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外伤的CT影像诊断特点。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4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扫描诊断,分析诊断结果,并总结CT特点。结果通过CT诊断后,本组100例患者中诊断共检出42例颅骨骨折,7例脑挫裂伤,10例脑内血肿,8例硬膜外血肿,3例硬膜下积液,2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桥静脉破裂,出血后在蛛网膜与硬膜之间形成硬膜下血肿;不同类型的颅脑外伤患者CT影像诊断表现特点也存在差异。结论颅脑外伤采用CT影像诊断能准确区分不同的损伤类型,为后期制定治疗方案及康复计划提供切实依据,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颅脑外伤 CT影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放性喉外伤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对41例开放性喉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均存活,40例顺利拔除气管套管,1例发生喉狭窄。结论开放性喉外伤的治疗,首先应防止呼吸道梗阻和正确处理伤口的大出血,同时重建喉功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创伤 开放性喉外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来我院就医的88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选取时间在2015年1月11日-2017年1月11日,通过动态化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传统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颅内压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14天的颅内压水平为10.21±0.54mmHg,并发症发生例数为6例,其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相比较,P<0.05,差异较为显著。结论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 重型颅脑外伤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穿通性眼外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行Ⅰ期和Ⅱ期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眼科2012年8月~2014年3月进行手术的穿通性眼外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80例(80眼),将其分为Ⅰ期组和Ⅱ期组,其中I期组40例(40眼),予以角巩膜伤清创缝合+伤后2d内Ⅰ期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Ⅱ期组40例(40眼),予以角巩膜伤清创缝合+术后1~2个月Ⅱ期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并记录Ⅰ期白内障和Ⅱ期白内障摘除不同干预下的视力、眼压、术后反应等,比较两者的远期疗效。结果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伤眼视力>0.6的比例均明显上升(Ⅰ期组治疗前、后为5.0%、37.5%,Ⅱ期组治疗前、后为7.5%、42.5%),伤眼视力<0.3的比例均明显下降(Ⅰ期组治疗前、后为67.5%、30.0%,Ⅱ期组治疗前、后为67.5%、22.5%),眼压改善也较为明显Ⅰ期组治疗前、后为(32.9±3.4)、(25.7±3.1)mmHg,Ⅱ期组治疗前、后为(33.7±2.9)、(21.5±1.4)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组继发性青光眼(10.0%)、脉络膜脱离(7.5%)、角膜及虹膜炎性反应(12.5%)、后囊混浊(42.5%)、睫状体脱离(22.5%)的发生率明显低于Ⅰ期组(37.5%、17.5%、25.0%、42.5%、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组患者较Ⅰ期组患者前房深度增加(3.40±0.20)比(1.75±0.11)mm,泪膜破裂时间(BUT)评分升高(8.77±0.23)比(5.92±0.17)分,角膜荧光染色评分降低(0.76±0.04)比(1.98±0.1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通性眼外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行Ⅰ期和Ⅱ期白内障手术均能有效提高视力、预防眼压升高(继发于外伤的青光眼);若角巩膜伤清创缝合术后1~2个月行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即Ⅱ期行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更能有效恢复患者的视力,降低眼内压,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较伤后2d内行白内障摘除(即Ⅰ期手术)远期效果好。

  • 标签: 穿通性眼外伤 外伤性白内障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多发伤中腹部外伤的急诊救治方法,观察救治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腹部外伤患者54例作为样本。患者均接受急诊救治。观察救治效果。结果54例患者抢救成功率96.3%、死亡率3.7%、并发症发生几率9.26%、患者家属治疗满意度94.44%。结论多发伤中腹部外伤患者,应于伤后尽快来院抢救。院方应在明确患者病情的基础上,立即采取措施救治,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挽救患者的生命。

  • 标签: 多发伤 腹部外伤 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一般外伤的缝合及治疗。方法将2010年-2014年期间收治于我院的外伤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全部采用清创缝合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所有患者治疗一至两周以及1个月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40例患者中,I期愈合46例、Ⅱ期愈合90例、Ⅲ期愈合4例。其中一周内痊愈39例、两周痊愈95例、1个月后痊愈6例。结论针对于外伤患者而言,基层医院采用一般缝合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伤口感染情况,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 标签: 基层医院 外伤患者 缝合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美容缝合 在 治疗 面部外伤 的 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 美容缝合 技术进行 面部 清创缝合 的 患者 86 例,观察临床愈合效果、术后伤口形态以及瘢痕形态等。结果 86 例术后伤口均 I期甲级愈合,无感染、 皮肤 坏死现象,对 86 例患者进行随访 3~ 18个月,伤口愈合平整,无凹陷及瘢痕增生,无缝线针眼痕迹, 无 功能障碍和畸形 现象, 效果满意。结论 对面部外伤的患者以 美容缝合 的方法精细修复,可以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面部外伤 美容缝合 近年来,随着美容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运用美容清创缝合技术,可根据不同的伤情,进行无创缝合,早期及时将错位组织解剖复位,从而减少了术后功能障碍和畸形的发生。因此急诊医生在处理这类创伤时,而采用美容清创缝合颜面部伤口,手术操作过程中要做到无创伤操作,手法轻柔,避免钳夹、扭转、撕裂组织等现象,修复创口时还要兼顾美学原则。因为面部急诊清创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愈合后的面容 [1]。回顾我院收治的 86 例面部外伤患者采用 美容缝合 技术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 86 例中男 37 例,女 49 例,年龄 7 ~ 42 岁。所有患者均排除有威胁生命的合并伤,伤情稳定。创口分布于 口唇 2 6 例,眼周 1 4 例,面颊部 2 0 例,鼻部 4 例, 额部 6 例,下颌 1 2 例,耳周 4例。 1.2 手术方法 :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52例外伤性前房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均给予合理的治疗及护理,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视力改变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患者视力较入院前均有显著改善,前房内积血均在3-15d内完全吸收。结论临床对于外伤性前房出血尤其是合并有其他或是继发的复杂出血者,应及时作出诊断及科学、合理的治疗和护理,以防止眼部视力的进一步损伤和恶化,提高预后结果。

  • 标签: 前方出血 治疗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严重颌面外伤患者医护急救配合及护理观察经验,为临床提供一些帮助。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科收治的42例严重颌面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医护急救配合及护理观察的要点。结果42例病人经积极抢救和护理无伤口感染,呼吸道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达到Ⅰ期愈合,未出现明显畸形39例,3例因组织缺损较大行Ⅱ期整复。结论对于严重颌面外伤患者采取综合救治,医护严密配合,是减少并发症、回复功能、减少畸形的关键。

  • 标签: 颌面外伤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外伤致前房积血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我科于 2013年 1月~ 2016年 12月收治 眼外伤致前房积血患者53例, 临床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53例患者中保守治疗 44例,手术治疗 9例。 所有前房积血完全吸收,吸收平均时间7天。 结论:眼外伤致前房积血要及早治疗,选择合理的治疗措施,使患者的视力得以较好恢复。

  • 标签: 眼外伤 前房积血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颅脑外伤手术患者的治疗配合效果、对疾病控制的情况及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00例颅脑外伤手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与临床护理路径相结合,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分别记录两组不同方式治疗后,患者有关活动度的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Matta功能优良率为9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发现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组患者,颅内血肿+水肿体积改善令人满意,平均住院(8.72±0.95)d,临床治愈时间(13.83±0.62)w,临床效果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颅脑外伤手术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更佳,是一种令人满意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相关指标,具备临床实用性。

  • 标签: 颅脑外伤 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胸部外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胸外科门诊收治的130例胸部外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治疗结果。结果本组患者中男性的构成比远高于女性,高处坠落、锐器扎伤、交通事故、挤压伤和重物砸伤均是常见的发病原因,呼吸困难、胸腔积液、咯血和气管移位均是常见的临床表现,闭合性损伤的构成比明显高于开放性损伤,且多伴有外伤性气胸和血胸,多合并有椎骨骨折、颅脑损伤、锁骨骨折和内脏破裂等。经过手术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后,有108例好转出院,有12例病情恶化继续住院治疗,有10例死亡,死亡率为7.69%。结论胸部外伤患者多由于外部创伤所致,临床表现复杂且多伴有合并症,病情凶险、死亡率高,需要及时实施手术和对症支持治疗。

  • 标签: 胸部外伤 临床特点 手术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颅脑损伤的患者采用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3月进入我院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50例,利用手术方法治疗患者的疾病,观察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结束后要求患者填写调查问卷,对治疗做出评价,经过数据统计发现治疗显效的患者例数为36例,治疗有效例数为13例,无效的人数为1例,总有效率为98%。结论采用是手术疗法治疗患者颅内外伤能够提高患者疾病的治愈率,患者术后康复较好,治疗有效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手术治疗 颅脑外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闭合性胸部外伤的各种致伤原因、临床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176例闭合性胸部外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剖胸探查24例,其中19例为胸腔镜辅助下完成,肋骨骨折切开复位环抱钛板内固定术9例,胸腹联合伤同时行腹部脏器修补术5例,外伤性膈疝修补术3例,胸骨骨折复位固定术1例,心包血肿清除术1例。结果住院期间死亡1例,所有病例出院后随访1~12个月,治愈175例。结论只要及时诊断,正确处理,闭合性胸部部外伤均能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闭合性胸部外伤 临床 诊治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救护理措施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急救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感染发生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采取急救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重症颅脑外伤 急救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外伤性脑干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探讨。方法选取76例2014年2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外伤性脑干出血患者,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各38例,对两种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63.16%、47.37%vs.26.32%、15.79%;就护理总满意度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94.74%vs.71.05%,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外伤性脑干出血患者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外伤性脑干出血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车祸后脑外伤的护理干预措施,并观察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到2016年11月收治的46例因车祸导致的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对脑外伤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对患者实行心理护理、个性化护理以及康复护理等积极护理干预,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这46例脑外伤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及其他方面的积极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到了100%,患者未出现并发症;患者成功治愈出院达到了44例,治愈率95.65%,另外2例患者因伤情过重转入重症科接受进一步的治疗。结论对车祸后脑外伤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个性化护理、康复护理干预等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车祸 脑外伤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