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康复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心理和情感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年龄,性别,文化背和社会背景,神经系统缺损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每天均常规给予神经内科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心理和情感障碍的护理干预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和8周进行HAMD抑郁量表评定,于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进行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4周、8周的HAMD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8周神经系统缺损评定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心理康复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复有促进作用。

  • 标签: 脑卒中 心理康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早期康复护理对偏瘫患者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8月住院治疗的68例中风偏瘫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早期康复护理。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的变化。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对偏瘫患者早期介入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塞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本次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我院在2021年1-12月收治的76例脑梗塞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38例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方法,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在康复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4.74%,与对照组的78.95%比较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护理前,两组B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脑梗塞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可改善康复效果,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梗塞 康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lon骨折术后的早期规范化康复护理。方法总结51例Pilon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包括术后体位护理、疼痛护理、阶段性康复锻炼和出院指导。结果51例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1.2±3.2周。所有患者均获得12个月门诊随访,按照AOFAS踝-后足评分法评定踝关节功能,末次随访疗效优良率96%,无并发症发生。结论Pilon骨折术后,早期结合规范化康复护理方法,踝关节功能可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 标签: Pilon骨折 康复锻炼 护理
  • 简介:随着人类社会老龄化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富贵病"病人日益增多,脑卒中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其高复发率和高致残率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因而引起世界各国卫生界的关注.据统计其致残率为86.5%,其中15%的病人日常生活不能自理[1],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抢救的主要目的是抢救损伤的脑细胞,促进病理过程的恢复和侧支循环的形成,保持生命,而康复训练可充分发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组的作用,使感受器接受的传入性冲动促进大脑皮层功能的可塑性发展,使丧失的功能重新恢复[2],因而抢救和康复对于脑卒中患者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早期 康复 护理 运动障碍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个人及其家庭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整个康复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可最大程度促进患者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早期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风患者超早期康复指导做相关探讨。方法对98例神志清晰,语言障碍,一侧偏袒中风患者做超早期康复训练,合并心理障碍12例,运动性失语33例,感觉性失语9例,混合性失语3例;以一般康复指导、运动指导、语言指导、心里指导为主。结果指导训练患者平均住院时间3~4周,9例肌力上升1级,48例肌力上升2级,33例肌力上升3级,19例肌力无明显改善,且未出现现关节强直、肌肉挛缩等并发症。结论中风患者超早期康复指导对提高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有重大关系。

  • 标签: 中风 康复护理 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对我科2008收治脑卒中的偏瘫患者62例,在给与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合理的早期肢体功能锻炼、语言功能锻炼、心理护理等方面进行康复护理。结果本组62例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采用修订的Barthel指数法(ModifiedBarthelIndex,MBI)进行评定。39例患者为良,生活基本自理;21例为中度残疾,生活需要帮助;2例为重度残疾,生活依赖明显;没有完全残疾患者。结论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存活者中50%~70%的患者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早期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最大限度地促进功能障碍的恢复,防止废用和误用综合症,减少后遗症;充分发挥残余功能,以争取患者达到生活自理,回归社会。充分说明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

  • 标签: 偏瘫 早期康复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将4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实施康复护理训练。结果肢体运动功能明显提高。步行恢复率达62%,坐位、站位85%达到平衡。结论早期实施康复护理训练,有利于脑卒中患者提高运动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脑梗塞患者通过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以及护理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近一年内的 74例脑梗塞患者进行分析,其中观察组 37例,对照组 3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两组患者进行为期 3个月的护理,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和满意度情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 78.38%,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 62.1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明显,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残疾程度,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患者的功能恢复起到促进的作用,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脑梗塞 早期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总结36例脑卒中瘫痪患者在入院6周内经过床上锻炼期、坐位平衡至站立期、站位训练期、行走训练期的早期康复护理。笔者认为在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上,遵循循序渐进、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原则,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脑卒中瘫痪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可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立。

  • 标签: 瘫痪 康复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干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干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一般护理,观察组于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运动功能疗效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脑干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同时,行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减轻残障,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脑干梗死 康复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瘫患儿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和重要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35例采取早期康复护理的脑瘫患儿,分别实施相应康复护理措施,并对其截至目前的运动发育情况的改善进行评价。结果35例患儿治愈11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结论对脑瘫患儿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患儿运动发育正常化,并能降低脑性瘫痪的发病率,值得在临床上引起重视。

  • 标签: 脑性瘫痪 康复护理
  • 简介: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交通工具的增多,颅脑损伤发生率逐渐增高,意识障碍和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了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笔者认为在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上,遵循循序渐进、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原则,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颅脑损伤患者意识和肢体功能恢复,可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 标签: 颅脑损伤 早期 康复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风的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4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实施常规护理早期康复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两组对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小于0.01)。结论科学有效的早期康复护理能明显减少运动功能障碍的发生或减轻运动功能障碍的程度,降低致残率,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中风 偏瘫肢体 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