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外侧穿支皮瓣在前足损伤伴复合组织缺损修复中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收治的26例足损伤伴复合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5例;年龄15~61岁[(31.6±12.5)岁]。合并骨折10例,跖跗关节脱位3例,骨缺损9例,肌腱损伤5例,韧带损伤3例。足复合组织缺损处理方法:软组织缺损均采用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皮瓣面积6.0 cm×3.5 cm~26.5 cm×10.0 cm;骨缺损根据创面条件分别采用Ⅰ期植骨修复或抗生素骨水泥占位膜诱导后Ⅱ期植骨修复;趾长伸肌腱损伤采用直接缝合或肌腱转位修复;跖跗韧带损伤Ⅰ期缝合修复。术后2周内观察皮瓣成活情况。术后1,3,6,12个月至末次随访观察骨折愈合、骨缺损修复、软组织修复后足部外形美观及供区愈合情况。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足部功能。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36个月[(20.5±4.6)个月]。皮瓣均成活,骨折均愈合,骨缺损得到修复。皮瓣质地良好,其中Ⅰ期修薄皮瓣11例,术后3~6个月Ⅱ期修薄15例。供区愈合好,仅遗留线性瘢痕。1例出现静脉危象,经急诊手术探查后成活;3例皮瓣局部感染,经清创及应用敏感抗生素后痊愈。末次随访时AOFAS踝-后足评分为54~94分[(76.6±10.4)分],与术前11~51分[(27.2±11.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优5例,良11例,可10例,优良率为62%。结论对于足损伤伴复合组织缺损,应用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同期联合多种技术治疗骨缺损及肌腱韧带损伤,皮瓣外观满意,供区外形美观,足部功能恢复满意。

  • 标签: 足损伤 外科皮瓣 软组织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口腔颌面外科中应用外侧皮瓣的临床疗效,研究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五官科收治及病理确诊需接受口腔颌面治疗的患者44例,44例患者采用移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颌面的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情况。结果治疗后,治愈35例,有效7例,无效2例,其中1例皮瓣组织坏死,进行2次摘除手术,恢复中,1例移植皮瓣修复口腔颌面后,无好转,伤口不愈合。结论经临床治疗结果表明,外侧皮瓣移植治疗口腔颌面疗效好,治愈率高,应广泛临床应用。

  • 标签: 股前外侧皮瓣 口腔颌面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局部穿支皮瓣修复外侧皮瓣供区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自2011年6月至2019年11月,我们急诊收治前臂或手部创面患者共15例,创面大小为5.0 cm×7.5 cm~8.5 cm×12.0 cm,采用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创面,并设计穿支血管蒂顺行推进皮瓣、逆行旋转皮瓣等修复外侧皮瓣供区。外侧皮瓣大小为5.5 cm×8.0 cm~9.0 cm×12.5 cm,局部穿支皮瓣的大小为2.0 cm×3.0 cm~5.0 cm×8.0 cm。结果术后皮瓣均存活良好。随访时间为8~19个月,平均14.5个月。前臂或手部及外侧皮瓣供区修复后皮瓣外观满意,未见明显臃肿、色素沉着及瘢痕增生,质地与受区周围组织相近。皮瓣感觉未见明显减退。邻近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受限。结论局部穿支皮瓣修复外侧皮瓣供区,皮瓣设计灵活,限制少,手术方式简便,是外侧皮瓣供区有效的修复方式。

  • 标签: 外科皮瓣 治疗结果 穿支 皮瓣供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游离显微削薄外侧穿支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perforator flap,ALTP)修复前臂残端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们对8例前臂离断毁损伤残端创面采用削薄ALTP修复。术中在显微镜视下根据筋膜层血管网走行及受区需要削薄皮瓣,术后早期开始残肢功能锻炼。结果术后本组8例皮瓣均存活,皮瓣切取面积为6.0 cm×5.0 cm~9.0 cm×7.0 cm。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5个月。所有皮瓣外形不臃肿,质地柔软,皮瓣感觉功能恢复好。残端安装假肢适配良好。结论采用削薄ALTP修复前臂残端创面,可保留更多前臂长度,皮瓣外形美观,质地耐磨,具备感觉,是一种较好的修复方式。

  • 标签: 外科皮瓣 前臂 股前外侧穿支 残端创面 义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观察外侧游离皮瓣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74例实施外侧游离皮瓣手术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术后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宜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 标签: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术 心理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疝进行腹膜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疝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行McVay修补术、腹膜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治疗,对比临床效果。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疝进行腹膜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 股疝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并观察外侧游离皮瓣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5年 10月~ 2016年 10月收治的 74例实施外侧游离皮瓣手术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术后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护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宜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 标签: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术 心理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游离外侧皮瓣在修复上颌窦术后缺损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游离外侧皮瓣游离移植,同期修复上颌窦术后缺损17例。结果17例患者中,2例患者出现血管危象,1例皮瓣部分坏死,5例出现早期局部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至4年,10例术后头颈部外形及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受区和供区均无严重并发症;2例带瘤生存;5例分别因局部复发、颈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而死亡。结论利用吻合血管的游离外侧皮瓣,更易于塑形修复,并减少供区并发症的发生,是修复各种头颈肿瘤术后洞穿性缺损的良好方法。

  • 标签: 股前外侧皮瓣 上颌窦癌 术后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游离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游离外侧皮瓣移植治疗足踝部组织缺损27例,缺损面积12cm×7cm-25cm×15cm。术前、术中受区创面彻底清创,切取外侧皮瓣修复创面,术后常规三抗治疗,及时处理血管危象。结果27例均获随访,时间6-36个月。出现血管危象2例,经及时处理后皮瓣恢复血液循环1例,1例探查失败,皮瓣修薄成游离全厚皮移植全部成活。结论游离外侧皮瓣供区隐蔽,成活率高,皮瓣质地优良,特别适合足底、足跟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以及肌腱、骨外露患者,是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 标签: 皮瓣移植 软组织缺损 股前外侧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外侧游离穿支皮瓣修复前臂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4月至2011年12月应用外侧游离穿支皮瓣修复21例前臂部软组织缺损。结果除1例术后发生移植皮瓣坏死外,其余20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4-40个月,平均25个月无明显的供区功能障碍,疗效满意。结论外侧游离穿支皮瓣具有血供丰富及皮瓣较薄的优点,适宜修复前臂部软组织缺损。

  • 标签: 穿支皮瓣 移植 显微外科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并观察外侧游离皮瓣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5年 10月~ 2016年 10月收治的 74例实施外侧游离皮瓣手术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术后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护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宜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 标签: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术 心理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舞剧结构中,充分发挥舞蹈表现手段的特长,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但舞剧要成”剧“,这必须重视戏剧性。因此,舞蹈并不是舞剧中唯一的表现手段,哑剧和舞蹈是舞剧创作的天然伴侣本文历史的看待哑剧这一艺术表现形式,从中国传统戏曲、民间艺术、欧洲芭蕾剧模式的形成以及发展到今日日野餐孤舞剧创作阶段入手,分析哑剧在艺术领域的存在价值;从表现形式和功能上,分析舞蹈和哑剧在舞剧构成中的共处与不同作用,论证舞剧创作不应该

  • 标签: 哑剧成分 戏剧因素 使用 舞剧结构 表现手段
  • 简介:<正>在四川境内,发掘战国晚期的墓葬时,往往都会出土一些“巴蜀式”的铜器。这些铜器,特别是铜兵器,在形态、装饰、图案、使用方法及功能诸方面都与同一时期中原地区出土的铜器存在着明显地差别。我们先后对成都罗家碾、新都马家乡、成都枣子巷、峨眉符溪、绵竹清道和犍为罗城等地战国晚期墓葬中出土的铜器进行了最主要的合金元素——铜、锡、铅的含量分析。

  • 标签: 新都 巴蜀 战国晚期 青铜器 分析结果 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