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以难以控制的白天过度嗜睡(EDS)、发作性猝倒、睡眠瘫痪、入睡前幻觉及夜间睡眠紊乱为主要临床症状。常于10—20岁发病,人群患病率为0.02%-0.18%,无性别差异,是继睡眠呼吸障碍引起白天过度嗜睡的第二大病因。为一终生性睡眠疾患,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酿成意外事故而危及生命。

  • 标签: 发作性睡病 症状 睡眠呼吸障碍 治疗方法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徐光惠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1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9期
  • 机构:乐山市五通桥区金山镇中心卫生院,四川 乐山614800
  • 简介: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导致一些胃部疾病发病率显著升高。胃部疾病的发生与生活方式不规律、饮食习惯不节制、精神压力大等因素有着密切联系。胃作为我们人体内最为重要的消化器官,是机体获取营养物质的重要关卡。一旦由于相关原因造成胃部疾病的发生,就会导致机体出现明显的胃部不适、胃痛、嗳气、恶心、反酸、烧心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贫血,营养不良等情况。因此需要重视胃部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了解有关胃部疾病的健康知识。本文主要讲解慢性胃炎的基础知识,以及慢性胃炎发作以后应该如何进行缓解,以下是详细内容。

  • 标签: 慢性胃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发作期的脑电、心率特征及临床特点对婴幼儿屏气发作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对2016年11月至2019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确诊屏气发作的14例婴幼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患儿脑电图检查中共监测到16次屏气发作,3次为轻度(不伴意识丧失),发作期脑电为慢-慢模式,分别持续约(23.3±5.8) s和(16.7±5.8) s。13次为重度(伴意识丧失),意识恢复时间为(16.7±12.3) s,12次发作期脑电为慢-平-慢模式,分别持续约(26.4±8.5) s、(8.0±5.1) s和(84.6±46.6) s;第2个慢波期一般为前头部突出广泛性低频段δ慢波节律开始,持续(6.7±1.5) s后演变为弥漫性慢波活动。16次屏气发作中患儿口唇发绀出现在第1个慢波期,意识丧失多出现在平期。短暂心动过缓7次出现在第2个慢波期,4次出现在第1个慢波期,2次出现在平期。结论婴幼儿轻度屏气发作脑电模式为慢-慢模式,重度多为慢-平-慢模式;第1个慢波期慢波常快速演变,意识丧失多出现在平期,意识恢复时间与平期长短密切相关;重度第2个慢波期多为额极突出广泛性低频δ节律开始,屏气发作常伴短暂心动过缓。

  • 标签: 屏气发作 发作期脑电图 心动过缓 婴幼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支哮发作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分析其临床应用推广的可能性。方法将我院治疗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0例。对照组的患者以西药常规疗法治疗。实验组的患者给予支哮发作方合并西药常规疗法治疗。结果实验组中6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5%与对照组60例患者总有效率75%比较,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其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治疗后升高明显,嗜酸粒细胞(EOS)计数降低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支哮发作方能明显降低气道高反应,同时抑制气道变应性炎症以及抗过敏作用。

  • 标签: 支哮发作方 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发哮喘时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55例急性发作哮喘的患者给予临床治疗的同时,实施全方位的护理。结果患者在积极的治疗及护理的配合下,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其症状积分也明显下降,PEF(最大呼气流量)上升,相较于治疗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方位护理的配合下,急性发作哮喘得到有效治疗,同时对改善肺功能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哮喘 护理 急性发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于1921年由Barmy首次提出,Dix和Hallpike随后详细描述了其特征。BPPV虽为最常见的前庭周围性眩晕,年发病率为64/10万,但由于对其认识相对滞后,而眩晕者常常根据自己对本病的认识而就诊于神经内科、耳鼻咽喉科、骨科和急诊科等不同科室,一直未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因此得不到正确诊断和处理。在我国,BPPV常常被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Meniere病、颈椎病或其他眩晕。随着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采用Dix.Hallpike等诱发试验来诊断,Epley、Semont或Barbecue等手法复位技术治疗并常常获得戏剧性的治疗效果,人们对BPPV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也使整个眩晕群体诊疗水平得到提高。

  • 标签: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MENIERE病 前庭周围性眩晕 BPPV 临床医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暂脑缺血发作药物治疗。方法分析我科收治的100例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男性81例,女性19例,年龄在28~79岁,通过药物的治疗方法。结果100例患者经我院的精心治疗均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尽快找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病因素,以便制订全面的治疗方案,给予患者抗凝药物治疗,预防复发,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短暂脑缺血发作 药物治疗 脑梗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对114例首次抑郁发作患者的护理,总结了在抑郁发作早期、发展期和好转期的护理要点,通过安全护理、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三方面来协助患者满足日常的生活需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顺利、安全地渡过疾病的危险期。其中,为保证患者的安全,我们采取加强安全检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提高护理安全度及建立安全支持系统四项护理措施;心理护理是针对患者在入院后1—7天,8—21天,及22天—出院三个不同时期存在的不同心理来实施针对性护理;生活护理则重点加强饮食、排泄、休息、睡眠的护理。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