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我们对2017年至2020我科收治的35例确诊蜂蛰伤患者肌酸激酶异常升高(CK值≥1000)患者和肌酸激酶较平缓升高(CK<1000)患者临床表现与预后等指标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CK≥1000组患者蜂蛰伤伤口处、APACHEⅡ评分、ICU住院时间以及肾脏替代治疗时间等指标,明显高于CK<1000组患者,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同时比较乳酸脱氢酶水平,在CK值≥1000组也显著增高,平均值1326.86u/L,明显高于CK<1000组,平均值398.92u/L,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但两组动脉血乳酸在CK值≥1000组平均值2.62mmol/L,CK<1000组平均值2.88mmol/L,P>0.05,无统计学差异;肌红蛋白在CK值≥1000组,平均值134.31ng/ml,CK<1000组平均值90.38ng/ml,P>0.05,无统计学差异。提示CK可以作为判断蜂蛰伤患者临床预后准确可行的指标。

  • 标签: 蜂蜇伤  肌酶激酶(简称CK)  APACHEⅡ评分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与运动复合伤的关系及其干预效果。方法监测16名女子排球运动员血清CK活性和运动损伤部位的数量,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干预前后血清CK活性的变化。结果16名运动员均发生过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人均4.4个部位,血清CK活性与损伤部位数呈正相关(r=0.68),当CK≥500U/L时,运动损伤的风险明显加大;干预后血清CK活性平均由(774.01±769.02)U/L下降至(240.53±186.50)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期监测血清CK活性对预警、预防运动损伤,调节运动总负荷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标签: 肌酸激酶 运动损伤 女子排球运动员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诊断价值,以提高PTMC的术前超声检出率。方法2011-2012年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80例甲状腺癌患者中,其中小于1.0cm的PTMC患者约为36例,该36例患者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通过对该36例PTMC患者的术前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PTMC的二维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特征。结果PTMC多表现为甲状腺内低回声肿块,边界不清,无明显包膜,L/T(纵横比)≥1,肿块内出现微小钙化及丰富血流信号,肿块后方回声衰减。结论高频超声是检诊PTMC的首选方法和最佳手段,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微小癌 乳头状 甲状腺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是评价心肌损伤的重要指标。临床检验将CK-MB和肌酸激酶(CK)联合检测,若CK检测值比CK-MB检测值大于0.025则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重要诊断指标。本研究调查发现成人和儿童CK-MB的检测结果明显有区别,对198名健康婴幼儿和200健康成人CK-MB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婴幼儿血清CK-MB水平明显高于成人,二者有统计学差异,并对0-10岁儿童的血清CK-MB参考区间做了自己的参考区间。

  • 标签: 婴幼儿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参考范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心肌炎患者诊断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检测意义。 方法: 选择120例心肌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检测结果作为心肌损伤确诊标准,分为非心肌损伤组70例及心肌损伤组50例,对比两组CK-MB质量及CK-MB活性差异。同时对CK- MB质量及CK-MB活性在心肌炎心肌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与非损伤组比较,损伤组CK-MB质量及CK-MB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CK-MB质量及CK-MB活性均对心肌炎心肌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P<0.05)。结论:肌酸激酶同工酶在心肌损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肌酸激酶同工酶 心肌炎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清肌酸激酶检测指标对诊断精神病患者病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精神病患者,以及同时期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人50例,以这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精神病患者为观察组,健康人为对照组,对2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肌酸激酶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比2组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结果通过对血清肌酸激酶进行检测,可以看出,观察组的血清肌酸激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有精神病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检测指标水平会比正常人的血清肌酸激酶检测指标水平高,可以作为检测是否患有精神病的指标之一,但在检查期间,需要排除患者用药治疗以及患者兴奋、紧张等情绪。在诊断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意义,值的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精神病患者 血清肌酸激酶 临床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血清肌酸肌酶(CK)临床检验结果。方法:选择精神病患者50例为观察组,另取同期接收非精神病患者5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CK水平以及CK升高率,分析不同性别CK升高率以及精神分裂症者与其他精神病者CK升高率。结果:观察组CK水平、CK升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精神分裂症组CK升高率高于非精神分裂症者(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并发症合并肌酸激酶升高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58例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肌酸激酶升高与否,分为观察组(升高组))24例和对照组(正常组)34例,对其生化指标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生化检测检查结果及心肌酶谱的变化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发生急性并发症时,患者的心肌酶谱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对肌酸激酶的检测能为诊断糖尿病的酮症酸中毒、纹肌溶解综合征及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糖尿病并发症肌酸激酶升高酮症酸中毒纹肌溶解综合征高渗性昏迷
  • 简介:肌酸激酶(CK)作为临床诊断心肌疾患的主要指标已被公认,但麻醉时使用去极化肌松药琥珀胆碱因肌颤可引起肌酸激酶增高,如何减少此种影响,国外有人对此进行了研究,而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对50例使用琥珀胆碱后血清肌酸激酶的变化及应用安定、咪唑安定及潘库溴胺等三种药物予处理后,CK变化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琥珀胆碱 血清肌酸激酶 去极化肌松药 唬拍胆碱 溴胺 咪哇安定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肌酸激酶(CK)升高的相关因素并进行分析,为临床上CHB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方法对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CHB治疗中出现CK升高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不同抗病毒方案CK升高的比例;分析3/4级CK升高(≥7×ULN)患者的临床转归情况;使用甘草酸制剂类药物对患者CK水平影响。结果CK升高CHB患者364例,分析发现CK升高主要见于治疗方案中含有替比夫定的患者,另外,使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患者中CK也升高。本次研究中共有30例患者出现CK3/4级升高,这些患者主要以替比夫定单药治疗或联合治疗。对这30例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发现有23例(76.7%)患者转归良好,1例患者经肌活检被确诊为肌病。患者使用甘草酸制剂CK水平没有明显升高。结论CHB出现CK升高多见于使用替比夫定的患者,CK升高的患者预后效果较好,使用甘草酸制剂等对患者CK水平升高没有明显影响。

  • 标签: 替比夫定 肌酸激酶 慢性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测血清肌红蛋白、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对急性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损伤患者为研究组对象,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人员30例为对照组,入组者均检测其血清肌红蛋白、肌钙蛋白、肌酸激酶水平,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清肌红蛋白、肌钙蛋白以及肌酸激酶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的肌红蛋白、肌钙蛋白以及肌酸激酶阳性率分别为90.0%、94.0%、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3%、6.7%、13.3%,分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发生急性心肌损伤后,患者的血清肌红蛋白、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均显著升高,临床实践中建议联合检测三项指标,以提高诊断准确度。

  • 标签: 肌红蛋白 肌钙蛋白 急性心肌损伤 肌酸激酶同工酶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标本溶血后检测心肌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肌红蛋白(Mb)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AMI患者45例,采集静脉血后以人工方法使标本溶血,对溶血前后的标本进行检测CK-MB、cTn、Mb。结果所有标本溶血后CK-MB、cTn、Mb的测定值均明显高于未溶血标本,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标本溶血对CK-MB、CTn、Mb结果具有严重影响,在临床检验中,应严格防止标本溶血。

  • 标签: 溶血标本 心肌标志物 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钙蛋白 肌红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目的研究B型钠尿肽(BNP)与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在围产期子痫前期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孕妇临床资料,其中健康孕妇25例(A组)、轻度子痫前期患者18例(B组).未并发肺水肿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2例(C组),并发心力衰竭肺水肿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7例(D组),检测产前6h内(T0)及产后6h内(T1)、产后24~36h内(T2)所测BNP、CK—MB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T1时C组患者的BNP、CK—MB均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50、6.54、3.73、2.46,P均〈0.05);而D组患者较C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38、3.69,P均〈0.05)。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C、D组T1时的CK—MB与BNP之间呈正相关(r分别:0.70、0.85、P均〈0.05)。在T0时,D组患者的BNP、CK—MB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1.61、3.43,P均〈0.05),C组患者的BNP均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99、6.60,P均〈0.05),但A、B、C组间的CK—M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O.47、1.30、0.74,P均〉0.05)。结论BNP及CK—MB可用于围产期子痫前期患者的病情评估.BNP的敏感性更优于CK—MB。

  • 标签: B型钠尿肽 肌酸激酶 子痫前期 心力衰竭
  • 简介:近年来国外学者对运动应激时恤清磷酸肌酸激酶(SCPK)和尿素氮(SUN)的变化有一淀的研究,讨论了运动应激时这些指标变化的规律、机制、以及用以评定人体机能水平和运动量的可能性(1)(3)(4)(5)(6)(12)(16)。但国外的研究主要观察在实验室条件

  • 标签: 运动应激 运动强度 运动持续时间 马拉松比赛 耐力训练 自行车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栓前体蛋白和肌酸激酶的检测意义。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将6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3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一组。依据患者的病情,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血栓前体蛋白、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的浓度。结果在发病<6h时,观察组患者的血栓前体蛋白较对照组更高,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较对照组更低,在发病24h时,观察组患者的血栓前体蛋白、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的浓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血栓前体蛋白和肌酸激酶联合检测有利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栓前体蛋白 肌酸激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使用速率法(CK)和免疫抑制法(CKMB)检测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本院40例健康职工血清中CK、CKMB水平。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时血清CK、CKMB水平较出院时、对照组都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随着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其血清CK、CKMB水平亦趋于正常,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测定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同工酶 参考价值
  • 简介:摘要:现如今在社会上,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威胁人们健康、诱发死亡的主要疾病类型之一,因此为了实现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与预防,需要通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检测技术来进行试剂盒的制备,从而实现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检测。本文将从试剂盒主要使用的胶乳免疫比浊法原理出发,研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主要检测方式,希望能为心脑血管检测提供更加便捷准确的方式。

  • 标签: 肌酸激酶同工酶 检测试剂盒 乳胶免疫比浊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精神病患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肌酸磷酸激酶(CPK)水平的检测,评价其疗效和副作用,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250名精神病人,包括 A组76名, B组98名, C组76名。同时,以6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4、8周时血药浓度的改变,观察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A组、 B组、 C组在8周后的 CPK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B组> C组,有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肌磷酸激酶 精神病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本例为脑梗死患者服用氟伐他汀后,其肌酸激酶异常升高的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通过对他汀类药物的流行病学、发生肌病的概率的分析与比较,针对脑梗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预防血栓,临床药师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同时定期监测肌酸激酶和肝功能等实验室指标,及时发现异常,减少如横纹肌溶解的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脑梗死 氟伐他汀 肌酸激酶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男性非自愿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血清中肌酸激酶酶谱活性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4月符合《精神卫生法》第30条第2款第2项的非自愿入院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3例,病中有攻击、冲动、激越行为且伤害他人的患者有32例作为研究组,其中没有明显冲动、伤人,但构成言语威胁或持拿危险刀械的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二组患者分别在入院第2天及治疗1月后采集空腹静脉血,查血清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水平,并以PANSS量表估评临床疗效。结果非自愿住院的患者中伴有攻击、冲动、激越行为的CK、CK-MB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经住院治疗后,随着精神症状的缓解,研究组患者CK、CK-MB渐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水平升高与非自愿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冲动、攻击、激越行为有关。

  • 标签: 非自愿住院 风险评估 肌酸激酶酶谱