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直以来,人们大多只看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蜡烛”等戴在教师头上的美丽光环,很少有人注意到教师的心理压力。在我国,据一项调查显示:有81.2%的教师感到有心理压力,其中31.3%的教师表示压力很大。还有研究显示,中学教师中有82.3%感到身心劳累不堪,51.23%的人有换工作、

  • 标签: 中学教师 心理压力 校长 管理策略
  • 简介:如何提高工作绩效是当今社会各类企业管理者迫切关心的问题。大量研究证实,工作绩效受到工作压力与应对方式的影响,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工作绩效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相关。现有研究认为,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还存在争议,其中主要围绕两者呈倒U型关系或负相关关系进行。应对方式是影响工作绩效的另一个重要变量,它不仅可以显著预测工作绩效,也是影响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关系的中介或调节变量。未来研究应该致力于三个方面的创新:研究对象选取的创新、工作绩效测量方法的创新和三者关系研究方法的创新,结合运用问卷和实验研究对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工作绩效三者关系进行更深入地探讨。

  • 标签: 工作压力 应对方式 工作绩效 实验研究
  • 简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法律制度及其司法体制得到改革,并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然而,中国的司法体制仍然面临着许多难题。其中,职业法学家的匮乏、腐败和地方保护主义似乎是根本性的难题。中国的“法治”(Meoflaw)和“法制”(Mebylaw)依然根据各方各自的政治、官僚和经济权力而不是根据法律或平等的原则来解释。法律制度的现代化将会继续下去,但实现社会和国际社会法律要求的政治转化仍有待时日。同时,风险、挫折和困境将继续阻挠中国建立真正独立的司法体制和法治。

  • 标签: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中国 风险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压力 司法体制
  • 简介:根据生命史理论,童年经历和当前的环境生存压力是对个体的生命策略产生影响的两个主要因素。本研究认为,人际信任也是一种生命策略使然,因此,可以从上述两个因素来探究人际信任的机制。从该理论出发,研究聚焦童年经历对成年后人际信任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并考察与童年经历相比,对当前环境压力感知影响个体人际信任的程度以及二者是否存在关联。研究结果显示:(1)童年资源缺乏的个体比童年资源充足的个体在成年后人际信任水平低;(2)童年主观高社会经济地位个体比童年主观低社会经济地位个体成年后的人际信任水平高;(3)童年不稳定的个体比童年稳定的个体在成年后更缺乏安全感,人际信任水平弱;(4)个体对当前环境的压力感知会影响个体的人际信任,感知到当前环境的压力会降低个体的人际信任,但是并没有与童年资源、童年社会经济地位和童年不稳定性产生交互作用。重视儿童早期的成长环境,加强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社会整体人际信任水平的提高,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 标签: 童年经历 生命策略 安全感 人际信任
  • 简介:本文用自编问卷对在校177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压力性生活事件的认知与评价特点是:发生频率高的生活事件,并不是压力值最高的生活事件;对大学生造成较大的精神压力的是与学业有关的生活事件;年级、性别不同的大学生对压力性生活事件有不同的认知评价特点。压力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产生的精神压力特点是:大二学生>大三学生>大四学生>大一学生;男生>女生。

  • 标签: 大学生 压力性生活事件 精神压力 认知特点 评价特点 自信心
  • 简介:以319名大一学生为被试研究入世出世心理对压力和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平常心对压力和生活满意度起部分中介作用,拼搏精神对压力和自尊起部分中介作用。(2)平常心对压力和心理症状总分、自卑、网络成瘾、敌对起部分中介作用,拼搏精神对压力和人际过敏、抑郁起部分中介作用。说明拼搏精神与平常心能缓减压力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培养拼搏精神和平常心是应对压力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入世出世 压力 心理健康
  • 简介: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大学生群体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和创伤事件,大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对创伤后的心理健康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消极、不成熟和情绪中心的应对方式会加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积极、成熟和问题中心的应对方式可以促进个体的复原和成长。引导大学生使用合理的压力应对方式,可以降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

  • 标签: 压力应对方式 心理创伤 大学生
  • 简介:职业压力研究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课题.职业压力和职业压力感(自述的心理症状)之间很难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关系,个体的心理承受水平不同,面对压力所得到的社会支持水平的不同等等,都会影响到二者的关系,这也给职业压力的量化研究带来困难.不过,目前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结论成果,可以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特别是不同职业群体之间的比较研究可为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教师群体的职业压力提供基础.

  • 标签: 压力社会 心理症状 支持心理
  • 简介:张作舟,1922年7月7日出生在北京一个回族穆斯林家庭。他13岁离开父母,便走上了一条漫漫从医之路。在其70多年的从医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是中医皮科从疮疡外科分离出来成为独立学科的见证人和参与者;

  • 标签: 中医 回族 皮肤病 专家 穆斯林家庭 临床经验
  • 简介:选取北京389对夫妻,采用婚姻压力、婚姻质量、婚姻承诺和夫妻支持问卷,探讨了婚姻压力和婚姻质量、婚姻承诺和夫妻支持的现状,以及承诺和支持在压力对婚姻质量影响中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1)丈夫的婚姻质量、婚姻承诺及提供信息支持的水平显著高于妻子。(2)婚姻压力显著负向预测夫妻各自的婚姻质量,但只有妻子感知的婚姻压力能显著负向预测丈夫的婚姻质量。(3)婚姻承诺和夫妻支持的调节作用存在性别差异,即自身和配偶的承诺和支持水平,只能在妻子的婚姻压力对自身婚姻质量的预测中起到调节作用,而丈夫身上并未发现这一效应。

  • 标签: 婚姻承诺 牺牲行为 婚姻质量 夫妻
  • 简介:采用工作压力源量表、主观负荷问卷、工作倦怠量表以及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对天津市某企业的231名员工进行了调查,采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等方法考察了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的关系及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工作压力源和主观负荷对工作倦怠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其中主观负荷对工作倦怠的预测力更高;(2)工作压力源和主观负荷与工作倦怠中情绪衰竭和消极疏离的相关较高,但与低成就感几乎没有相关;(3)心理资本对工作倦怠及其各维度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4)心理资本在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之间起中介作用,工作压力和心理资本能够解释工作倦怠76%的变异.

  • 标签: 工作压力 工作倦怠 心理资本 中介作用
  • 简介:本研究调查了13个企业共218位员工,探讨了支持型领导行为在角色冲突、人际冲突、缺乏成就与发展(压力源)和工作满意感、工作焦虑(压力反应)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支持型领导行为对工作满意感和工作焦虑有主效应,但是由于逆向缓冲的存在,支持型领导行为的主效应并不总是对的,我们必须在更大的范围中考虑领导行为的效应;(2)缓冲效应的六个假设只有一个被证明,但是方向相反,即支持型领导行为加剧了由人际冲突造成的工作不满意感;(3)两个中介模型的部分关系被证明,但是我们很难确定是支持型领导行为的弱化效应还是评价作用.为了更好地说明因果关系,在将来的研究中纵向研究设计被认为更为恰当.

  • 标签: 支持型领导行为 工作压力模型 作用机制 企业 角色冲突 人际冲突
  • 简介:本研究以324名下岗人员为被试,考察不支持行为、应付方式、控制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情感不支持(β=0.46)可以直接影响心理健康,同时情感不支持(β=0.26)又通过自责(β=0.31)和发泄(β=0.14)两种应付方式和人际关系控制感(β=-0.10)而间接影响心理健康,下岗人员的应付方式和控制感在不支持行为和心理健康之间中介作用.

  • 标签: 下岗人员 应付方式 控制感 不支持行为 心理健康
  • 简介:采用《青少年社会适应量表》、《青少年人际压力量表》和《青少年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问卷》对916名中学生进行施测,探讨青少年人际压力、人际自我效能感与社交适应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际自我效能感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人际压力与人际自我效能感、社交适应行为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人际自我效能感与社交适应行为呈显著正相关;人际自我效能感在青少年同伴压力、家庭环境压力与社交适应行为关系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社交适应行为 人际自我效能感 人际压力 青少年
  • 简介:Fredrickson的积极情绪的扩展~建构理论(broaden—and—buildtheory)认为积极情绪具有激活行动、扩展认知、建设资源和缓解压力的功能。但是积极情绪是否是心理弹性到压力适应的中介变量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该研究让37名女大学生先完成中国情感量表和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然后进行压力情境实验,通过生理多导仪记录实验前后压力下的生理反应,以压力下的生理恢复时间作为压力适应的指标。最后通过中介检验程序分析积极情绪在心理弹性到压力适应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压力下个体的心理弹性水平与生理恢复指标显著相关(r=-0.75,P〈0.001);(2)当心理弹性和积极情绪同时进入回归方程时,积极情绪对压力适应的预测显著,心理弹性对生理恢复指标的预测下降,但是依然显著(r=-0.62,P〈0.001)。结论:积极情绪在心理弹性与压力适应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心理弹性 积极情绪 压力适应
  • 简介:员工在工作中所感知到压力的水平,以及多大程度上会随之产生负面结果,取决于员工如何应对。因此,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外学术界就开始关注工作环境下的员工压力应对研究。无论是理论探索还是实证研究,都一致认同探索员工压力应对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很少。基于这种状况,本文首先回顾了应对的理论内涵和研究模型。然后,结合BusinessSourcePremier和APAPsycNet检索获得的2000年至今18篇最具影响力的实证研究文献,对工作压力所引致的员工应对的结构和测量进行归纳和回溯。最后,重点评述和展望了员工应对组织变革、应对过程模型完善和员工应对外派这三个近年来的热点研究问题。

  • 标签: 工作压力 应对 过程模型 组织变革
  • 简介:我国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转型,中年知识分子承受着严重的心理压力,佛教文化对缓解这种压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就中年知识分子利用佛教文化化解心理压力的现状、机制和前景做一点探讨。

  • 标签: 佛教文化 当代 中年知识分子 心理压力
  • 简介:采用压力性生活事件量表、感恩问卷、基本心理需要量表、毒品使用问卷对585名工读生进行调查,分析了工读生毒品使用情况,以及压力性生活事件、感恩、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工读生毒品使用的关系。结果显示:(1)工读生的毒品使用行为严重,41.7%的工读生曾使用过毒品;(2)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压力性生活事件与毒品使用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3)感恩调节了压力性生活事件通过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对毒品使用的中介过程;(4)感恩与工读生的毒品使用显著负相关。研究结论对青少年毒品使用的预防干预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压力性生活事件 感恩 基本心理需要满足 毒品使用 工读生
  • 简介:探讨在多媒体学习环境中高低不同的2种学习目标要求(作文目标与测验目标)要求与大小不同的2种时间压力(无时间限制提示与有时间限制提示)是如何通过61名被试的临场情境评估状况而影响其自我调节学习活动水平的。结果表明,在多媒体学习环境中,无论学习目标高低还是时间压力大小,被试的自我调节学习活动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被试的临场动机控制状况(自我效能感、兴趣和情绪状态)不存在显著差异,而临场主观目标(目标方向与准备付出的努力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学习目标要求与时间压力对实际自我调节学习活动的影响是以被试的临场主观目标为中介的。

  • 标签: 学习目标 时间压力 临场情境评估 自我调节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