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番茄(Lycopene)对寰枢椎失稳老龄小鼠记忆的影响.方法10月龄ICR雌性小鼠40只,雌雄各半,完全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维生E组、番茄高5mg/kg、低(25mg/kg)剂量组,每组8只.利用水迷宫、跳台实验测试小鼠记忆能力碱羟胺比色法测定脑组织乙酰胆碱含量,试剂盒检测脑组织胆碱酯酶(AchE)活性苏木-伊红(HE)染色法观察小鼠脑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形态变化.结果水迷宫实验中模型组游全程时间(116.7±8.7)s,错误次数(16.0±2.8)次,番茄高剂量组小鼠游全程时间缩短为(107.9±21.8)s、错误次数(6.6±3.9)次显著减少(P<0.01)跳台实验,番茄高剂量组的反应期(68.3±22.7)s,与模型组(123.4±68.6)s相比明显缩短(P<0.01),其高、低剂量组的错误次数均明显减少(P<0.01)番茄索高剂量组AchE活性(8.6±1.8)U/mg与模型组(17.7±2.6)U/mg相比显著降低(P<0.01),而番茄低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番茄高、低剂量组乙酰胆碱含量显著升高(P<0.01)HE染色可见番茄高剂量组小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形态基本规则,只见少数散在核固缩细胞.结论番茄对寰枢椎长期乳酸堆积的老龄小鼠记忆能力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标签: 寰枢椎关节 番茄红素 学习记忆 乙酰胆碱
  • 简介:番茄是一种脂溶性的类胡萝卜,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能够清除氧自由基,可防止脂蛋白和DNA氧化损伤,还具有抗衰老和降低肿瘤发生的作用,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是以番茄皮渣为原料,乙酸乙酯为萃取剂,研究添加纤维酶和果胶酶提取番茄的实验,分别考察了混和酶用量、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对番茄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胶酶对番茄的提取率起主要作用。最佳提取条件为A1B1C2,即混合酶用量为0.2mL/g,酶解时间为3h,酶解温度为35℃,得到的萃取液中番茄含量最高。C30-HPLC色谱图结果表明,经过酶处理的番茄素有少部分反式异构体转变为顺式异构体,有助于番茄在人体内的吸收及协同效应,为番茄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试验依据。

  • 标签: 纤维素酶 果胶酶 顺式异构体 反式异构体
  • 简介:研究番茄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目的研究番茄对腹腔注射ConA诱导昆明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结论番茄对肝纤维化有治疗作用

  • 标签: 作用研究 小鼠肝 治疗作用
  • 简介:文章比较了含有番茄的亚麻籽油、番茄籽油和番茄胶囊的储存稳定性,考察了在保温加速氧化过程中样品中番茄的含量及其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亚麻籽油对番茄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中的番茄含量的下降速度比在同等条件下的番茄籽油中要慢;但随样品中番茄的含量下降,其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与含番茄番茄籽油不同,并不完全依赖于样品中的番茄的含量,两种植物油均能与番茄起到协同抗氧化作用,但亚麻籽油作用更强.番茄胶囊中的番茄含量稳定性相对较好,保温75d仍能保持原含量的88.84%.实验结果表明,在番茄胶囊的制备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亚麻籽油能提高其稳定性和协同抗氧化能力.

  • 标签: 番茄红素 植物油 稳定性 抗氧化活性
  • 简介:目的建立小鼠前胃癌模型,探讨番茄对小鼠前胃癌的抑制机制及对脂类和淋巴细胞DNA的抗氧化损伤作用。方法昆明小鼠随机分成5组,实验3组饲喂高、中、低不同剂量的番茄饲料,阳性与正常对照组饲喂正常饲料,实验组与阳性组灌喂含人类致癌物苯并(a)芘B(a)P的色拉油(浓度为5mg/mL),正常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色拉油,每周两次,共8次,建立前胃癌模型,24周后处死动物,观察肿瘤生长及脂类和淋巴细胞DNA的氧化损伤情况。结果番茄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给予番茄后能降低前胃癌的发生率,可提高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减少淋巴细胞DNA的氧化损伤(P〈0.05)。结论番茄具有明显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机体抗氧化酶功能,降低脂类氧化产物MDA,减少淋巴细胞DNA损伤有关。

  • 标签: 小鼠 番茄红素 前胃癌 DNA损伤
  • 简介:目的:研究番茄(Lycopene,LP)对大鼠肝脏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夹闭肝门静脉和肝动脉60min后去夹恢复血流的方法制作肝脏局部缺血再灌注模型,选取96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肝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番茄(5、10、20、40mg/kg)治疗组,复方丹参滴丸(135mg/kg)阳性对照组,并另取16只同龄大鼠作为假手术组;术后灌胃给药治疗4周,每天一次。4周后,通过生化分析仪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并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检测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并通过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较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番茄(10、20、40mg/kg)治疗组大鼠血清中ALT、AST活性和MDA含量显著降低;番茄(20、40mg/kg)治疗组大鼠血清中ALP活性显著降低,T-AOC水平显著升高,肝脏组织中SOD和CAT活性显著升高;番茄(40mg/kg)治疗组大鼠肝脏组织中GSH-Px活性显著升高;番茄各治疗组肝组织病理性改变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番茄40mg/kg治疗组效果最为显著。结论:番茄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剂量依赖性的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番茄能够有效改善抗氧化酶活性、抑制氧化应激损伤、改善肝功能有关。

  • 标签: 番茄红素 肝脏 缺血再灌注
  • 简介:目的:探讨番茄对糖尿病大鼠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建立单侧肾切除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建立8周后分4组:正常对照组(SD组),糖尿病对照组(DM组),糖尿病+造影剂组(CM组)和糖尿病+番茄+造影剂组(LP组),其中CM组尾静脉内1次性注入76%泛影葡胺(3gI/kg),LP组在注射造影剂前一天和后两天均予以番茄20mg/kg灌胃,每12h1次,共6次.注射造影剂72h后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糖水平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测定肾皮质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与SD组相比,DM组大鼠BUN、Scr和肾组织MDA水平显著增加,肾组织SOD和CAT活性降低.与DM组相比,CM组BUN、Scr和肾组织MDA水平进一步增加,肾组织SOD和CAT活性进一步降低,尿NAG含量明显升高,肾脏病理改变明显.给予番茄预防使用后(LP组)明显减轻上述改变.结论:番茄可能通过抗氧化应激作用减轻造影剂泛影葡胺对糖尿病大鼠的肾毒性.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造影剂 糖尿病 氧化应激 番茄红素
  • 简介:以圣女果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圣女果中的番茄,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该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同时利用清除DPPH·法和·OH法评价圣女果番茄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圣女果番茄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体积比为7∶1的乙酸乙酯-丙酮溶液为提取剂,料液比1∶7(g/mL),超声功率280W,超声温度70℃,超声时间50min。在该工艺条件下,番茄提取量为63.2μg/g。圣女果番茄对DPPH·和·OH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且与番茄浓度呈明显的量效关系,表明圣女果番茄具有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

  • 标签: 圣女果 番茄红素 超声波辅助提取 抗氧化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番茄(LP)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取60只模型大鼠根据血糖水平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番茄(5、10、20mg/kg)治疗组和盐酸二甲双胍(200mg/kg)治疗组,并另取12只同龄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治疗4周。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第14、28天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况,并通过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较模型对照组,番茄治疗组“三多一少”症状明显减轻;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降低;体重显著升高,肾指数显著降低;尿量显著减少、UPro显著降低,血清中BUN、SCr、UA含量显著降低,肾脏组织病理变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番茄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功能具有剂量依赖性的保护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肾功能 番茄红素 保护
  • 简介:八氢番茄合酶(Phytoenesynthase,PSY)是类胡萝卜生物合成的限速酶,通过建立PSY基因的人参转化体系,可促进相应类胡萝卜的合成,从而提高人参的营养价值。本研究以人参愈伤组织为受体,以PSY为目的基因,应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对人参愈伤组织进行遗传转化,从菌液浓度、侵染胞龄、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四方面优化了遗传转化体系。经PCR分析鉴定,初步证明外源基因PSY已整合到人参的基因组中。

  • 标签: 农杆菌法 PSY基因 人参愈伤组织 遗传转化
  • 简介:目的:研究番茄(lycopene,LP)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并取对数生长期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LP(2.5、5、10、20μg/ml)和顺铂(40μg/ml)进行干预,48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吸光度值并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状况,逆转录PCR法(RT-PCR)检测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BaxmRNA、bcl-2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P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提高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抑制率,延长细胞周期中G0/G1期并缩短G2/M期,提高A549细胞凋亡率(AI),上调BaxmRNA表达、下调bcl-2mRNA表达,提高Bax/bcl-2比值,上调caspase-3蛋白表达。结论:LP具有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LP能够阻滞细胞周期并调节凋亡相关基因蛋白表达有关。

  • 标签: 番茄红素 肺癌 A549细胞 增殖 凋亡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在于观察沙棘籽油番茄复合物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按《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进行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 沙棘籽油番茄复合物对雌雄小鼠急性经口的最大耐受剂量(MTD) 均大于20.0g/kg·bw,属实际无毒级。在2.5~10.0g/kg·BW试验剂量范围内未发现沙棘籽油番茄复合物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有致突变作用,也未发现对小鼠精子的损伤作用。在剂量1.58、3.17g和6.33g/kg·BW 的30天喂养试验中,各个剂量组大鼠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沙棘籽油番茄复合物属实际无毒级,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沙棘籽油 番茄红素油树脂 安全 微核 30天喂养
  • 简介:摘要番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类胡萝卜,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防癌抗癌、保护心血管、提高免疫能力等多种药理作用,是目前国际上功能性食品成分和药品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根据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现综述番茄理化性质、药理作用及保持其稳定性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 标签: 番茄红素 理化作用 药理作用 稳定性
  • 简介:目的研究番茄对去卵巢大鼠体内骨质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假手术(Sham)组,去卵巢(OVX)组,OVX+低L组,OVX+高L组。后两组于术后1w开始用番茄灌胃,10w后处死各组大鼠,并对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MDA、SOD和骨密度等进行检测,对椎体骨行HE染色及NF-κB免疫组化染色。结果(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MDA等均不同程度的升高(P〈0.01,P〈0.05),而血清SOD水平、骨密度值指标均不同程度的下降(P〈0.01,P〈0.05)。相比之下,药物干预组尤其是大剂量组的上述参数指标与模型组相比呈现出显著差异(P〈0.01,P〈0.05)。(2)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NF-κB的表达灰度值升高(P〈0.01),骨小梁萎缩变细、间隙增宽;干预组与模型组相比,NF-κB的表达灰度值不同程度降低(P〈0.05,P〈0.01),骨小梁增粗、间隙变小。结论初步证实番茄对去势大鼠骨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减少氧化应激和降低NF-κB的表达有关。

  • 标签: 去卵巢大鼠 骨质疏松 氧化应激 番茄红素 NF-ΚB
  • 简介:摘要:番茄是人们常吃的蔬菜之一,很多人常常把它当水果吃。“砚1号”是在收集小番茄种质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优良单株定向选择,系统选育,经历4代分离,以果实橙色、适口性好、高产为目标,选育而成的性状稳定、丰产性好、抗病性强、品质好的新品种。该品种为无限生长型,植株生长势强;果实椭圆型,成熟果橙黄色,果肉厚,硬度适中,不易离果落果,品质好,口感香甜,耐贮运;单穗着生12-14个果,单株结果数181个,单果重12g左右。

  • 标签: 番茄 砚红1号 选育 品种特性 栽培
  • 简介:以5%氨基寡糖番茄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氨基寡糖番茄具有促进生长、增加坐果率以及提高产量质量的作用,同时,可提高番茄对晚疫病、叶斑病等病害的抗病能力。

  • 标签: 5%氨基寡糖素 番茄 应用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