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拟定于2005年9月8日~10日在北京召开第嗓音医学研讨班。讲座内容涵盖嗓音医学的基础与临床,内容有:发声的解剖与生理,嗓音疾病的检查、诊断与分类,发声功能的分析,嗓音障碍的主观与客观评估方法,声带显微外科手术、喉支架手术、喉神经肌肉手术、声带注射技术,艺术嗓音、讲演和表演嗓音,

  • 标签: 医学研讨班 嗓音医学 研讨班通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梅毒螺旋体在梅毒皮疹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组织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皮肤性病科通过组织病理检查,并根据临床表现和血清学检查确诊的梅毒患者41例,分析皮损组织切片的免疫组化结果,并以此为分组依据,分析不同组间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的差异。对连续数据使用t检验或Kruskal-Wallis检验评估两组间差异;对分类数据使用卡方或Fisher精确检验来评估组间差异。结果免疫组化检查显示,42份梅毒皮损切片中,68.3%存在梅毒螺旋体,主要分布于表皮下部及真皮浅中层。以斑疹为主的梅毒疹的梅毒螺旋体阳性率[80%(16/20)]较以丘疹为主的梅毒疹[50%(11/22)]高(P < 0.05)。在10种病理特征中,免疫组化阳性组较阴性组更常表现出皮突延长(P < 0.05)、基底细胞液化变性(P < 0.05)、角质层中性粒细胞浸润(P < 0.05)、苔藓样浸润模式(P < 0.05)、点状角质形成细胞坏死(P < 0.05)。免疫组化显示有较多数量梅毒螺旋体的切片表现出更多病理特征(H = 17.914,P < 0.001)。梅毒螺旋体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有大量(8份)、中量(14份)及少量(5份)梅毒螺旋体的切片分别平均有8种、7种及6种梅毒特异性组织病理特征;15份梅毒螺旋体免疫组化阴性的组织切片平均只有4种病理特征。结论免疫组化可以显示梅毒螺旋体在梅毒皮疹中的分布,梅毒螺旋体含量较多的组织切片显示更多的梅毒特异性病理特征。

  • 标签: 梅毒 诊断 苍白密螺旋体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过程
  • 简介:泪小管断裂是眼科常见的外伤急症之一,及时手术吻合断裂的泪小管,恢复泪道通畅,可避免终身溢泪的痛苦;但基层眼科专业医师对该技术的应用较少,而外科或全科医师行内眦部及其附近的眼睑裂伤清创时往往容易忽视泪小管断裂的问题。另外某些患者没有意识到溢泪的痛苦,由于经济等原因拒绝吻合泪小管,创口愈合后无法忍受溢泪的痛苦,最终选择泪小管吻合手术。本文回顾性分析本科2006年1月~2011年12月泪小管断裂行吻合术的病例23例取得了有效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泪小管断裂 吻合术 手术吻合 专业医师 眼睑裂伤 全科医师
  • 简介:目的探讨"法"行耳廓再造术的临床应用。方法第1手术:切取右侧第6~8肋软骨,制成具有三层结构的自体肋软骨支架;应用"双瓣"技术,以残耳根部为蒂,将后方乳突区无毛发的皮肤掀起,形成皮瓣,耳后筋膜瓣的范围扩大至发际线内3.5~4cm,呈半圆形。将肋软骨支架移植于"双瓣"之间,进行耳廓再造。第2:利用剩余的残耳组织,重建耳轮脚、耳屏和耳甲腔等耳廓亚解剖结构。将残耳上半部制成"V"形耳轮脚皮瓣;将中部残耳组织制成半圆形耳屏皮瓣。同时将上半部残耳软骨雕刻成圆锥状,与再造耳的耳轮末端缝合固定,耳轮脚皮瓣转位覆盖,形成耳轮脚;将中部残耳软骨修剪成半圆形,用耳屏皮瓣包裹再造耳屏。切除耳甲内多余组织,进行加深,创面植皮覆盖。结果2007年至2010年,采用"法"实施耳廓再造71例。经过0.5~3年随访观察,再造耳位置适当,大小与健侧基本一致;皮肤颜色与面部接近,随时间延长皮肤感觉逐渐恢复;支架无吸收及变形,再造耳廓的立体结构良好、外形自然;颅耳角与对侧相似,耳后瘢痕不明显。结论"法"耳廓再造术简便易行,并发症少,易于推广应用。

  • 标签: 先天性小耳畸形 耳廓再造 耳前皮瓣 筋膜瓣 肋软骨支架
  • 简介:目的分析比较双矫治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第减数与非减数病例的骨性及牙性特征.方法选择21例双矫治以下颌后缩为主的Ⅱ类错(牙合)临床疗效满意病例,头影测量比较拔牙组和不拔牙组各冶疗阶段骨性及牙性因素的差异,从而分析第减数病例的特征.结果1.治疗前拔牙组与不拔牙组矢状向、垂直向骨型、上、下切牙位置及覆盖均无差异(P>0.05).2.矢状向骨型:不拔牙组第一治疗Wits埴改善较拔牙组显著(P<0.05).第治疗中不拔牙组SNB增大(P<0.05),Wits值减小(P<0.05),表现利于矢状向骨型改善的生长型.垂直向骨型:拔牙组第治疗中MP-SN减小.3.下切牙:经第一治疗后两组下切牙均唇倾(P<0.05),拔牙组LI-NB增大显著(P<0.001).第治疗不拔牙组LI-NB进一步增大(P<0.01),而拔牙组有效回收下切牙(P<0.05).结论1.通过治疗前的骨性、牙性特征不能判断第治疗是否需要减数.2.经第一治疗矢状向骨型改善有限、下切牙唇倾过多的病例第拔牙可能性大.3.对于表现为不利于矢状向Ⅱ类骨型改善的垂直生长型病例,第减数利于垂直向控制.

  • 标签: Ⅱ类错(牙合) 双期矫治第二期 减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非指征剖宫产对泌乳延迟的影响。方法以400例经阴道分娩产妇(阴道分娩组)以及400例非指征剖宫产产妇(剖宫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放射免疫法对产妇产前及产后24h、48h、96h的血清垂体泌乳素(PRL)水平进行检测,观察产后乳母泌乳始动时间并对比分析。结果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在产前以及产后96h的血清PRL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产后24h以及48h阴道分娩组产妇的血清PRL水平显著高于剖宫产组,且其泌乳始动时间显著短于剖宫产组,P均<0.0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价值。结论非指征剖宫产可对产妇分娩后泌乳产生显著的延迟作用,临床应积极倡导自然分娩方式,以保证新生儿的母乳喂养。

  • 标签: 非指征剖宫产 泌乳二期 延迟
  • 简介:目的探讨翻修方法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对4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病例,采用翻修方法治疗:一手术取出假体、清创,采用抗菌药物骨水泥临时占位,术后关节置管持续冲洗,加强抗感染治疗;手术取出占位物,再次清创、翻修关节。结果术后随访6~33个月,无一例感染复发;复查C反应蛋白、血沉,皆恢复正常;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采用抗菌药物骨水泥临时占位,感染控制后行翻修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效果良好。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感染 翻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产后3~6天的乳房在进入泌乳时出现生理性乳胀时如何正确有效的进行乳房护理,从而减少肿胀给产妇带来的痛苦,以及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的顺利实施。方法指导正确的含乳及哺乳姿势及哺乳频率、移出乳汁的方法;给予手法操作反向按压减轻乳头乳晕处的水肿及冷敷减轻乳房的肿胀。

  • 标签: 泌乳二期乳胀 反向按压 正确含乳 冷敷
  • 简介:41岁女性患者,头面部、躯干及四肢泛发红色结节1个月。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梅毒血清快速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1:64。诊断:梅毒。予以苄星青霉素240万U深部肌内注射,每周1次,共3次。3周后复诊,皮损明显消退;3个月后复查RPR1:8,再次予苄星青霉素240万U深部肌内注射,每周1次,共3次,第2疗程结束后皮损基本消退。

  • 标签: 梅毒 二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脉、门静脉)与三(动脉、门静脉、延迟)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肝脏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间在我院接受肝脏占位性病变进行手术切除治疗的患者53例,53例患者均进行CT三动态增强检查,对病变进行术前评估和定性诊断,对及三CT检查图像进行评价,将与三相应的病变显示情况、血管显示情况及定性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三CT动态增强扫描后结果分析,患者的肝动脉、病灶、肝静脉、门静脉在影像显示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者对患者肿瘤的良恶性扫描后的定性诊断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动态增强扫描诊断与病理相符率为64.15%,三动态增强扫描诊断与病理相符率为94.34%,两组扫描相符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扫描与扫描的总体诊断价值相比较,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术前评估中对血管显示率及病灶范围无明显作用,但增加了对肝脏肿块的定性价值,但考虑到三扫描增加了对患者的辐射剂量,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临床上须谨慎应用。

  • 标签: 二期CT动态增强扫描 三期CT动态增强扫描 肝脏占位性病变 辐射剂量
  • 简介:目的探讨泡沫敷料治疗腋臭术后切口感染裂开的疗效。方法将30例腋臭术后切口感染裂开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实验组采用泡沫敷料进行换药治疗,对照组采用0.5%碘伏和凡士林纱布换药。结果实验组总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O.01),且更换敷料时疼痛明显减轻优于对照组(P〈O.01)。结论采用泡沫敷料明显提高了腋臭术后切口感染裂开的治疗效果,缩短了疗程,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臭汗症/外科学 伤口愈合延迟
  • 简介:目的探讨翻修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24例,一行清创后抗菌素骨水泥旷置术,控制感染后翻修术治疗。术后定期随访,根据X线片及Harris评分结果进行评价。结果1例患者随访1年后失访,1例患者感染复发后拒绝进一步治疗,2例分别于术后等3、4个月再次感染,行旷置术及再次翻修,其余2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平均20.5个月,X线片未见影响假体稳定的骨吸收,Harris评分从术前的平均(28.3±4.1)分提高到术后随访结束时的平均(80.1±7.6)分。结论明确诊断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有效的抗生素应用,结合骨水泥占位器,翻修治疗可以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 标签: 二期翻修 治疗 全髋关节置换 感染
  • 简介:目的:分析栓塞化疗后切除晚期直肠癌临床疗效。方法:对不能根治性切除的晚期直肠癌行一侧髂由动脉、直肠上动脉双置管栓塞化疗。经1~4疗程(1~6个月)后,对其中无明显远处转移的晚期直肠癌,且部分缓解的20例行切除。结果:获随访18例,5例死亡,13例健在,随访时间8月~66月。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2.5%、77%和70.8%。结论:对晚期直肠癌动脉栓塞化疗后切除能提高3年和5年生存率。

  • 标签: 直肠癌 栓塞化疗 手术 治疗 肿瘤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