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云南大学东南亚文化暨华文文学研究室,成立于1991年11月.该研究室利用云南与东南亚各国接壤和毗邻的有利条件,在广泛研究世界华文文学的同时,着重研究东南亚文化及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室成立以来,先后派出研究人员出访缅甸、泰国和新加圾,搜集有关国家作家的作品和资料.又派出研究人员到泰国讲授汉语,研究泰国的文化艺术.还派人学习缅甸语、泰国语.与此同时.该研究室还先后多次与泰国、新加坡、缅甸、老挝等国作家进行学术交流和资料交换.这些活动,不但加强了与东南亚各国作家的联系.而且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研究室分设东南亚文化、东南亚华文文学、东南亚新闻事业三个研究组.共有专兼职研究人员21人.研究室成立虽然只三年,但已取得了相当的研究成果.到目前为止.已编印了内部资料集17集,翻译了《缅甸诗歌选》、《缅甸小说选》、《缅甸文学论文集》各一本,出版了《东南亚文化论》和《东南亚华文文学论》两部论文集.其中,《东南亚华文文学论》一书,为国家级课题.此外.该研究室研究人员撰写的论文还在国外及省内外报刊上发

  • 标签: 东南亚文化 华文文学研究 东南亚华文文学 云南大学 研究室 世界华文文学
  • 简介:摘要根据环境心理学的理论,采用POE研究体系,包括问卷调查法、行为观察法和访谈法等方法,选取云南大学呈贡校区校园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景观使用状况进行调查即对云南大学呈贡校区绿地景观使用者情况。从人文景观、园林建筑小品及设施、水景、植物景观等方面,提出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标签: POE 景观使用 云南大学
  • 简介:摘要:篮球运动的竞技性和对抗性是其特有的特点,检验球员训练成果的主要工具是竞赛。球员长时间的训练都是为了能在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这是运动员最根本的目标。但是,篮球竞赛中不确定的因素较多,竞赛充满的多变性。球员版只能通过做好赛前准备,调整自身竞技状态,才能有效的将竞赛中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转化为正面能量,才能最终发挥出自身水平,在竞赛中取得良好成绩。因此,本研究以篮球竞赛前运动员调节与控制、球员赛前训练安排为切入点,从球员自身出发,对球员竞赛前安排和注意事项进行讨论。

  • 标签: 篮球运动员 赛前训练
  • 简介:地方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三所入选高校在隶属关系、建设基础、发展阶段、面临问题等方面具有一定相似性,研究其推进路径对于建设高水平地方高校具有重要意义。地方高校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要明确发展目标定位、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打造优势特色学科群、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提高学校治理能力。地方政府也应积极配合,加强资源统筹,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发展环境。

  • 标签: 地方高校 一流大学 内涵特征 表象特征 条件特征
  • 简介:云南大学经济学院邀请,2001年诺贝尔奖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前主席、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和高级副总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于2007年3月13日出席了云南大学举办的“东陆经济高端论坛”,发表题为“中国新经济增长模式的制度框架”的演讲。演讲中,斯蒂格利茨博士阐述了自己多年来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观点,特别针对中国的“十一五规划”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 标签: 诺贝尔经济学奖 斯蒂格利茨 云南大学 约瑟夫 中国经济发展 “十一五规划”
  • 简介:摘要当代大学生受网络文化、教育全球化、多元的社会思潮多重因素影响,思想意识呈现多元化。云南与多个国家接壤、多民族的特点使得部分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薄弱。高校作为云南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体,可以探索以本地化的案例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滇西抗战为载体增加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性、相关性、真实性,在课堂教学设计、实践性课堂教学、宣传手段三个方面加以推进。

  • 标签: 爱国主义,大学生,思政课,滇西抗战
  • 简介:云南大学“西南边壢史与中国边疆学”研究自20世纪30年代发轫,方国瑜、江应樑、尤中等学者共同努力,推进西南边疆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学术基础。2008年,云南大学在历史学一级学科之下自主增设中国边疆学专业博士点,并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09年又获准设立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即集边政、边务、边界、边疆、边民、边防问题研究为一体的“滇学基地”。

  • 标签: 云南大学 边疆学 中国 西南 边疆史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 简介:摘要滥觞于中世纪牛津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不但享有“牛津皇冠上的宝石”之美誉,且一直被视为精英教育的模板存在。民国时期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就通过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近些年来,随着本科生导师制在国内高校中慢慢复苏,关于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讨论愈演愈烈,本文将通过国内几所高校以及我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几个院系为例,具体分析在我院政治学系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可行性,并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和制度设计进行进一步探究。

  • 标签: 本科生导师制 自由教育 制度建构
  • 简介:在金秋收获时节,云南省高校学报研究会年会暨《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创刊100期纪念会于2008年9月27日上午9时,在云南省弥勒县湖泉酒店召开,云南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发行处副处长马俊芳、云南大学副校长肖宪教授、云南省高校学报研究会会长王文光教授、云南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秘书长何斯强教授、云南大学法学院院长陈云东教授、云南大学法学院书记陈铁水教授、

  • 标签: 高校学报研究会 大学学报 云南省 法学院 纪念会 创刊
  • 简介:目的:了解后疫情时代下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现状及特征,以及MBTI人格类型与大学生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消费行为问卷和MBTI人格类型调查问卷对36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被试大学生消费行为中求实性消费、攀比性消费、超前性消费、冲动性消费的得分分别为3.340,3.343,3.241,3.040;(2)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消费行为的四个维度上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是否有对象在求实性消费上有显著差异(p<0.05);(4)不同年级大学生在消费行为的四个维度上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平均月生活费在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四个维度上均有显著差异(p<0.01);(6)求实性消费在MBTI人格的四个维度(注意力方向、认知方式、生活方式、判断方式)上均有显著差异(p<0.01);(7)攀比性消费在认知方式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1);(8)超前性消费在除生活方式以外的三种人格维度上均有显著差异(p<0.01);(9)冲动性消费在除判断方式以外的三种人格维度上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1)大学生消费行为各维度的得分情况位于中等水平;(2)是否有对象、平均月生活费均能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3)注意力方向为外倾、认知方式为感觉、判断方式为思考、生活方式为判断的同学更倾向于求实性消费;(4)认知方式为感觉的同学更倾向于攀比性消费;(5)注意力方向外倾、认知方式为感觉、判断方式为情感的同学更倾向于超前性消费;(6)注意力方向外倾、认知方式为直觉、生活方式为判断的同学更倾向于冲动性消费。

  • 标签: 后疫情时代;MBTI人格理论;大学生;消费行为
  • 简介:2017年11月2-3日,以“中国的国际安全环境评估与战略选择:历史与现实的考察”为主题的第五届国际安全研究论坛暨第八届西南论坛在云南大学顺利举行.本次论坛由云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联合主办,由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中心、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以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展望》编辑部承办.来自国际关系学院、

  • 标签: 国际安全研究 云南大学 论坛 西南 新加坡国立大学 国际关系
  • 简介:<正>在深入揭批“四人帮”的伟大群众运动中,云南大学文科师生在校革委党的核心小组领导下,结合教育战线和学科领域的实际,写了一批大批判文章。云大大批判组收集部分文章,编辑了《哲学社会科学文集》(第一集),即将出版。这个集子共有四组文章。第一组,关于政治理论方面的,有《批判“四人帮”反党

  • 标签: 哲学社会科学 四人帮 云南 大学文科 文集 大批判
  • 简介: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继续教育培训作为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以及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发展中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转型与发展同步的新形势。本文以云南大学继续教育为例,探讨其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以及所引发的几点思考。

  • 标签: 继续教育 服务 经济社会发展
  • 简介:本文以云南大学学生社团发展作为研究背景,从社团定义、发展状况、活动情况、制约因素等内容形成理性认识,并分析出云南大学学生社团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改进的措施,进而为大学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参考性意见和建议.

  • 标签: 高校学生社团 社团建设 社团发展
  • 简介:摘要:民办高等学校实践教学质量是实现高等学校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是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的重要环节。本文就“新文科”背景下,民办高校如何解决民办高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目前还存在的实践课时占比较少、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实验设备投入不足等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新文科 实践教学 探究
  • 简介:20世纪即将完成它的历史进程,人类历史将跨进一个崭新的时期。在这世纪之交的转折阶段,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文明的长足进步、经济建设的快速增长向高等理科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高等事科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这一形势,转变观念、大胆探索,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理科教育模式,这是当前高等理科教育的重要战略任务。为适应这一要求,云南大学地球科学系气象专业从1987年起,大胆探索,结合地学学科发展趋势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气象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作了初步的探索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

  • 标签: 内容与课程体系 高等理科教育改革 专业教改 探索教学 地球科学 气象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