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下交通支静脉离断术治疗下肢慢性静脉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内镜下交通支静脉离断术治疗26例(34条肢体)下肢慢性静脉病临床资料.结果每条肢体离断功能不全交通支静脉1~5支,平均3.5支,术后临床评分(2.48±0.25)分较术前(6.54±0.93)分明显降低(t=21.497,P<0.01).平均随访12月,14/16条肢体(87.5%)溃疡于术后20天~45天内愈合,愈合后无溃疡复发.结论内镜下交通支静脉离断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尤其适合静脉性溃疡患者.

  • 标签: 下肢慢性静脉病 静脉功能不全 静脉性溃疡 交通支静脉离断术 手术治疗 内镜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市交通职工HIV/AIDS防治知识的现状,为今后加强HIV/AIDS有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及为交通系统职工进行HIV/AIDS的知识宣传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市长途客运和出租车职工以无记名的方式回答调查闯卷,共回收2762份,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5%以上的职工对HIV/AIDS的基本知识掌握较好,并掌握HIV/AIDS的主要传播途径,但两组有60.6%和40.9%的职工认为与HIV感染者共用浴缸或便器可感染HIV,45.2%和61.5%的职工认为蚊虫叮咬可感染HIV.有42.2%的职工对用于乙型肝炎消毒的药物,完全可以用于HIV的消毒存在错误的认识。有75.5%的职工对HIV/AIDS存在恐惧心理;但又有33.1%和50.4%职工认为自己没有感染HIV的危险,在恐惧的同时对HIV/AIDS的流行又认识不足。95%以上职工希望得到艾滋病相关的防治知识,并愿意告诉家人和亲朋。结论:应加强北京交通系统职工HIV/AIDS知识的强化教育,使他们可以充分发挥优势,利用多种形式宣传HIV/AIDS防治知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

  • 标签: 北京市 交通系统职工 HIV/AIDS 防治知识 调查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26例下肢静脉曲张病人,该26例均同时存在浅静脉倒流、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深静脉功能不全和静脉性溃疡。手术方式为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抽剥和小腿曲张的浅静脉经皮连续环形缝扎术。26例同时行股浅静脉瓣膜外包窄术。结果:术后肢体症状和浅静脉曲张消失,10例静脉性溃疡短期内愈合。16例明显缩小。结论: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术安全有效,损伤小,并发症小,是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性溃疡的有效方法和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静脉曲张 下肢 溃疡 腔镜
  • 简介:目的探讨交通事故伤与坠落伤所致多节段脊柱骨折的特点,以利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多节段脊柱骨折的致伤因素与骨折类型、骨折形式、延迟诊断或漏诊、Frankel分级的关系及治疗结果,结果发现多节段脊柱骨折主要为交通事故伤和高处坠落伤所致(占81.3%),致伤机制复杂,常合并其他损伤,易于漏诊或延迟诊断.其中交通事故伤多以相邻型骨折为主,骨折形式以椎体爆裂或压缩为主(以前、中柱损伤多见),脊髓损伤较重(FrankelA、B级为多),较少发生延迟诊断或漏诊,而高处坠落伤则以非相邻型骨折为主,易导致后柱(椎弓、椎板、小关节)损伤,脊髓损伤相对较轻,很易发生延迟或漏诊.结论对较重交通事故伤、高处坠落伤尤应仔细了解受伤情况,宁可多照脊柱(尤其两端)X光片,以免漏诊.必要时行全脊柱摄片,治疗应全面考虑,相互兼顾,据不同骨折类型选择合适治疗方法.

  • 标签: 交通事故伤 坠落伤 脊柱 多节段骨折 受伤机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通事故多发伤中闭合性肾损伤误诊的原因和对策。方法对我院近7年收治的交通事故多发伤合并闭合性肾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9例交通事故多发伤合并闭合性肾损伤病例中误诊11例,均系漏诊;误诊时间为3~12d。结论误诊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早期症状轻微、缺乏典型表现或多发伤病情危重掩盖了肾损伤局部表现,而临床医生工作不细致、缺乏全局观念或未掌握其有效的诊断手段。强化临床医生的责任心和警惕性、正确选择有效的诊断手段、系统而严密地观察病情、细心检查、全面分析,是防止在交通事故多发伤的诊断中漏诊闭合性肾损伤的有效对策。

  • 标签: 多发伤 肾损伤,闭合性 误诊
  • 简介:血管内栓塞治疗以其微创疗效可靠,逐渐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方法之一.前交通动脉是双侧大脑半球之间血流平衡和代偿的重要通道,也是颅内动脉瘤的好发部位.由于该部位血管解剖的特殊性,前交通动脉瘤特别是微小前交通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存在栓塞率低和并发症高的困难.作者自2002年1月至2004年10月对11例微小前交通动脉瘤患者进行了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肿瘤破裂 前交通微小动脉瘤 弹簧圈 栓塞治疗 血管造影 微导丝辅助技术
  • 简介:目的讨论以电解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后交通动脉瘤的疗效及技术要点.方法对42例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进行动脉瘤囊内栓塞,术后早期处理出血.结果42个动脉瘤中38个瘤腔完全闭塞,3个95%闭塞,1个被90%闭塞.术后41例临床痊愈,1例死亡,死亡率2.4%.术中并发脑血管痉挛1例;术后弹簧圈末端逸出1例.1例复发者经二次补充GDC栓塞而治愈.全组出现与栓塞技术相关的并发症2例.术后随访3~50个月均无再出血.结论对后交通动脉瘤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进行血管内囊内栓塞疗效可靠;早期栓塞及有效的术后处理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方法.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 电解质 可脱性弹簧圈 SAH
  • 简介:根据南方某省综合运输体系“十五”计划、《某经济区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某省会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轨道交通2010年建设项目实施纲要,该省将建设595公里连接该经济区的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该省会城市已有2条轨道交通线路建成并投入运营,一些线路正在建设中。

  • 标签: 轨道交通 工程 公共场所 卫生学 预评价 轨道交通工程
  • 简介:本文报道了1976~1992年青岛口岸国境卫生检疫中遇到急救危重症、死亡病例20例。其病因顺位为:心、脑血管病13例,急腹症5例,其它2例。未能抢救现场死亡9例,抢救无效死亡2例。提示对国际交通员工、旅客,除做好检疫、监测传染病防治外,对非传染病的防治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危重症 死亡病例 心肌梗塞 急腹症 病因顺位
  • 简介:<正>TCD用于了解脑血管状态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而TCD用于压颈试验来了解脑血管侧枝供血的方法未见报道。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脑血管疾病患者40例,男8例,女性32例,其中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2例,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18例,前交通动脉瘤6例,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巨大动脉瘤4例。

  • 标签: TCD 压颈试验 Will's环交通支
  • 简介:目的探讨一侧入路显露并夹闭对侧后交通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对15具国人成年尸头标本经甲醛固定,采用显微解剖技术,经一侧入路显露和观察对侧后交通动脉起始部及其毗邻关系,以探求最佳显露途径,并回顾性分析1997年-2002年收治的9例包含后交通动脉瘤在内的双侧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在15具尸头的30支后交通动脉中,对侧后交通动脉起始部成功显露15支(50%),后交通动脉起源于颈内动脉后外侧壁者16支(53.3%),后壁者6支(20.0%),后内侧壁者8支(26.7%).后交通动脉起点至颈内动脉穿出硬脑膜的距离为(8.74±2.57)mm,后交通动脉主干直径为(1.67±0.39)mm,通常在视交叉前间隙内,轻轻向外牵拉对侧视神经,即可显露后交通动脉起始点内侧面.1具标本须经过视交叉上外侧,在对侧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内,轻轻向外牵拉颈内动脉才能显露对侧后交通动脉及其起始部.在视交叉前间隙,经过对侧视神经下方探查该部位是较理想的途径,切开对侧硬脑膜镰状韧带,避免损伤视神经至关重要.9例经手术夹闭的双侧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经一侧翼点入路显露并夹闭对侧后交通动脉瘤者3例.结论严格选择的双侧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经一侧入路显露并夹闭对侧后交通动脉瘤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

  • 标签: 一侧入路显露 对侧后交通动脉瘤 显微解剖学 脑动脉瘤 显微解剖技术
  • 简介:为探讨职业危害因素对交通警察(下称交警)健康的影响,对大气中总悬浮微粒(TSP)、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降尘、铅等进行检测,并对交警进行健康体检.结果发现,绍兴市区SO2、NOx、TSP等指标虽符合国家大气二级环境标准,但降尘指数较高,大部分监测点空气中铅超标.交警的血铅值、锌原卟啉值比对照组增高,差异有显著意义.当空气中铅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对交警健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 标签: 交通警察 大气质量 健康体检
  • 简介:目的探讨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员个性特征及其与工作成绩的关系。方法采用《空中交通管制人员心理选拔系统》中的个性测验对79名现役管制员进行测量。结果在13项因素上,管制员与中国男性成人常模有差异。与工作成绩有关的人格因素有一项;忧虑。结论79名管制员的16PF成绩总体上与中国男性成人常模有差别;管制员工作成绩只与个别人格因素有关。

  • 标签: 空中交通管制员 个性特征 工作成绩 民航
  • 简介:患者女,56岁,因头痛、呕吐6h,外院CT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而转入我院.急诊脑血管DSA结果显示前交通动脉瘤,呈球形,大小约2.6mm×3.5mm,颈较窄(图1).在全麻下行GDC(ev3公司)栓塞术,先填入第一个GDC(3mm×60mm),当填第二个GDC(2mm×40mm)时,送入约30mm就自动解旋,既不能推进,也不能后撤,并与第一个GDC缠绕、不能分离(图2),原计划埋线、以此结束手术,但病人家属不接受.于是尝试轻轻往外拔、试图使第二个GDC与第一个GDC分离,但不慎把原在动脉瘤内的第一个GDC也一起拉到了左大脑前动脉主干内,此时第二个GDC与第一个GDC分离,第二个GDC被完整地拉出体外,而第一个GDC却变成了一个“麻花”团,其前端为一长约8.4mm的线段,后端呈三重折迭的“麻花”状、长约11.7mm(图3).

  • 标签: 前交通动脉瘤 大脑前动脉 GDC 瘤内 蛛网膜下腔出血 CT诊断
  • 简介:随着医院药师药学服务意识的增强,药学信息已成为医院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医院药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如何获取、整理以及传播最新最快的医学与药学信息,已成为医院药学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我国许多三级甲等医院和部分发达城市的中心医院逐步开始尝试开展药学信息服务。在信息服务观念的培养、设备的配置和人才建设等方面做了部分工作,但还有大部分医院的药学信息服务停滞不前,尚未意识到药学信息服务的重要性。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药学信息服务一定会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作者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药学信息服务的开展情况做一介绍。

  • 标签: 信息服务 药学服务 药剂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