴定和区分白癜风皮损真表皮细胞亚群,并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2019年9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收集2例健康人(无免疫及系统性疾病)正常皮肤和2例非段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皮损样本,采用10 × Genomics单细胞RNA-Seq技术检测,对所有样本的11 000个细胞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通过Seurat软件分析、筛选和统计细胞亚群。结果对2例正常皮肤基因表达的聚类分析发现包括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神经及黑素细胞、内皮细胞、组织干细胞和以树突细胞及T细胞为主的免疫细胞群。2例白癜风皮损中分化和数量异常的有成纤维细胞和4类角质形成细胞亚群,其中,成纤维细胞占比为0,低于正常皮肤(0.4%),角质形成细胞亚群5、6、10、12占比(8.03%、7.36%、3.52%、0.91%)均显著高于正常皮肤(4.47%、3.53%、2.69%、0.28%,均P<0.01)。上述亚群的角质形成细胞处于细胞分化的末端,同时还具有极显著且特异的标记基因,分析显示,标记基因主要与细胞间相互作用和细胞稳态密切有关,GO和KEGG分析显示,角质形成细胞亚群5、6主要与细胞间连接和细胞黏附及细胞骨架功能相关,角质形成细胞亚群10与细胞稳态紧密相关。结论国内首次报道通过单细胞测序手段研究白癜风皮损的转录表达谱,初步发现4群数量及功能差异的角质形成细胞,提示角质形成细胞亚群的异常分化与功能异常可能影响白癜风的发生发展。

  • 标签: 白癜风 单细胞分析 转录组 角质形成细胞 成纤维细胞 非节段型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