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射频消融是房颤的主流治疗手段之一,对房颤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对长期死亡率和卒中风险的影响尚不明确。近日发表于JAMA的CABANA研究是一项开放标签的多中心的随机试验,由来自10个国家的126家临床中心参与,从2009年11月至2016年4月,共纳入2204例65岁以上有1个以上卒中危险因素的有症状的房颤患者。

  • 标签: 房颤患者 临床预后 射频消融 2009年 窦性心律 随机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肝移植受者术后淋巴漏的发生率,探讨淋巴漏的诊断、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805例儿童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淋巴漏分为淋巴漏组271例和无淋巴漏组534例。分析儿童肝移植术后淋巴漏发生率,评估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术后存活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临床指标。结果805例儿童肝移植受者术后淋巴漏的发生率为33.7%(271/805);淋巴漏组全肝供肝比例为14.8%(40/271),高于无淋巴漏组25.8%(138/53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其他基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淋巴漏组与无淋巴漏组术后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32.0个月与30.6个月,术后移植受者累计存活率、血管并发症、胆漏、急性细胞排斥反应及肠梗阻等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腹水与血清甘油三酯(TG)比值预测淋巴漏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1,最佳临界值0.54,敏感性为59.2%,特异度为80.1%。结论淋巴漏是儿童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不增加术后儿童受者死亡率,延长儿童受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淋巴漏经饮食调整后可获得较好的疗效;腹水与血清TG比值可作为诊断淋巴漏的有效参考指标。

  • 标签: 肝移植 淋巴漏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移植术前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评估预测受者肝癌复发与生存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于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62例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前通过Cyttel法检测分析CTC,应用X-tile软件通过Kaplan-Meier法确定术前CTC最佳的截止值,并分析CTC与临床因素的关系;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描绘肝移植术后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生存曲线。结果确定术前CTC最佳临界值为3个/3.2 ml,将CTC≥3/3.2 mL设置为CTC阳性组,CTC<3个/3.2 ml设置为CTC阴性组;肝移植术前CTC阳性/阴性与术前甲胎蛋白(AFP)水平、最大肿瘤直径、淋巴转移、肝移植标准、分化程度呈显著相关(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法系发现术前CTC个数(HR:1.262,95%CI:1.069~1.489,P=0.006)、微血管侵犯(HR:2.657,95%CI:1.120~6.305,P=0.027)是肝癌肝移植术后无瘤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微血管侵犯(HR:3.738,95%CI:1.219-11.459,P=0.027)是影响肝癌肝移植术后总生存期唯一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CTC阳性/阴性与肿瘤复发或转移(未复发、肝内复发与远处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90,P=0.020);术前CTC阴性、阳性患者在1年、2年、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2.90%、68.70%、58.90%和49.00%、29.40%、22.10%;术前CTC阴性、阳性患者在1年、2年、3年总生存率为85.50%、77.10%、69.79%和64.90%、47.20%、40.50%。术前CTC阴性的无瘤生存率曲线高于CTC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CTC阴性的总生存率曲线高于CTC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术前CTC检测对评估肝癌肝移植术后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及应用前景。

  • 标签: 肝移植 肝细胞癌 循环肿瘤细胞 Cyttel检测法
  • 简介:加拿大一项体外研究显示,将供体肺保存在体温环境下,泵入氧和营养物质,导入白介素-10(IL-10)的基因,可使在移植过程中受损的供体肺功能恢复更多。该方法处理过的肺血流改善,摄取氧、排出二氧化碳的能力更强,导入IL-10基因可使细胞产生减少炎症反应的IL-10分子,

  • 标签: 基因治疗 体外研究 供体肺 移植 IL-10基因 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患儿进行二次肾移植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总结优化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肾脏科11例行二次肾移植的慢性肾脏病患儿的一般资料、原发病诊断、移植肾情况及随访情况等临床资料。结果11例接受二次肾移植的患儿中男6例、女5例,初诊慢性肾脏病年龄为11.9(7.4,13.3)岁。第1次肾移植年龄13.9(11.1,15.2)岁,第1次肾移植前透析时长22.1(3.5,36.5)个月。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肾10例(≤12月龄供肾9例,其中5例接受整块肾移植;1~3岁供肾1例)、亲体供肾1例。10例于术后1个月内发生移植物失功,另1例发生于术后5个月,失功原因包括血栓形成9例、排斥1例和原发性移植肾无功能1例。11例患儿均经过透析治疗(7例腹膜透析、4例血液透析)等待后成功完成二次肾移植,两次移植间隔时长为210(16,1 041)d。第2次肾移植年龄14.7(11.7,16.2)岁,均接受3岁以上DCD供肾。二次肾移植术后随访(42±15)个月,二次肾移植后末次随访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为(85±34)ml/(min·1.73 m2),移植肾均未失功,移植肾受者均存活。结论儿童二次肾移植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在儿童第1次肾移植失败后给予透析过渡方案,3岁以上DCD供肾可有效保证二次肾移植成功率。

  • 标签: 肾移植 儿童 二次肾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癌肝移植术前免疫治疗对移植受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完成肝移植且术前接受过免疫治疗的19例肝癌受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受者移植术前免疫治疗方案、不良反应,以及术后排斥反应、肿瘤复发转移等并发症情况。根据受者术前肿瘤影像学检查和甲胎蛋白水平的变化,通过mRECIST标准判断等待期间肿瘤是否稳定、进展或缓解。按肿瘤有无部分缓解,将19例受者分为非缓解组(肿瘤稳定或进展)和缓解组(肿瘤部分缓解),对比分析两组术后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移植术后受者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受者术后1年及2年无复发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结果19例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前接受免疫治疗联合靶向及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非缓解组13例中,9例受者肿瘤稳定,4例出现肿瘤进展;缓解组6例受者均出现肿瘤部分缓解。非缓解组中2例受者术后经肝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证实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分别经糖皮质激素冲击+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治疗、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后好转。非缓解组13例中,术后因感染性休克死亡2例;术后出现肿瘤复发转移3例,其中2例带瘤存活,1例复发转移后死亡。缓解组6例均未出现术后肿瘤复发转移。非缓解组受者术后1年及2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6.9%和76.9%,缓解组受者为100%和100%,两组无复发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68,P=0.226)。非缓解组受者术后1及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6.9%和76.9%,缓解组受者为100%和100%,两组总生存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1.292,P=0.256)。结论免疫治疗可以作为肝癌肝移植术前桥接治疗的有效方案,未显著增加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风险。免疫治疗后的肿瘤缓解对移植术后的长期生存有益,但仍需扩大样本量来验证与支持。

  • 标签: 肝癌肝移植 免疫治疗 排斥反应 桥接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术前透析方式对一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肾联合移植术后生存率、胰腺及肾移植物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6年 -2015数据库中的 3999例胰肾联合移植病例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数据,分析比较不同透析方式对一型糖尿病患者胰肾联合移植后的 1年、 5年、 10年生存率和移植物存活率。结果 1年、 5年、 10年术后生存率在血透组和腹透组分别为 96.8%、 89.0%、 72.9%和 96.9%、 87.7%、 73.6%(p=0.945);胰腺移植物存活率分别为 91.4%、 82.9%、 73.9%和 89.6%、 81.6%、 75.5%(p=0.457);肾移植物存活率分别为 97.4%、 86.9%、 73.1%和 95.2%、 86.5%、 75.7%(p=0.751)。两组间的术后生存率和移植物存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 标签: 胰肾联合移植 透析方式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肾移植后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N)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搜集肾移植后行肾穿刺活检并诊断为IgAN的受者(研究组)34例,同时搜集初次行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为原发性IgAN的患者34例作为对照(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与病理特征,分析研究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血肌酐分别为(158.5±75.9)与(84.8±26.8)μmol/L,尿素氮分别为(9.7±6.1)与(5.2±1.4)mmol/L,尿酸分别为(406.7±87.8)与(359.0±92.6) μmol/L,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分别为(57.4±25.4)与(91.2±28.6)ml/min/1.73 m2,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临床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病理上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程度T1型比例有显著增高(50.0 %和17.6 %,P<0.05)。进一步对研究组受者的各项病理指标与预后情况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研究组受者的系膜增生程度对预后影响显著。结论移植肾IgAN受者在临床与病理特点上多数与原发性IgAN患者无明显差异;系膜增生严重的移植肾IgAN受者预后往往较差。

  • 标签: 肾移植 IgA肾病 病理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脂肪肝供体对良性肝病肝移植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因良性肝脏疾病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行肝移植术的229例受者以及供体的临床资料。按照供肝脂肪变性程度,分为无脂肪肝组168例,轻-中度脂肪肝组43例,重度脂肪肝组18例,首先分析肝移植术后的总体预后情况,对比供体及受体一般资料,并对比三组病例的围手术期并发症。最后进行生存分析,对比三组的远期预后。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之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有理论频数小于1,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多组之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患者的总体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9%、70.7%、70.7%,平均生存时间为53.1个月。三组之间供体、受体的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区别,接受重度脂肪肝的受体围手术期发生移植肝无功能、肝功能恢复延迟、急性肾损伤的概率显著高于轻-中度脂肪肝组及非脂肪肝组(P<0.05)。生存分析结果表明:无脂肪肝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5%、71.7%、71.7%,轻-中度脂肪肝组分别为88.4%、76.7%、64.0%,重度脂肪肝组分别为61.1%、49.4%和49.4%,重度脂肪肝患者的生存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患者(P<0.05)。结论供体重度脂肪变性导致患者移植肝无功能、肝功能恢复延迟、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更高,远期预后更差。

  • 标签: 肝移植 脂肪肝 预后 良性肝病
  • 简介:摘要脓毒症存活患者出院后仍然面临较高的二次感染和死亡风险,并且长期遗留认知功能、精神和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长期预后和生活质量。本文浅析脓毒症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进而从心理干预、早期活动、营养支持和免疫调理等方面阐述有利于改善脓毒症患者长期预后的康复治疗对策。

  • 标签: 脓毒症 预后 康复 认知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脑卒中患者加强整体护理对预后改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治疗的10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NIHSS、BI、CSS、MBI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加强整体护理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脑卒中 整体护理 预后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索脑卒中患者应用社区康复治疗在改善预后方面产生的作用。方法抽取67例接受社区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并分为探讨组(n=34)和参考组(n=33)两组,所纳入研究对象均接受神经内科规范化治疗,参考组患者出院后继续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探讨组患者接受社区康复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MBI评分差异不显著且无统计学意义(t=1.0125,P=0.0922),2组FMA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且无统计学意义(t=0.9892,P=0.0721),治疗后探讨组患者MBI评分高于参考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134,P=0.0239),FMA评分高于参考组患者,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273,P=0.0174)。结论脑卒中患者应用社区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预后,可使其运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获得明显提升。

  • 标签: 社区康复治疗 脑卒中 预后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对心绞痛预后改善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心绞痛患者共92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予以系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表明,经护理,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心绞痛患者予以系统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病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充分优化患者预后,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系统护理 心绞痛 预后 改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康复护理改善预后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在2022年8月~2023年12月确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试验对象,随机分组后,将总共30例的患者分成人数相当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试验调查。观察组施加康复护理模式,对照组仅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一段时间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通过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后生活质量情况,显示出观察组的情况更佳(P<0.05)。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示出观察组的发生率更低(P<0.05)。  结论:采取康复护理对于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效果而言有着极佳优势,建议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偏瘫患者 康复护理 预后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从1990年起心血管疾病持续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约占每年总死亡人数的40.27%。冠心病作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WHO全球健康报告显示.如不加控制。到2030年我国冠心病患病率将比2000年增加3.7倍。近百年来.

  • 标签: 精神卫生 心血管疾病 精神心理状态 疗效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