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区域医学检验中心作为促进医疗联合体政策落地的重要举措和组成部分之一,在提升区域医学检验质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降低医疗机构运营成本、减少政府财政重复投入、实现区域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及区域医学检验资源共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后疫情时代,尤其是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对区域医学检验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影响深远,在面临新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新机遇。基于此,本文将对后疫情时代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建设新发展进行简单分析。

  • 标签: 后疫情时代 区域医学检验中心 建设发展
  • 简介:近30年来,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技术日渐成熟,随着生物材料技术的发展,人工晶状体技术不断革新,尤其是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ulti focal intraocular lenses,MFIOL)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白内障患者的术后视力及视觉质量,在临床中广泛应用。MFIOL通过光的折射或者衍射原理,使远近不同物体的光线均能成像在视网膜上,当两个相差3D或3D以上的屈光系统同时成像时,大脑可选择清晰的像、抑制模糊的像,从而达到适应不同距离视力的需求。目前市面上可供使用的IOL有一百余种,其中MFIOL可分为折射型、衍射型、折衍射结合型[1],MFIOL有一定的适应征,例如对眼底情况、囊袋稳定性、角膜像差、Kappa、Alpha角等有一定的要求,故部分患者无法使用MFIOL。区域折射IOL因其无“同心圆”设计,故受kappa角、Alpha角影响小,且视敏度高[2]、视觉质量好[3]、屈光度范围广,故适应征宽,可为更多患者带来恢复全程视力的希望,另外,因无衍射环设计,术后进行眼底检查或治疗干扰性更小。一把情况下无需特殊处理,但在特殊情况下需要进行一定的规划,故本文就其设计原理、植入方法、术后检查、术后屈光意外处理做一综述,为临床在植入该IOL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坐骨神经区域脉管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瘤科收治的采用手术治疗的坐骨神经区域疼痛、有功能障碍的脉管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切口愈合情况。术后进行随访,包括体格检查和影像检查。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前和术后出院时疼痛强度,0%为无痛,10为剧痛。通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术前、术后随访时疼痛和肢体功能,0%为正常,越接近100%,功能障碍越严重。结果共纳入76例患者,男32例,女44例,年龄2~55岁,其中静脉畸形(VM)48例,动静脉畸形(AVM)9例,淋巴管畸形(LM)6例,纤维脂肪性血管性病变(FAVA)13例。76例中有13例VM曾行局部硬化剂注射治疗,4例AVM曾行介入栓塞治疗,症状无改善或加重。FAVA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113.33±30.11) min、(81.67±22.29) ml、(3.83±0.98) d,均少于其他3种脉管性疾病,手术损伤最小、恢复最快;AVM病例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88.33±33.71) min、(981.67±164.85) ml、(11.17±1.47) d,均多于其他3种脉管性疾病;VM与LM病例手术时间接近;VM病例术中出血量[(396.67±85.71) ml]相差较大,最少为150 ml,最多为1 100 ml。所有病例术中及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均未出现大血管、神经损伤,术后71例患者切口甲级愈合,4例切口乙级愈合,1例切口丙级愈合。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3个月。末次随访时73例疼痛完全缓解,3例疼痛部分缓解;72例下肢功能恢复正常,4例改善;磁共振或CT血管造影检查显示,70例瘤体消失,6例瘤体有残存。VM、AVM、LM、FAVA病例术前疼痛VAS评分分别为2.00(1.00,3.75)分、2.00(1.00,3.50)分、4.00(0.75,6.25)分、4.00(1.50,6.00)分,术后均为0.00(0.00,0.00)分;术前ODI分别为17.78%(15.56%,22.22%)、17.78%(13.33%,35.56%)、50.00%(31.67%,84.44%)、42.22%(31.11%,56.67%),LM术后ODI值为4.44%(0.00%,22.22%),其他均为0.00%(0.00%,0.00%),各种病变类型组内手术治疗前、后VAS及OD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引起坐骨神经区域疼痛、导致肢体功能障碍的脉管性疾病采用手术治疗安全而有效,手术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及关节活动障碍。

  • 标签: 坐骨神经 脉管性疾病 外科手术 随访研究
  • 简介:摘要:疫情对于区域经济以及医药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我国的区域医药公司在国内外的经济压力下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后勤时代,医药与经济的社会发展受到了相关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区域医药市场动荡以及债务危机等风险极为明显,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区域医药公司迫切的需要强化国际合作,以更大的力度不断推进自身经济的医药结构改变,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疫情后的医药与经济处于稳定状态,最大限度的保障我国的社会发展对于现代化的经济建设和未来的医药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 标签: 疫情后 经济与医药 发展状况 医药风险 区域医药公司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四川省成年人CPB心脏手术术中通气管理现状。方法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方法,在2021年8月—2021年10月向四川省12家医院(心脏手术量>100台/年)的麻醉医师发送电子调查问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87份,回复率65.3%。在非CPB期间,实际联合使用"小潮气量(tidal volume, VT)、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 PEEP)及肺复张(alveolar recruitment maneuver, ARM)"作为肺保护性通气(lung protective ventilation, LPV)策略的麻醉医师有114人(61.0%),176人(94.1%)采用6~8 ml/kg的小VT通气,174人(93.0%)使用PEEP,95人(50.8%)PEEP设置水平<5 cmH2O(1 cmH2O=0.098 kPa),129人(69.0%)常规实施ARM,170人(90.9%)采用手控肺活量法。在CPB期间,172人(92.0%)不进行肺通气,164人(87.7%)会在手术操作需要时实施ARM。结论四川省大多数麻醉医师会联合使用"小VT、PEEP及ARM"作为LPV策略,除小VT的应用较为一致,其他通气参数设置在临床实践中存在差异。

  • 标签: 问卷调查法 机械通气 体外循环 心脏手术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 作者: 马良 罗睿 丁雯 肖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22年第07期
  • 机构: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战略与业务发展部,郑州 450003,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办公室,广州 510634,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科研办公室,杭州 31005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医务处,重庆 400014
  • 简介:摘要作为构建我国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大工程,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已被纳入"十四五"规划,在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从医疗资源整合视角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横向扩容和纵向下沉双重资源整合属性进行阐述,结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各自主导的两条建设路径及工作进展,梳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在构建协同体系、深化合作模式、增强主体认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政府部门应坚持主导地位,输出医院和依托医院要分别承担起建设过程中的运营管理和承接配合的主体责任。

  • 标签: 卫生资源 医疗资源整合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横向扩容 纵向下沉
  • 简介:摘要:腰椎手术对骨和肌肉的创伤较大,术后疼痛程度较重,属中等以上的疼痛强度。术后疼痛不仅给患者造成不愉快的体验,而且患者因疼痛不能进行有效功能锻炼,延缓患者的康复。剧烈疼痛还会增加各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更加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由于担心感染和神经损伤等原因,腰椎手术很少使用椎管内给药作为术后镇痛方案。此类手术的术后镇痛通常是以阿片类为主的全身用药,这增加了术后恶心、呕吐以及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近年来超声引导下区域麻醉技术不断完善和普及,一些区域麻醉方法已经被证实作为腰椎手术后多模式镇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减轻术后疼痛的同时,还可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加快术后康复速度。

  • 标签: 超声下区域麻醉技术 腰椎术后镇痛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中央区域再次手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40例于本院甲状腺癌中央区域再次手术患者,分析再次手术并发症。结果:并发症情况中,术后无死亡病例,气管损伤患者为4例;食管损伤患者为5例;暂时性喉管麻痹为2例;其余患者均无并发症。详情见表1。病理情况中甲状腺周围组织癌残留为1例;患侧淋巴结转移癌13例。结论:甲状腺疾病首次手术前的详细检查、术中的冰冻病理检查、术中的探查及适当的手术方式是预防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关键;精细的解剖和规范的操作技术,是防止甲状腺癌复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 标签: 甲状腺癌 中央区域 再次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对医疗废物的全流程进行监督管理,本文旨在讨论如何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建设覆盖辖区内所有医疗机构的统一监管平台,有效开展区域内医疗废物的监督管理。同时,系统建设过程中按照三级等保的要求,结合考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 标签: 医疗废物 信息系统 物联网 互联网+监管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揭示民用机场空间区域范围内院前急救患者的基本特点和处置对策。方法:2021年2月-2022年4月,将124例院前急救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各62例,参照组常规性急救处置,研究组规范性急救处置,测算对比两组的急救处置结果满意度、PSQI评分指标,以及SCL-90评分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急救处置结果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睡眠质量评分指标、入睡时间评分指标、睡眠时间评分指标、睡眠效率评分指标、睡眠紊乱评分指标、安眠药物评分指标,以及日间功能评分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躯体化症状评分指标、人际关系敏感评分指标、强迫症状评分指标、抑郁评分指标、焦虑评分指标、恐怖评分指标、敌对评分指标、偏执评分指标,以及精神病性评分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院前急救患者实施规范性急救处置,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院前急救患者 常规性急救处置 规范性急救处置 临床效果 测算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髋部骨折手术治疗所涉及的组织结构的神经支配、走行及阻滞方法,为髋部骨折围术期区域阻滞镇痛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以“髋部骨折”“神经阻滞”“髋关节”“神经支配”“解剖”“髂筋膜”和“hip fracture”“nerve block”“hip joint”“innervation”“anatomy”“fascia illaca”等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2021年11月之前发表的有关髋关节神经支配及髋部骨折围术期区域阻滞研究的文献1 722篇,通过阅读文章标题与摘要,剔除与研究方向不符、内容重复、无法获取全文的文献,共纳入文献43篇,并查阅解剖学著作2部,进行研读与分析,重点是总结与髋部骨折区域阻滞相关的解剖学成果。结果髋部骨折手术治疗涉及的组织结构之支配神经来源于腰丛、骶丛及脊神经,选择髂筋膜间隙阻滞或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闭孔神经阻滞可有效完成围术期镇痛。结论髋部骨折病变部位及手术区域的神经支配明确;进行有效的区域阻滞可满足手术对麻醉的要求,并能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髋骨折 神经传导阻滞 区域阻滞 解剖 髋关节 神经支配
  • 简介:目的:分析重庆市某供血区输血不良反应趋势。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系统检索2019年~2021年重庆市某供血区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的受血者相关资料,分析输血不良反应者性别、年龄、 有无输血史以及不良反应类型。结果:2019年~2021年输血不良反应男女性占比差异不显著(P>0.05),>40~≤60岁及>60岁人群为输血不良反应主要人群且两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2019年及2020年有无输血史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2021年有输血史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高(P<0.05)。

  • 标签: 供血区域;输血不良反应;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区域协同救治体系运行前(2016.4~2018.4)、后(2018.5~2020.5)STEMI并接受PCI术患者各70例行回顾性分析,设为对照及观察组。两组采取不同的救治流程。比较一般资料、心功能(EF)、心理状态及自我效能感评分。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P>0.05;2.入院7天、出院1、3、6月,观察组EF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区域协同救治体系 心功能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为有效提升区域医疗信息的综合利用效率,则需要全面提升医疗数据处理的效能,为此可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支持,进行区域医疗信息化运行体系的建构,如数据储存技术、数据管理技术、业务接口技术的合理应用下,发挥出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优势与潜能,本文就云计算技术,在区域医疗信息化工作开展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 标签: 云计算技术 区域医疗信息化 实际应用 数据存储 数据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区域神经阻滞技术在创伤胫腓骨骨折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方法:对2021年全年在我院治疗的58例创伤胫腓骨骨折病人,进行随机抽取,各抽取29例,设为研究和对照两组,分别对其开展区域神经阻滞技术麻醉以及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麻醉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区域神经阻滞技术在创伤胫腓骨骨折患者麻醉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有效缩减苏醒时间、术中输液量、丙泊酚使用量以及拔管时间,降低病人发生并发症的几率,适合于临床应用。

  • 标签: 区域神经阻滞技术 创伤胫腓骨骨折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区域神经阻滞技术在创伤胫腓骨骨折老年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3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47例、46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行区域神经阻滞麻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并无差异[(42.2±5.4)min和(43.3±5.7)min,t=0.953,P=0.343],观察清醒时间[(11.2±2.6)min和(14.5±2.8)min,t=5.714,P<0.001]、术中输液量[(415.6±27.5)ml/L和(686.6±36.3)ml/L,t=40.626,P<0.001]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手术各时点切皮时、上固定物、手术结束时、术后30 min血压、呼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糖、白介素-6(IL-6)、血清皮质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3%、对照组为15.22%(χ2=5.07,P<0.05)。结论创伤胫腓骨骨折老年患者使用区域神经阻滞技术麻醉效果好,血流动力学指标较稳定,应激反应轻,不良反应小。

  • 标签: 骨折 区域神经阻滞 麻醉药,全身
  • 简介:摘要:[目的] 以两年为一周期持续开展执业护士定期考核,通过对全区医疗机构、诊所执业护士进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考核,助推区域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全面提升。[方法] 通过建章立制规范组织,确定考核方向,录制标准视频,同质化理论培训,点面结合全员覆盖,最后分层理论考核及技能巡考,对巡考中存在的问题及不合格者现场指导再考核,合格者在护士执业证书和护士定期考核表上加盖“定期考核合格”和“五通桥区执业护士定期考核委员会”专用章。[结果] 2019年-2020年全区各级医疗机构护理质量得到全面提升,以乐山市护理质控分中心督导为改善结果。[结论] 以各级医疗机构患者需求为准绳,持续开展护士定期考核为抓手,用同质化培训及分层次考核方法,加强了我区对护士执业规范化的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水平,促进了我区护理服务水平的提高,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 标签: 执业护士定期考核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联合区域阻滞用于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5月到2022年4月在我院行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手术的50例患者分别作为研究时间与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硬膜外神经阻滞,试验组接受超声引导联合区域阻滞,观察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维持时间、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情况。结果:试验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维持时间、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 标签: 超声引导 区域阻滞 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手术
  • 简介:摘要:如何促使围手术期阶段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持续、高效地提升始终都是麻醉师深入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相关科学调研的分析可知,手术治疗所造成的痛苦是围手术期阶段患者的主要痛苦源。故而,从这一角度分析,临床麻醉工作以及术后镇痛工作始终难以分离,术后镇痛作为提升围手术期患者生活质量的要点环节,理应得到高度关注。

  • 标签: 外周区域阻滞 术后镇痛 新观点 新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外伤病人应用一体化区域救治信息模式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0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个组别,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的救护模式进行干预,研究组则应用一体化区域救治信息模式对患者实施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组间对比,研究组患者实施干预后的急救成功率(97.50%)要高于参照组(87.50%),且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生总发生率2.50%(1/40)要低于参照组17.50%(7/40),其组间差异为(P

  • 标签: 颅脑外伤 一体化区域救治信息模式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