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泌尿系统复杂疾病所致尿路梗阻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KUB、IVP、超声、CT、MRI。近年随着MSCT的问世及其重建技术的广泛应用,加之泌尿系统脏器所特有的分泌功能,研究表明,其在诊断尿路梗阻性疾病上较KUB、IVP、超声、CT、MRI敏感。因此,MSCT在泌尿系统复杂疾病的诊断上,具有其他检查不可替代的价值。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尿路造影术 输尿管疾病 肾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6年4月临床怀疑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者56例,均采用64层螺旋CT行扫描,并进行图像后处理图像后处理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最小密度投影(MinP)、CT仿真内窥镜(CTVE)、容积再现(VR)、表面阴影显示(SSD)。以内窥镜或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评估64层螺旋CT检查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56例患者中,男41例,女15例,CT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44例,假阳性2例,假阴性1例。64层螺旋CT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准确度为94.6%,敏感度97.7%,特异度84.6%,阳性预测值95.5%,阴性预测值91.7%。结论64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的敏感度及准确度较高,并能清晰显示异物的位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气管 支气管 异物 多层螺旋CT 图像后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图像后处理实验室在高职影像技术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的背景下,创建医学影像图像后处理实验室软件,运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优化实验教学资源,建构有鲜明特色和高效化的实验室,从而完成医学影像图像后处理技术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创新。结果医学影像处理技术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另外一方面能够积极转变实验教育教学方法。结论改革创新实验教学模式,不断改革实验室的影像处理体系,继而提高实践教学的整体能力,加大学生的主动能动性,最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 标签: 图像后处理实验室 影像技术 实践教学
  • 简介:目的:评估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急性颅脑外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4例急性颅脑创伤病人作16层螺旋CT颅脑扫描,对原始轴位图像进行图像后处理,包括回顾性薄层重建、多平面重组;分析急性颅脑创伤的CT影像表现、计算颅脑创伤病变的数量,分别就原始轴位图像、回顾性薄层重建、多平面重组图像进行比较。结果:原始轴位图像难以显示隐匿性的颅脑创伤病灶,回顾性薄层重建及多平面重组发现病灶数量要多于原始轴位图像,但回顾性薄层重建与多平面重组发现病灶的数量无明显差别。结论:就16层螺旋CT检查急性颅脑创伤而言.回顾性薄层重建、多平面重组能够明显提高隐匿性病灶的检出率。

  • 标签: 颅脑创伤 16层螺旋CT 图像后处理
  • 简介:本文分析了各种模糊图像的特点,介绍了国际上前沿的模糊图像处理技术,着重对图像高级处理技术中的图像去噪声、图像复原和图像超分辨率技术分别进行详细分析,并以车牌为例介绍了模糊图像处理在刑侦方面的应用,最后总结了刑事影像分析方法的行业特点。

  • 标签: 图像处理技术 模糊图像 超分辨率技术 图像复原 行业特点 影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灭菌后的物品,按正常情况已属无菌物品,从灭菌器取出应仔细检查放置,以免再度感染。方法通过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十项规定的处理模式,对灭菌后物品进行一系列处理,并进行微生物学检测。结果无菌后物品在有效期内无细菌检出。结论严格的管理制度,使工作管理化、制度化,是提高工作质量,防止院内感染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再度感染 追溯制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道异物中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证实为支气管异物的病例,回顾性分析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图像对异物的显示情况及临床诊断价值。结果本组50例中经纤维支气管镜证实发现异物位于右主支气管36例,中间段支气管7例,左主支气管5例;正确显示率达96%。结论多层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气道异物具有很高的显示率和重要的临床诊断作用。

  • 标签: 儿童 支气管异物 图像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肺栓塞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的价值。方法将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内38例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均实施MSCT检查,并对其图像资料情况实施整理分析,并探究图像后处理技术的价值。结果CT轴位共计检测出380支动脉受累,后处理则共计检出400支动脉受累,CT轴位和后处理对Ⅰ型检出率基本相同,Ⅱ、Ⅲ、Ⅳ型则均为后处理的检出率更高。结论在肺栓塞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的价值显著。

  • 标签: 肺栓塞 图像后处理技术 多层螺旋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动脉 CT血管成像触发点位置以及不同图像处理技术效果。方法:纳入时间为 2017年 12月至 2018年 12月,纳入 44例来我院就诊的肺动脉栓塞患者,行 CTPA检查后分为 A组和 B组, A组其触发点感兴趣区在肺动脉干上,阈值为 80HU,其对比剂总量在 50~60mL之间, B组其触发点感兴趣区在主动脉窗水平的上腔静脉中,阈值为 80HU,其对比剂总量在 35~45mL之间。其他参数相同。对以上方法的 CTPA图像进行分析,对其肺动脉右下肺静脉、干静脉 CT值和 6级肺动脉显示率进行测量。结果: 44例肺动脉栓塞患者,其中 B组有 1例患者因严重右心功能不良导致肺动脉图像质量较差,其他图像均比较满意,肺动脉干 CT值和 6级肺动脉显示率经对比无明显差异性显著,统计学不存在意义( p> 0.05); B组患者的右下肺静脉 CT值相比于 A组较低,组间差异明显( p< 0.05);经相关处理后,不用情况采取不同处理技术的优势不同。结论:在上腔静脉上选择出发点,行 CTPA检查,将对比剂的使用量予以减少,将图像的质量予以提高,并使用各种处理技术,使其病变更好的显示,并将诊断的准确性予以提升。

  • 标签: 肺动脉 CT 血管成像触发点位置 不同图像处理技术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肺动脉 CT血管成像触发点位置及不同图像后处理技术的选择。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3月 ~2018年 11月期间收治的疑似肺栓塞患者 68例进行研究分析, 68例患者均采取 CT血管成像检查。将 68例患者分为 1组和 2组。 1组患者触发点感兴趣区( ROI)处于肺动脉干,对比剂使用总量为 50ml,阈值为 80HU, 2组患者的触发点感兴趣区在主动脉窗水平的上腔静脉中,对比剂总量为 30ml,阈值设置为 90HU。两组患者药物注射完成后都追加 20ml的生理盐水,对比不同处理方式两组患者的肺动脉栓塞发生率。结果: 68例患者中,有 31例患者确诊为肺栓塞,一共有 608个栓子。 VRT在左右肺动脉的检测率为 100%。其余部位的栓子检测率较低。 1组患者 6例肺动脉显示率与 2组患者对比无差异, P〉 0.05表示统计学无意义。 1组患者的右下肺动脉 CT值明显高于 2组,两组患者对比具有差异则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为疑似肺栓塞患者实施肺动脉 CT血管成像检查,不同的触发点感兴趣区处于上腔静脉能够提高图像的质量,降低对比剂的使用量, MPR对比 MIP、 VRT在肺动脉栓子的检测率非常高,采用不同图像处理技术能够提高对病变的显示效果,提高诊断率。

  • 标签: 肺动脉 CT血管成像 触发点位置 检测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联合应用对幼儿气道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7例儿童气道异物的CT表现,总结归纳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联合应用对气管异物的价值,并与硬支气管镜对比,评估CT检查的准确性。结果8例异物位于气管,25例位于右主支气管及其分支,24例位于左主支气管及其分支。结论64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联合应用能一定程度提高幼儿气道异物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气管 支气管 异物
  • 简介:【摘要】目的:多层螺旋CT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肺栓塞诊断中的评估分析。方法:本项研究于2021年6月正式启动,截止时间是2022年6月。选用此时间段到本医院接受救治的42例肺栓塞病人作为研究主体,都实行多层螺旋CT检测。结果:MPR在主肺动脉干显示率是27.27%,肺叶动脉显示率是33.86%,肺动脉显示率是40.14%,亚段动脉显示率是10.23%。MIP在主肺动脉干显示率是25.00%,肺叶动脉显示率是33.70%,肺动脉显示率是39.30%,亚段动脉显示率是8.86%。VR在主肺动脉干显示率是24.66%,肺叶动脉显示率是29.73%,肺动脉显示率是35.12%,亚段动脉显示率是5.66%。结论:对肺栓塞患者实行多层螺旋CT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利于主治医生详细知晓其病情症状。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图像后处理技术 肺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多层螺旋CT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肺栓塞诊断中的评估分析。方法:本项研究于2021年6月正式启动,截止时间是2022年6月。选用此时间段到本医院接受救治的42例肺栓塞病人作为研究主体,都实行多层螺旋CT检测。结果:MPR在主肺动脉干显示率是27.27%,肺叶动脉显示率是33.86%,肺动脉显示率是40.14%,亚段动脉显示率是10.23%。MIP在主肺动脉干显示率是25.00%,肺叶动脉显示率是33.70%,肺动脉显示率是39.30%,亚段动脉显示率是8.86%。VR在主肺动脉干显示率是24.66%,肺叶动脉显示率是29.73%,肺动脉显示率是35.12%,亚段动脉显示率是5.66%。结论:对肺栓塞患者实行多层螺旋CT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利于主治医生详细知晓其病情症状。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图像后处理技术 肺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胸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胸骨骨折患者28例(A组),经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分别进行横断面、矢状面及容积再现(VRT)成像。与2008年5月—2010年7月我院收治的胸骨骨折患者30例(B组),行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A组患者确诊胸骨骨折,横断面图像显示胸骨骨折24例,检出率为85.7%,矢状面显示胸骨骨折27例,检出率为96.4%;容积再现图像显示骨折20例,检出率为71.4%。与B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诊断胸骨骨折中具有较高价值,是诊断胸骨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64层螺旋CT 图像后处理技术 胸骨骨折诊断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在患者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医学影像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影响后处理技术是主要利用计算机对影像技术进行全面分析。本文简介了医学影像,并对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进行了全面分析,旨在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 标签: 医学影像 后处理技术 方法 流程
  • 简介:随着医学成像和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发展,从二维医学图像到三维可视化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动态,对图像分割、纹理分析、图像配准和图像融合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进行了综述。在比较各种技术在相关领域应用的基础上,提出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发展所面临的相关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 标签: 医学图像处理 图像分割 图像配准 图像融合 纹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创伤性脊椎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2014年12月至2017年2月,研究对象84例在我院就诊检查的创伤性脊椎骨折患者,分别给予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实验组)和DR平片(对照组)进行检查诊断,观察其诊断效果及图像质量。结果经手术解剖诊断其骨折124处,其CT检出122处,DR平片检出95处,实验组的检出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创伤性脊椎骨折采用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的检查准确性较高,且检查方式快捷方便,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图像后处理技术 创伤性脊椎骨折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