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新时期教育理论和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我国整体的教育领域效率和质量获得了根本的提升,这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保障。再教育理念的革新下,终身教育理念是十分重要的项目。因此对于幼儿教育的关注度和重视度得到了根本的提升。在幼儿教育中,小班幼儿入园焦虑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困扰老师和家长的重要问题,在本文中,笔者试图结合新时期的发展,就相关的问题给出一定的解决策略,进而为实际又对推进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 标签: 小班 入园 焦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分离焦虑期是儿童 与 某个人产生亲密的情感结系后,又要与之分离时产生的伤心、痛苦,以表示拒绝分离 。 是儿童焦虑症的一种类型, 刚入园幼儿的前几周就属于分离焦虑期,少数幼儿容易出现分离焦虑症 。

  • 标签:
  • 简介:摘要:分离焦虑是学前期儿童入园的过渡环节,合理处理分离焦虑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任务。在不同的方面分析了分离焦虑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减缓分离焦虑有效措施。为一线工作者和家长提供可操作的措施。

  • 标签: 分离焦虑 原因 措施
  • 简介:摘要:初入园幼儿进入新环境会出现焦虑 ,幼儿的分离焦虑已经成为每年新生入园时老师非常重视和关心的问题 ,也被幼儿教育工作者视为学期工作的重点。在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过程中除了教师通过各种活动给予引导之外,也需要家长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幼儿最信任和最亲近的人。作为家长我们积极配合老师的同时也要做好自己“第一任老师”的各项工作。

  • 标签: 分离焦虑 家长 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孕期孕妇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 2016年 6月~ 2018年 6月期间接受孕期焦虑治疗的孕妇 76例进行本次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8例。对照组孕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孕妇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结果:经比较发现,观察组孕妇的 SDS和 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 P < 0.05)。结论:对孕期孕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有效的降低了孕妇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几率,强化了孕妇的从医性,可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孕期焦虑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认知行为治疗方法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本院治疗的 100例 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对照组治疗方案为西药常规治疗办法,而观察组则采用认知行为治疗联合西药的方案,研究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抑郁、焦虑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生活质量评分都有所提高( P< 0.05),其中对照组的评分要低于观察组( P< 0.05)。同时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也都有所降低( P< 0.05),并且对照组的评分也都低于观察组( P< 0.05)。结论 :在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且改善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 标签: 认知行为治疗 广泛性焦虑障碍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失眠和抑郁、焦虑的发生率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而日趋升高,且三者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本共识着重阐述了中国成人失眠、抑郁、焦虑的概念、诊断和治疗,以期能为临床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标签: 失眠 成人 抑郁 焦虑 治疗
  • 简介:摘要:儿童对别人的评价以主观认识为主导,以自我中心为依据,缺少客观、公正的判断,当个体都以自我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去看待事物的时候,就会产生心理过渡焦虑。心理学把这种过度焦虑又称儿童焦虑症,是儿童情感发展中常见的一种问题,其主要表现为过分敏感、多虑,经常为一些小事烦躁不安,焦虑担忧。我的干预策略提炼出来就是三十个字“晓实情,透其质;束己行,控尺度;观其变,平心态;迁情绪,散郁结;促膝谈,导思渠”。

  • 标签: 心理焦虑 干预 向师性。
  • 简介:摘要:幼儿的亲子依恋与焦虑心理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幼儿处在一个相对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比较和谐的亲子关系之中,那么幼儿的焦虑情绪会很快得到自我化解。反之,幼儿会处在糟糕的焦虑情绪中无法自拔。这种表现在刚入园的幼儿身上十分明显,因此幼儿园与家长应当全力合作,积极应对幼儿焦虑情绪,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干预对策,使幼儿可以拥有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 标签: 亲子依恋 焦虑 心理 健康
  • 简介:摘要黄连阿胶汤抗焦虑临床研究主要以黄连阿胶汤加减结合西药基础治疗,针对心肾不交型广泛性焦虑或阴虚火旺型继发性焦虑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多认为本方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状态,并具有远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复发率低的优势。但研究中也存在一定不足,如在广泛性焦虑的研究中,多数临床观察的中医辨证分型并无权威标准,部分纳入标准对广泛性焦虑和惊恐障碍划分不明确,且广泛性焦虑病程持续,研究中对药物长期疗效、疾病复发率的观察明显不足;在焦虑综合征的研究中,对于焦虑症状的诊断标准往往较为模糊,焦虑改善情况的评定标准并不统一,且针对药物安全性的评价有所欠缺,对该方抗焦虑作用机制的研究亦不完善。

  • 标签: 黄连阿胶汤 抗焦虑药(中药) 情志内伤 阴虚火旺 心肾不交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焦虑障碍(anxiety disorder,AD)青少年患者的注意偏向特点。方法收集符合DSM-5诊断标准焦虑障碍青少年患者40例,并同期收集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匹配的正常对照组40例。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the screen for child anxiety related emotional disorders,SCARED)进行症状评估,采用注意偏向任务对两组受试者进行注意偏向进行评估。采用SPSS 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注意偏向任务测试中,病例组负性反应时小于中性反应时[(647.14±94.44)ms,(661.08±112.07)ms],病例组注意偏向值大于正常对照组[(13.93±33.27)ms,(-0.13±18.49)ms],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在SCARED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中,SCARED总分与中性正确率成负相关(r=-0.38),分离性焦虑因子分与负性正确率成负相关(r=-0.52),社交恐怖因子分与负性正确率(r=-0.45)及中性正确率(r=-0.43)呈负相关(均P<0.05);躯体化、广泛性焦虑及学校恐怖与注意偏向测试分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焦虑障碍青少年患者更快关注负性刺激,并难以将注意力从负性刺激转移,对中性刺激的回避可能是焦虑障碍青少年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

  • 标签: 注意偏向 负性刺激 焦虑障碍 青少年
  • 简介:摘要:抑郁和焦虑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情绪体验,均为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反复发作的精神疾患。近期研究显示,我国社区人口的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 6.8%,焦虑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 7.6%。抑郁障碍及焦虑障碍已成为困扰人类身心健康的重要原因。如何有效治疗抑郁及焦虑障碍并尽可能地减少疾病复发,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的临床课题。目前,药物治疗仍然是治疗抑郁和焦虑障碍的主要手段。

  • 标签: 抗抑郁 抗焦虑 药物 药理 临床
  • 简介:摘要大多数焦虑障碍患者起病于儿童青少年期,早期识别是早期干预的基础。研究发现,焦虑障碍患者除了具有精神性焦虑、运动不安以及自主神经活动亢进等躯体、情绪和行为表现以外,还存在明显的对威胁信息的注意偏差及在工作记忆、抑制控制等执行功能方面的损害,并且这些表现早于症状出现,探索焦虑障碍在儿童青少年期的认知功能特征是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全面了解近几年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患者执行功能损害的特征及其相关因素,可为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的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焦虑障碍 执行功能 儿童青少年
  • 简介:摘要:在学校心理辅导中,经常遇到学生说自己很焦虑。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些焦虑和压力,大多数时候说起焦虑,我们对它的印象总是偏向负面的,认为它会对工作、学生和生活产生不好的影响。我们是如何认知焦虑的?当出现心理困惑的时候如何去解决?

  • 标签:
  • 简介:摘要:数学焦虑是指个体在处理数字、使用数学概念、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或参加数学考试时所产生的不安、紧张、畏惧等焦虑状态, 是一种消极的负性情绪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 Richardson和 Suinn对数学焦虑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后,数学焦虑在国外一直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而备受关注。相对而言,我国关于学生数学焦虑的研究较少,尤其是针对小学生的研究更少。

  • 标签: 小学数学 焦虑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