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细胞因子检测用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Febrile neutropenia,FN)患者诊断的价值。方法  从本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住院的FN患者中随机抽取58例,按照血培养结果分组,A组(26例,G-)、B组(32例,G+),对比两组细胞因子检测结果。结果 B组IL-2、IL-4水平低于A组(P>0.05),B组IL-6、IL-10水平低于A组(P<0.05)。结论  细胞因子检测可作为临床诊断FN、制定FN患者治疗方案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细胞因子检测 粒细胞缺乏 发热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慢性伤口护理措施中生长因子和湿性敷料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3例慢性伤口患者,选取时间范围在2022年8月—2023年8月期间。按照随机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26例采取湿性敷料,观察组27例采取生长因子和湿性敷料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痊愈率、用药后伤口面积的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愈合率76.92%低于观察组96.29%(P<0.05),对照组在不同时间段创伤口恢复面积大于观察组(P<0.05)。结论:生长因子和湿性敷料能够提高慢性伤口的恢复速度。

  • 标签: 生长因子 湿性敷料 慢性伤口 痊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在皮肤科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2月到2024年2月期间在本医院皮肤科治疗瘢痕的70例患者,使用信封法进行随机化分组,35例在对照组中,予以常规治疗,另外35例在研究组中,加用表皮生长因子。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瘢痕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7.14%)比对照组(77.14%)高,P<0.05。治疗开始前,两组瘢痕评分均无明显不同,P>0.05;治疗结束后,研究组的瘢痕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皮肤科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可以对瘢痕产生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更有效地改善患者外貌美观度。

  • 标签: 表皮生长因子 皮肤科疾病 临床价值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浆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对造影剂肾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7月1日-2024年6月30日300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AC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后有无发生造影剂肾病分为观察组(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共计42例)与对照组(未发生造影剂肾病,共计258例)。比较两组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CysC)、血浆MIF水平差异,并通过logistics回归因素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最后通过绘制ROC曲线分析Scr、CysC、MIF对造影剂肾病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Scr、CysC、MI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因素分析发现,年龄≥75岁、慢性肾病病史、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造影剂注射剂量>100mL是引起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Scr曲线下面积为0.856、CysC曲线下面积为0.846、MIF曲线下面积为0.912,P=0.000,均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MIF对ACS患者术后造影剂肾病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标签: 血浆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 造影剂肾病 预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T淋巴细胞亚群联合细胞因子在HPS中的诊断实际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23年4月-2024年4月期间的18例HPS患者与18例非HPS患者,将其分为联合诊断组与健康诊断组。最后并对两组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比较以及外周血IFN-γ、IL-2、TNF-α水平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经数据统计分析,联合诊断组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情况明显高于健康诊断组;联合诊断组患者外周血IFN-γ、IL-2、TNF-α水平情况明显优于健康诊断组,数据对比在统计学上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联合细胞因子在HPS中的诊断具有实际临床治疗价值。

  • 标签: T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HPS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女性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会直接影响到母婴结局,因此需要加强防控。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原因较多,其中胎盘浅着床、血管内皮损害为主要原因。胎盘生长因子可调节胎盘滋养细胞与内皮细胞功能,其功能异常可能同该病的发生发展有关。本次研究就胎盘生长因子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影响展开综述。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胎盘生长因子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疼痛护理干预对ICU重症病人的影响,包括谵妄发生、疼痛因子等。方法:在研究中,所选择的对象都来自ICU,以重症病人为主,时间为2021年12月和2023年12月,经过2年,共68例。在分组方面,既要遵循平均原则,也需要基于数字表法,形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前者以常规护理为主,后者追加疼痛护理,比较各项指标。结果:以谵妄发生率、疼痛因子指标为指标,研究组的整体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重症病人群体中,通过疼痛护理干预模式的运用,能够控制谵妄发生,减轻病人的疼痛感,改善焦虑情绪。因此,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疼痛护理 ICU重症患者 谵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患者的基因诊断情况,并完成表型分析。方法:与2023年5月-2024年5月开展研究,选取2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患者及其家属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的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FIB)纤维蛋白原、(TT)凝血酶时间进行检测,同时采用表型诊断方法完成FⅦ活性、FⅦ抗原等方面的诊断;对患者的F7基因的全部侧翼、5'和3'非翻译区,并对家庭成员相关区域进行检测,采用DNA直接测序法完成,对突变的证实,采用反向测序法。结果:所有患者及家庭成员中所发现的基因突变共3种,其中错义突变和剪切位点突变分别有2种和1种。所有患者中双杂合突变、纯合突变各1例。患者1为双杂合突变,其家庭成员中有一位相同突变,另一类为His408GIn突变。患者2为纯合突变。结论:所有的患者和家系成员中,共有基因突变3种,其中较为常见的突变为p·His408GIn,而FⅦ∶C、FⅦ∶Ag与患者的出血程度和临床表现无明显关系。

  • 标签: 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 基因诊断 表型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